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豆炭疽病

鎖定
菜豆炭疽病是由豆刺盤孢引起的、發生在菜豆的病害。幼苗發病,子葉上形成紅褐色近圓形病斑,病部稍凹陷,潰瘍狀。成株期發病,葉上病斑多沿葉脈發展,初期產生紅褐色條斑,後變黑褐色或黑色,逐漸擴展成多角形網斑,葉柄和莖蔓病斑梭形或長條形,繡紅色,中央凹陷,邊緣龜裂,嚴重時病斑繞莖一週。豆莢受害,初期產生褐色小點,擴大後呈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稍隆起,具紅色暈圈,中央凹陷。 [1] 
菜豆炭疽病是菜豆重要的病害之一,在中國菜豆產區均有發生,特別是潮濕多雨的地區發生嚴重。該病發生嚴重時,可減產70%以上。 [2-3] 
菜豆炭疽病甘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3年輪作等。在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清除並噴藥,藥劑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百菌清任一種,再配合治療性殺菌劑如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等。 [1] 
中文名
菜豆炭疽病
病    原
豆刺盤孢
為害植物
菜豆
為害部位
葉、豆莢、莖

菜豆炭疽病病原特徵

菜豆炭疽病的病原是豆刺盤孢,刺盤孢屬,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黑色,初埋生於表皮下,後期露出,分生孢子盤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和幾根至20根剛毛。剛毛黑褐色,針狀,單生,有3-4個分隔,大小為(30-90)微米×(3-5)微米。分生孢子梗無色,單胞,短桿狀,長45-55微米。分生孢子常在分生孢子梗頂端,單生,無色,橢圓形或卵形,有時稍彎曲,大小為(3.5-5.5)微米×(13-22)微米,內含1-2個油球。 [4] 

菜豆炭疽病為害症狀

菜豆的莖、葉、莢都可以染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子葉上出現紅褐色後變暗褐色的近圓形斑,病部略凹陷。成株期葉片染病,多在葉背的葉脈上,呈鏽紅色條狀斑,並沿葉脈呈多角形擴展,顏色由淺至深,漸呈黑褐色,葉柄和莖染病,病斑長條狀,褐鏽色,凹陷龜裂,豆莢染病,初為褐色小斑點,漸擴大成近圓形斑,邊緣隆起,中間凹陷,甚至直達果內至種子。潮濕時有紅色黏稠狀物溢出,種子染病,出現黃褐色大小不等的凹陷病斑。 [4] 

菜豆炭疽病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種子上越冬﹐也能以菌絲體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播種帶菌的種子,幼苗即可發生染病,菌絲體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和昆蟲進行傳播。越冬菌絲體在環境條件適宜時,菌絲體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反濺至寄主植物上,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經潛育後出現病斑,在病斑上就會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 [2] 

菜豆炭疽病流行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或在種子內越冬。播種帶病種子,幼苗即染病;分生孢子借雨水、氣流、接觸傳播。氣温20℃和95%以上的相對濕度,最有利發病。當温度高於27℃,相對濕度低於90%時,很少發病。因此,地勢低窪、土質黏重、連年重茬、種植過密的地塊及多雨、多露、低温、多霧的條件有利病害的發生。 [4] 

菜豆炭疽病防治方法

菜豆炭疽病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在無病區繁育種子或從無病株上採收種子。播前温湯浸種。 [1] 
  2. 實行2-3年輪作,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和微肥,適量施用氮肥。 [1] 
  3. 加強田間管理,用地膜或稻草等覆蓋栽培,減輕土壤病菌傳播。雨後及時中耕,注意排澇,降低土壤含水量。 [1] 

菜豆炭疽病化學防治

  1.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甲醛或多菌靈或福美雙拌種。 [1] 
  2. 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清除並噴藥,藥劑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百菌清任一種,加上治療性殺菌劑苯醚甲環唑腈菌唑、喀菌酯、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等任一種,按推薦用量混合後噴霧,視病情間隔5-7天后再噴1次。 [1] 
參考資料
  • 1.    陝西省種子管理站.農作物品種登記鑑定病害.西安:三秦出版社,2018.08:第90-92頁
  • 2.    李惠明.蔬菜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實用手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363頁
  • 3.    楊平華.莊稼醫生手冊.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04:第655頁
  • 4.    張淑豔.遼寧省優秀自然科學著作 北方農作物主要病蟲害診斷與防控.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第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