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莒國

鎖定
莒國(?—前431年),別名姑幕 [9] 周朝諸侯國,子爵,初為嬴姓 [11]  ,後為己姓 [12]  ,是山東東夷中最強的古國。 [10]  建都於計(也稱計亓,後人亦寫作計斤),至春秋初遷都莒(莒縣),傳23世,其中都計近300年。莒國的公族子孫以國都地名為姓,取一個計字,世代承繼。
出土甲骨文記載商代已有莒國,當時屬青州姑幕國。公元前11世紀,商紂無道,周起兵伐紂,莒人全力以赴助周滅商,並臣服於周。周朝建立後,沒有封王室之人前來就國,仍封茲輿期為莒國國君。莒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遭受排擠時,多奔莒國避難。魯慶父避難莒國時,魯人賄賂莒人交出慶父。慶父交給魯人後,魯自食其言,未送賄賂,引起莒國不滿。魯莒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敗。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週考王十年(前431年)楚國勢力擴張到淮上,滅蔡後,進而滅莒,但莒離其本土過遠,難以長期佔有。 [7]  [13]  後疑似復國,齊自恃其強,屢欺莒,莒國式微。最終莒之全境最終被齊國兼併。 [8]  後齊人以莒為“五都”之一。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將樂毅聯合五國攻田齊,佔領齊國大部,莒城不下。田單輔佐齊襄王憑藉莒、即墨二城復國。漢置莒縣,又為城陽國
春秋至戰國初期莒國都城,位於莒縣縣城的四周,東臨沭河,西傍柳青河 [14] 至元中載“東北隅為今城,週五裏有奇。”明始砌以磚,即今之城垣。匝郭土阜,皆昔之故城基地。莒國故城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 [1] 
中文名
莒國
外文名
Ju State
簡    稱
莒(jǔ)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
莒(今山東省莒縣)
主要城市
計、莒
官方語言
上古漢語
貨    幣
布幣、刀幣
政治體制
君主制
國家領袖
莒子,莒穆公
主要民族
華夏族、東夷
君主姓氏
滅國時間
公元前431年

莒國周代史料空缺期

魯隱公元年之前的莒國曆史沒找到相關記錄。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也未立《莒世家》。僅知從茲輿期開始到魯僖公年間的莒平公,共歷十一世。莒平公之後有完整的國君世系記錄。
和周代其他國家不同,莒國依然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諡號,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時的稱號。從這裏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間,周人希望以周魯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去同化東夷孑遺,並沒有顯着效果。
西周時期莒國與周王朝屢有戰爭。根據1986年陝西安康縣王家壩出土的史密簋銘文記載,莒國聯合虎方(徐國)、杞夷、舟夷、觀國、邳國、析國與南淮夷進攻西周東方諸侯,周天子令師俗、史密帶領齊軍東征,大敗莒國等東夷。
西周中後期,周天子的視線主要是投向南淮夷,東淮夷的萊國投靠了周王並隨從作戰,莒國雖然沒有追隨天子作戰的記錄,但應該是順服了天子,雙方似乎停止了戰爭。

莒國有史可查時期

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蹟。戰國時期楚簡王滅莒(時間在公元前431年)的290年間,莒國發生了很多大事。莒國與齊國、魯國兩大鄰國關係很不穩定。以説明夷夏之鬥爭與民族融合過程,在東方仍在繼續進行中。

莒國早期

自前720年至前673年為莒國曆史的早期。
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較初封國時有所擴張,也有可能是逐漸恢復了周公東征前之的舊疆域。它南滅向國(在今莒縣南70裏處),北伐杞國。杞為舊國,商朝卜辭中有“杞侯”字樣出現。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初都於今河南杞縣,春秋前,不知何故東遷。先遷於今新泰縣境,繼又遷淳于(今安丘東北)。杞之國土,東起今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橫亙於莒之北部。莒欲擴地,向南已滅向,向北不能滅杞國,所以使用蠶食手段,先佔領一邑。杞本夏族,但因處東夷故地,用夷禮,所以齊國、魯國等國很鄙視杞國,不與杞國建交。
莒國的西疆與魯國接壤,西北與州國紀國二國接壤。州國是小國,姜姓,不久被齊所滅。《左傳隱公二年》紀國曾因調停魯國與莒國的關係,與莒在“密”地會盟。《左傳隱公八年》前715年,魯國和莒國因此在“浮來”結盟。可以看出莒對西方及西北方的鄰國,維持了友好關係。但齊桓公即位後,齊國稱霸,局面發生改變。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返回齊國當了君主之後,卻不念舊德,不久,齊國卻向南方擴張。紀國和杞國首遭侵略,亦見“伐莒”之文(《荀子》詐邾欺莒)。莒國似乎明白這個情勢,以後不再向北發展,轉向西、南兩方,開始與魯國、鄫國發生糾葛。
當時,莒是齊國和魯國之外的東方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都喜歡投奔莒國。這時,在莒國的外國貴族,除了齊公子小白之外,還有譚君、魯慶父。因為魯國人賂莒交出魯慶父,又食言不送賄款,魯國和莒國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國被打敗。結果,魯國也有了戒心。在魯莊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在城諸及防(東防,在今費縣東北40餘里處)佈防,就是為了防備莒國。
齊桓公由於標榜尊王攘夷,所領導的幾次會盟,莒都不得參加。後宋襄公欲霸諸侯,也領導了幾次會盟,莒亦未獲準參加。

莒國中期

魯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魯成公十四年(前577年)是莒國曆史的中期。這時,是晉文公繼齊桓公後當霸主,以及邲之戰楚莊王繼為霸主時代。莒國在這一階段,歷經茲平公、紀公庶其、厲公季陀、渠邱公朱四代君主。他們先後參加了中原各國的幾次會盟,外交上初步活躍。
晉文公雖然也提出了尊王攘夷,卻未在會盟中強烈的表現出來,所以莒國得以參加了有名的踐土之盟。此時,齊國繼續向東方討伐。記載明確的是前600年伐萊國,佔領根牟。萊國為東夷,根牟又在莒國的邊境,所以齊國於前598年及前596年有兩次侵略莒的戰爭。《左傳》對於後一次伐莒記載到:“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部分説出了齊國、莒國雙方的打算:與莒國同時,被晉文公邀請參加會盟的小國邾國,本是魯國的禁臠。此後,齊國想要吞併莒國,魯國想要吞併邾國,二大國的首領經常派使者或親自會晤。
前599年,魯國出兵伐邾國,第二年,兩國連兵攻打莒國。第三年,楚國在“邲”打敗晉國,齊國見莒國失去了盟友和援助,於是,便無所顧忌的,在第四年再次侵略莒國。此後十年間,齊國自持強大,開始欺負魯國,又侮辱晉國派來的使臣,形勢發生變化。晉國、魯國、衞國曹國在前589年合兵伐齊國,敗齊於“鞍”。於是,莒國得到恢復,前584年以後,莒國又參加了以晉國為盟主的馬陵之會及蒲之會。
後來,可能由於齊國和魯國相繼侵略,也可能由於莒君渠邱公無能,莒國的三座城池經常為楚國所攻破,但楚國不能據而有之,不久退出。前577年渠邱公死 [2]  ,子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莒國後期

自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為莒國曆史的後期。在這一時間段前期晉悼公領導的晉國重新稱霸。後期,宋國向戌建議晉國、楚國弭兵,爭霸局面稍得緩和。
晉國勢力重新強大之後,30年之內,舉行了大會盟24次,莒全部參加。由於多次參加盟會,莒似乎逐漸以大國自居,莒的君主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開始對外用兵。一開始,就與邾國聯手侵略鄫國。
鄫國在莒國的西南,離魯國比較近,便向魯國求援。但魯國被聯軍打敗,鄫國終於為莒所滅。魯國的君主認為國家到受到了威脅,加強位於東疆的費城的防護。前565、前563、前561年,莒三次進攻魯國。
看上去,僅僅是爭奪邊境上的田地,然而魯國卻以為:“莒人間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東鄙。”。當時,晉國、楚國繼續爭霸,齊國、魯國也都在中原爭霸,莒就鑽了空子。
由此看來,莒漸漸強大之後,也像別的國家一樣拚命侵略鄰國。史書裏評價,春秋無義戰,莒也不可能例外。莒國的兵力,這時看上去很強。前555年,以晉為首的12個國家聯合討伐齊國,莒曾要求以“車千乘”從東南方向襲擊齊國。這一次,齊兵嚇得不敢出戰,晉軍焚燒了臨淄。12個諸侯國的屬下之兵後來到達了齊國的南方邊境。齊軍堅守城池,未導致很嚴重的慘敗。然而,齊國對莒極為不滿,開始有了報復之心。
當時莒國的國君是黎比公,《左傳》稱之為“虐”,又説“國人患之”,指的就是他不顧國力,不在乎百姓安危,經常與齊國、魯國爭戰,民不堪命的情況。黎比公處於齊國、魯國兩國大規模開闢疆土的時候,靠強大的晉國為援,以攻為守,也確實能算是較好的策略。這一階段是莒國最活躍的時期。黎比公死後,莒逐漸走向衰亡。

莒國末期

自魯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為莒國曆史的末期。這一時期,晉國公室逐漸強大,國力內耗不復外顧,莒失去了援助。莒君在歷史上有記載者,有展輿、着邱公去疾、庚輿、郊公與狂5人。在這段時間內,莒國的國土經常被齊國、魯國佔領,國勢漸漸變得虛弱,只好採取守勢。莒國又出現了內亂,展輿當國君後,奪走了「羣公子」秩的權利,羣公子懷恨在心,把公子去疾從齊國召回,立為莒國君主。展輿在吳國避難,他的黨羽務婁等3人奔赴齊國,帶走了「大龐」、「常儀靡」二邑。後來,「牟夷」又去魯國,把「牟婁」及「防」二邑送給魯國。
前532年,魯國伐莒,攻佔了「郠」。「郠」位於今沂水縣邊界,也是莒國的門户,因此,莒國西疆撤走了所有防守部隊。在這時,莒仍然內亂不止。國君去疾死後,蒲餘侯殺公子意恢,從齊國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輿成為國君,此後莒國成為齊國的附庸。
前523年,莒想擺脱齊國的控制,結果遭到齊國兩次入侵,雖然齊軍被擊退,但莒的實力大幅衰退,被齊國遠遠趕超。到了戰國時代,莒國的國力進一步衰落。

莒國滅亡

公元前431年,古代希臘戰火紛飛,硝煙瀰漫。“斯巴達”和“雅典”這兩個城邦國家,為了爭奪古希臘的統一大權,浴血較量,大開殺戒。
正當這場歷史上著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揭開序幕的時候,在遙遠的東方,古中國的大地上,一場滅國大戰也開始上演。發動這場戰爭的主角是剛剛繼承王位的楚簡王,其目的就是要將楚國的版圖擴展到東海之濱。
楚簡王,名熊中,楚惠王之子。《史記·楚世家》雲:“五十七年,惠王卒,子簡王中立。”我們由此判定,可知熊中是在公元前432年繼位為王的。
已經逝去的楚惠王,在其長達五十七的治國生涯中,任人唯賢,開拓進取,勵精圖治。他在與秦國結好,穩定西部的前提下,在公元前447年一舉滅掉了蔡國,接着在公元前445年滅掉了杞國,楚國的勢力範圍不斷向東北方向推進。早在公元前473年,吳國已經被後起之秀越國所滅。《史記·楚世家》雲:“是時,越已滅吳而不能正江、淮北。”由於繼吳興起的越國無力控住原來屬於吳國的地盤,楚惠王乘機東侵,勢力一直髮展到了淮、泗流域。惠王的文治武功,為其繼任者楚簡王的王業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逝,楚簡王繼任,繼續沿着其父開拓的方向和既定的戰略目標奮進。所以,他一安葬好了父王的靈柩,馬上就走上武力擴張的道路。他選擇的第一個打擊目標就是位於齊國南部的莒國。
莒國的北境與齊接壤,西與魯國為臨。莒國在小國林立的春秋時期曾顯露頭角。在當時的東夷諸國中,以國土而論,僅次於萊國;同春秋諸強相比,也僅次於齊魯宋鄭衞等國。自西周後期開始,莒乘王室衰微國家動亂之機,出擊小國,擴展疆域。先後滅掉向國、鄫國。曾經多次發難於當時的強國之一魯國,而魯國卻無可奈何,唯有向晉國求助。《左傳》還記載莒國大勝齊國的戰例:襄公二十三年,齊侯襲莒,“傷股而退”,再戰,莒君親鼓而伐之,殺齊大夫札梁。《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也説:“齊北郭啓帥師伐莒”,莒君“擊敗齊師”。莒國能屢敗強齊,可見實力不俗。正是由於莒國的實力強大,所以在春秋時代,許多外逃避難者多選擇莒國,就是成為春秋霸主的齊桓公,在因內亂外逃期間,也是由莒國提供的庇護之所,才積聚了復國的力量的。
莒國地處被我們稱之為齊魯大地的山東省南部,楚國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在被我們稱之為荊楚大地的湖北省。湖北與山東兩地相隔十分遙遠,就在擁有現代化交通工具和四通八達的高超公路網的今天,由其中的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在交通工具十分簡陋的春秋戰國時代,路途的艱辛可想而知。
儘管兩地之間相距甚遠,而且還有千山萬壑的阻隔,但是,卻難以抵擋楚國鐵蹄的侵入。因為,楚惠王滅蔡亡杞,已經為楚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打通了勢力東擴的通道。所以,在楚簡王早就繪製好的作戰地圖上,浩浩湯湯的百萬大軍,早就如一柄巨大的利劍,直插山東半島。簡王的戰略意圖很明顯:只要佔有了莒國,就撕開了北方大國齊、魯兩國,在東北部建立起的聯防帶,就可以建立起與之較量的前哨陣地。
儘管《史記·楚世家》對這場戰爭發生的時間及戰爭結果,只用寥寥數語作了介紹:“簡王元年,北伐滅莒。”但其中的艱難險陰和浴血奮戰的場景卻可想而知。在冷兵器時代,要消滅並臣服一個離本土十分遙遠的,勢力並不很弱的國家,該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呀!《史記·楚世家》正文的註釋裏特別強調了這樣一句話:“言‘北伐’者,莒在徐、泗之北。”這話也從側面説明了此次滅國之戰的艱難。《漢書·地理志》則説,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莒國與齊、魯兩個大國近在咫尺,卻被遠隔千山萬水的楚國滅亡,不知齊、魯兩國的賢能之士有何感想!
其後,莒人疑似復國,最終滅於齊。《戰國策·西周策·宮他謂周君章》載戰國中期人宮他之言曰:“(邾)[郲]、莒亡於齊,陳、蔡亡於楚。”範祥雍戰國策箋證》曰:“其國疑亡而復立,如中山之有先後也。” [3]  齊滅莒後,將其打造為“五都”之一 [4]  ,莒地在戰國中後期齊國的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莒國疆域

魯隱公二年(前720)至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73),莒的疆域較封國之初有所擴張。春秋時期疆域曾東起黃海,西至沂水縣境,南達今江蘇贛榆,北至昌邑縣境,擁有大小城邑30多個,是今山東地區僅次於齊、魯的大國。

莒國國都遺址

春秋至戰國初期的莒國都城位於今莒縣縣城的四周,東臨沭河,西傍柳青河。據《讀史方輿紀要》“廢莒縣”條載:“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內城週二十里,外郭週四十里。”此城就是莒國的都城。
莒國故城西北角在前城子後村南50米,西牆伸到劉家菜園、韓家菜園前至南關村的消氣嶺以東。東南角湮沒已久,無從查考。東牆所經至傅家窪以西,地名為“城子”。北牆至縣化肥廠前。外城西北角“城子口”東西各有一段長200米,高3米的殘牆。東南至濰徐公路一喧有明顯的高地,特別是“消氣嶺”一帶,牆基仍高2米多。
莒國故城的西南角至東南角有斷續殘牆700米,高約8米。在故城範圍內,時常發現大量商、周時期陶片,以周半瓦當和窯具為多,齊法化齊明刀刀幣也時有發現。1995年12月、1996年6月莒縣博物館曾兩度對宮城南垣外莒明刀遺址進行了考古試掘,出土了一大批陶器、坩堝、刀範、窯爐、銅碴等文化遺址,是證此處為莒明刀鑄造作坊區。屬於西漢時期的有陶器、金縷玉衣片,以及鑄五銖半兩錢的遺址和大批錢範等。故城牆基夯土內,有商周灰、黑陶豆盤、豆柄、鬲足等。 [1] 
莒縣,早在5000多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商代為姑幕國,周為莒國,秦置縣,漢設城陽國。其後,為郡、為洲、為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裏“具有十萬年的文化根系,一萬餘年的文化起步,五千餘年的文明史,是華夏東夷文明的中心”。尤其是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大批古陶器中,發現上面有圖像文字刻畫的有20餘件,其中專家識為“旦”字的 圖像,是迄今為止在中國發現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之最,它比甲骨文還早1500餘年。考古界、史學界專家認為,山東古文化,應為齊、魯、莒文化,這為輝煌的莒文化確立了準確歷史定位。1993年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回故鄉莒縣考察時,親筆題詞:“莒國文化,源遠流長。”
古老的莒城,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從周代起,是三代古國都城所在,位於今莒縣城區,故城由內外城組成,面積約25平方公里,大段城牆猶存,仍然雄偉壯觀。城內冶鐵、鑄錢、製陶作坊遺址歷歷在目。宏偉的莒縣故城池,是當年貴族們豪華風貌的見證。春秋時的莒國,國力強盛,多次參與列國間的會盟和征戰,鯨吞不少周邊小國。莒城作為莒國的都城而成為古代中國東部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據《水經注》記載:“其城三重並悉崇峻,唯南開一門。城內方12裏郭周40裏許”。元代縮一子城,明代砌之以磚,故有“莒城三重”或“三撙莒州”之説。現存古城垣1650米,高7至8米,寬40米。莒國故城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1] 

莒國歷代君主

君主稱號
本名
在位時間
在位年數
備註
茲輿期
前1046年-前?年
-
首封君主
茲輿期與莒敖穆公之間,歷10世
莒敖穆公
己巒
東周時期
-
-
己期
-
也稱莒平公
己庶其
前?年-前610年
-
己季佗
前609年-前609年
1年
己朱
前608年-前578年
20年
也稱莒着秋公
莒犂比公
己密州
前577年-前543年
34年
-
己展輿
前542年
1年
己去疾
前541年-前529年
12年
己狂
前528年-前528年
1年
己庚輿
前528年-前519年
9年
己狂
前518年-前481年
復位,在位37年
己坤輿
前?年-前403年
-
前403年,楚滅莒

莒國相關事件

按:莒國為東夷國家,無諡號風俗,國君的稱號並非諡號。商朝和西周時期的莒國世系不明。

莒國莒魯會盟

春秋時期,莒魯兩國經常發生邊界摩擦,魯隱公二年(前722年),紀國國君波帛,與莒子在密會盟,調和莒魯兩國關係。後經莒子多次斡旋,終於在隱公八年(前717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左傳》)。從此,莒魯兩國重修舊好。與其他鄰國的關係也相對穩定,因而常有附近諸國國君或貴族來莒避難,如周莊王十一年(前686年),齊公子小白奔莒;周莊王十三年(前684年),冬有譚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前669年),魯公子慶父奔莒等。

莒國勿忘在莒

成語,比喻不忘前事,莫要忘本。春秋時期,齊襄公專橫暴虐,對外殺了魯國國君魯桓公,並奸其夫人。在國內屠殺百姓,凌辱大臣,臣怨民憤,眾叛親離。公子糾小白,離國出逃,以避禍患。公子糾由管仲輔佐奔魯國,小白則有鮑叔牙輔佐奔往莒國。公元前686年,齊襄公被殺。這時,齊國大臣派人到莒國請小白回國;魯國也要派軍隊護送公子糾回齊國。他們怕小白捷足先登,便派管仲暗箭射殺小白。可巧這一箭射到了小白衣帶玉鈎上,小白佯裝被射死,管仲回魯國報功。魯公與公子糾大喜,便緩緩而行,六天才到齊境。這時,小白早已返齊坐上了君位,稱齊桓公,遂發兵拒魯。後齊桓公納鮑叔牙勸諫,不念一箭之仇,拜管仲為相,終成霸主。
有一次,齊桓公舉行盛大的壽宴鮑叔牙祝曰:“願您不要忘記出奔在莒的艱難歲月。”桓公拜謝曰:“寡人與士大夫皆勿忘夫子之言,則齊國之社稷幸於不殆矣!”(《呂氏春秋.直諫》),這就是“勿忘在莒”典故的由來。
國民黨敗退台灣後,蔣介石在金門島的石壁上,親筆題寫“勿忘在莒”四個大字。毛澤東主席文革期間南巡時,問廣州軍區政委劉興元家住何處?當聽説劉是山東莒南人時,説:“勿忘在莒嘛!”

莒國千古一士

柱厲叔,是春秋時莒國人,莒敖公時期的史官。此人有見識,能直諫,但不被莒敖公所看重。一怒之下,棄官而去海上荒島居住,百天食菱芡,冬季吃橡慄,過着極為艱苦的原始生活。後來,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要辭別友人,返回莒國,以死來表白自己的忠君愛國之心。他的朋友説:“你是因為國君不瞭解你才離開的莒國,現在又要回去,值得嗎?”柱厲叔説:“我就是以死來讓後世人主為不能知人善任而感到無地自容。”柱厲叔毅然迴歸莒國,站在五孔橋上,見城郭依舊,但敖公已亡,他仰天長嘆一聲,就縱身跳到橋下自盡了。 [5]  後來,人們將這五孔橋叫做“國士橋”,稱柱厲叔為“千古一士”,或尊為“莒國的屈原”。

莒國妙解連環

齊閔王的侍衞官王孫賈,尋閔王到莒,聽説閔王已被殺,怒入市中,袒右臂一呼,糾集400餘人,衝進楚營,將淖齒殺死,尋到法章,立為齊襄王,下聘莒太史殷之女為王后。襄王在位19年,基本由君王后主政。齊襄王死後,其子建立為齊王,但國家的內政外交大事仍由其母做主。君王后確定的外交策略,即聯合諸侯,共御秦國,使齊國獲得了一個比較安全安定的外部環境。有一次,秦昭王派使臣贈太后玉連環,説:“齊多智士,不知能解此環否?”太后將玉環交與眾臣,問誰能解?羣臣均謂不能。殷太后用錐破之,對秦使説:“我已解矣。”秦使臣知齊不可辱,未敢妄動。這就是:“誰人解的玉連環”典故的由來。

莒國樂毅伐莒

戰國末期,七國兵爭,莒地屬齊。燕上將軍樂毅伐齊,連下七十餘城,獨莒與即墨未下。 [6]  齊閔王奔莒,求救於楚。楚國派大將淖齒率20萬大軍駐莒,騙殺閔王,又緝拿其子法章,欲自立為王。法章躲在莒太史殷家中當傭人,太史殷的女兒為其暗送衣食,並私定終身。
樂毅,戰國時期趙國人,樂羊子後人,賢能,喜歡軍事,齊閔王十七年(前284年)樂毅因獻“聯合伐齊”之策有功,被燕昭王封為上將軍,統帥趙、楚、韓、魏、燕五國軍隊攻打齊國。在濟西一戰,打敗齊軍,齊閔王逃到莒城,諸國軍士撤回,唯有燕軍在樂毅的率領下,攻打齊都臨淄,被燕昭王封昌國君。樂毅率師在齊國征戰五年,“連下七十餘城,獨莒與即墨未下”燕昭王去世,惠王即位,齊國田單施反間計,用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相繼恢復七十餘城,齊襄王回齊國即位,莒殷女為君王后

莒國孟女哭城

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一,廣為流傳,婦孺皆知,但是故事的原型發生在莒地,時間不是秦朝,而是春秋時期:“襄公二十三年,齊侯還自晉,不入,遂襲莒,門於且於,傷股而退”(《左傳》)。齊將杞梁與莒國國君在且於邃展開激戰,杞梁戰死。噩耗傳到臨淄,杞梁妻痛不欲生,全身縞素,哭夫十日,莒城牆突然崩塌,杞妻投入淄水殉夫而死。晉代左芬贊雲:“夫卒莒境,郊吊不賓,哀崩高城”後來人們出於對暴君秦始皇的憎恨,把故事附會到了三百年後的秦始皇身上去了,而故事的原型卻是齊將杞梁的妻子哭倒了莒城牆。
參考資料
  • 1.    莒國是現在的哪裏 莒國曆史介紹  .今日臨沂[引用日期2017-05-10]
  • 2.    《春秋經·成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朱卒。
  • 3.    範祥雍.《戰國策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 4.    楊寬.《戰國史》第六章第三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 5.    《列子·説符》:柱厲叔事莒敖公,自為不知己,去居海上。夏日則食菱芰,冬日則食橡慄。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己,故去。今往死之,是知與不知無辨也。”柱厲叔曰:“不然;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是果不知我也。吾將死之,以醜後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凡知則死之,不知則弗死,此直道而行者也。柱厲叔可謂懟以忘其身者也。
  • 6.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四十年,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鋭師以伐①,敗我濟西。王解而卻②。燕將樂毅遂入臨淄③,盡取齊之寶藏器。湣王出亡,之衞。衞君闢宮舍之,稱臣而共具④。湣王不遜,衞人侵之。湣王去,走鄒、魯,有驕色,鄒、魯君弗內⑤,遂走莒,楚使淖齒將兵救齊,因相齊湣王。淖齒遂殺湣王而與燕共分齊之侵地滷器⑥。
  • 7.    《漢書·地理志》記載莒傳“三十世為楚所滅”。
  • 8.    《戰國策·西周策》則記載“莒亡於齊”。
  • 9.    清雍正《莒縣誌》説莒地“唐虞以前無考,商(屬)姑幕國。此侯國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實侯此土,僅見之漢史中。”
  • 10.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記載:“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楚)、吳”。
  • 11.    《通志·氏族略》謂其為“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今山東密州莒縣是也。”
  • 12.    據《世本》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左傳》莒女稱戴己、聲己。
  • 13.    《史記·楚世家》謂:“簡王元年,北伐滅莒”,
  • 14.    《讀史方輿紀要》“廢莒縣”條載:“舊城有三重,皆崇峻,子城方十二里,內城週二十里,外郭週四十里。”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