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芥湯

(《楊氏家藏方》)

鎖定
荊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楊氏家藏方》卷十二。主治臁瘡。
名    稱
荊芥湯
出    處
《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組    成
地骨皮、何首烏、荊芥穗、苦蔘、海桐皮、草烏頭
主    治
臁瘡

荊芥湯組成

地骨皮三兩,何首烏三兩,荊芥穗、苦蔘、海桐皮二兩,草烏頭一兩。

荊芥湯用法用量

上㕮咀。生絹袋盛,用水三升,煎數沸,盛在盆內,乘熱燻瘡口,通手淋洗。挹幹以後,四蜕散貼之。

荊芥湯主治

臁瘡。

荊芥湯附註

方中荊芥穗、海桐皮用量原缺。

荊芥湯附方

名稱:荊芥湯
組成:荊芥、好茶
用法:上為散。水煎,洗痔
主治:痔瘡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八三引《修月魯般經》
名稱:荊芥湯
組成:荊芥、黃柏
用法:先用上藥煎湯,洗患處;後用黃白真蚌粉、荊芥、青黛為末,幹摻瘡上
主治:玉莖上生瘡
出處:《普濟方》卷三〇一
名稱:荊芥湯
組成:荊芥(濃煎,絞汁)半升
用法:上汁頓服;再將荊芥濃煎湯,置盆內,令病人坐在上,燻之淋之
主治:產後血虛,風邪入中,牙關緊急,手足瘈瘲,項強目直視,脈緊大者
出處:《雞峯》卷十六
名稱:荊芥湯
組成:荊芥穗1兩,人蔘半兩,木香半兩,芍藥半兩,生乾地黃(焙)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當歸(切,焙)半兩,半夏(生薑自然汁制,焙乾)半兩,烏藥半兩,芎藭半兩,甘草(炙)半兩
用法: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臨卧服
主治:婦人血風勞氣,肢體羸瘦,飲食減少,疼痛寒熱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〇
名稱:荊芥湯
組成:荊芥穗1兩
用法: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冷服,不拘時候
主治:嘔血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九

荊芥湯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楊氏家藏方》:“荊芥湯,治臁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