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面濒临北海,东与联邦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交界。面积41473平方公里(1983)。人口1445万(1985),其中90%以上为荷兰人,余为弗里斯人。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居民37.5%信奉天主教,31.6%信奉基督教。首都阿姆斯特丹。政府所在地海牙。荷兰地势低洼,全国2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因此曾被称为“尼德兰”(意即低地)。 [1]
- 中文名
- 荷兰历史
- 外文名
- Dutch History
- 地理位置
- 欧洲西部,西、北面濒临北海,东与联邦德国接壤,南与比利时交界
古代和中世纪
公元67年,克劳狄乌斯曾率领巴塔弗人进行反对罗马人统治的起义,但遭到失败。
4世纪,基督教传入,经济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开始建设一些城镇。
10世纪末,荷兰人开始背渗兵大量建筑海堤和河堤,并为此设立专门机构。
1556年,查理五世逝世以后,荷兰又处在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之下。
从15世纪初开始,荷兰人大量使用风车,从用堤坝围起来的湖泊中排水造田,为发展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荷兰贵族迅速富裕起来,荷兰经济开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与此同时,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荷兰人使用的印刷术促进了这一发展。在荷兰涌现出著名的画家布吕赫尔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哲学家伊拉斯谟。
16世纪中期,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欧洲,荷兰人认为运动的领袖路德没有实现其诺言,转而接受了法国人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教,继续同罗马天主教教会对抗。腓力二世对荷兰实行经济、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奴役政策,束缚了荷兰资本主义关系进一步的发展。
16世纪60年代末荷兰人在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的领导下开始为推翻西班牙人统治而斗争(见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大约80年的英勇斗争,西班牙于1648年被迫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最终承认荷兰的独立地位。这不仅是一次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荷兰人建立的“联省共和国”被马克思称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共和国时期
1602年,荷兰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1621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这两个公嚷夜司到处建立城堡和采购站,通过欺骗或收买当地首领,通过奴役和屠杀殖民地人民,确保了对欧洲国际贸易的垄断,夺取了巨额利润。在这个基础上,荷兰进入17世纪──“黄金世纪”。
在工业和手工业方面,荷兰的陶器、银器、纸张、布匹、图书和其他印刷品畅销欧洲。但从总的来看,荷兰商业资产阶级并没有充分重视用所积累的资本来发展工业,以致荷兰没能象英国那样实现工业革命,这正是荷兰早期资本主义的致命弱点。
此后,荷兰的物理学家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发现了光的折射率,而列文虎克第一个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物理学家惠更斯发现了木星的环和卫星。在社会科学方面,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了唯物的概念,虽然他还保留宗教的形式。法学家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海上自由》,不仅为荷兰资产阶级的扩张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资产阶级国际法奠定了基础。在艺术方面,涌现了许多现实主义艺术家,例如画家伦勃朗。17世纪的荷兰虽然只承认加尔文派教会,但也允许宗教自由、政治自由和新闻自由,因此吸引大批在政治上受压迫或被革除教门的外国政治家和学者到荷兰生活和工作,例如笛卡儿。
17世纪上半叶,英国和荷兰一致同西班牙作战。战胜西班牙后,英、荷开始争夺霸权,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英国与荷兰之间进行了3次战争。结果英国打破了荷兰垄断海上贸易的局面,夺取了荷兰的一部分殖民地,使荷兰降到二等强国的地位。
这一失败还使荷兰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危机暴露出来,在几乎整个18世纪中,软弱的资产阶级无力发展工业和恢复国际贸易,而去从事投机活动、证券买卖、放高利贷、经营保险业和将资本投资国外等,使荷兰经济继续衰落。只是由于在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平衡外交,荷兰才避免被毁灭。
1793~1813年,荷兰成为英国同法国斗争和倾轧的场所。荷兰首先联合英国反对法国革命。
1795~1806年法国在荷兰境内建立巴达维共和国。
荷兰王国时期
荷兰又涌现象物理学家H.A.劳伦斯那样具有世界意义的科学家。同时宗教的影响消退,摆脱传统的呼声很强烈。人民反对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战后,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荷兰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1944年加入荷比卢联盟。
1981年,贝娅特丽克丝女王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