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莓灰黴病

鎖定
草莓灰黴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草莓上的病害。主要危害草莓花器、果實、葉柄和葉片,不同部位表現症狀不盡相同。葉片受害症狀在發病初期老葉形成“V”字形黃褐色病斑,隨着病害加重,葉片焦枯死亡。花器侵染一般先從萼片基部開始,花器變褐乾枯,嚴重時產生濃密的灰色黴層。幼果主要是果柄、果面被侵染,嚴重時變褐乾枯,形成僵果;成熟果實發病初期果實呈水漬狀,後顏色加深,果實腐爛,表面產生濃密的灰色黴層。葉柄、果柄被侵染時,首先局部變紅,後變紅部位出現淺褐色壞死幹縮,嚴重時葉柄可產生稀疏的灰黴;而果柄病斑可通過萼片蔓延到果實,嚴重時果柄枯死。 [1-2] 
草莓灰黴病是草莓生產中一種常見的病害,隨着草莓生產的發展,對草莓的危害日益嚴重,以大棚栽培發生最重,一般減產20-30%,重者在50%以上,甚至絕收。 [1]  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草莓灰黴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2-5 月、11-12月。年度間2-3月的月日照時數小於100小時或4月的日照時數小於120小時的年份發病重。 [3] 
草莓灰黴病的防治方法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綜合應用植物檢疫、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進行防治。 [1] 
中文名
草莓灰黴病
外文名
Strawberry Gray Mould
為害作物
草莓
為害部位
葉片、花器、果實、葉柄、果柄
病    原
灰葡萄孢

草莓灰黴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落擴展,絮狀,氣生菌絲髮達,灰褐色背面灰色。空氣中較常見。分生孢子梗直立,具分枝,有橫隔,淡灰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及近球肜,叢生於分生孢子梗及分枝頂端,淡黃色,大小為9-16微米×6-10微米。 [4] 
灰葡萄孢 灰葡萄孢

草莓灰黴病為害症狀

草莓灰黴病
草莓灰黴病主要危害草莓葉片花器果實,也可侵染葉柄、果柄。 [2] 
花器染病:幼嫩的花器最先或最易感病,發病初期花萼出現水漬狀針眼大的小斑點,隨後擴展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病斑,病菌逐漸延伸侵染子房及幼果,最後導致幼果上出現水浸狀、淡褐色小斑點,斑點擴大後全果變軟,病部着生灰色黴狀物。有些草莓灰黴病表現為在花器上的花萼背面呈紅色,果實停止發育,形成僵果,病害往往危害整個花序,果枝變紅,對草莓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嚴重時導致整穗落花落果。 [1] 
果實染病:培育無病壯苗。實施苗牀消毒,嚴格控制育苗條件,加強苗期水肥管理,培育壯苗、無病苗,從源頭控制草莓灰黴病的發生。多發生在青果上,侵染初期在果頂上形成水浸狀病斑,病斑擴展後形成褐色病斑,濕度大時病果上可見灰褐色黴層,通過風雨傳播迅速擴大蔓延。空氣乾燥時病果呈幹腐狀,導致果實脱落。 [1] 
葉片染病:染病的花瓣脱落到葉片上或靠近地面的葉片最先或最易感病,初期在葉片上形成水漬狀小斑點,後向外擴展成圓形、半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等多種形狀的灰褐色大病斑,有時病部微具輪紋,最後蔓延到整片葉,導致葉片腐爛、乾枯,病斑部位後期形成灰褐色黴狀物。乾燥時呈褐色幹腐狀,濕潤時出現乳白色絨毛狀菌絲團。 [1] 
葉柄染病:染病的花瓣脱落到葉柄處引起葉柄發病,初期葉柄顏色變淺,形成水漬狀小斑,擴展後呈長橢圓形,在濕度大的條件下表面着生大量灰褐色黴層。葉柄基部受害,導致植株倒伏。 [1] 

草莓灰黴病侵染循環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菌絲體或菌核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藉助氣流、棚室內水汽和露水進行傳播,分生孢子在適宜的温度和濕度下萌發產生芽管,通過傷口侵入草莓植株,此為初次侵染;發病部位在潮濕的環境下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次侵染。 [5] 

草莓灰黴病流行規律

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草莓灰黴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2-5 月、11-12月。年度間2-3月的月日照時數小於100小時或4月的日照時數小於120小時的年份發病重。 [3] 
病菌喜低温、高濕的環境,最適感病生育期為始花期至坐果期,發病最適温度18-23℃,相對濕度80%以上時開始發病,相對濕度大於90%的時間超過8小時以上時,該病菌就能夠完成侵染、擴展與繁殖。在31℃以上高温或2℃以下低温環境下,以及空氣乾燥時不形成孢子,不發病。如遇到春寒、連陰天和光照不足的天氣,温室內空氣濕度長時間處於90%以上,田間積水,栽培密度過大,通風不良等環境條件十分有利於該病發生。 [1] 
田間氮肥施用量過高,土壤黏重,多年連作的地塊也利於草莓灰黴病的發生。在促成或半促成栽培情況下,在多肥、密植、下部葉子沒有摘除而枝葉繁茂,株行鬱閉再加上連續陰雨濕度過大時,則發病快。 [1] 
草莓灰黴病傳播主要通過2個途徑:①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②病葉、病果接觸傳播。 [2] 
草莓灰黴病原菌與草莓正常器官接觸後,易從受傷部位侵入。按照侵染部位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
  1. 莖、葉器官侵入:病原菌主要是從基部葉柄農藝操作傷口、老黃葉邊緣或肥害傷口侵入,從而引發病害發生。新芽也是草莓灰黴病侵染的重要部位,一般新芽枯萎後,高濕環境下,易導致草莓灰黴病發生。 [2] 
  2. 花器侵入:主要是從殘留的花瓣或未脱落的柱頭侵入,進而影響果實的分化與生長。草莓花期缺鈣能引發花蕾褐變,在高濕情況下是導致草莓灰黴病的重要因素。 [2] 
  3. 對於果實而言,一般病原菌從果面侵入。幼果期果柄發紅、向果實方向發展,進而侵染到果面,導致果實表面呈褐色,最終形成僵果。成熟果實侵染多從果實底部尖端開始,果實尖端呈水漬狀,進而向上侵染,最終果實表面覆蓋灰黴層。 [2] 

草莓灰黴病防治方法

草莓灰黴病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由於草莓品種對灰黴病均無免疫能力,但品種之間的抗、感病程度有差異,因此在栽培草莓時,應選用優質、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 [1] 
  2. 深溝高壟,膜下暗灌:改變傳統平畦種植習慣,採用深溝高壟栽培,壟面覆蓋黑色地膜,膜下鋪設滴灌管。 [1] 
  3. 調節温室環境條件:草莓灰黴病屬於低温高濕病害,可以通過調節温室內葉片和果實的着露量和着露時間來預防草莓灰黴病的發生。草莓進入花期以後,白天棚內温度應控制在25℃以上,夜間12℃以上,在此温度範圍內可適當延長通風時間,控制棚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在60-70%。 [1] 
  4. 加強田間管理:發病初期及時清除病花、病果、病葉,拔除重病植株,防止病原菌進一步擴散到其他部位。拉秧後及時清除落葉、病僵果,降低田間土壤帶菌量;加強光温、肥水調節,增施腐熟有機肥,合理調節磷、鉀肥比例;有條件的地塊與葱、韭菜、蒜、十字花科蔬菜、菊科蔬菜等實行輪作倒茬。 [1] 

草莓灰黴病生態防治

連作大棚可利用三伏天高温消毒土壤,每畝用稻草500-1000千克,切成3-5釐米長,和生石灰50-100千克一起撒於土表,然後深翻作成30釐米以上高畦,灌水至飽和,蓋上地膜密封,在強光照下,土温可升到50-60℃,維持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各種病原菌和害蟲。 [1] 
保護地栽培,可在開花和果實生長期加大放風量,使棚內濕度降至50%以下,將大棚內的温度提高到35℃,悶棚2小時,然後放風降温,連續悶棚2-3次,對草莓灰黴病、草莓白粉病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 

草莓灰黴病生物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活孢子2億個∕克木黴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000億個孢子∕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5-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次。 [1] 

草莓灰黴病化學防治

  1. 土壤處理:定植前每畝撒施25%(質量分數,後同)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6千克後,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 [1] 
  2. 移栽或育苗整地前處理:可選用65%甲硫·乙黴威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50%乙黴·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40%嘧黴胺懸浮劑800-1000倍液等,對棚膜、土壤及牆壁等表面噴霧,進行消毒滅菌。 [1] 
  3. 噴霧防治:一般以花期和坐果期為重點防治時期,藥劑噴施部位主要是殘花、葉片、葉柄和果實。發病初期,可選用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幹懸浮劑8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30%百·黴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嘧黴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3%戊唑醇懸浮劑3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25%啶菌唑乳油1000倍液、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劑(凱津)1000-15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健達)1500-2000倍液、50%嘧菌環胺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3次。由於草莓灰黴病菌容易產生抗藥性,要注意交替輪換用藥或藥劑混合施用,有利於提高藥效,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大棚草莓,特別是扣棚後對藥劑非常敏感,各種藥劑要按低限濃度噴施,同時不得隨意與其他藥劑、微肥混用,以免產生藥害。 [1] 
  4. 煙燻:草莓花期用藥,往往會影響授粉受精而產生較多的畸形果,同時果實用藥易造成果實污染,因此,這個階段儘量不使用藥劑噴霧,可採用煙劑燻蒸。保護地栽培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250克,或10%腐黴利煙劑200克、3%噻菌靈煙劑300克,燻煙滅菌。在大棚內設若干放煙點,均勻擺放,將煙劑引燃發煙,關閉門窗、風口5個小時,一般在晚上11時點燃,凌晨5時打開。5-7天一次,連燻2-3次。 [1] 
參考資料
  • 1.    李迪,蔡再華,何永梅.草莓灰黴病的顯微識別與綜合防治[J].果農之友,2019,(第5期):27-28,47
  • 2.    金豔傑,路河,王婭亞,周明源.設施草莓灰黴病的識別與防治[J].農業工程技術,2018,(第31期):72-75
  • 3.    李惠明等主編,蔬菜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實用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483頁
  • 4.    喬秉善主編,中國氣傳真菌彩色圖譜,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2.12,第208頁
  • 5.    郭書普主編,新版果樹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4,第1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