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菊花茶調散

鎖定
菊花茶調散,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具有清頭明目,解表退熱之功效。主治頭暈目眩,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無汗,口不渴,咳嗽,痰白清稀,頭痛,肢體酸楚,舌苔薄白,脈浮緊。
中文名
菊花茶調散
出    處
《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二
功    用
清頭明目,解表退熱

菊花茶調散歌訣

川芎茶調羌防荊,白芷薄荷草細辛;菊花茶調加殭蠶,疏風散邪頭目清。

菊花茶調散組成

菊花、川芎、荊芥穗、羌活、甘草、白芷各二兩,細辛一兩(洗淨),防風(去蘆)一兩半,蟬蜕、殭蠶、薄荷各五錢。

菊花茶調散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

菊花茶調散功用

清頭明目,解表退熱。

菊花茶調散主治

頭暈目眩,發熱惡寒,鼻塞流涕,無汗,口不渴,咳嗽,痰白清稀,頭痛,肢體酸楚,舌苔薄白,脈浮緊。

菊花茶調散方義

頭為諸陽之會,風寒侵襲,循經上犯額頂,寒為陰邪,其性凝閉,最易傷陽,清氣不升,腦竅不利,故見眩暈;風寒束表,衞陽被遏,故發熱惡寒,頭痛肢楚,肺氣不利,故鼻塞流涕、咳嗽;舌淡苔白,脈浮緊,為風寒外襲之徵。

菊花茶調散加減化裁

如寒邪偏盛,可加桂枝、麻黃,增強辛温散寒之功;如頸項強,可加葛根解肌發表。若風熱偏盛,減細辛、羌活,加蔓荊子、鈎藤。

菊花茶調散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

菊花茶調散附方

名稱:菊花洗心散
組成: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菊花、荊芥、生地、黃芩、梔子、羌活、防己、龍膽草、木賊、甘草
用法:水煎,食後熱服
主治:眼目病
出處:《便覽》卷一
名稱:菊花茶調散
組成:菊花、殭蠶
用法:加入川芎茶調飲合服
主治:風熱上攻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二
名稱:菊花細辛散
組成:黃甘菊、白芷、殭蠶、紅花、川芎、木賊、當歸、黃柏、荊芥穗、蔓荊、細辛、白芍
用法:水煎服
主治:疳眼流膿生翳
出處:《誠書》卷七
名稱:菊花辛夷散
組成:白菊花、辛夷、包穀粉、滑石粉、冰片
用法:上為細末,外用
主治:腋臭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菊花茶調散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菊花茶調散與川芎茶調散均治外感風邪頭痛。但前者在後者基礎上加菊花、殭蠶、蟬蜕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故對頭痛及眩暈而偏於風熱者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