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荒漠鹿鼠

鎖定
荒漠鹿鼠(學名:Peromyscus eremicus):是哺乳綱、鼠科的齧齒動物。兩性異形,雌性大於雄性。平均頭體長(不包括尾巴)是8.0-9.0釐米,尾長10-14.釐米。體重18-40克。眼睛凸出,耳大,被毛柔軟,毛色切適應於沙漠和草原,一般為淺色,腳為白色。這個物種有超長的尾巴,其功能是調節體温。
夜間活動,偶爾在清晨活躍。白天在洞穴或樹中用植物材料構巢休息。雖為陸棲,也能敏捷地爬樹。其食物包括植物的任何部位、真菌、無脊椎動物和腐肉。分佈於北美洲索諾拉沙漠,也見於温帶和北方森林。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荒漠鹿鼠
拉丁學名
Peromyscus eremicus
別    名
沙漠鹿鼠
荒漠白足鼠
仙人掌小鼠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齧齒目
鼠科
鹿鼠屬
荒漠鹿鼠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Merriam, 1887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外文名
Cactus Mouse

荒漠鹿鼠形態特徵

荒漠鹿鼠
荒漠鹿鼠(10張)
荒漠鹿鼠兩性異形,雌性大於雄性。平均頭體長(不包括尾巴)是8.0-9.0釐米,尾長10-14.釐米。體重18-40克。眼凸出,耳大,被毛柔軟,毛色切適應於沙漠和草原,一般為淺色,腳為白色。這個物種有超長的尾巴,其功能是調節體温 。皮毛的厚度和顏色的有所不同,一般背部呈淺灰色,但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發現的物種,皮毛顏色範圍介於淺黃色和黑色之間 。該物種的尾巴上通常比其他小鼠的毛髮少,面部和顱骨特徵在區分和其他同屬物種方面也很重要。耳朵很大。有1-2顆上磨牙,通常有一箇中生。顱骨的顴弓很弱,沒有張開,聽泡也沒有太膨脹。前頜骨的鼻分支向後延伸到鼻後。 [4] 

荒漠鹿鼠棲息環境

主要生活在有仙人掌的沙漠地區,因此也被稱為仙人掌鼠。棲息於沙質土壤、植被分佈區和洛基山麓沙漠通常在草原和半乾旱沙漠中,在沙漠山脈的岩石山麓上生活,可以是半樹棲的並且棲息於灌木中。和其他齧齒動物一樣,會挖掘隧道,通常生活在洞穴中,在成堆的岩石碎片、植被、岩石裂縫或草叢中築窩。偏愛岩石和灌木叢生境,而不是開放區域和碎片地塊。棲息的海拔高度為35-2130米。 [3-4] 

荒漠鹿鼠生活習性

平均領地面積為3000平方米。然而,雄性的領地通常較大,並且可能與其他雄性的範圍重疊。具有敏鋭的視力和聽力,並在交流中廣泛使用氣味提示。夜間活動,偶爾在清晨活躍。性格膽小且易興奮。白天在洞穴或樹中用植物材料構巢休息。雖為陸棲,也能敏捷地爬樹。奔跑時平均時速為每小時13.1公里。 作為逃避捕食者的一種方法,速度在更開放的棲息地中很重要。可能會在白天進入一種麻木狀態,或者在一年中乾燥、炎熱的月份夏眠,進入到休眠狀態,代謝率降低,以減少體內水份流失。 [4] 
雜食動物。主要吃灌木的果實和花朵以及一年生的種子,例如朴樹和豆科灌木。冬季食用松樹和杜松種子。 此外,也會吃昆蟲、真菌、無脊椎動物和腐肉。 [4] 

荒漠鹿鼠分佈範圍

分佈於北美洲索諾拉沙漠(Sonoran Desert),也見於温帶和北方森林(boreal forest)、草原和灌木區。主要是墨西哥和美國(懷俄明州、猶他州、俄勒岡州、新墨西哥州、內華達州、愛達荷州、科羅拉多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 [3] 
荒漠鹿鼠分佈圖 荒漠鹿鼠分佈圖

荒漠鹿鼠繁殖方式

全年發生繁殖。一年中,雌性荒漠鹿鼠可以受孕三或四次,每年可產4窩。妊娠期為20-25天。產仔數為1-4只(1-8只為極限)。幼仔出生時平均體重為2.1-2.9克。雌性有兩對,而不是三對乳房,這被認為與後代的數量有關。斷奶期未知。雌性大約2個月後達到性成熟,而雄性成熟的年齡未知。雌性第一次發情的平均年齡為39.2天。觀察到雌性全年不斷繁殖,特別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中部的1月、2月、6月和9月。 [4] 
幼仔出生時耳朵和眼睛都是閉着的。出生後第一天耳朵會張開,11-15天眼睛會睜開。雌性在它們的窩裏哺育和照顧它們的幼崽,直到它們斷奶,可能在出生後的幾個星期內。幼鼠在5周大的時候就要換毛了。 [4] 

荒漠鹿鼠保護現狀

荒漠鹿鼠通常在其範圍內豐富,不存在生存危及。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