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里斯·魯維埃

鎖定
莫里斯·魯維埃(Maurice Rouvier) (1842年4月17日 - 1911年6月7日) 法國政治家。7次擔任財政部長,2次出任總理,在平衡預算方面有所成就,是甘必大的支持者。
本    名
莫里斯·魯維埃
出生日期
1842年4月17日
逝世日期
1911年6月7日
外文名
Maurice Rouvier
國    籍
法國

莫里斯·魯維埃個人簡介

莫里斯·魯維埃 莫里斯·魯維埃
魯維埃生於普羅旺斯省的艾克斯市(Aix-en-Provence)。早年在馬賽經商。他是甘必大的支持者,於1870年創辦共和派報紙《平等報》(L'Egalite),1871年7月他在返回馬賽,在國民議會中以共和黨補選為議員。他成了一個公認的金融權威,並多次擔任預算委員會的報告人或主席。

莫里斯·魯維埃人生經歷

第三共和國初期君主派與教權主義相勾結,串通一氣反對共和國,尋求時機企圖恢復君主制。教會嚴重動搖着共和制的基礎。甘必大明確提出教權主義就是敵人的口號。在1881年大選後,茹費裏內閣垮台,他出任甘必大內閣的殖民地部長和商務部長,他的一項計劃其中包括政教分離、權力下放政策、實行收入所得税。1883年至1885年擔任過費裏內閣同一職位。在1887年5月31日他在共和黨温和派的支持下組閣,出任總理兼財政部長。時逢格雷維總統因其女婿捲入一場政治醜聞,魯維埃於12月12日辭職。1889年至1892年和1902年至1905年兩次擔任財政部長,前一次下台的原因是捲入巴拿馬醜聞。1905年至1906年再次任法國總理兼財長,6月6日接替德爾卡塞兼任外長。任內因法、德兩國為爭奪摩洛哥所引起的戰爭危機同德國談判,在1906年1月召開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上,簽訂了有利於法國的條約。承認摩洛哥獨立,但又承認法國和西班牙對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權。3月因政教分離引起的問題倒台。 [1] 
魯維埃卒於上塞納省的塞納河畔納伊(Neuilly-sur-Seine)(法國巴黎西北郊的住宅區)。
參考資料
  • 1.    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編委會.《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4月:第14冊第4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