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荒地村

(雲南省建水縣西莊鎮下轄村)

鎖定
荒地村地處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8公里。東鄰白家營,南鄰高營,西鄰新房,北鄰馬坊。轄金華寺、下壩等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835户,其中農業人口2914人,勞動力1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20人。
中文名
荒地村
行政區類別
鄉村
所屬地區
建水縣西莊鎮
面    積
7.88 km²
人口數量
鄉村人口3100人
年平均氣温
18度
耕地面積
3477.1畝

荒地村村情概況

海拔1320米,年降水量 8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477.1畝,人均耕地1.17畝,林地427.3 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5.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7.42 %。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27元。該村屬於其它,農民收入主要以 打工為主。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按照"夯實基礎求發展,圍繞增收調結構,興辦科教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廣泛開展橫向經濟聯合,建設骨幹企業,發展經濟林果業和養殖業,促進全村經濟快速發展。發展酸甜石榴特色產業,種植面積47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5500頭、雞30000只、鴨14000只、鵝15000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7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511元增加到3676元。

荒地村農村經濟

石榴 石榴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477.1畝(其中:田2764.5 畝,地712.6 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27.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石榴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708.4 畝,其中養殖面積50 畝;荒山荒地 6550.5 畝,其他面積653.2 畝。有石英石、粘土等資源。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5.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7.42 %。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3496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89萬元,佔總收入的20%;畜牧業收入330 萬元,佔總收入的 10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70 頭);漁業收入15 萬元,佔總收入的0.4%;第二、三產業收入1990 萬元,佔總收入的57 %;工資性收入450萬元,佔總收入的7.77%。農民人均純收入 3084元,農民收入以外出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35人(佔勞動力的 82%),在省內務工882 人,到省外務工53人。該村正在發展石榴特色產業、第三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油菜、芒果產業。擁有企業4 個。

荒地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5.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 7.42 %。該村正在發展石榴特色產業、第三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油菜、芒果產業。擁有企業 4 個。
1、酸甜石榴:特有石榴品種,酸中有甜,品種最佳,在西莊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葉子長圓形,根皮和樹皮可做驅除蛔蟲和絛蟲的藥物。早熟,果實球形,皮薄,色澤紅豔或淡黃色。籽粒大、汁多、鮮紅半透明,入口微酸,繼而泛甜,健胃。有"九洲之奇樹,天下之名果"的稱譽,以沙壩石榴最有名,清康熙《建水州志》物產篇將其列入"最有特色水果"之一。
2、甜龍竹:為筍材兩用大型叢生竹,種植在溝河、低山、淺丘、山谷和緩坡地上,生長較快,筍體高一般為15一20米,最高25米,粗10-15釐米,最粗可達20釐米,潔白粗大,鮮甜可口,生熟均可食用,含糖量和穀氨酸含量最高。

荒地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477.1畝(其中:田2764.5 畝,地 712.6 畝),人均耕地1.17畝,主要種植 水稻 、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427.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19.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1畝,主要種植 石榴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708.4 畝,其中養殖面積50 畝;荒山荒地 6550.5 畝,其他面積 653.2 畝。有石英石、粘土等資源。

荒地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826 户,共鄉村人口3100 人,其中男性 1421人,女性 1679人。其中農業人口2914人,勞動力1150 人。該村以 漢 、彝族為主(是 漢、 彝 族混居地),其中 漢 族2914人, 彝 族 97人,哈尼族 13 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8人,占人口總數的11.0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671人,參合率 92 %;享受低保 64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 3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3個。

荒地村基礎設施

村中民居 村中民居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 503户通自來水,有304户飲用井水。有802户通電,有699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740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96.05%、85 %和88.62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510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350户(分別佔總數的 62%和43%)。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 水泥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 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共擁有汽車12 輛,拖拉機12 輛,摩托車12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50 畝,有效灌溉率為42.8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1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10户;裝有太陽能農户335户。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6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2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5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3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1] 

荒地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80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4.1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6.00萬元,有固定資產134.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6.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2] 

荒地村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滯後,有1個自然村的農田排澇難,有2個自然村的農田灌溉難。建有可供村民休閒娛樂的活動中心,組建業餘文藝演出隊,但設施缺少,活動不正常,羣眾文體活動內容單調無序。羣眾知識水平不高,科學致富本領不強,多在外打工掙錢,缺少一技之長。垃圾難以統一收集處理,主要靠就地焚燒或倒到河溝裏。安裝了自來水,靠取水庫水處理,設計標準低,設施簡陋,飲用水不安全。。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按照"夯實基礎求發展,圍繞增收調結構,興辦科教增效益"的發展思路,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廣泛開展橫向經濟聯合,建設骨幹企業,發展經濟林果業和養殖業,促進全村經濟快速發展。發展酸甜石榴特色產業,種植面積47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5500頭、雞30000只、鴨14000只、鵝15000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700人。2013年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5628.34元。。

荒地村所獲榮譽

2021年10月,西莊鎮荒地村委會入選雲南省紅河州第八批文明村公示名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