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豆枯萎病

鎖定
菜豆枯萎病,是真菌引起的一種菜豆病害。一般花期開始發病,病害由莖基迅速向上發展,引起莖一側或全莖變為暗褐色,凹陷,莖維管束變色。病葉葉脈變褐,葉肉發黃,繼而全葉乾枯或脱落。
病菌通過流水、雨水、農具、土壤、肥料等傳播。
別    名
菜豆枯萎病
多發羣體
菜豆
常見發病部位
全莖
傳播途徑
通過流水、雨水、農具、土壤、肥料等傳播

菜豆枯萎病發生規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在土中可以長期存活,種子也帶菌,從菜豆的根尖或傷口侵入。氣温20℃以上時田間開始現病株,氣温上升到24-28℃,病害盛發,相對濕度70%以上,病害發展迅速。

菜豆枯萎病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
(2)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3)與白菜類、葱蒜類實行3-4年輪作,不與豇豆等連作。
(4)高壟栽培,注意排水。
(5)及時清理病殘株,帶出田外,集中燒燬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