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豆

(豆科豇豆屬植物)

鎖定
綠豆(Vigna radiata (L.) Wilczek),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又名慕豆、植豆等 [1]  [3]  [6]  。綠豆高20-60釐米,莖被褐色長硬毛。羽狀複葉,卵形托葉和小葉,披針形小托葉。總狀花序腋生。莢果線狀圓柱形,被淡褐色、散生的長硬毛;種子淡綠色或黃褐色,短圓柱形,種臍白色而不凹陷。花期初夏,果期6-8月 [1-2] 
綠豆原產於阿拉伯半島、中國台灣、熱帶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等地區,在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以亞洲的中國、泰國、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國栽培最多;在中國,廣泛栽培於南、北各省區 [1]  [4]  [6]  [11]  。綠豆耐旱、耐瘠、耐廕庇,為短日照、喜光植物,適宜種植在土質疏鬆、富含有機物質、排水便利的中性或弱鹼性壤土,可與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等作物間作套種 [6]  。綠豆主要有播種繁殖和組織繁殖兩種人工繁殖方式。 [6]  [10] 
綠豆可入藥,具有消暑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暑熱煩渴、藥物及食物中毒等症狀 [5]  。綠豆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具固氮能力,可補種、填閒和救荒,常作為開荒先鋒作物種植於溝邊渠沿、房前屋後等地帶上。綠豆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還美味可口、易消化,加工技術簡便,一年四季均可生產,可作為新鮮蔬菜,也可冷凍或製作成罐頭,還可作為飲食加工的原料,不僅暢銷中國市場,在亞洲及歐、美國家也極為盛行。此外,綠豆植株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豐富,消化率高,是牲畜的優質飼料。 [6] 
中文名
綠豆
拉丁學名
Vigna radiata (L.) Wilczek [1] 
別    名
慕豆、植豆、文豆 [6] 
植物界(Plantae) [3]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3] 
木蘭綱(Magnoliopsidas) [3] 
豆目(Fabales) [3] 
豆科(Fabaceae) [3] 
豇豆屬(Vigna [3] 
綠豆(Vigna radiata (L.) Wilczek) [3] 
分佈區域
原產於阿拉伯半島、中國台灣、熱帶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等地區,在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 [1]  [4] 
異    名
Phaseolus radiatus (synonym) [3] 

綠豆植物學史

綠豆物種起源

綠豆原產於亞洲東南部,中國是起源地之一。孔多爾(德)最早在《栽培作物起源》一書中認為綠豆起源於印度及尼羅河流域;蘇聯學者瓦維洛夫在《育種的理論基礎》中認為,綠豆起源於"印度起源中心"和"中亞中心";德國學者埃米爾·佈雷施奈德(E.Bretschneider)認為綠豆的起源地是中國廣州;中國科學院汪發等在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發現綠豆,並將其命名為滇綠豆(Phaseolus Yunnanensis Wang et Tang);197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在中國浙江麗江、金沙江邊等地方發現野生綠豆,並發現了各種各樣的變異類型,現代研究人員也在中國河南、北京等地區採集到不同類型的野生綠豆標本 [6]  [7] 

綠豆栽培歷史

綠豆在已有中國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呂氏春秋》等書籍上就怎樣栽培綠豆的記錄;在《本草綱目》等古今醫學也記載其藥理及藥用價值 [6]  。《開寶本草》中記載"綠豆,甘,寒,無毒。主丹毒煩熱……。"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綠豆……,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縱觀各家學説,對綠豆清熱祛暑、解毒、利水等藥用功效都十分推崇 [7]  。此外,綠豆的藥理及藥用價值,在《隨息居飲食譜》《中藥大辭典》《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等古今醫學、營養學書籍中都有詳細介紹。 [6] 

綠豆形態特徵

綠豆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釐米 [2] 

綠豆莖、葉

莖被褐色長硬毛。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盾狀着生,卵形,長0.8-1.2釐米,具緣毛;小托葉顯著,披針形;小葉卵形,長5-16釐米,寬3-12釐米,側生的多少偏斜,全緣,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渾圓,兩面多少被疏長毛,基部三脈明顯;葉柄長5-21釐米;葉軸長1.5-4釐米;小葉柄長3-6毫米 [1-2] 
綠豆葉 綠豆葉

綠豆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4至數朵,最多可達25朵;總花梗長2.5-9.5釐米;花梗長2-3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7毫米,有線條,近宿存;萼管無毛,長3-4毫米,裂片狹三角形,長1.5-4毫米,具緣毛,上方的一對合生成一先端2裂的裂片;旗瓣近方形,長1.2釐米,寬1.6釐米,外面黃綠色,裏面有時粉紅,頂端微凹,內彎,無毛;翼瓣卵形,黃色;龍骨瓣鐮刀狀,綠色而染粉紅,右側有顯著的囊 [1-2] 
綠豆花 綠豆花

綠豆果實及種子

莢果線狀圓柱形,平展,長4-9釐米,寬5-6毫米,被淡褐色、散生的長硬毛,種子間多少收縮;種子8-14顆,淡綠色或黃褐色,短圓柱形,長2.5-4毫米,寬2.5-3毫米,種臍白色而不凹陷 [1-2] 
綠豆種子 綠豆種子
綠豆莢 綠豆莢

綠豆分佈範圍

綠豆原產於阿拉伯半島、中國台灣、熱帶亞洲和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等地區,在世界各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以亞洲的印度、中國、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孟加拉、尼泊爾等國栽培最多;在中國,廣泛栽培於南、北各省區 [1]  [4]  [6]  [11] 

綠豆生長習性

綠豆耐旱、耐瘠、耐廕庇,為日照時間短、喜愛陽光、耐受廕庇的C3植物(即二氧化碳同化的最初產物是光合碳循環中的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綠豆的平均生長適温為18-30℃,一般低於20℃時生長週期延長,低於16℃停止生長,氣温降至0℃時植株將被凍死;其整個生育期需要水分400-600毫米的降雨量。在其生長髮育期間,需要給予一定的時間的光照條件,這樣才可正常開花並結實。綠豆怕澇不耐水淹,土壤過濕易旺長倒伏,花莢期遇連陰雨天,地面積水會導致植株死亡;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廣,具較強的抗逆性,對土壤的要求不苛刻,從粘土到粘重壤土中,綠豆都可正常生長,但最適宜種植在土質疏鬆、富含有機物質、排水方便的中性或弱鹼性壤土中,通常可種植在崗丘薄地、林果隙地、田邊地角及短期休閒地等地區。此外,綠豆可與棉花、甘薯等作物間作套種;其生育期短,播種適期長,可在短期內獲得青體和乾草 [6]  [7]  [11]  。花期初夏,果期6-8月 [2] 

綠豆生育期

綠豆一生可分為6個生育階段,即幼苗期、枝芽期、花莢期、灌漿期、成熟期和摘後期。 [6] 
時期
特點
幼苗生長期
從出苗到分枝出現稱為幼苗期;子葉和單生真葉同時出土,很快展開為出苗;出苗後幼莖繼續伸長,大約10天后長出第1片複葉,此時地上部分生長速度較慢,地下根系生長較快。一般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生長快5-7倍。這一階段大約需要10-20天,佔整個生育期的1/5,以後每隔5-7天長出一片複葉 [6] 
枝芽分化期
綠豆植株從第1個分枝形成到第1朵花出現為分枝和花芽分化期。當第1片複葉長出後,在葉腋處開始分化腋芽。腋芽有兩種,即枝芽和花芽。枝芽形成分枝,花芽形成花蕾。一般早熟品種在第6或第7複葉的葉腋內長出第1花梗,在以下部位形成的腋芽多分化成分枝。一般夏播綠豆從出苗到開花的天數,早熟種30-35天,中熟種40天左右,晚熟種50天以上 [6] 
開花結莢期
當50%的綠豆植株上出現第1朵花時,為開花期。綠豆開花與結莢無明顯界限,統稱花莢期,此時是綠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交錯進行的旺盛時期,也是決定籽實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外界環境條件對綠豆的單株結莢數、單莢粒數和百粒重以及產量有很大影響。如果條件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大量落花、落莢、花莢敗育、空莢及枇粒等現象 [6] 
灌漿期
從莢內豆粒開始鼓起,至達到最大的體積與重量,為灌漿期,也叫鼓粒期,此期是決定綠豆產量高低的重要發育階段
成熟期
鼓粒後,種子含水量迅速下降,幹物質達到最大幹重,胚的發育也達到成熟色澤,籽粒呈該品種固有色澤和體積,種皮不易被指甲劃破,搖莢時有"嘩嘩"的響聲,即豆莢成熟 [6] 
摘後期
當第1批莢收摘後,又有花莢出現,如條件適宜綠豆一生中可出現2-3次開花高峯,一般能收穫3一4次,多者可達10次 [6] 

綠豆繁殖方式

綠豆自然繁殖

綠豆為自花授粉植物,自然異交率低,授粉後一般24-36小時就可完成受精作用,從花蕾膨大到花朵開放需2-5天,開花陸續進行,可出現幾次開花高峯 [7]  。此外,綠豆花粉的生活力低下,細胞核普遍發育異常,常出現花粉敗育的現象 [8] 

綠豆人工繁殖

播種繁殖
綠豆的種子繁殖通常選擇無病蟲害的飽滿籽粒,並將其曬種;播種採用條播或穴播兩種方式,按照一定的株行距來播種,也可與玉米、向日葵、馬鈴薯等作物進行套種。此外,對於綠豆的播種,採用春播、夏播、秋播都可,但一般採用春播適時,夏播搶早的原則 [6]  [7]  [9] 
組織繁殖
通常選取健康、籽粒飽滿、無裂痕、均勻大小、無病蟲害的綠豆種子,將其放置於燒杯中進行消毒處理,後將種子接種到培養基中,給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強度,待其長出子葉後,應接種在誘導培養基中,以培養出植株 [10] 

綠豆栽培技術

綠豆選地與整地

綠豆為雙子葉植物,出苗時子葉出土,幼苗頂土能力較弱,若土壤板結,易造成缺苗斷壟或出苗不齊,並使土壤通氣不佳,根瘤菌的發育和土壤微生物活動受阻,也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因此,在播種時應精細整地,以疏鬆土壤,蓄水保墒、保肥,減少雜草。春播綠豆多數在土層薄、結構差、肥力低的砂薄崗地上種植,首先應早秋深耕,打破堅硬犁底層,加深活土層;其次結合深耕,增施有機肥料,增補土壤耕作層的有機質,促進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增強通氣性能。 [6] 

綠豆間苗與除草

若綠豆出現缺苗,應及時補苗移栽,間苗應儘早進行,間苗是在綠豆展開第1片複葉時,定苗則是在綠豆展開第2片複葉後進行。綠豆的除草一般是在開花前進行,一般除草2-3次。第一次除草是間苗後進行,第二次除草是在定苗後進行,第三次除草是在綠豆的分枝期中進行 [7] 

綠豆水肥管理

綠豆為固氮作物,耐瘠性較強,一般在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塊無需施肥,但在瘠薄地上,要獲得高產,須適時施肥;施肥的原則為重施磷肥和農家肥,巧施氮肥,增加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施肥的方式有基肥、追肥和葉面噴施等。此外,綠豆怕澇,苗期水分過多,會使根病加重,引起爛根死苗或發生徒長導致後期倒伏。 [7] 

綠豆病蟲防治

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葉斑病、鏽病等是綠豆易發生的主要病害,可採用種植耐病或抗病品種、選留無病種子、合理輪作及時燒燬感病植株等農業防治措施,也可採用多菌靈、百菌清等化學藥劑來防治。蠐螬、小地老虎、紅蜘蛛等是綠豆上發生的主要蟲害,對於蠐螬可選擇在播種前將綠豆種子與化學藥劑拌種來防治,對於小地老虎和紅蜘蛛一般噴施馬拉硫磷乳油等化學藥劑來防治 [6]  [9] 

綠豆採收

綠豆的多數品種有無限結英習性,農家品種還有炸莢落粒現象。一般植株上有60%-70%的莢成熟時即可收穫;以後每隔一週左右採摘一次,收穫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收下的綠豆要及時晾曬、脱粒、清選,燻蒸後貯藏於冷涼乾燥處。 [7] 
綠豆的收穫 綠豆的收穫

綠豆主要價值

綠豆食用價值

綠豆美味可口、易消化,加工技術簡便,一年四季均可生產,可作為新鮮蔬菜,也可冷凍或製作成罐頭,還可作為飲食加工的原料,被稱為"綠色珍珠",不僅暢銷中國市場,在亞洲及歐、美國家也極為盛行。綠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等,常被用來製作綠豆粥、各種綠豆麪條、綠豆沙、綠豆糕、各色綠豆點心等,其中綠豆粉皮,薄如棉紙,是世界市場的俏品;綠豆粉絲,細如白髮,入水即軟,久煮不化,爽滑可口,柔韌耐嚼,暢銷世界。綠豆還是釀造名酒的好原料,如中國四川瀘州的"綠豆大麴"、安徽的"明綠液"、山西及江蘇的"綠豆燒"、河南的"綠豆大麴"等,酒質香醇,獨具風味。 [6] 
綠豆麪條 綠豆麪條
綠豆沙 綠豆沙
綠豆粥 綠豆粥
涼拌綠豆粉皮 涼拌綠豆粉皮
綠豆糕 綠豆糕

綠豆營養價值

綠豆營養豐富,其籽粒中含有蛋白質22%-26%,是小麥麪粉的2.3倍,小米的2.7倍,玉米麪的3.0倍,大米的3.2倍,甘薯面的4.6倍。綠豆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其中維生素B,是雞肉的17.5倍;維生素B2是禾穀類的2-4倍,且高於豬肉、牛奶、雞肉、魚;鈣是禾穀類的4倍,是雞肉的7倍;鐵是雞肉的4倍;磷是禾穀類及豬肉、雞肉、魚、雞蛋的2倍。綠豆芽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綜合性礦物質、維生素及一些具有特殊營養和保護作用的物質。每百克幹物質中含有:蛋白質27-35克,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0.3-2.1克;鉀981.7-1228.1毫克,鎂96.7-150毫克,磷450毫克,鐵5.5-6.4毫克,銅1.5-2.1毫克,鋅5.9毫克,錳1.28毫克,硒0.04毫克;維生素C18-23毫克,以萌發後第二天含量最高。 [6] 
綠豆芽 綠豆芽

綠豆經濟價值

綠豆用途廣,經濟效益高,其原料和製品深受消費者歡迎,不僅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是中國重要的出口物資。中國綠豆的出口量逐年增加,綠豆粉絲尤其是龍口粉絲,譽滿全球,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綠豆粉皮、綠豆酒、綠豆糕點等飲食品馳名中國南北城鄉,並逐漸進入國際市場。此外,綠豆作為中國傳統農副產品,載譽海內外,其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已成為廣大農民致富的輔助性經濟作物。 [6] 
綠豆粉絲 綠豆粉絲

綠豆飼用價值

綠豆植株蛋白質含量高,脂肪豐富,莖葉柔軟,消化率高,是牲畜的優質飼料。據分析,綠豆秸稈含蛋白質16.2%,粗脂肪1.9%,均高於玉米莖稈,將綠豆莖葉及莢皮粉碎,發酵後再拌精料餵豬,適口性好,豬愛吃,易消化,生長快。 [6] 

綠豆生態價值

綠豆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具固氮能力,可補種、填閒和救荒,常作為開荒先鋒作物種植於丘陵、崗坡、田邊地角、溝邊渠沿、房前屋後等地帶上;其不僅可與其它作物間作,保持農田的生態系統恆定,還可抵禦自然災害抵禦;根系具有共生根瘤,可固定空氣中的遊離態氮,還可吸收土壤中一些磷、鉀、鈣等元素;摘莢後,可調整農田的生態結構。此外,綠豆可抑制雜草生長,儲存土壤中的水分。 [6] 

綠豆藥用價值

綠豆可入藥,其味甘,性寒;具有消暑功效,主治暑熱煩渴、藥物及食物中毒等;其葉子主治霍亂吐瀉、斑疹、藥毒、火毒等;花可解酒毒;種皮具有清暑止渴、利尿解毒的功效,主治丹毒、目翳、水腫等;種子磨成的澱粉還可治療燙傷、跌打損傷等病症 [5] 
參考資料
  • 1.    綠豆 Vigna radiata  .中國植物科學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4-06-01]
  • 2.    Vigna radiata (Linn.) Wilczek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4-06-01]
  • 3.    綠豆  .中國物種2000[引用日期2024-06-01]
  • 4.    Vigna radiata (L.) R.Wilczek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 | Kew Science  .POWO[引用日期2024-06-01]
  • 5.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176-3183
  • 6.    程須珍,曹爾辰.綠豆[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9.13-15.17.21-29.53-58
  • 7.    丁明.小雜糧栽培技術 豆類[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20-29
  • 8.    吳然然,林雲,陳景斌等.綠豆雄性不育突變體msm2015-1的遺傳學與細胞學分析[J].作物學報,2021,47(05):860-868.
  • 9.    鞏法江,劉新浩,王東峯等.魯中地區綠豆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0,No.584(08):237-238+296.
  • 10.    王珅,範保傑,王彥等.消毒方式對綠豆愈傷組織培養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23):29-31+50.
  • 11.    河南省農林科學院糧食作物所.綠豆栽培技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2.44-4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