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莎士比亞戲劇

鎖定
《莎士比亞戲劇》是希望出版社於2009年1月1日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英國的莎士比亞。該書的改編作者是王雅馨。 [1] 
中文名
莎士比亞戲劇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平    裝
132頁
開    本
16 開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1日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ISBN
9787537943369
作    者
(英國)莎士比亞
改    編
王雅馨

莎士比亞戲劇作者簡介

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著名戲劇家和詩人,出生於沃裏克郡斯特拉福鎮的一個富裕市民家庭,曾在當地文法學校學習。13歲時家道中落輟學經商,約1586年前往倫敦。先在劇院門前為貴族顧客看馬,後逐漸成為劇院的雜役、演員、劇作家和股東。1597年在家鄉購置了房產,一生的最後幾年在家鄉度過。 莎士比亞是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馬克思稱莎士比亞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恩格斯盛讚其作品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情節的生動性、豐富性。莎翁的作品幾乎被翻譯成世界各種文字。1919年後被介紹到中國,現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亞全集》。 莎士比亞的創作時期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1590~1600):這時期的伊麗莎白中央主權尚屬鞏固,王室和工商業者及新貴族的暫時聯盟尚在發展,1588年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國勢大振。這使作者對生活充滿樂觀主義情緒,相信人文主義思想可以實現。這時期他所寫的歷史劇和喜劇都表現出明朗、樂觀的風格。歷史劇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譴責封建暴君,歌頌開明君主,表現了人文主義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據的開明政治理想。喜劇如《仲夏夜之夢》(1596)、《第十二夜》(1600)、《皆大歡喜》(1600)等,描寫温柔美麗、堅毅勇敢的婦女,衝破重重封建阻攔,終於獲得愛情勝利,表現了人文主義歌頌自由愛情和反封建禁慾束縛的社會人性主張。就連這一時期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也同樣具有不少明朗樂觀的因素。

莎士比亞戲劇內容簡介

《莎士比亞戲劇》主要內容簡介: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那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句至理名言,已經伴隨着不知多少代人走過了他們如歌、如煙的歲月。這句話出自舉世聞名的悲劇《哈姆雷特》中,而創造這句話的人,正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藝術大師——威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一生中最著名的劇作有合稱為“四大悲劇”的《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而喜劇創作中,詩意盎然的《仲夏夜之夢》、懲惡揚善的《威尼斯商人》和歌頌愛情又探討人性的《第十二夜》,深受觀眾的喜愛。
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劇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在這部悲劇中,莎士比亞處理劇情的性格缺陷是由於過於追求道德完美主義因而出現的優柔寡斷、猶疑不決——這種性格在太平盛世無可厚非,但當週圍出現很多偽善陰毒的小人,卻仍堅持着道德的完美,導致過多的自我批判、質疑並缺乏行動的決斷力時,會轉而讓自己,甚至是其他無辜的人陷入萬劫不復的險境。

莎士比亞戲劇目錄

第一幕
第一景:城牆上
第二景:城堡中一廳
第三景:波隆尼爾屋內
第四景:城牆一平台上
第五景:城牆上
第二幕
第一景:波隆尼爾家中
第二景:宮中
第三幕
第一景:宮廷內一室
第二景:城堡中一室
第三景:宮中
第四景:皇后寢室
第四幕
第一景:皇后寢室
第二景:城堡中另一室
第三景:宮中
第四景:丹麥原野
第五景:艾辛諾爾堡中一室
第六景:城堡中之另一室
第七景:宮中
第五幕
第一景:墓園裏
第二景:城堡中一廳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