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菂,漢語三級字 [3]  ,讀作菂(dì),古代指蓮子,筆順為橫豎豎撇豎折橫橫撇折捺。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ARQY
倉    頡
THAI
筆    順
橫豎豎撇豎折橫橫撇折捺
外文名
di
注    音
ㄉㄧˋ
繁體字
漢字結構
上下結構
造字法
形聲
部首筆畫
3
總筆畫
11
五    行
UniCode
U+83C2
四角號碼
44627
GBK編碼
C785
規範漢字編號
7218 [1]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菂dì
⒈ 古代指蓮子。 [5] 
基本詞義
◎ 菂 dì
〈名〉
蓮子 [lotus seed]
莖華雖敷,不菂而枯。——宋· 歐陽修《祭薛質夫文》 [2]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韻會》丁歷切,音鏑。《爾雅·釋草》菂薂。《郭註》卽蓮實。《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綠房紫菂。
又《類篇》胡了切,音皛。義同。《廣韻》作芍。 [5] 
説文解字
芍【卷一】【艸部】
鳧茈也。從艸勺聲。胡了切
説文解字注
(芍)鳧茈也。見釋艸。今人謂之葧臍。卽鳧茈之轉語。郭樸雲。苗似龍須。根可食。黑色。是也。廣雅雲。葃姑、水芋、烏芋也。名醫別錄雲。烏芋一名藉姑。一名水萍。藉與葃同音。萍必芋之誤。此專謂茨菰。不必因烏字牽合鳧茈也。茈徂諮切。從艸。勺聲。胡了切。二部。古勺聲與弱聲同。芍之可食者、其蒻也。 [5]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十二錫[粵 語]:dik1[客家話]:dit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