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州區

鎖定
荊州區,隸屬於湖北省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市市區西端,東與沙市區為鄰,北交荊門市界,西北及西接當陽枝江市境,南傍公安縣松滋市,總面積1045.8平方千米,佔全市國土面積的7.4% [20]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常住人口57.92萬人。 [30] 
荊州區是荊州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信息中心,為全國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北有兵馬俑、南有熊家冢”的楚陵王遺址所在地,是中國石油機械製造基地、全國糧食棉花生產基地、全國畜禽水產養殖基地、中南地區最大紙品包裝生產基地,享有“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香樟之鄉”等美譽,境內擁有中國南方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核心區——楚紀南城,中國南方唯一保存最完整的荊州古城牆、“荊州三觀”(玄妙觀,太暉觀,開元觀)及綜合性大學——長江大學。 [25] 
2022年,荊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2.1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8.00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6.85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7.28億元。三產業結構比14.1:28.3:57.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1155元。 [30] 
中文名
荊州區
別    名
江陵
郢都
行政區劃代碼
4210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湖北省荊州
地理位置
湖北省中南部,荊州市區西端
面    積
1045.8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7個鎮
政府駐地
西城街道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編碼
43402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7.92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荊州古城
熊家冢
關公廟
章華寺
九龍淵,荊州博物館
火車站
荊州站
車牌代碼
鄂D
地區生產總值
412.13 億元(2022年)

荊州區歷史沿革

春秋
為楚郢都
江陵縣,為南郡治。
郢縣併入為南郡。
兼為荊州治。
南朝梁至五代
南平國曾有十個帝王建都江陵。
荊州府治。
中興路治。
明、清
為荊州府治。
中華民國
民國三年(1914年),荊州區境屬荊南道
民國十年(1921年),屬荊宜道
荊州區 荊州區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屬荊州專區
1970年,屬荊州地區。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和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和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
1994年10月,荊州區由原江陵縣析置。 [2] 

荊州區行政區劃

荊州區區劃沿革

1994年10月,荊州區建區之初,全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八嶺山、紀南2個鄉。
1995年2月,經上級批准,撤銷荊州鎮,以其區域分設東城、西城、城南、荊北4個街道,其中的城南街道掛荊州城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
1995年8月和12月,經上級批准,紀南、八嶺山2鄉先後撤鄉建鎮。1998年6月,經上級批准,荊北街道改建為郢城鎮。
2004年9月,湖北省進行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將菱角湖和太湖港兩個農場劃歸荊州區管理。
2014年7月為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經上級批准,按照"區劃不變、委託管理"原則,荊州區紀南鎮及所轄的董場村、九店村、棗林等18個村和1個居委會,郢城鎮的海湖村、彭湖村、黃山村、高路村、嶽山村、郢城村、郢北村共7個行政村,總人口5.8萬人,由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遊區管委會託管。 [2-3] 
2022年2月21日,經荊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荊州區太湖港街道,2022年7月8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備案。太湖港街道下轄秘師橋、太東、七里花園、太湖港、彭家場、新鳳、羅灘、梅槐和龍山9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荊州區彭家場社區太湖路127號,行政區劃代碼為421003005。 [26] 

荊州區區劃現狀

截至2022年10月,荊州區轄5個街道、7個鎮,另設有1個管理區 [27]  。荊州區人民政府駐西城街道荊州中路80號。 [4]  [26]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421003001000
西城街道
421003002000
東城街道
421003003000
城南街道
421003004000
鳳凰街道
421003005000
太湖港街道
421003100000
紀南鎮
421003101000
川店鎮
421003102000
馬山鎮
421003103000
八嶺山鎮
421003104000
李埠鎮
421003105000
彌市鎮
421003106000
郢城鎮
421003451000
菱角湖管理區

荊州區地理環境

荊州區位置境域

荊州區位於荊州市中心城區西部,夾荊江南北,東與沙市區為鄰,北交荊門市界,西北及西接當陽枝江市境,南傍公安縣松滋市。介於東經111°54′11″—112°19′21″、北緯30°6′51″—30°39′44″之間,區境南北長60.83千米,東西寬40.52千米 [5]  ,總面積1045.8平方千米,佔荊州市國土面積的7.4%。 [20] 

荊州區地形地貌

荊州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崗嶺蜿蜒,屬荊山餘脈,自北端川店入境逶迤南下,西支為八嶺山,東支為紀山,從而使西北部的川店、馬山、八嶺山、紀南4鎮和太湖港農場管理區的八嶺山分場以及紅旗林場、八嶺山林場、八寶茶場形成衝嶺相間的丘崗平地,海拔大部分為30—45米,少部分在60米以上,最高點在八嶺山主峯換帽冢,海拔103.29米,相對高度為10—25米,坡度多在2—10度之間,是全區最高地帶。南部沿江兩岸的彌市、李埠、荊州城區和郢城鎮、太湖港農場管理區、菱角湖農場管理區皆為沿江沖積平原,海拔在28.6—79.7米之間。 [5] 

荊州區氣候特徵

荊州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日照時數1500—1900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温38.6℃,年極端最低氣温-14.9℃,多年平均氣温16.5℃,無霜期242—263天,光能充足,無霜期長,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年最大降雨量1854.3毫米,年最小降雨量641.8毫米,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年平均降雨量為1094.5毫米。 [5] 

荊州區土壤類型

荊州區土壤類型多樣,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西北粘、西南砂。域內有水稻土、潮土、黃棕壤土等3個土類,自然肥力較好。 [25] 

荊州區植被條件

荊州區森林羣落植被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火炬松、樟樹、欒樹、杉木、水杉、池杉、楊樹、苦楝、枸樹、榆樹、桑樹、櫟類和各類經濟林樹種。灌木羣落植被主要有黃荊類、野花椒、榨木、胡枝子等;草本植被主要有白茅草、劂類等。其中正在建設中的菱角湖濕地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太湖港 太湖港

荊州區自然資源

荊州區水資源

荊州區來源於天然降雨、過境河流、湖泊和深層地下水;全年由天然降雨產生的地表逕流總量,豐水年50%為3.39億立方米,一般枯水年75%為2.38億立方米,特枯水年95%為1.14億立方米。過境客水主要來自長江、沮漳河和虎渡河,水量充足,三條河流過境總量,枯水年份為3211.4億立方米,其中長江3206億立方米、沮漳河5.4億立方米,虎渡河從長江分流量124.3億立方米。湖泊計有長湖、北湖、南湖等6處,在正常水位下,相應水面總面積為33.02平方千米,蓄水量6895萬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可開採量為1.56億立方米。 [5] 

荊州區土地資源

2018年,荊州區常用耕地面積52.56萬畝。其中,水田31.12畝,旱田21.44畝。 [1] 

荊州區生物資源

荊州區生物資源十分豐富,以植物為最多,動物次之,具有種類多,分佈廣,南北兼備等特點。
全區植物資源共648種,其中,域內存有300年以上古銀杏12棵、400年以上古松樹1棵、清代古樸樹1棵。
全區動物資源有野生動物、家禽家畜、水生動物等種類。其中野生動物共有10個目,140多種。野生動物獸類主要有豬獾、狗獾、黃腹鼬、水獺、華南兔等;鳥類主要有綠頭鴨、普通沙鴨、紅胸田雞、黑水雞、珠頸斑鳩、家燕、麻雀、八哥、喜鵲、鵪鶉、白鷺等;爬行類主要有蛇、蛙、蟾蜍、蜈蚣、螞蟻、壁虎、地鱉蟲、水蛭、白蟻等。
水生動物類中的魚類有12目、24科、82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青、草、鰱、鱅、鯉、鯽、鯿和鱖魚,黑魚等,其他水生動物中經濟價值較高的有蝦、蟹、鱉、龜等。
此外,區域內長江水域中生長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白鰭豚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等10多種珍稀水生動物。 [25] 

荊州區礦產資源

荊州區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玄武岩、膨潤土、粘土礦、礦泉水5種,其中石油由江漢油田開採。 [5] 

荊州區人口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常住人口57.92萬人,城鎮化率80.02%。出生人口1150人,出生率為1.99‰;死亡人口2125人,死亡率為3.6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出生人口性別比128.63。 [30] 
荊州區 荊州區

荊州區經濟

荊州區綜述

2022年,荊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2.13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8.00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6.85億元,同比增長6.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7.28億元,同比增長1.2%。三產業結構比14.1:28.3:57.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1155元,增速4.73%。全區共有各類市場主體56161户。其中,私營企業1244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81家,個體工商户42736家。 [30]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荊州區包含兩個功能區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8.5%。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2%,工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1.7%;工業技改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10.8%,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34.6%;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8%;改建和技術改造同比增長26.5%。 [30] 
財税收支
2022年,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23.66億元,同比下降16.4%,佔GDP的比重為5.7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55億元,同比下降4.2%。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2.44億元,同比下降8.2%,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5.50%。 [30] 

荊州區第一產業

2022年,荊州區完成農業總產值104.55億元,同比增長5.1%。農業增加值62.53億元,同比增長4.9%。 [30] 
農業
2022年,荊州區糧食總產量28.49萬噸,比上年減少0.39萬噸,降低1.34%。糧食播種面積70.77萬畝,比上年增加0.06萬畝;全區糧食作物單產402.57千克/畝,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每畝產量比上年降低5.89千克,降低1.44%。 [30] 
畜牧業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生豬存欄7.34萬頭,比上年減少6.60萬頭,同比減少47.3%;生豬出欄21.91萬頭,比上年增加1.29萬頭,同比增長6.3%;全年家禽存欄429.90萬隻,比上年減少23.95萬隻,同比減少5.3%;家禽出欄1499.99萬隻,比上年減少136.12萬隻,同比減少8.3%。 [30] 
漁業
2022年,荊州區水產品產量達到11.88萬噸,同比增長3.60%。 [30] 

荊州區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8家。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80.00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造紙印刷行業總產值25.69億元,同比增長17.1%;食品飼料加工行業61.93億元,同比增長16.4%;建材及其他行業41.39億元,同比增長11.6%;機械製造行業125.26億元,同比增長17.2%;化工醫藥行業8.99億元,同比增長12.2%;紡織印染行業16.74億元,同比增長7.2%。規上工業農產品加工產值101.13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產值51.29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實現營業收入236.20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税金4.54億元,同比增長62.7%;實現利潤4.78億元,同比下降20.1%;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1.7%。工業用電量為47263萬千瓦時,同比下降0.2%。 [30] 
建築業
2022年,荊州區資質以上建築企業118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7.01億元,同比增長9.4%,;完成建築服務增值税2.26億元,同比下降18.7%。 [30] 

荊州區第三產業

國內外貿易
2022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4.12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批發業銷售額完成197.72億元,同比增長13.2%;零售業銷售額完成233.89億元,同比增長4.3%;住宿業營業額完成9.40億元,同比增長6.9%;餐飲業營業額完成55.59億元,同比增長6.5%。限額以上企業(個體)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32億元,同比增長9.4%。 [30] 
對外經濟
2022年,荊州區進出口總額14083.5萬美元,同比增長50.6%。其中,出口9291.1萬美元,同比增長35.3%;進口4792.3萬美元,同比增長93.0%。 [30] 
房地產業
2022年,荊州區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5.5%,房地產銷售面積52.7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1.5%。 [30] 
旅遊業
2022年,荊州區旅遊人數2457萬人次,旅遊收入139.79億元。 [30] 
荊州區彌市鎮節水灌溉 荊州區彌市鎮節水灌溉

荊州區交通運輸

荊州古城地處全國國土開發一級軸線(長江)與二級軸線(京廣、焦柳鐵路)的交匯點,具有連東西、貫南北的區位優勢。宜黃、荊東、荊襄高速公路、318國道、207國道貫穿境內,滬蓉漢高速客運鐵路,荊沙鐵路兩條鐵路大動脈在此交匯,2015年,蒙華鐵路已經開工建設。
荊州站於2012年7月1日投入運營,位於荊州區郢城鎮,是一等站 [19]  ,所屬鐵路為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可達到旅客年發送量40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2055人次。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境內公路總里程2166.5千米,其中,等級公路2059.3千米,等外公路107.2千米,行政村通硬化路比重為100%,綜合交通密度達2.07千米/平方千米。 [30] 

荊州區社會事業

荊州區科技事業

2022年,荊州區全口徑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4.65億元,佔GDP比重為10.8%。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單位71家,其中本年新增14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單位49家,其中本年新增12家。2022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2家,其中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5家,全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淨增加24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70家;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06家,全區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11.8億;新增7家市級“星創天地”,4家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全年共爭取省級科技計劃項目5個,立項金額320萬元,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0個,立項金額185萬元;湖北省創新型縣(市、區)創建有序推進。省級荊州石油裝備智能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羣申報成功,國家級重大成套設備製造創新型產業集羣正在公示中。 [30] 

荊州區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有學校總數57所(不含省直、市直學校),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普通中學校27所,小學教育學校29所。在校學生46170人,專任教師3038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273人,專任教師31人;普通中學校在校學生19447人,專任教師2037人;小學教育學校在校學生26450人,專任老師970人。幼兒園89個,在園幼兒1251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學前三年的毛入園率95.8%。 [30] 

荊州區文體事業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23萬冊(含電子書);博物館1個,體育場館3個。 [30] 

荊州區衞生事業

2022年,荊州區共有醫療衞生機構15個(不含市直醫院),其中醫院3個,鄉鎮衞生院10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婦幼保健1個。擁有牀位數2050張,其中,醫院934張,衞生院1066張;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497人,註冊護士1290人。每千人口醫療衞生健康機構牀位數3.59張,醫院病牀使用率123.79%,每千人口擁有醫生數2.65人。 [30] 

荊州區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3.99萬人,其中,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5.0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8.94萬人。參加醫療保險443939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509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78840人。城鎮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65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人員2573人,農業技術人員47人。
2022年,荊州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7271人,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416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855人。特困供養人數951人,孤兒救助人數13人,發放高齡津貼人數13714人。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公辦養老機構8個,公辦養老機構牀位數770張,公辦養老機構收養人數389人;民辦養老機構6個,民辦養老機構牀位數1072張,民辦養老機構收養人數394人。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離婚1057對,結婚2755對。 [30] 

荊州區歷史文化

荊州區 綜述

荊州區是大溪文化和楚文化中心,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第十大古都。自楚文王熊貲都郢至荊南國亡,先後有六個朝代的34個帝王在此建都立國,歷時約500年。除建都外,荊州城(亦名江陵城)還一直是歷代郡、州、路、府治所。西漢時系全國十大商業都會之一,三國時是魏、蜀、吳爭奪的要地,南北朝時與揚州齊名,為梁元帝都;隋為荊州總管府,唐代兩度升為南都,五代時為高季興荊南國都,宋置荊湖北路於此,元為中興路,明為荊州府,清代設荊州將軍府。民國時期先後是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所在地。1949年7月後,一直為原荊州地區、江陵縣黨政軍機關和中共荊州市委、政協荊州市委員會機關駐地。1978年成為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荊州古城牆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荊州區文物古蹟

荊州區境內已探明的楚城遺址有5座,楚文化遺址73處,大型古墓葬800餘座;全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楚紀南故城、天星觀墓羣、雨台山古墓羣、八嶺山古墓羣、荊州城牆、荊州三觀(太暉觀、開元觀、玄妙觀)等。
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荊州古城,又名江陵城,由故紀南城,荊州古城牆,八嶺山古墓羣等3大部分組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在此建都(郢),直至五代十國時期南平(荊南)國建都荊州城,共有36個帝王先後在此建都。199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荊州城垣保持明清時期格局,有寅賓門(東門)、安瀾門(西門)、南紀門(南門)、遠安門(小北門)、公安門(小東門)、大北門(拱極門)等6座城門。荊州城東西長3.75千米,南北寬1.2千米,磚城址總面積4.5平方千米,磚城牆周長11.28千米。城牆原有城垛5127個,藏兵洞4座,敵樓(瞭望樓)3座,炮台21座,並護城河環繞周圍。
位於荊州古城北部的楚紀南城,因“城在紀山之南”而得名,是國內少有的春秋戰國時期完整的古城址,為全國南方發現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城址,20代楚王在此建都共411年。2010年3月4日,國家文物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共建大遺址保護荊州片區框架協議書》;同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設立荊州楚紀南城大遺址保護區,並要求將其建成中國南方大遺址保護示範區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示範區。
位於楚故都紀南城遺址西北,荊州市、當陽市和荊門市3市交界處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熊家冢楚墓,距荊州古城45千米,其規模比陝西省發現的羅家坑秦公墓更為宏大,是迄今已發掘的戰國時期規模最大,佈局最完整,保存遺蹟最豐富的楚國特大型貴族墓地,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傑出代表。整個熊家冢墓地由主冢(即熊家冢)、祔冢、殉葬墓、車馬坑、祭祀坑等組成。至2012年,已探明出殉葬墓92座(已發掘30餘座),出土玉石、水晶、瑪瑙等精美文物共1000餘件,發掘出一座長131.4米、寬12米的特大型車馬坑和排列有序的30多座小型車馬坑。2007年,詞作家喬羽第二次考察熊家冢時,發出“北有兵馬俑,南有熊家冢”的宏論。
坐落於荊州古城開元觀,佔地5萬平方米的荊州博物館,是一座融陳列展覽、文物保護、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學研究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它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館藏文物,獨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陳列和考古研究的豐碩成果享譽海內外。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獲全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館內珍藏文物13萬餘件,其中屬國家一級文物553件(套):有史前巧奪天工的各種玉飾,有絕無僅有,堪稱國內之最的戰國絲綢,有寒光閃爍,成色如新的四代越王劍和吳王夫差矛,有色彩斑斕,工藝精湛的戰國秦漢漆器,有迄今國內,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迄今為止保存年代最久遠,最為完好的西漢男屍。這些稀世珍寶每年吸引着眾多的中外遊客,該館也因此而成為荊州市旅遊觀光的“第一窗户”。
位於荊州城南門內的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翌年御賜“乾坤正氣”廟額,為供奉蜀將關羽的廟宇,其與山西解州關祠,當陽關陵,洛陽關陵並列為全國四大關公紀念聖地。
坐落於荊州城東隅內環道西側的張居正故居,原名“張大學士府”,明末改為“張文忠公祠”,清初稱“張相舊府”,幾經興廢。民國時被毀,1989—1991年恢復重建。故居內彙集古今中外名家詩詞書法作品,有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手跡。 [28] 

荊州區非遺項目

截至2022年,荊州區有國家級名錄項目1個,省級名錄項目4個,市級名錄項目4個,區級名錄項目12個。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人,省級非遺傳承人6人,市級非遺傳承人10人,構成了較為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馬山鎮(馬山民歌)連續三屆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連續五屆被命名為“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29] 

荊州區風景名勝

截至2022年末,荊州區共有星級飯店2個,A級旅遊景區8個,鄉村旅遊點15個。
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四周原有城門6座,即東門、小東門(亦稱公安門)、北門、小北門、西門、南門。每座城門均設“雙保險”,前後兩道門,二門之間建有甕城,以便“甕中捉鱉”,致攻城之敵於死地。為緩解城內交通,建國以後,新開城門3座,即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新開的城門均無甕城。6座古城門上原都建有城樓,現只有東門和大北門兩處有城樓。因此,遊覽領略古城牆風采,最好的去處就是東門和大北門。東門又稱“寅賓門”。城樓為“賓陽樓”,始建於明代,現城樓為1988年重建。
荊州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和甕城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戰防禦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數暗設的四座藏兵洞,東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長10.5米,寬6.3米,深6米,分上下兩層,可容100多人。每層又有小藏兵洞,每個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牆體向外呈長方形突出,對攻城之敵,可從三面射孔暗箭齊發,使其猝不及防。荊州古城牆城內東西直徑3.75千米,南北直徑1.2千米,總面積4.6平方千米。荊州護城河又稱水域,時古城的第一到防禦線,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護城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駕舟從內河可直達武漢。 [6] 
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成立的湖北省文史館荊州工作組,1958年10月改稱荊州地區博物館,1969年10月交江陵縣管理,稱江陵縣展覽館,1971年10月又復歸荊州行署文化局管理,仍稱荊州地區博物館,1994年12月,荊沙合併,更名為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4.8萬平方米。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餘件。其中,有戰國絲綢;吳王夫差矛;有戰國秦漢漆器;有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迄今為止保存年代最久遠、最為完好的西漢男屍。該館配合各種基本建設,先後發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萬平方米的古文化遺址。 [7]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故居
張居正故居,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荊州城內東隅,原名“張大學士府”。明隆慶六年(1572年),張居正為尊藏萬曆皇帝褒獎他的手書而興建。明末改為“張文忠公祠”,清初稱“張相舊府”,後幾經興廢,抗戰時荊州淪陷時受到嚴重破壞,20世紀80年代初,荊州城在舊城改造時修建了張居正街,2008年修復了張居正故居並對外開放。
張居正,湖北江陵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明朝萬曆年間任內閣首輔。“張居正故居”匾額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李瑞環同志題寫。 [8] 
荊州關帝廟
荊州關帝廟 荊州關帝廟
荊州關帝廟,位於荊州古城老南門內,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原為三國時期關羽鎮守荊州10餘年的府邸故基,後由其子關平後裔世襲守護。是全國最早建立的關廟,與山西解州關帝廟、湖北當陽關陵、河南洛陽關林並列為中國四大關公紀念聖地。
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萬曆時重建,清順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兩次重修並擴建。廟內現存有明萬曆年間栽植雌雄銀杏兩株(距今約六百年)、關羽青龍偃月刀、赤兔馬槽等珍稀文物。荊州關帝廟已被列為國家三國旅遊線重點遊覽勝蹟。 [8-9] 
海子湖
海子湖位於荊州城北郊,緊鄰318國道和宜(昌)黃(石)高速公路,距火車站僅7千米。現有水域面積10300畝,風景優美、發展旅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海子湖旅遊目的地建設納入荊州市“十一五”規劃,也是湖北省“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項目之一。按照規劃,海子湖旅遊目的地分為楚文化主題公園、旅遊休閒配套區、荊楚人家民俗區三大區域,其中楚文化主題公園佔地1.8平方千米,區域內主要是重建古紀南城,建造的城門、城牆、宮殿、民居、手工作坊、商業街等,力圖再現楚國宏偉氣派的都城景象。

荊州區地方特產

冬瓜鱉裙羹
湖北荊州的漢族傳統美食。是以鱉(又稱甲魚、團魚、腳魚)的裙邊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種湯,鱉裙軟嫩,湯汁清純,冬瓜清香,原汁原湯。將甲魚宰殺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燙2分鐘,撈出後去掉黑皮,去殼去內臟,卸下甲魚裙,將甲魚剁成3釐米見方的塊;冬瓜去皮,將肉瓤挖出削成荔枝大小的28個冬瓜球;炒鍋置旺火上,下入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時,將甲魚先下鍋滑油後,潷去油,煸炒一下,再下冬瓜球合炒,加雞湯150毫升、精鹽5克,移鍋小火15分鐘後待用;用甲魚裙墊碗底,然後碼上炒爛的甲魚肉、蛋、加入生薑、香葱、精鹽、料酒、白醋、雞湯,上籠蒸至裙邊軟粘,肉質酥爛出籠;出籠後取出整葱、姜,加味精,反扣在湯盆內,擺好冬瓜球即成。 [10] 
風味蕎麥包
蕎麥又稱為三角麥、烏麥、花蕎,在所有穀類中被稱為最有營養的食物,富含澱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P、維生素B1、B2、蘆丁、鎂、總黃酮等。而且蕎麥中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食用纖維素含量豐富,是糖尿病、胃病患者喜愛的食品,並具有清理腸道沉積廢物的作用。荊州蕎麥包是一種天然綠色粗糧食品,採用獨特的配方工藝研製而成,產品具有口感細膩、香、糯、純等特點,食用方便,適合各大飯店配合各種菜餚食用,也可作為點心或主食直接食用。 [11] 
千張肉
用豬五花肉為主料製作而成。湖北荊州地區的傳統名菜,也是荊州傳統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相傳唐代有一個宰相,名叫段文昌,是遠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經常品嚐各類食品,對中華美食文化頗有研究。同時他也是一位烹調高手,他所做的菜餚烹製簡便,用料普通,色澤豔麗,美味可口。他經過多年的實踐,自編了菜譜若干卷。“千張肉”這道名菜就是他首創的。 [12] 
荊州財魚
荊州水煮財魚是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的特色美食。荊州水煮財魚,主要原料是黑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荊州十大名菜之一。 [13] 
皮條鱔魚
做法講究,尤重火功技法。活鱔魚宰殺、洗淨後,切成條狀、擦精糊上漿,用三道不同温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掛上糖醋黃汁,這樣做出的皮條鱔魚,形似皺皮蛇條,色澤金黃透明,外酥脆,內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14] 

荊州區著名人物

荊州區春秋時期,有名列春秋五霸的楚莊王熊侶、被史學家讚譽為古代“循吏良臣”的楚國令尹孫叔敖、創造楚宮百戲的名伶優孟等。戰國時期,有愛國詩人屈原及與之並稱大辭賦家宋玉。唐代,先後有5人入朝為相;唐太宗朝的劉洎岑文本,唐高宗、武則天朝的岑長倩,唐中宗、睿宗朝的岑羲,唐穆宗朝的段文昌。宋代有唐介為神宗朝副相。明代出現相繼輔助穆宗、神宗兩朝、被稱為“宰相之傑”的張居正。近現代著名人物主要有文學家歐陽山、京劇表演藝術家關肅霜、皮膚病學專家胡傳揆、真菌學家戴芳瀾、法學家張映南、文藝評論家王元化、中共黨史專家石仲泉等。 [5] 

荊州區榮譽稱號

2019年3月,荊州區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湘鄂西片區分縣名單。 [15] 
2020年1月,荊州區入選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99 [16] 
2020年2月,荊州區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17] 
2020年6月,荊州區入選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18] 
2021年9月,荊州區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1] 
2021年12月9日,荊州區入選第三批湖北省創新型縣。 [22] 
2021年12月22日,荊州區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3] 
2022年2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