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莽依圖

鎖定
莽依圖(1634~1680),兆佳氏,滿洲鑲白旗人,官至護軍統領。莽依圖不殺降,不掠民,時稱“仁義將軍”。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入祀廣西名宦祠。雍正十年(1732年),入祀賢良祠。乾隆元年(1736年),追諡襄壯。
全    名
兆佳·莽依圖
別    名
莽依圖
諡    號
襄壯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滿洲鑲白旗
出生日期
1634年
逝世日期
1680年
主要成就
平定三藩之亂

莽依圖人物生平

莽依圖早年征伐

順治七年(1650年),父親武達禪去世,莽依圖襲世職,進二等輕車都尉
順治十五年(1658年),莽依圖隨徵南將軍卓卜特徵伐南明桂王朱由榔貴州
順治十六年(1659年),自都勻到達盤江,南明晉王李定國據守雙河口,聚眾三十營,列象陣抵禦,莽依圖率步兵衝擊,大破李定國。莽依圖隨大軍平定雲南
康熙二年(1663年),李自成的餘黨李來亨等佔據湖北茅麓山抗清,一直沒有攻下來,莽依圖跟從靖西將軍穆哩瑪攻打茅麓山。莽依圖冒着矢石進攻,奪取兩個山寨,李來亨大敗,自殺而死。凱旋迴師,被授為江寧(今江蘇南京協領

莽依圖平定三藩之亂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攻陷湖南,莽依圖跟隨鎮南將軍尼雅翰攻打嶽州,用紅衣大炮擊沉敵艦,敗敵於七裏橋。
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派遣部將董重民勾結廣西總兵馬雄叛亂,廣東十府中有四府淪陷。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請兵,康熙帝命尼雅翰率師赴廣東,以莽依圖署任副都統,駐守肇慶。莽依圖剛剛到達肇慶,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已經叛亂,響應吳三桂。
康熙十五年(1676年),吳三桂的部將範齊韓等進攻肇慶,兩廣總督金光祖投降,莽依圖突圍而出,且戰且走,還駐江西。莽依圖聽説吳三桂的部將黃士標、黃割耳等進攻信豐,於是率師救援,派遣奇兵攻擊敵軍的背後,與城中守軍奮勇夾擊,敵軍大潰,於是和鎮南將軍舒恕南康之圍。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康熙帝命舒恕留兵守贛州,而實授莽依圖江寧副都統,代替舒恕佩鎮南將軍印,率軍收復董重民等人佔據的廣東,以副都統額赫訥、署任副都統穆成額參贊軍事。四月,自安康進南安,嚴自明舉城投降。再進南雄,宋思政、郭茂威等投降。尚之信、董重民、金光祖等人紛紛投降。莽依圖越過山嶺進軍韶州。五月,上疏進言:“南安、南雄、韶州所屬文武官員,昔雖迫於賊勢,致污偽職,今既望風欵附。若悉事更張,恐生反側,請令暫留原任,綏撫殘黎”。康熙帝特別採納了他的意見,並嘉獎他進兵迅速。六月,康熙帝命翰林院侍講學士顧八代赴軍前傳諭:“速剿逆賊,擇便而行”。韶州居於五嶺之脊,為江西、廣東之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莽依圖以城北當敵衝,厚增土牆,夜晚則將士卒用繩索放到城下,修浚壕溝,挖通水源,並分兵斷廣州糧餉通道。吳三桂的大將胡國柱馬寶率萬餘人攻城,被莽依圖屢次擊擊退。九月,敵軍扼守河西,斷絕清軍水運餉道,並紮營蓮花山,向城中發炮,女牆悉壞。江寧將軍額楚前來救援,莽依圖出城夾擊,擊破敵軍四個營壘,追至帽峯山。清軍乘夜追擊,大敗敵軍,河西的敵軍也退走,餉運始通。十月,莽依圖督軍追擊,分兵三路仰攻,並派瑤族兵由小路出擊,破敵於風門澳,斬二千餘級。莽依圖攻下樂昌仁化諸縣,於是還駐韶州。當時,廣西巡撫傅弘烈佩撫蠻滅寇將軍印,率義兵五千人獨當西路,莽依圖考慮其力不支,派遣副都統額赫訥率兵八千前往梧州輔佐傅弘烈,而尚之信沒有準備好船,所以大軍很久沒有集中。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吳三桂派遣他的孫子吳世琮前往桂林,馬寶由宜章平樂,康熙帝命莽依圖前往廣西,與傅弘烈會師剿賊。二月,莽依圖抵達平樂,圍城,敵軍水陸抵禦,莽依圖返回中山鎮,與傅弘烈互相上奏指責對方不配合,康熙帝念及擊敵失利因江水泛漲,一併免罪,並諭令:“和衷協議,剿滅逆賊”。敵軍進逼賀縣,莽依圖返回梧州,引咎請求罷免將軍,被康熙帝所切責,命留任圖功贖罪。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吳世琮進犯梧州,莽依圖與傅弘烈謀率軍大敗吳世琮,收復桂林。吳三桂的部將馬承蔭南寧投降,吳世琮自梧州敗歸,率眾進攻南寧。六月,南寧幾乎陷落,城中食盡,莽依圖卧病在牀,聽見了警報,督軍急行軍救援。敵軍率精鋭依山列鹿角抵抗,莽依圖命額楚、額赫訥引前鋒兵衝擊,敵軍稍微推卻,莽依圖與舒恕率大軍進攻,而預先派遣一支部隊潛出山後斷敵歸路,全殲敵軍。吳世琮負重傷,以數十騎越山逃跑。南寧之圍被解。康熙帝認為廣西已經平定,命莽依圖進取雲南、貴州。九月,莽依圖認為馬承蔭雖然已經投降,心懷叵測,恐為肘腋之患,於是上疏請求暫駐南寧。康熙帝命簡親王喇布鎮守桂林,莽依圖等到都統希福大軍到來,合兵準備進取。

莽依圖病逝軍中

康熙十九年(1680年)四月,任護軍統領。五月,馬承蔭在柳州再次叛亂,傅弘烈遇害。莽依圖率軍至來賓,馬承蔭驅象陣迎戰,莽依圖以勁弩射象,象返奔,敵軍大亂,莽依圖率鐵騎進攻,大敗馬承蔭,擒獲三頭大象。簡親王與金光祖分路剿賊,也取得勝利,馬承蔭再次以柳州投降。莽依圖的病情加重,八月,卒于軍中,年僅年四十七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議政王大臣等追論莽依圖征戰廣西時,自平樂退回梧州的失律之罪,應查抄一半家產,並革去騎都尉。康熙帝説:“莽依圖在行間頗有勞績,且屬下兵民俱稱其善,凡所過地方亦不擾害百姓,可免籍沒,削去恩詔所加世職其原襲之騎都尉又一雲騎尉以其弟博和裏襲”。博和裏説:“兄平粵有功,上褒之,不可使吾子孫復襲此職。”於是讓其孫布瞻阿繼襲爵。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入祀廣西名宦祠
雍正十年(1732年),入祀賢良祠
乾隆元年(1736年),追諡襄壯。 [1-2] 

莽依圖軼事典故

莽依圖的母親曾教育莽依圖不殺降,不掠民,莽依圖終身銘記,時稱“仁義將軍”。莽依圖去世後,南寧人繪其像祭祀。 [1] 

莽依圖家族成員

父親:武達禪(?~1650)。崇德三年(1638),隨睿親王多爾袞征討明朝,攻打任丘濟陽,皆第一個登上城池,賜號“巴圖魯”,賜騎都尉加一雲騎尉世職。入關後,任太原城守尉。順治七年(1650),去世。
弟:博和裏
孫:布瞻阿 [1-2] 

莽依圖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五十四·列傳四十一》 [1] 
欽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八》 [2] 

莽依圖人物評價

清史稿》:當三藩亂時,命將四出,以庶姓授大將軍,惟圖海賚塔二人而已。賚塔自廣西,穆佔自湖南,皆轉戰下雲南,削平巨憝,功最多。穆佔功歸彰泰,故賞不逮;賚塔、莽依圖功與相併,惜中道先卒。佛尼埒等皆夙將,有戰績。其時雜號將軍,或出朝命,或即軍前除拜。有一人遞掌二三印者,有一印迭授二三人者,皆領異軍獨當一路。綜而觀之,當日行師應敵之大概,可以得其要矣。 [1] 
康熙帝:智勇兼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