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霍界面

鎖定
莫霍界面是地球內部結構中地殼與地幔分界線。界面上下的物質構成和物理性質不同,對地震波傳播速度有影響。
中文名
莫霍界面
外文名
Moho Discontinuity
別    名
莫霍面
莫霍洛維奇界面
類    型
地理學名詞
平均深度
地下約33千米
發現者
莫霍洛維奇
發現時間
1909年

莫霍界面發現歷史

莫霍界面與地震波傳播速度 莫霍界面與地震波傳播速度
莫霍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學莫霍洛維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薩拉布地區一次地震時發現:在地下33千米處地震波的波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原來的6~7千米/秒突變到8千米/秒,説明組成物質明顯不同。持續研究發現,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並經證實是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線。因此,該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陸地區深度約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區7~8千米。

莫霍界面結構特點

在莫霍面上,地震波的縱波橫波傳播速度增加明顯,彈性和密度隨深度逐漸增加,地幔物質密度、硬度大於地殼。此面以上物質平均化學組成與玄武岩相似,密度約2.9×10^3kg/m^3;此面以下物質平均化學組成與橄欖岩相近,密度約3.1-3.3×10^3kg/m^3。莫霍面温度為4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