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莖突

(顳骨莖突)

鎖定
莖突(styloid process),解剖學用語,常用來指細長、尖鋭的突起。例如顳骨莖突,橈骨莖突,尺骨莖突。
一般所説的莖突指顳骨莖突。顳骨莖突是指顳骨下面向前下方突出的細而長的骨性突起,莖突起源於顳骨下面莖乳孔的前方,呈細圓柱狀,遠端伸向內前下方,位於頸內動脈與頸外動脈之間;或其遠端伸向外下,靠近下頜骨的內側;偶爾可向後而達頸椎前方 [1] 
中文名
莖突
外文名
styloid process
隸    屬
解剖學術語
來    源
第二腮弓形成
檢查方法
常規DR、CTX光
常見病症
莖突綜合徵、橈骨莖突骨折、尺骨莖突骨折等

莖突來源

胚胎髮育中,第二腮弓形成鐙骨、莖突、莖舌韌帶、舌骨小角和舌骨體上部。 [2] 

莖突定義

莖突顳骨莖突

莖突 莖突
顳骨莖突起於莖乳孔的前內方,呈細長圓錐狀,其上附着肌肉和韌帶;莖突可向內、向前、向下方延伸,靠近下頜骨的內側,偶爾向後可延伸至頸椎橫突前方。 [3]  正常成人的莖突長度:歐美人平均為27.50 mm;中國人平均為25.20 mm,多數學者認為大於30 mm為異常。成人莖突與顱底平面垂直線的正常傾角,一般向前、向內各偏斜25左右。 [3] 

莖突橈骨莖突

橈骨莖突位於“解剖學鼻煙壺”的三角形凹陷近側界,在橈骨下端前面平坦處有旋前方肌附着於其上,背面則為隆凸,尤以橈骨背側結節最為突出,形成三條縱溝通向肌腱,溝間縱嵴有腕背側韌帶附着。其外側末端較為突出,為橈骨莖突,該莖突比尺骨莖突長1. 5cm。 [4] 

莖突尺骨莖突

尺骨的下端稱為尺骨頭,尺骨頭後內側向下的突起稱為尺骨莖突。其尖端有腕關節尺側副韌帶附着,內側有關節盤附着,發生於此部位的骨折為尺骨莖突骨折。 [5] 

莖突局部結構關係

莖突根部被鼓板部分包裹,自上而下有三塊肌肉和兩條韌帶附着。· [6] 
(1)莖突舌骨肌(受面神經支配)起於上端後方,止於舌骨大角基部,收縮時牽拉舌骨向後上方;莖突嚥肌(受舌咽神經支配),起於莖突根部內側,止於咽壁,功能為提咽。 [6] 
(2)莖突嚥肌(受舌咽神經支配)起於莖突根部內側,止於咽壁,功能為提咽。 [6] 
(3)莖突舌肌(受舌下神經支配)起於莖突下端前方,止於舌,牽拉舌向後上方。 [6] 
莖突根部後方有面神經及莖乳動脈,莖突內側自後向前是頸內靜脈、副神經、舌下神經、迷走神經、舌咽神經、頸內動脈以及交感神經。在莖突嚥肌下方,舌咽神經與莖突直接相鄰,莖突尖內側是咽上縮肌,莖突尖外側正好是頸外動脈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的分支處。 [6] 
莖突舌骨韌帶從莖突尖延至舌骨小角,寬3~ 4mm,厚1mm,舌咽神經正好在其內側。若莖突舌骨韌帶骨化時,該韌帶可增厚達lcm或以上。 [6] 
莖突下頜韌帶是腮腺筋膜的增厚,從鼓板的鞘突至下頜角,該韌帶很少發生異常。從莖突的上述局部解剖學關係可以看出,莖突周圍有很多十分重要的腦神經與之相毗鄰,這些神經很多直接分佈到咽喉部,故當莖突及其韌帶發生故障時,會產生咽喉部的各種病變或不適感。 [6] 
注:該目錄下內容所指莖突為顳骨莖突。

莖突相關病症

莖突莖突綜合徵

莖突綜合徵 莖突綜合徵
莖突綜合徵(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又稱莖突過長綜合徵,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主要是由於莖突過長或傾斜角度過大引起的顱面部或頸部疼痛不適,包括咽喉部疼痛、耳癰、咽部異物感,甚至可引起大腦缺血性症狀。引起莖突綜合徵的原因除了莖突過長外,莖突的傾斜角度也有重要作用。 [3] 
莖突過長的原因,認為可能與莖突韌帶骨化有關。莖突過長也見於扁桃體切除以後的病人。 [7] 

莖突橈骨莖突骨折

橈骨莖突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損傷,臨牀較為多見。多數為腕部骨折脱位的併發症,單發者也較多。橈骨莖突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損傷,跌倒時腕過度橈偏位掌心着地,由於舟骨的衝擊,致使橈骨莖突骨折。骨折片較大者,骨折線累及關節面,骨折塊移向橈側。若為腕部扭傷,可致撕脱性骨折,骨折片較小且易移位。直接暴力損傷較少見。 [4] 

莖突尺骨莖突骨折

較少見,腕關節強力尺偏和橈側副韌帶強力牽拉,造成橈骨莖突撕脱骨折。往往合併有橈骨遠端骨折 [5]  ,常伴有三角軟骨損傷,後期易殘留腕痛及腕部無力等後遺症,應注意。 [8]  臨牀表現為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並可觸到骨摩擦音。皮下瘀血,重者腕關節內積血,腕關節活動受限。 [5] 

莖突相關檢查

莖突 莖突
使用MPR進行冠狀位、矢狀位重建,顯示雙側莖突的形態、走行、鈣化/骨化程度,瞭解莖突骨質情況,分別測量雙側莖突的長度、內斜角及前斜角,觀察及測量莖突與周圍重要結構如頸內動脈頸內靜脈莖乳孔頸靜脈孔、乳突間的最短距離。 [9] 
對於莖突彎曲明顯者,可採用CPR顯示雙側莖突,測量雙側莖突的長度。 [9] 
採用薄層MIP及VR直觀、整體顯示莖突的立體結構,分別顯示雙側莖突的形態、走行,直觀顯示雙側莖突與周圍重要結構之間的解剖關係。 [9] 
莖突的檢查方法主要有常規DR和CT三維重建。 [3] 
參考資料
  • 1.    夏玲娣,郝強,王飛主編.骨關節疾病影像診斷圖譜: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14.04:21
  • 2.    陳隆暉主編;張應霖榮譽主編;肖洪文,劉聲隆,陸忠琪等編.莖突異常症古今醫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9:18
  • 3.    高劍波主編.實用容積DR臨牀影像學 病案分析圖解:鄭州大學出版社,2014.10:26
  • 4.    崔清國主編;吳緒平總主編.腕手部疾病針刀臨牀診斷與治療 第2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07:197
  • 5.    許碩貴,謝楊,毛寧方主編;陳自強,黃軒,楊國士,吳大江,石健,杜永平等副主編;章雲童,孫曉飛,夏琰,羅紅,李超等編者.骨科醫師上崗必備手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5.04:128
  • 6.    陳隆暉主編;張應霖榮譽主編;肖洪文,劉聲隆,陸忠琪等編.莖突異常症古今醫鑑: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9:16
  • 7.    王榮光,孫悍軍,黃冬雁編著.解除咽喉疾病困擾 解放軍總醫院專家談: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06:37
  • 8.    趙定麟主編.現代骨科手術學 (第一分冊):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05:534
  • 9.    沈君主編;李國照副主編;梁碧玲顧問.MSCT圖像重建簡明手冊:廣東科技出版社,201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