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莊窠鄉

鎖定
莊窠鄉(Zhuangke Xiang),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轄鄉,地處太行山東麓低山丘陵地帶,位於曲陽縣北部,南距縣城7千米,東與下河鎮接壤,南連曲陽縣城,西鄰孝墓鎮,北接靈山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6千米, [1]  總面積28.65平方千米。2018年末,莊窠鄉户籍總人口13491人。 [2] 
莊窠鄉因鄉政府駐莊窠村得名。1962年1月,建莊窠人民公社。1985年,改置鄉。 [1]  截至2020年6月,莊窠鄉轄9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莊窠村。 [1] 
2013年,莊窠鄉農業總產值36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2元。工業總產值7000萬元。 [1]  2018年,莊窠鄉有工業企業1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中文名
莊窠鄉
外文名
Zhuangke Xiang
行政區劃代碼
13063420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
地理位置
曲陽縣北部
面    積
28.65 km²
下轄地區
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莊窠村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3100
氣候條件
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冀F
人    口
13491人(2018年户籍總人口)

莊窠鄉歷史沿革

1962年1月,建莊窠人民公社。
1985年,改置鄉。 [1] 

莊窠鄉行政區劃

2013年末,莊窠鄉轄莊窠、西泉頭東泉頭、賈莊、馬家岸、葛條溝北蘇家峪南蘇家峪、洪山9個行政村。 [1] 
截至2020年6月,莊窠鄉轄9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莊窠村。 [1] 
莊窠鄉區劃詳情
莊窠村
洪山村
賈莊村
東泉頭村
西泉頭村
葛條溝村
北蘇家峪村
南蘇家峪村
馬家岸村

莊窠鄉地理環境

莊窠鄉位置境域

莊窠鄉地處曲陽縣北部,南距縣城7千米,東與下河鎮接壤,南連曲陽縣城,西鄰孝墓鎮,北接靈山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6千米, [1]  總面積28.65平方千米。 [2] 

莊窠鄉地形地貌

莊窠鄉為太行山東麓低山丘陵地帶,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境內東部黑山最高,海拔356.6米。 [1] 
莊窠鄉地形圖 莊窠鄉地形圖

莊窠鄉氣候

莊窠鄉屬暖温帶半乾旱地區,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濕潤,四季分明,冬春略長而夏秋稍短。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

莊窠鄉自然災害

莊窠鄉自然災害主要是旱、澇、風、雹等。 [1] 

莊窠鄉自然資源

莊窠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岩,地質儲量5000萬立方米,可採儲量為1000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西泉頭村、莊窠村、賈莊村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500萬立方米。 [1] 

莊窠鄉人口

截至2013年末,莊窠鄉轄區總人口13409人。總人口中,男性6950人,佔51.83%;女性6459人,佔48.17%;14歲以下3335人,佔24.87%;15~64歲8407人,佔62.7%;65歲以上1667人,佔12.4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13096人,佔總人口的99.97%;蒙古族滿族各2人。人口出生率13.23‰,人口死亡率4.69‰,人口自然增長率8.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9人。 [1] 
截至2018年末,莊窠鄉户籍總人口13491人。 [2] 

莊窠鄉經濟

莊窠鄉綜述

2013年,莊窠鄉農業總產值36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52元。工業總產值7000萬元。 [1] 
2018年,莊窠鄉有工業企業10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2] 

莊窠鄉第一產業

2013年,莊窠鄉耕地面積1.2萬畝,人均0.97畝,全部為旱地,以種植小麥、玉米、穀子、花生、土豆等為主。糧食作物以穀子、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519噸,人均270.7千克。
畜牧業飼養豬、羊、牛為主。2013年生豬飼養量5400頭,年末存欄1400頭;牛飼養量3200頭,年末存欄1200頭;羊飼養量6600只,年末存欄2000只;雞飼養量30400只,年末存欄5600只。 [1] 

莊窠鄉第二產業

2013年,莊窠鄉有石灰廠21家,從業864人,工業總產值7000萬元。 [1] 

莊窠鄉第三產業

2013年末,莊窠鄉有集貿市場1個,商業網點9個,從業人員36人,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670萬元。郵政儲蓄代辦所1處;電信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户1400户,電話普及率45%;移動電話用户1300户,互聯網用户800户。 [1] 

莊窠鄉交通運輸

莊窠鄉境內有淶曲高速公路經過。有曲莊、莊靈鄉級公路2條,境內總長13千米。 [1] 
莊窠鄉 莊窠鄉

莊窠鄉社會事業

莊窠鄉教育事業

2013年末,莊窠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58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3所,在校生1100人,專任教師5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教育經費701.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78.8萬元。 [1] 

莊窠鄉文化事業

2013年末,莊窠鄉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處,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1.5萬冊。 [1] 

莊窠鄉醫療衞生

2013年末,莊窠鄉有鄉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0個。有牀位13張,每萬人擁有病牀12張。固定資產總值12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6名,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16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8%。 [1] 

莊窠鄉社會保障

2013年末,莊窠鄉鎮最低生活保障20户、人數42人,支出9.12萬元,比上年下降58.2%,月人均18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32户、人數333人,支出439560元,比上年增長65.9%,月人均110元;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8.1萬元,比上年增長39.23%。 [1] 

莊窠鄉歷史文化

  • 村名來歷
莊窠村,始建於唐朝,因在岬下村(今賈莊村)之南,稱岬南里,有蔡氏、馮氏、鍾氏,後因戰亂蔡氏西遷紙坊村,馮氏北遷靈山,鍾氏西遷建鍾家村,村落荒廢,明朝中期,陳氏自賈莊村南遷古岬南里,建村落,始稱莊窠村。
賈莊村,始建於漢,稱岬陽裏或岬下村。明初,因賈麟之子曾在此建立莊園,改稱賈莊村。該村姓氏為邵、陳,邵氏為本村土著,出自范陽邵氏,先祖乃燕國邵公奭,漢元狩元年自涿郡范陽縣遷來。陳氏是該村第一大姓,宋朝太平興國年間,自龍泉鎮陳村(今澗磁村)遷來。
東泉頭、西泉頭,二村,陳氏亦從賈莊村遷來,原稱河溝村,清末進士陳洪範出自西泉頭村,他認為河溝村這個村名不雅,故更名為泉頭村。
馬家岸,始建於明末清初,馬氏自輝嶺村遷來。
葛條溝,始建於金,劉氏建村,元時,王氏自北南莊村遷來,成為第一大姓,清中葉,又有劉氏自青羊觀遷來。
蘇家峪村,蘇家峪村原有二村,始建於唐,稱南北莊窠,楊氏為土著,後因瘟疫,楊氏絕嗣。元代仁宗年間,濟瀆澗村(今南水見村)蘇氏在南北莊窠故地制菜園,始稱蘇家峪。明正統年間,中山白氏兩支族人自阜平縣白家峪遷入曲陽,一支居李家窪,一支在蘇家峪建村,稱蘇家峪村,後居蘇家峪的白氏兄弟二人不和,老大白成萬居蘇家峪村北——古南北莊窠一帶,老二白君萬居蘇家峪南側的桑園,蘇家峪遂成南北二村。
洪山村,原為東洪山村、西洪山村,五代之前是否建村未知,至五代時期,該村西側的廟兒嶺上曾多次發生鏖戰。明萬曆年間,範、郝二姓自敦信鄉(今靈山、郎家莊、范家莊一帶)遷來,在蘇家峪東菜園建村,稱洪山村,後米姓自米家崗遷來。清代初年,李氏四兄弟逃荒至此,想落腳洪山村,範郝米三姓不允,李氏不得已另建新村,稱東洪山村。清末民初,二村合併為洪山村。

莊窠鄉地方特產

  • 缸爐燒餅
曲陽缸爐燒餅,又叫瓦片燒餅,曲陽特色食品,是曲陽漢族傳統小吃之一,據考已有千餘年曆史。缸爐燒餅配料特殊,以白麪、脱皮芝麻、食油、鹽製作。餅薄香脆,且久放不疲、風乾不硬。
缸爐燒餅
參考資料
  • 1.    保定市政區大典編纂委員會編.保定政區大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6.11:607-608.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第53頁
  • 3.    莊窠鄉2020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