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荷湖村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城北街道下轄村)

鎖定
荷湖村隸屬於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城北街道,地處樟樹市工業園區內。全村個體經營户97户,私營企業22家,年工業產值達8000萬元,利税400餘萬元,安置富餘勞力280餘人,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3960元。2007年荷湖中心村榮獲樟樹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稱號。陳細牛多次被樟樹市、城北街道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
中文名
荷湖村
地理位置
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城北街道
個體經營户
97户
私營企業
22家

荷湖村經濟發展

隨着集鎮、工業園建設的不斷加快,面臨產業轉型的失地村民在村黨支部書記陳細牛的帶領下,抓住機遇,乘勢發展,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的路子。經濟的發展為荷湖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大的資金動力,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試點村整治建設上檔次、上層次。

荷湖村工業富民

率先創業,示範引路,服務羣眾。失地農民如何搏擊市場潮流,在角色轉換中促進產業轉型,推進荷湖經濟發展?這是過去陳細牛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也是困擾他多年的一個難題。5年前,陳細牛和村幹部率先致富作示範,嘗試解決發展難題。他帶頭經營沙石場,並投資參股挖沙船,年收入5萬元以上。在陳細牛的影響下,其他村幹部也紛紛成為致富能手。村委會主任陳興如,辦起了廢品收購站,年收入近2萬元;治保主任張壽生帶頭髮展養殖業,水中養魚,岸上養豬,效益可觀;村會計楊欠如,自購大型花生剝殼機一台,加工販運花生100餘噸,帶動了46户農户搞花生加工、販運。現全村已有大中型花生剝殼機40餘台,年齡較大的村民和在家的村民也都在家門口打工,從事花生分揀、打包等工作,僅此一項,年户平增收500餘元。為了更有效地為農村經濟服務,為羣眾服務,村裏成立了“民間流通組織協會”、“經濟信息服務站”,為村民提供各種信息,搞活農副產品流通。

荷湖村做強產業

通過幾年的摸爬滾打,陳細牛清醒地認識到,小打小鬧的生意成不了大氣候,也不能真正解決產業轉型、富民強村的問題。他組織召開黨員大會、村小組會議,共商發展大計,形成了抓機遇,興工業,發展個私經濟,走強工富村路子的共識。為了營造發展個私經濟的良好環境,對個體經營户的合法權益實行有效保護,他牽頭組織幹部羣眾制定村規民約,讓客商在子女入學、子女入托、宅基地審批等方面享受本村村民同等待遇。通過一系列有效、切實可行的舉措,激發個體經營户的熱情,使他們甩開膀子搶佔市場,全村個私經濟迅速發展,已形成麪條加工、沙石、花生加工、水陸運輸、榨油及釀酒、豆腐加工等產業。

荷湖村構建和諧

為了改善人居環境,該村着力抓好整治。陳細牛與村組幹部分別組織召開8個組的村民大會,選舉產生各組理事會,對環境整治做出了具體規劃和安排,明確了標準和要求,採取羣眾自籌、企業贊助的方式籌集資金,組織人員分項實施整治。如今,全村90%以上的人口用上了自來水,50%以上的農户用上了水衝式廁所,實現了能源潔淨化,60%以上的農户用上了沼氣。現在村莊房屋成排,綠樹成蔭,道路相連,排水通暢,真正實現了富裕與文明的結合。
好的環境,還需要好的管理。各自然村把階段性集中整治與日常性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村制宜,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建立健全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全體村民共同保護環境、愛護衞生的責任機制和約束機制。同時,通過村級自治組織經常性開展“衞生庭院”、“星級文明户”、“文明村莊”、“信用户”等羣眾性評比活動,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促進新農村建設走上規範化、制度化軌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