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迪裏阿尼傳

鎖定
《莫迪裏阿尼傳》是2012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喬弗裏·梅耶斯(JeffreyMeyers)。 [1] 
中文名
莫迪裏阿尼傳
作    者
[美] 喬弗裏·梅耶斯(Jeffrey Meyers)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1月
定    價
28.00
ISBN
9787305078231

莫迪裏阿尼傳內容簡介

莫迪裏阿尼被譽為意大利自泰波羅以來最偉大的畫家。他188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裏窩那,1906年定居巴黎直至35歲去世。
《莫迪裏阿尼傳》分為13個部分,描繪了莫迪裏阿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的猶太—意大利人的身份背景和性情;影響他的知識分子;他的藝術傳承;與他息息相關的女性;他自我毀滅的原因;他筆下詩歌的含義;獨具匠心的雕像、畫像和裸體畫的重要價值;他死後的傳奇,等等。《莫迪裏阿尼傳》作者喬弗裏·梅耶斯努力將莫迪裏阿尼及其朋友們儘可能逼真地呈現出來,他們的背景、外貌、性格和各自引人入勝的作品都栩栩如生地躍然紙上。

莫迪裏阿尼傳編輯推薦

莫迪裏阿尼的一生充滿了突如其來的劇變:健康陡轉急下,離開意大利來到法國,布爾喬亞變為波希米亞,神志清醒變得爛醉如泥滿身毒癮,雕刻轉向肖像又轉向裸體人物。在巴黎,他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畫商也幾易其人,先是保羅·亞歷山大,後是保羅·紀堯姆,又換做利奧波德·茲博羅夫斯基;而感情生活也從未安定,時見波瀾,從安娜到比阿特麗斯到西蒙妮再到讓娜。喬弗裏·梅耶斯所著的《莫迪裏阿尼傳》旨在捕捉到這位藝術家的變幻無常,讓讀者看到那瑰麗迷人而又出奇沉靜的藝術作品是如何誕生在他那放蕩不羈、騷動不安的一生裏的。

莫迪裏阿尼傳目錄

插圖説明
致謝
第一章 裏窩那童年,1884-1899
第二章 意大利之旅,1900-1905
第三章 落魄巴黎,1906-1908
第四章 衣衫襤褸的貴族,1906-1908
第五章 轉向雕刻,1909-1910
第六章 偽天堂,1911-1912
第七章 猶太人在巴黎,1913
第八章 殖民地的野姑娘,1914-1916
第九章 心靈的眼睛,1915-1916
第十章 西蒙和讓娜,1917-1918
第十一章 超越愉悦,1916-1918
第十二章 尼斯之光,1918-1919
第十三章 靈魂的夜半,1920
註釋
參考文獻
中英文譯名對照

莫迪裏阿尼傳序言

《莫迪裏阿尼傳》前承《馬奈的色系》,後啓《畢加索的色系》,延續了我在前作《印象派四重奏——馬殺與摩裏索,德加和卡薩特》中表現的主題;從出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四位巴黎畫家的故事轉向了一位1884年出生在裏窩那的意大利人的傳奇。莫迪裏阿尼於1906年定居巴黎,35歲便悲劇性地在此長辭於世。他始終遊離在20世紀初的那些藝術運動——立體派、野獸派、未來派——之外,成為意大利自提埃波羅以來最偉大的畫家。儘管在世時從未獲得過商業或是藝術上的成功,他的作品在現在看來卻是最為人欣賞、最迷人的,在最近的幾年中舉辦過三次重大展出。對他獨特而別具一格的作品,公眾的關注與日俱增,對他傳奇的一生和悲劇的性格卻知之甚少。
這本書描繪了莫迪裏阿尼的猶太—意大利背景和性情;影響他的知識分子:蘭波、洛特雷阿蒙、尼采和鄧南遮;他的藝術傳承:從波提切利到馬奈的古典裸體畫傳統;他與那些從歐洲各處來到巴黎,營造了20世紀最活躍的藝術環境的作家和畫家之間深厚的友誼;與他息息相關的女性:俄羅斯詩人安娜·阿赫瑪託娃,南非女權主義者比阿特麗斯·黑斯廷斯,法裔加拿大人西蒙妮·蒂羅克斯和自我犧牲的巴黎姑娘讓娜·艾布特納;他對酒精、毒品的依賴:苦艾酒、乙醚、印度大麻;他走向自我毀滅的諸多原因;與他相伴一生並奪去他生命的結核病;他筆下詩歌的含義;獨具匠心的雕像、畫像和裸體畫的重要價值以及他死後的傳奇。
我努力將莫迪裏阿尼的朋友們儘可能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刻畫了這些圍繞在他身邊的畫家、作家的背景、外貌、性格和作品的引人入勝之處。他們有:馬克斯·雅各布,帕布羅·畢加索,莫里斯·尤特里羅,康斯坦丁·布朗庫西,雅格布·愛潑斯坦,雅克·裏普希茨,朱爾斯·帕辛,莫伊茲·基斯林,柴姆·蘇丁,迭戈·里維拉,讓·科克託以及布萊斯·桑德拉爾。我也對莫迪裏阿尼和他們之間友誼的性質作了説明,揭示了他是如何在為他們所作的畫像中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情、表現他們的性格。
莫迪裏阿尼的一生充滿了突如其來的劇變:健康陡轉急下,離開意大利來到法國,布爾喬亞變為波希米亞,神志清醒變得爛醉如泥滿身毒癮,雕刻轉向肖像又轉向裸體人物。在巴黎,他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畫商也幾易其人,先是保羅·亞歷山大,後是保羅·紀堯姆,又換做利奧波德·茲博羅夫斯基;而感情生活也從未安定,時見波瀾,從安娜到比阿特麗斯到西蒙妮再到讓娜。這部傳記旨在捕捉到這位藝術家的變幻無常,讓讀者看到那瑰麗迷人而又出奇沉靜的藝術作品是如何誕生在他那放蕩不羈、騷動不安的一生裏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