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文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

鎖定
莫文,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1] 骨傷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骨傷科主任、上海中醫藥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副所長、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施杞學術經驗繼承人 [2] 
中文名
莫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性    別

莫文人物經歷

莫文師承全國骨傷科大家施杞教授和脊柱外科名家袁文教授,傳承石氏、王氏傷科學術思想和臨牀經驗,又跟師國醫大師天池傷科第三代傳人劉柏齡教授,他“博採眾長,兼收幷蓄,着重臨牀”,形成“氣血為綱;臟腑為本;法宗調衡;經方施治;中西各宜”的學術思想。莫文在繼承石氏傷科學術思想和臨牀經驗的同時,致力於與現代技術的融合,並以臨牀為基礎、療效為核心,堅持“能保守則不手術,優先中醫治療,需要手術則儘量微創”的原則,臨牀倡導“宜中則中,宜西則西,中西並用”,做到精益求精,提高臨牀療效。強調對特定疾病、特定情況不排斥手術,同時重視中醫藥治療及圍手術期協同手段,在中醫理論、技術方法、藥物製劑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形成具有龍華骨傷特色的保守-微創-手術-康復的全方位治療模式。莫文重視教書育人,發揮傳幫帶作用,希望石氏傷科代代相傳。他主張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要相結合,主編《中醫正骨學》《骨傷內傷學》和副主編《中醫骨病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臨牀研究》《中醫骨傷科學》《中醫骨傷科臨牀研究》等國家衞生健康委、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教材6部,培養碩博士研究生46名,師帶徒20餘人,學生中多人獲得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多次被評為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優秀教師。他作為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醫臨牀研究基地和中醫骨傷專科聯盟牽頭人,還制定慢性筋骨病的三級診療上海方案,長期下社區服務,發揮“傳幫帶”作用,推廣適宜技術12項,培訓帶教基層醫師128人,提升了上海中醫骨傷的整體學術水平。 [2] 

莫文著作譯作

他主編的《中醫骨傷常見病證辨證思路與方法》,總結了龍華醫院60餘年以來骨傷疾病的診療經驗;作為副主編協助施杞教授編寫的《中醫骨內科學》《石氏傷科施杞臨證經驗集萃》《石筱山傷科學》等專著,廣泛服務於臨牀 [2] 
主編《中醫正骨學》《骨傷內傷學》和副主編《中醫骨病學》《中西醫結合骨傷科臨牀研究》《中醫骨傷科學》《中醫骨傷科臨牀研究》 [2] 

莫文獲獎情況

帶領團隊開展中醫藥循證和機制研究,在Clinicaltrials.org、中國臨牀試驗註冊中心等註冊臨牀研究18項,牽頭多中心臨牀研究6項,提高了石氏傷科診療技術臨牀證據等級。參與創立“益氣化瘀法”“補腎填精法”“平衡筋骨法”等多種診療技術規範和臨牀方案,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4項,發表論文112篇,授權專利6項;帶領團隊2018年、2020年、2021年三獲艾力彼中國中醫醫院最佳研究型專科骨傷科稱號。 [2] 

莫文學術任職

國家衞生部臨牀重點專科負責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負責人、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協作試點基地負責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臨牀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變)主要負責人;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醫臨牀研究基地、上海市中醫骨傷專科聯盟、上海中醫藥大學脊柱病臨牀優勢專科負責人。兼任石筱山傷科學術聯盟執行主席、世中聯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骨科微創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先後榮獲上海市醫務工匠、上海市衞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中醫藥領軍人才、上海市浦東新區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科主任金獎、上海中醫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醫德標兵、龍華醫院名中醫等榮譽稱號。 [2] 

莫文擅長領域

莫文擅長運用中西結合方法解決臨牀疑難雜症,建立“益氣化瘀補腎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規範,能明顯改善脊髓神經功能,延緩病情進展,制定《脊髓型頸椎病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作為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團體標準發佈,建立分度精準診治方案,降低手術率和複發率;創立液壓擴張結合手法治療重度粘連性肩周炎規範,牽頭制定《肩周炎中醫臨牀診療指南》作為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發佈,其中“整肩三步九法”被納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色技術傳承專項,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創立骶管封閉術/神經根阻滯術加四步鬆解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快速減輕患者疼痛,在多家醫院推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