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力達瓦蘇子

鎖定
莫力達瓦蘇子,內蒙古莫力達瓦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2] 
莫力達瓦旗全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拔400米,有山丘、丘陵、平原三大地貌,為淺山區。境內有大小河流56條,年徑流量147.4億立方米,屬中温帶大陸性的季風氣候,無霜期平均115天,平均氣温1.3℃,優越的自然環境適宜於蘇子的生長。莫力達瓦蘇子呈卵圓形或類球形,直徑約1.5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紋,基部稍尖,有灰白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子葉2,類白色,有油性。壓碎有香氣,味微辛。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莫力達瓦蘇子”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中文名
莫力達瓦蘇子
產地名稱
內蒙古莫力達瓦旗
品質特點
果皮薄而脆,油脂豐富,特異芳香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635號
批准時間
2011年08月17日

莫力達瓦蘇子產品特點

莫力達瓦蘇子生物學特徵

蘇子,又名荏,或稱紫蘇。屬管花目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油科植物。莖直立,高50—120釐米,葉對生,兩面呈紫色或綠色或僅下面呈紫色。喜光及濕潤、肥沃的土地,但適應性很強,從海邊沙地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均能生長。在不丹、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均有種植。在中國東北、西北、華東、西南等地區均有栽培。耐旱、耐瘠薄土壤,在居民點零星土地、山區坡地、河灘沙地上也可種植。每公頃蘇子產量可達1500—2250千克。 [2]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外在感觀

莫力達瓦蘇子屬唇形科,小堅果棕褐色近球形;果皮薄而脆,易壓碎;果實特異芳香;味微辛、性温。 [2] 

莫力達瓦蘇子內存品質

莫力達瓦蘇子有着所有同類產品中的優良品質,並有獨特的營養物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維生素E,蘇子果實成熟時呈棕褐色,芳香而清脆。該果實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59.787%)、亞油酸(10.366%)、油酸(8.235%),此外,從種子中測定了18種氨基酸、5種礦質元素的含量,蘇子還含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保健功效。
莫旗種植的蘇子果實含有維生素B1和氨基酸類化合物,主治感冒發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 [2] 

莫力達瓦蘇子等級分類

產品分一等蘇子、二等蘇子、等外蘇子三個等級。 [2] 

莫力達瓦蘇子產地環境

莫力達瓦蘇子土壤地貌

內蒙古莫力達瓦旗土壤大體分為暗棕土、黑土、草荀土、沼澤地等,以暗棕土壤、黑土居多,土壤肥力養份含量較高,有機質含量為4.15—10.09%,莫旗所處的莫力達瓦隆起東側是嫩江斷裂,西側是大楊樹斷陷,全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大興安嶺支脈形成的低山區,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單元,坡度13°—30°,最大坡度35°。土壤地貌情況非常適合蘇子生長。 [2] 

莫力達瓦蘇子水文情況

莫旗境內地表水資源豐富,有56條河流橫貫全境。其中:流域面積大於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條:即嫩江、諾敏河,大小湖泡9個,地表水年經流量為14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15.9億立方米,莫旗年總降水量約48億立方米,主要集中於7—8月,水量充沛,流向有利,且沒有工業污染,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農業用水,水資源保持良好,可保證莫旗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 [2] 

莫力達瓦蘇子氣候情況

莫力達瓦蘇子種植基地所處的自然環境屬於冷凍的温帶氣候區,由於地處大興安嶺森林之邊緣的低山丘陵地帶,受到地形、地勢、植被及緯度的影響,形成了温度由西北向南遞升,降水由西北向南遞減,山地風速小於平原,風向呈河谷走向等特徵。全旗年平均氣温-1.3—2.6℃,最高氣温39.5℃,最低氣温-47.3℃,年平均水量為450—52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050—15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00—2800小時,≥10℃有效積温為1780—2490℃,個別年份達3030.7℃(2000年尼爾基地區)而低温年西北部只有1544℃(1972年)秋霜在9月上、中旬出現,枯霜在9月中下旬出現,春霜在5月上、中旬結束,最低氣温≤0的無霜期為100—145天,年平均風速1.4—3.3米/秒。全旗盛行偏北或西北風,氣候生態屬最適宜蘇子生產區。 [2]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歷史淵源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栽植蘇子有着悠久的歷史,17世紀以前就開始種植。 [2] 
清初,達斡爾族在黑龍江北岸已結成村落,聚族而居。從黑龍江北部南遷後,達斡爾族人民開拓嫩江流域的土地,用4牛牽引的木架鐵鏵犁(達木嘎)耕地,種植燕麥、大麥、蕎麥、稷子、穀子、黑豆等大田作物和蘇子、胡麻等油料作物。
民國三年(1914年),黑龍江丈量土地,移民墾荒,大批漢族農民遷入達斡爾族地區。在漢族先進生產方式的影響和商品市場的刺激下,達斡爾族農業迅速發展。包括蘇子在內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水平不斷提高。 [3] 
2010年,莫力達瓦蘇子首次出現在內蒙古(扎蘭屯)綠色食品交易會上。 [4] 
2016年10月24日, 2內蒙古(扎蘭屯)第九屆綠色食品交易會暨第二屆農村電子商務峯會在呼倫貝爾扎蘭屯市開幕。莫旗農牧業局負責牽頭組織全旗17個鄉鎮,展品包括有機大豆、蘇子等7個種類近30餘品種。 [5] 
2018年,莫旗制定了《農牧業產業扶貧方案》,在“四種四養”的基礎上,將包括蘇子在內的八種種植業列入莫旗產業扶貧資金補助的“菜單”。 [6] 

莫力達瓦蘇子生產情況

2011年,莫力達瓦蘇子區域生產面積近0.50萬畝,產量達300噸。 [7] 
2016年,莫力達瓦蘇子主產區騰克鎮特莫呼珠村蘇子種植面積達8000畝,價格最高時每千克售價達10元。 [8]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產品榮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莫力達瓦蘇子”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莫力達瓦蘇子地理標誌

莫力達瓦蘇子地域保護範圍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位於大興安嶺東南麓,地質學觀點屬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自東向西可劃分三個二級構造單元。全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多為大興安嶺支脈形成的低山區,北部山嶽地帶佔全旗面積的74%,中部丘陵地帶佔全旗總面積的20%,南部為松嫩平原,北部邊緣,佔全旗總面積的6%,海拔高度在173—638米之間。自治旗全境南北長203.2千米,東西寬125千米,西北以扎格熱山為界同阿榮旗為鄰;西南以諾敏河同黑龍江省甘南縣交界;東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訥河縣毗鄰,東北以嫩江為界同黑龍江省嫩江縣相望;北部與鄂倫春旗相鄰。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蘇子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全旗,保護範圍位於北緯48°05'—49°51',東徑123°33'—125°16'之間。 [1-2] 

莫力達瓦蘇子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建立蘇子種植基地,應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土壤的pH值5.5—6.8較為適宜,沒有除草劑殘留藥害。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的規定》,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所規定的二級標準。
莫力達瓦蘇子
莫力達瓦蘇子(6張)
(2)品種範圍:紫蘇子。
(3)品質特性:莫力達瓦蘇子,屬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抗逆性強,蘇子油質量好,色澤淺,透明,味道芳香,食用有活血行氣、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作用,是理想的食用油。
(4)生產過程管理:莫力達瓦蘇子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肥為輔,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使用。生產過程嚴格按照《莫旗無
公害蘇子栽培技術規程》操作。生產過程中,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必須符合無公害農產品關於農藥使用及肥料使用的有關規定。
(5)產品收穫及裝產後處理
當大田有2/3植株葉片由綠色變成淺黃色,結穗變成淺褐色,種子由白色變成淺褐色時即可收穫。蘇子籽粒小,含油量高,易發熱、黴變、酸敗變質,因此貯藏時含水量應低於9%,且存放在乾燥、低温、通風的地方。
(6)生產記錄要求:莫力達瓦蘇子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生產記錄,對生產情況,病蟲害發生情況、技術措施、農藥化肥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記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詢。 [2] 

莫力達瓦蘇子專用標誌使用

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者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莫力達瓦蘇子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