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菖蒲鄉

鎖定
菖蒲鄉,隸屬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地處尋烏縣西南部,東鄰留車鎮,北接晨光鎮,西南與廣東龍川縣上坪鎮相連,是尋烏縣南部邊貿第一鄉。轄區面積81.95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91個村民小組。 [1-2]  2019年末,菖蒲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45萬人。 [12] 
2019年末,菖蒲鄉轄區有工業企業14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家。 [7] 
中文名
菖蒲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尋烏縣西南部
面    積
81.95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菖蒲村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編碼
3422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45 萬(2019年末户籍人口) [12] 
車牌代碼
贛B
所屬政區
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

菖蒲鄉建置沿革

菖蒲車田圍橋 菖蒲車田圍橋
菖蒲鄉原系篁鄉堡轄地;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篁鄉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光留篁區五溪蒲鄉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年(1931年)5月,恢復篁鄉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屬第三區第一聯保;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稱菖蒲鄉。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境域屬神光區;1958年,屬神光公社,同時,該鄉原轄地餘田一帶劃入留車公社;1961年,從神光公社分出,成立菖蒲公社和黃同公社;1965年,黃同公社併入菖蒲公社;1968年,菖蒲公社又併入神光公社;1972年,從神光公社劃出,成立菖蒲公社;1984年,撤社建鄉,成立菖蒲鄉。 [11] 

菖蒲鄉行政區劃

菖蒲鄉政府大樓 菖蒲鄉政府大樓
截至2020年6月,菖蒲鄉下轄8個行政村:菖蒲村、五豐村、坪崗村、徐溪村、銅鑼村、虎石村、黃田村、黃砂村。 [5] 

菖蒲鄉地理環境

菖蒲鄉位置境域

菖蒲鄉地處尋烏縣西南部,東鄰留車鎮,北接晨光鎮,西南與廣東龍川縣上坪鎮相連。轄區面積81.95平方千米。 [1-2] 

菖蒲鄉地形地貌

菖蒲鄉地形屬東南丘陵,四周環山,中部為丘陵盆地,最高點巒山嶂,海拔750米,最低點墨斗角,海拔205米,境內八成的山地丘陵海拔240―300米之間。 [10]  [11] 

菖蒲鄉氣候

菖蒲鄉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温暖,年均氣温19.8℃,年均隆雨量為1516.8毫米,無霜期280天以上。 [8] 

菖蒲鄉自然資源

菖蒲鄉坪崗村 菖蒲鄉坪崗村
菖蒲鄉資源豐富,山林資源以松、杉為主,經濟林有臍橙,蜜橘、油桐、油茶、茶葉、桃、李、柿等;黃竹資源遍佈全鄉。礦產資源十餘種,石灰石、鈷礦、瓷土尤為豐富。

菖蒲鄉人口

2017年末,菖蒲鄉轄區有常住人口9633人。 [6] 
2018年末,菖蒲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47萬人。 [7] 
2019年末,菖蒲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45萬人。 [12] 

菖蒲鄉經濟

菖蒲鄉綜述

菖蒲一河二岸工程 菖蒲一河二岸工程
2000年,菖蒲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802萬元,其中農業產值2552萬元、工業產值250萬元,分別比1986年增長5.1倍和8倍、0.4倍。完成財政收入46萬元,比1986年增長2.6倍;財政支出115.17萬元,比1986年增長2.62倍。 [10] 
2017年末,菖蒲鄉轄區有企業27家,企業從業人數135人。 [6] 

菖蒲鄉第一產業

2000年,菖蒲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55.73公頃,比1986年減少47.46公頃。總產量達4807噸,比1986年增加211.4噸,增長4.6%。 [10] 
2000年,菖蒲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51.33公頃,比1986年增長46.8%。蔬菜種植面積達233.33公頃;西瓜栽培增多,種植面積33.33公頃,產量300噸。 [10] 
2000年,菖蒲鄉生豬出欄8950頭,比1986年增長1.72倍。肉類總產量916噸,比1986年增長2.52倍;耕牛存欄1400頭,比1986年增長51.7%;水產養殖水面28.87公頃,水產品產量186噸,分別比1986年增長25.2%和2.98倍。 [10] 

菖蒲鄉第二產業

2017年末,菖蒲鄉轄區有工業企業21家。 [6] 
2018年末,菖蒲鄉轄區有工業企業1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7] 
2019年末,菖蒲鄉轄區有工業企業14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 [12] 

菖蒲鄉第三產業

菖蒲圩鎮 菖蒲圩鎮
2018年末,菖蒲鄉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家。 [7] 
2019年末,菖蒲鄉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9家。

菖蒲鄉社會事業

菖蒲鄉教育

1985年末,菖蒲鄉境內有初中1所,完小10所,村小7所,學生2606人(其中中學生461人),教職工117人(其中中學教職工21人)。 [11] 
2000年末,菖蒲鄉境內有初中1所,在校學生619人,教職員工42人;小學8所,在校學生1398人,教職員工78人;幼兒園9所,入園幼兒395人,教師11人。 [10] 

菖蒲鄉醫療衞生

1985年末,菖蒲鄉境內有衞生院1所,農村醫療站10所,醫務人員35人。 [11] 
2000年末,菖蒲鄉境內有村醫療(衞生)所站14家。 [10] 

菖蒲鄉交通運輸

菖蒲鄉交通便利,二級公路穿鄉而過,東至潮汕地區,南往廣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汽車當天往返;兩個小時車程可達京九鐵路龍川站和梅州機場,鄉內村村通公路。 [8-9] 

菖蒲鄉著名人物

謝毓山,菖蒲鄉刀石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7年參加“三·二五”暴動,然後奉黨的指派,前往三標、湖崬、長安、圖嶺、上下壩以及安遠縣的昂天湖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組織農民協會,建立革命武裝,不久與安遠縣的賴世珍、杜隆奎匯合,以三標的湖崬、上下壩為根據地,組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二十三縱隊,任政委。1929年在安遠縣東部地區及尋烏縣三標區建立蘇維埃政府。1930年5月,成立中共安遠縣委,任縣委書記,是年冬,由於叛徒告密,在安遠城郊被殺害。 [3] 
李大添,1909年2月9日出生於菖蒲鄉黃沙村。1932年6月,任粵贛軍區獨立第三師第一團團長。1933年春,任粵贛軍區政治保衞局局長,同年7月任尋南工作委員會主任兼尋南挺進隊隊長和第一支隊隊長,轉戰於定南、安遠、龍川、興寧、平遠和尋烏南部地區,堅持游擊戰爭,先後在河角擊潰國民政府軍一個連,在六社(今中和鄉)消滅劉德瑞的團防隊50多人,在高頭蘆箕徑消滅部分團防隊。1936年6月,敵第八師以兩個團和靖衞團數千人,在茶臘、河坑徑一線圍攻李大添部,挺進隊在消滅大批敵軍後,終因力量懸殊,糧彈不足,人員傷亡過多,寡不敵眾,部隊被打散了。李大添只剩下一粒子彈了,飲彈就義,時年27歲。 [4] 

菖蒲鄉所獲榮譽

2022年3月,入選擬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級衞生鄉鎮名單。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