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五平

鎖定
莫五平,1958年9月5日-1993年6月2日,中國作曲家,出生於湖南省衡陽市。 [1] 
本    名
莫五平
出生地
湖南省衡陽市
出生日期
1958年9月5日
逝世日期
1993年6月2日
代表作品
《水調歌頭》
職    業
作曲家

目錄

莫五平簡介

莫五平1971年開始隨其兄學習小提琴。學生時即體現出超常的創造力和強烈的創作衝動,一、二年級時所作藝術歌曲《水調歌頭》(1984,宋·蘇軾詞)曾獲1987年《音樂創作》舉辦的全國藝術歌曲徵稿評獎活動特別獎。室內樂《山歌》(1985,長笛、女高音、中提琴、豎琴)深得德籍韓裔作曲家尹伊桑讚譽。絃樂四重奏《村祭》(1986)使其在國內外樂壇一舉成名;該作於1988年被中國文化部選送參加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亞洲作曲家聯盟聯合舉辦的“國際作曲比賽”,獲第二名,後被國內及亞、歐、美著名絃樂四重奏團, 如Kronos Quartet 和 Arditti Quartet廣泛演奏,併成為1995年全國室內樂比賽複賽必選曲目。1990年自費赴法國巴黎音樂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隨日裔作曲家Yoshihisa Taira深造。留法期間,莫五平以非凡的毅力和對藝術執著的追求,在艱苦的條件下創作了《凡Ⅰ》(1991,人聲及九件樂器)、《無伴奏小提琴獨奏》(1991)、《凹》(1992,大管、豎琴、低音提琴、打擊樂)、《凡Ⅱ》(1992,十二件樂器)等室內樂作品。這些作品在荷蘭、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和日本、韓國等歐、亞國家頻繁上演,其擅長民歌演唱的天賦也同與作品在舞台上得以展示。1992年《凡Ⅰ》獲在日本舉辦的“1992?亞洲音樂節”作曲大獎和仙台市長獎。1993年病逝於北京。
莫五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少數幾位在國內、國際樂壇產生廣泛影響的作曲家之一。其音樂具有豐富的線條和新穎獨特的旋律走向;具有強烈的戲劇性,常將狂放、躁動與沉思、靜謐融於一體;擅於應用人聲與器樂的組合,極力挖掘人的真情實感。1994年在其逝世一週年時,中國音樂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和中央音樂學院聯合在北京音樂廳舉辦“莫五平作品音樂會”,同時出版《莫五平作品集》。之後,荷蘭新音樂團(Nieuw Ensemble)發行的中國現代音樂唱片《樂》(1994,New Music from China)、荷蘭電影導演菲利普斯(Eline Flipse)拍攝的關於中國現代作曲家的電影《驚雷》(1995,Broken Silence)均收入莫五平作品。

莫五平生平

* 1958年9月5日出生於湖南衡陽市。
* 1971年隨其兄學習小提琴。
* 1973年考入衡陽市京劇團,1976年考入衡陽市歌劇團,任中提琴演奏員,後成為指揮
* 1983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羅忠鎔教授學習作曲,並師從李華德教授學習指揮。
* 1986年三年級時所作絃樂四重奏《村祭》使其在國內外樂壇一舉成名。
* 1988年《村祭》被中國文化部選送參加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亞洲作曲家聯盟聯合舉辦的“國際作曲比賽”,獲第二名。
* 1988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 1990年,自費赴法國巴黎音樂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隨日裔作曲家平義久(Yoshihisa Taira)深造。
* 1991年加入法國作曲家及音樂詞作者、出版者協會(SACEM)
* 1992年畢業,獲高級作曲文憑,為是年該院該文憑的唯一獲得者。
* 1992年《凡Ⅰ》獲在日本舉辦的“1992?亞洲音樂節”作曲大獎和仙台市長獎。
* 1993年病逝於北京。

莫五平主要作品

* 藝術歌曲《聲聲慢》(宋,李清照詞,1976)
* 藝術歌曲《水調歌頭》(宋,蘇軾詞,1984)
* 室內樂《山歌》(長笛,女高音,中提琴,豎琴,1985)
* 絃樂四重奏《村祭》(1986)
* 管絃樂《序曲》(人聲,管絃樂隊,1988)
* 室內樂《凡Ⅰ》(人聲及九件樂器,1991)
* 《無伴奏小提琴獨奏》(1991)
* 《凹》(大管,豎琴,低音提琴,打擊樂,1992)
* 室內樂《凡Ⅱ》(十二件樂器, 199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