- 别 名
- 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
- 中文学名
- 菝葜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百合目(一说 木兰目)
- 科
- 百合科
- 属
- 菝葜属
- 种
- 菝葜种
- 分布区域
- 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 采收时间
- 秋末至次年春采挖
- 用 量
- 10~15g
- 毒 性
- 无毒
- 贮 藏
- 置通风干燥处
入药部位
播报编辑
性 味
播报编辑
味甘、微苦、涩,性平。
归 经
播报编辑
归肝、肾经。
功 效
播报编辑
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解毒散瘀的功效。
主 治
播报编辑
相关配伍
播报编辑
1、治筋骨麻木:菝葜浸酒服。(《南京民间药草》)
2、治消渴,饮水无休:菝葜(锉,炒),汤瓶内碱各一两,乌梅二个(并核捶碎,焙干)。上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瓦器煎七分,去滓,稍热细呷。(《普济方》菝葜饮)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金刚骨为末,以好酒调三钱,服之。(《儒门事亲》)
4、治下痢赤白:金刚根和好腊茶等分,为末,白梅肉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丸至七丸,小儿三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赤白痢乌梅甘草汤下。(《履巉岩本草》)
5、治沙石淋:菝葜二两。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服毕用地椒煎汤浴,连腰浸。(《圣济总录》菝葜散)
6、治乳糜尿:楤木(鸟不宿)根、菝葜根茎各一两。水煎,分早晚二次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用法用量
播报编辑
10~15g。
炮制方法
播报编辑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生理特性
播报编辑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或弯曲扁柱形,有结节状隆起,长l0~500px,直径2~100px。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具圆锥状突起的茎基痕,并残留坚硬的刺状须根残基或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呈棕黄色或红棕色,纤维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和多数小亮点。切片呈不规则形,厚0.3~25px,边缘不整齐,切面粗纤维性;质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气微,味微苦、涩。
产 地
播报编辑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等地。
相关论述
播报编辑
2、《日华子本草》:治时疾瘟瘴。
3、《品汇精要》:散肿毒。
4、《纲目》:菝葜,气温味酸,性涩而收,与萆薢仿佛。
5、《本草原始》:利小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