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莊家制

鎖定
為促進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香港交易所於2001年年底重新制訂多項發行認股證的要求,並引進做市商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莊家制。
不少人聽到莊家的名字便會聯想到那些可隨意將價格舞高弄低的大財閥,但事實上,如用國際慣用的名詞 Market Maker及Liquidity Provider,投資者便會知道莊家職責實為認股證提供流動量及進行調價
中文名
莊家制
外文名
Market Maker
地    點
香港
發生時間
2001年

莊家制香港聯交所規定

發行人為每隻認股證提供流動量的方法必須清楚列明在上市文件之上,並得到交易所認可,具體內容大致有六點:
一、發行人必須委任一個流動量提供者進行開價工作,莊家可以由發行人自己擔任,又或是對外委任。每隻認股證只可由一個莊家提供流動量。如發行人要轉換莊家,就必須得到港交所的認可。為了讓投資者識別莊家的身份,流動量提供者均以95XX為編號。凡在信息機看到95XX的掛牌,這便是莊家盤了。
二、流動量可透過"持續報價"或"響應報價要求"提供,每隻認股證的上市文件會訂明利用何種方法來提供流動量。
三、在一般情況下,發行人需要在每個時段的開市後5分鐘至收市期間為認股證提供流動量。
四、流動量提供者須為最少10手認股證提供買賣報價。發行人必須在上市文件中清楚訂明買賣盤的最高差價。
五、如發行人利用響應報價要求的方法提供流動量,就必須在上市文件中列明於多少時間內響應有關要求。
六、任何流動量服務必須由流動量提供者提供,其餘的買賣交易均不得以流動量提供者的身份來進行。

莊家制什麼是莊家

莊家:指能影響某一金銀幣行情的大户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百分之伍拾,看各品種而定,一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即可控盤。3.主力:指影響許多金銀幣,甚至大盤走勢的投資者。通常有莊家和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