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荔灣區博物館

鎖定
荔灣區博物館,位於廣州市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而積1500平方米,陳列面積829平方米,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1] 
1996年12月,荔灣區博物館建成對外開放。 [1]  荔灣區博物館以西關家居生活情態為主要展示內容, [1]  陳列有《西關大尾建築意境陳列》《西關藏珍》, [3]  截至2019年底,荔灣區博物館共計有館藏文物3753件/套。 [2] 
自2003年開始,對青少年實行免票參觀服務。2006年起,開展送展入校活動。2007年,荔灣區博物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5] 
中文名
荔灣區博物館
外文名
Liwan District Museum
地理位置
廣州市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
佔地面積
2000 m²
類    別
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96年12月
開放時間
8:30-17:30(全年開放)
門票價格
8元/人
館藏精品
平山積雪理石掛屏
館藏數量
3753件/套(截至2019年底)
展館隸屬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1] 

荔灣區博物館歷史沿革

陳廉仲公館建於民國初年,解放前一直由陳康仲後人居住使用。解放後收國有,先後用作政府機關辦公用地、機關幼兒園等。
1995年,荔灣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為加大對本地域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展示力度,開始籌建荔灣區博物館,館址選取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陳廉仲公館。
1996年底,博物館建成對外開放。以展示廠州西關地區的歷史、文化、風俗等為主要內容。
2000年,款灣區政府投資300多萬元,在其側復建一座清末民初時期西關大屋,路為西關民俗館,作為博物館的一部分對外開放,展示西關家居生活情態、民俗風情。 [1] 

荔灣區博物館建築佈局

荔灣區博物館綜述

荔灣區博物館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而積1500平方米,陳列面積829平方米。博物館由主樓和民館兩部分組成,正門內為約1000平方米的嶺南式庭院,院北側高立一座三層西式洋樓。為博物館主樓;緊挨洋樓東側為西關民俗館。是座仿清末傳統民居風格復建的建築。博物館依託民國初期陳廉仲公館和一座復建的傳統民居而設。
陳廉仲公館坐北朝南,為一座帶庭院的西洋式別墅建築。院門兩側是花崗岩西式門樓。兩邊立仿愛奧尼克式柱,柱頭承託拱券門頂。下層仿塊石的線條帶有巴洛克風格。主體建築為三層磚混結構。首層入口設在西側,圓拱形門洞,頂部施三角形山花。每層前外廊,居室內開設較大窗户,有利於通風納涼。二、三樓分別設花瓶形欄杆和鑄鐵通花欄杆。室內設有壁爐。天花飾線,做工精細,一派歐式風格。樓房大院西面建有圍牆,院內遍種嶺南特色的花草樹木。池塘、石山、涼亭自成一景。園內水池直通院牆外的荔灣湧。當年還備有船蟹,方便屋主人由水路出入。池岸處有一假山。山石錯落有致。榕樹從石縫中長出,盤根錯節,活現一幅天然盆景川,稱為“石上飛榕”。石山旁造有別致的西洋亭。玲龍高雅,既可起欣賞休息之用,暗中又可防護瞭望。位於陳廉仲公館東側的西關大屋,仿清末民初廣式傳統民居形制復建。是典型廣州大户人家住宅式樣。平面為矩形,磚木結構。以大門進入正間為中軸線,依次設門廳、天井、正廳、頭房、飯廳,兩側對稱佈設偏問,設有偏廳。書房等。大星立面為青磚石腳。實用堅固。入口處由腳門、趟櫳、大門組成三重門。俗稱三件頭,亦是西關大屋的代表性建築構件。屋內裝飾考究。花相、屏門、滿洲窗、率例拱形門頭等均精睡細刻,古樸高貴。室內陳設酸枝木傢俱,有的鑲以大理石,尤以正廳最為規整,豪華而不失莊重。 [1] 

荔灣區博物館展廳

  • 基本陳列
荔灣區博物館始終堅持以展示廣州市老城區一荔灣區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為陳列主旨。由建館之初的荔灣風情圖片展逐步豐富充實,不斷改陳。形成了現在的以展示西關家居生活情態為主要內容的基本陳列。2003年以來,利用館藏資源、合作辦展等方式,每年定期舉辦4期臨時展覽。 [3] 
《西關大尾建築意境陳列》:通過西關大屋家居生活情景復原式陳列,局部再現了傳統廣式民居的典型模式和住家生活情態、文化景觀。展覽主要分為"西關大屋建築意境”"婚奴習俗”"節令習俗”“西關民俗風情”等展覽專題,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廣州老城區的風土民情。 [3] 
《商貿繁榮,十三行書輝炒》:通過圖文、聲像、實物並茂的方式展示了位於荔灣地區的十三行當年的繁盛場面以及在推動中西貿易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3] 
  • 專題陳列
《特色藝術》:展示了作為粵劇曲藝之鄉的荔灣區風貌以及粵劇曲藝藝術在荔灣區的發展歷史。該展覽對於推動傳統曲藝藝術的維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3] 
《西關藏珍》:展覽展出了荔灣區收藏家協會會員收藏的陶瓷文物精品一百餘件,是博物館團結本區域內的收藏愛好者聯合辦展、提高收藏水平的一次成功嘗試。 [3] 
《三雕一彩一繡工藝展》:展出了廣州傳統民間工藝牙耀、玉雕、木雕及廣繡、廣彩的傑出代表作品,展示了這些傳統技藝的發展源流及工藝。 [3] 

荔灣區博物館館藏文物

荔灣區博物館綜述

荔灣區博物館藏品來源是通過調、移、購買、社會人士和團體的捐贈等多種渠道徵集藏品。 [3]  荔灣區博物館藏品類別有包括陶瓷器、書畫、古路、絲織品、竹木牙角、傢俱等各類藏品,其中以清末民初時期廣州地區包括傢俱、生活用品等在內的民俗類物品為主要收藏特色。 [3]  截至2019年底,各類藏品數量共計3753件/套。 [2] 

荔灣區博物館重要藏品

平山積雪理石掛屏:清代,理石直徑103釐米,石面紋飾猶如遠山上白雪皚皚,渾然天成,石右上角有清代兩廣總督阮元親筆題書“平山積雪”四字,石外鑲有楠木雕祥雲紋框。 [3] 
酸枝洋花龍鳳如意道雕長椅:民國,為典型中西結合式風格,椅架以酸枝木製成,椅掌背唯以雙龍雙鳳、蝙蝠左右相對的通花。前牙飾以松鶴洋花,椅腳粗短。形如獸足,椅面亦以皮製坐墊。 [3] 
李文田書法團扇:清代。李文田(1834年~1895年)為清成豐年間探花,官至直隸學政。經濟講官,領圍事,博學多識。名重海內。善山水,得宋元意境。工書,楷書宗尚北魏、肇、隸豪邁,行書自成一家。為清代著名的雜家。李文田在荔灣區多寶坊建有探花第(奉華樓)。 [3] 

荔灣區博物館藏品保護

荔灣區博物館通過配備空調、抽濕機等設備,使文物庫房達到一定的温濕度要求。此外。定期對文物進行防蟲、防塵處理。如放置防蟲劑等,使藏品得到有效保護。 [4] 

荔灣區博物館文化活動

荔灣區博物館宣傳教育

荔灣區博物館通過報章、電視等媒體積極推介博物館的各項活動,同時每年通過參加市旅遊部門及文化部門舉辦的各類與市民面對面的宣傳推介活動向市民宣傳博物館的展覽內容。自2003年開始,與廣東省內外100多家旅行社答訂合作協議爭取境內外遊客來館參觀。 [5] 

荔灣區博物館學術研究

荔灣區博物館有各級專業技術人員5名,其中中級職稱人員3名,初級專業技術人員2名,博物館通過選派專業人員參加省市文博系統舉辦的各類學術研討會和培訓班,努力提高該館的專業水平。 [5] 
截至2007年底,荔灣區博物館共編輯(包括部分出版)了各類刊物6本,專業人員發表了各類論文10餘篇。 [5] 

荔灣區博物館合作交流

2003年起,荔灣區博物館在館內闢出專區定期展出民間收藏精品。每月邀請專家定期舉辦義務鑑定活動。 [5] 

荔灣區博物館所獲榮譽

2007年,荔灣區博物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5] 

荔灣區博物館機構設置

  • 歷任館長
張雲嫦(1997.2~1999.3);肖綺玲(1999.4~2003.7);石立萍(2003.7~2004.3);葉雷 (2004.3至今)。 [1] 
  • 單位性質
荔灣區博物館是事業單位。 [5] 
  • 經費來源
荔灣區博物館是由荔灣區財政撥給。 [5] 
  • 機構設置
荔灣區博物館設有辦公室、陳列部、保管部、宣教部等。 [5] 
  • 人員編制
荔灣區博物館編制8人,館內工作人員9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3人、專業技術人員3人、其他人員3人,另設有包括安全保衞、勤雜等8人在內的物業服務組。 [5] 
  • 觀眾接待
荔灣區博物館為廣大觀眾提供有免費講解服務,另設有紀念品商店滿足遊客需求。1996年底開館至2001年,年均接待觀眾3萬人,2002年以後,年接待觀眾約8萬人。 [5] 

荔灣區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址
荔灣區博物館位於廣州市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 [5] 
  • 開放時間
8:30-17:30(全年開放)。 [5] 
  • 票價
8元/人。 [5]  持有廣州市無償獻血優待證免票。 [6] 
  • 交通
公交車:泮塘路站 8 25
逢源路站 74 15 25 55 2
多寶路口站 2 25 55 74
地鐵: 一號線 長壽路站
五號線 中山八路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