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澤

鎖定
草澤,讀音cǎo zé,漢語詞語,意思為長滿野草的大片積水窪地。
中文名
草澤
注    音
ㄘㄠˇ ㄗㄜˊ
拼    音
cǎo zé
解    釋
長滿野草的大片積水窪地

目錄

草澤解釋

1、 長滿野草的大片積水窪地。
2、民眾中間。
3、荒野、窮僻之地。亦指鄉野民間。 [1] 

草澤出處

戰國策·秦策四》:“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
漢·王充 《論衡·言毒》:“蝮蛇與魚比,故生於草澤;蜂蠆與鳥同,故產於屋樹。”
唐·高適《封丘作》詩:“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清·劉大櫆 《乞里人共建義倉引》:“而父子兄弟,羸老孤幼,繼踵而死,殭屍草澤,骸骨相枕藉。”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卒,原憲遂亡在草澤中。”
《舊唐書·玄宗紀下》:“內外八品已下及草澤有博學文辭之士,各委本司本州聞薦。”
《明史·方伎傳·盛寅》:“初,寅晨直御醫房,忽昏眩欲死,募人療寅,莫能應。一草澤醫人應之,一服而愈。”
明·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韓厥卻教心腹門客,假作草澤醫人,入宮看病,將程嬰所傳‘武’字,粘於藥囊之上。”
瞿秋白 《亂彈·吉訶德的時代》:“草澤的英雄,結果即使不是做皇帝,至多也不過劫富濟貧罷了。”
唐·王昌齡 《放歌行》:“有詔徵草澤,微臣獻謀猷。”
《資治通鑑·後周太祖廣順三年》:“唐草澤邵棠上言。” 胡三省 注:“布衣未有朝命者,謂之草澤。”
清·顧炎武《日知錄·制科》:“宋初承周顯德之制設三科,不限前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竝許應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