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莊户峪村

鎖定
莊户峪村隸屬於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鎮。全村有農户207户、509口人。山場面積,林木覆蓋率為80.4%。交通便利,密興路、城鎮路在村莊交匯,程莊路貫穿東西。主導產業為林果業,全村共有果樹12萬餘株,以板栗核桃紅肖梨為主要品種,年產果品180萬公斤。2009年,該村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692萬元,人均純收入9137元。
中文名
莊户峪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北京市密雲區大城子鎮
面    積
4100畝
人口數量
509人

莊户峪村環境整治

2005年,莊户峪村以文明生態村創建為契機,以整治環境為切入點,做好綠化、美化、硬化、淨化、亮化工程,打造庭院經濟,為村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大力實施改水、改廁工程,實行集中供水工程,新建改建水衝式無害化户廁100個,公廁兩座;實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每20户設一個封閉式垃圾桶,產生的生活垃圾投入垃圾桶,定時清運,村內主要街道有專人進行清掃、管護,保持村內環境衞生清潔;修建健身公園一處;進行村前河河道清理和護坡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莊户峪村村名的來歷

據史料記載,莊户峪村旁有座梨花頂山,傳説為“梨花聖母”修煉之地,唐朝女將樊梨花拜師學藝於此而得名。梨花頂山西北麓山谷中曾為老虎出沒之地,故名虎峪。清代形成村莊即名莊窠峪,謂莊在虎峪中,民國後期演變為今名。

莊户峪村“雙洞傳説”

莊户峪村有很多美麗的傳説,比如“江米山”、“玉皇廟”、“尼姑庵”,千百年來這裏的人們代代相傳。其中,關於“和尚洞”和“金牛洞”的傳説最為著名。
傳説,在莊户峪村東的一座山裏有個洞,因住着一個和尚,故名“和尚洞”。而這和尚,實際上是個飛賊,不知是搶劫還是殺人,惹了官司,便跑到這山洞裏躲避。為了掩人耳目,他把自己喬裝打扮成和尚的模樣。
據説,“和尚洞”裏的山頂有條縫,夏天的時候,從縫隙往洞裏流的水每天都夠和尚飲用。為了尋找食物,他每天晚上都流竄到各地,偷雞摸狗,搞得當地的老百姓惶惶不可終日。後來,為了拯救百姓,官府派兵來莊户峪駐紮,經過幾天幾夜的蹲守,終於將飛賊抓獲,繩之以法。莊户峪也因此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無獨有偶。在村南的一座山裏,有個深邃的洞穴,傳説以前住着一隻金牛,故名“金牛洞”。對於金牛的來歷,村裏的老人也已説不清楚,只聽老人講,不知什麼原因,金牛離開了,不知所蹤,走時,寬敞的洞口也被封上了一半。在金牛洞的旁邊,至今還有一眼泉,不知道是不是被神奇的金牛飲用過的原因,常年不結冰,被當地老百姓稱為“不凍泉”。據村裏的婦人説,這泉水有治療咳嗽的奇效,只要從“一九”開始喝,一直喝到“九九”,數九結束後,病人的咳嗽就可痊癒。究其原因,無科學考證,但村裏的人認為可能是泉水流經山上草藥所致。

莊户峪村一個小村“兩盆水”

驅車駛進莊户峪村村口,一汪碧水映入眼簾,踏入湖中水草掩映的小島,竟驚起一羣休憩於水中的鳥兒,振翅飛向遠方。這是莊户峪水庫,始建於1958年,如今雖已歷經 52個年頭,依然擔當着鄰近幾個村子引水上山、灌溉林果的使命。
82歲高齡的馬成玉老人曾經親自參與過水庫的修建。據老人講,以前村裏的莊稼地都是旱地,澆不上水,為了解決該村和周邊幾個村的莊稼灌溉問題,莊户峪村於1958年正月開始興修水庫,修建了8個月後,忽遇洪災,全被沖毀,次年繼續興修,於1960年建成。
老人回憶説,修水庫時,自己還是個30歲出頭的漢子,年富力強。那段時間,每天早上爬起來,隨便吃點東西就開工,晚上一直幹到天黑,由於那個年代沒有機械,運土,舀水、壘壩,全靠人力。説到參與,整個修建水庫的過程可以説是“全民總動員”,人數最多的時候,不光本村的老少爺們,就連附近村的村民也趕來義務幫忙。到了工程緊張的時候,白天黑夜不歇工兩班倒,每撥都得100多人。就這樣,經過了一年多的日夜奮戰,一座庫容2.8萬立方米的水庫修建完成。
沿着穿村而過的河道繼續前行,約摸5分鐘,在村的南面,又見一湖清澈的碧波,與不遠處的青山、白雲相呼應,構成了一幅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卷,這是村裏的塘壩。據馬成龍老人介紹,這座塘壩於1969年修建,歷時三年才修完,全村的飲水和灌溉大部分都靠它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