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餘生

鎖定
莫餘生(1913-1983),原名莫正民,男,1913年1月21日出生在山東省莒縣汪湖鄉(今屬五蓮縣)莫家崖頭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讀私塾,15歲投軍,先後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軍隊任職,從士兵、下級軍官直至旅長。1946年8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解放戰爭取得全國勝利後,隨同部隊轉戰北大荒,先後任東北國營農場管理局秘書處長、黑龍江省農機局農業機械化學院副院長、國營薩爾圖畜牧場場長、國營紅色草原牧場場長、紅色草原農墾局局長等職。1978年中共十ー屆三中全會後,調任綏化國營農場管理局副局長。1983年4月8日病逝,終年70歲。 [1] 
中文名
莫餘生
出生日期
1913年1月21日
逝世日期
1983年4月8日
出生地
山東省莒縣汪湖鄉
原    名
莫正民

目錄

莫餘生人物生平

莫餘生,原名莫正民。1913年1月21日,出生在山東省莒縣汪湖鄉(今屬五蓮縣)莫家崖頭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幼年讀過私塾。1928年進入北洋軍五十二軍充上士軍需,1930年到山東莒縣保安大隊任手槍隊班長。1937年“七·七”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戰區第二游擊隊第一支隊司令、莒縣自衞團團長、保安司令等職。1944年11月14日,在八路軍強大政治攻勢下毅然率部起義。
莫部起義後,山東軍區明令授予該部“山東軍區獨立第二旅”番號,莫正民任旅長,谷鳳鳴任政治部主任。
1945年5、6月間,根據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肖華的批示,莫正民由王東年、馬華、谷鳳鳴3人介紹,經濱海軍區黨委討論,轉報山東分局批准為“特別黨員”。莫正民從此更名莫餘生。
1946年2月,莫餘生主動提出辭去獨立二旅旅長職務,山東軍區領導同意他的要求,改任為濱海軍區參議。1946年10月,調華東高級黨校學習。1947年1月,因工作需要,莫餘生提前畢業,出校時為中共正式黨員。
1947年4月,莫餘生調任遼東軍區解放大隊任副隊長。大隊後改稱遼東軍區解放一團、東北軍區政治部解放一團,任副團長。1950年1月,解放一團奉令參建國營農場。莫餘生隨團長王世英等6人,冒着嚴寒,踏着冰雪,在鶴崗至蘿北的廣闊地區選定寶泉嶺農場的場址。他又親自率領解放一團部分官兵作為先遣隊進入荒原。他和戰士們打出第一口水井,蓋起第一個窩棚。部隊進點後,他負責指揮修築鶴崗至寶泉嶺的公路。他與戰士羣眾一起參加勞動。寶泉嶺農場建設進度快,成績大,他作為寶泉嶺農場創始人之一,作出巨大的貢獻。
1952年春,莫餘生調離寶泉嶺農場,先後任東北國營農場管理局秘書處長、黑龍江省農機局農業機械化學院副院長、國營薩爾圖畜牧場場長、國營紅色草原牧場場長、紅色草原農墾局局長等職。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調任綏化國營農場管理局副局長。他雖年逾花甲,仍然不遺餘力地工作,曾親自撰寫《草原新篇》、《起義後的三十一年》等文章。熱情地歌頌黑龍江墾區建設的偉大成就,先後為香港《大公報》和其他海外報刊選登。
莫餘生為農墾事業奮鬥30餘年,歷經艱辛,深受墾區幹部職工敬佩。1983年4月8日病逝。終年70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