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國

(西漢諸侯國)

鎖定
荊國是西漢初期劉姓諸侯國,轄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 [1]  漢王六年春天,漢王陳會見諸侯,廢黜楚王韓信,並把他囚禁起來,他的領地被分為兩國。下詔令説:“將軍劉賈有戰功,應挑劉氏弟子中可以封王的人。”羣臣都説:“應立劉賈為荊王,統轄淮東五十二座城。”《史記索隱》:“表雲劉賈都。又漢書以東陽郡封賈。東陽即臨淮,故云淮東也。” [2] 
中文名
荊國
朝    代
西漢
國    王
劉賈
都    城
吳縣

目錄

荊國簡介

荊國,西漢置。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劉賈被封為荊王,管轄淮河以東五十二座城邑。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攻打荊國。劉賈與他交戰,未勝敗走富陵,被英布亂軍殺害,荊國除。 [3] 

荊國建立

春,正月,丙午,分楚王信地為二國:以淮東五十三縣立從兄將軍賈為荊王,〔索隱曰:乃王吳地,在淮東也。餘據班史,時以故東陽郡、鄣郡、吳郡五十三縣王賈。東陽,漢下邳地;鄣郡,漢丹陽地;吳郡,即會稽地;蓋其地自淮東而南,盡丹陽、會稽也。賈死後,以其地王吳王濞,故索隱雲王吳地也。如淳曰:荊,亦楚也。賈逵曰:秦莊襄王名楚,故改曰荊,遂行於世。晉灼曰:"奮伐荊楚",自秦之先固已稱荊。索隱曰:姚察按虞喜雲:總言荊者,以山命國也。今西南有荊山,在陽羨界。賈分封吳地而號荊王,指取此義。太康地誌:陽羨縣,本名荊溪。〕 [4] 

荊國疆域

東陽郡,富陵,莽曰虜。東陽,播旌,莽曰著信。海陵,有江海會祠。莽曰亭間。輿,莽曰美德。堂邑,有鐵官。樂陵。侯國。廣陵國。高帝六年屬荊州,十一年更屬吳。景帝四年更名江都,武帝元狩三年更名廣陵。莽曰江平。屬徐州。户三萬六千七百七十三,口十四萬七百二十二。有鐵官。縣四:廣陵,江都易王非、廣陵厲王胥皆都比,並得鄣郡,而不得吳。莽曰安定,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高郵,平安。莽曰杜鄉。等。 [5] 
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為荊國,十二年更名吳。景帝四年屬江都。屬揚州。户二十二萬三千三十八,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縣二十六:吳,故國,周太伯所邑。具區澤在西,揚州藪,古文以為震澤。南江在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泰德。曲阿,故云陽,莽曰風美。烏傷,莽曰烏孝。毗陵,季札所居。江在北,東入海,揚州川。莽曰毗壇。餘暨,蕭山,潘水所出。東入海。莽曰餘衍。陽羨,諸暨,莽曰疏虜。無錫,有歷山,春申君歲祠以牛。莽曰有錫。山陰,會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揚州山。越王勾踐本國。有靈文園。丹徒,餘姚,婁,有南武城,闔閭所起以候越。莽曰婁治。上虞,有仇亭。柯水東入海。莽曰會稽。海鹽,故武原鄉。有鹽官。莽曰展武。剡,莽曰盡忠。由拳,柴闢,故就李鄉,吳、越戰地。大末,谷水東北至錢唐入江。莽曰末治。烏程,有歐陽亭。句章,渠水東入海。餘杭,莽曰進睦。鄞,有鎮亭,有鮚埼亭。東南有天門水入海。有越天門山。莽曰謹。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莽曰泉亭。鄮,莽曰海治。富春,莽曰誅歲。冶,回浦。南部都尉治。
丹揚郡,故鄣郡。屬江都。武帝元封二年更名丹揚。屬揚州。户十萬七千五百四十一,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有銅官。縣十七:宛陵,彭澤聚在西南。清水西北至蕪胡入江。莽曰無宛。於{兟曰},江乘,莽曰相武。春谷,秣陵,莽曰宣亭。故鄣,莽曰候望。句容,涇,丹陽,楚之先熊繹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石城,分江水首受江,東至餘姚入海,過郡二,行千二百里。胡孰,陵陽,桑欽言淮水出東南,北入大江。蕪湖,中江出西南,東至陽羨入海,揚州川。黝,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成帝鴻嘉二年為廣德王國。莽曰愬虜。溧陽,歙,都尉治。宣城。 [6] 

荊國國都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荊,都吳……初王劉賈元年。”
《三家注史記·荊燕世家》:“荊王劉賈者,[[[【正義】:年表雲都吳也。]]]” [2] 
《三家注史記·黥布列傳》:“東取吳,[[[【正義】:荊王劉賈都吳,蘇州闔廬城也。]]]” [7] 
《三家注史記·吳王濞列傳》:“(吳王劉濞)初起兵於廣陵。【集解】:徐廣曰:“荊王劉賈都吳,吳王移廣陵也。””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