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廬對策

鎖定
《草廬對》,別稱“草廬對策”,作者諸葛亮,創作於東漢末年公元207至208年,出自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的一番對話,題目系後人添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青年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離開戰亂的家鄉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往附荊州牧劉表。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攜家人來到南陽,在郡治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卧龍崗開始了“躬耕隴畝”的布衣生活。公元207年,駐軍新野(今河南南陽新野縣)的漢室後裔劉備在謀士徐庶的建議下,先後三次到南陽卧龍崗拜訪諸葛亮。諸葛亮在草廬之內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根基,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興復漢室’”的戰略構想,被後世稱作《草廬對》,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構想之一,在政治謀略和戰略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成為千古名篇佳作。 [1] 
中文名
草廬對策
別    名
草廬對
作    者
諸葛亮
誕生時間
東漢末年
發生地
南陽卧龍崗
事    件
劉備三顧茅廬

草廬對策應是《草廬對》

事實上,劉備與諸葛亮的那番對話只能叫“草廬對”,因為劉備、諸葛亮對話於“草廬”,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蜀漢建興五年(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從成都率諸軍向漢中進發,攻打曹魏。臨行,他上《疏》給後主劉禪,表明北伐意圖。這個《疏》,即後人所説的《出師表》,《出師表》中,諸葛亮介紹了他20多年前與劉備初次見面時的有關情況:“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段文字明確告訴我們,劉備和諸葛亮當時對話的地點是在“南陽”的“草廬”。
《三國志》作者陳壽,確認劉備和諸葛亮對話於“南陽”“草廬”。諸葛亮去世後,第一個全面系統研究諸葛亮的是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他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全文收錄了諸葛亮《出師表》,對諸葛亮自述在“南陽”“草廬”與劉備對話未提出任何異議。此外,他還在《進諸葛亮集表》中寫道:“亮少有逸羣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於野,不求聞達。時左將軍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陳壽確認劉備和諸葛亮對話於“南陽”“草廬”之中。
劉備和諸葛亮“草廬”對話時,無“隆中”這一地名。諸葛亮自述他和劉備是在“南陽”“草廬”對話,隻字未提“隆中”二字。而且,遍查《後漢書》和《三國志》,東漢時是無“隆中”這一地名的。“隆中”最早出現在東晉王隱的《蜀記》和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中:《蜀記》曰:“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漢晉春秋》雲:“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而據《後漢書·郡國志》和1975年中華地圖學社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等文獻記載,習鑿齒所講的“隆中”一帶,東漢時叫“阿頭山”。這裏,我們暫不討論《蜀記》和《漢晉春秋》中兩個“隆中”之間的關係以及“隆中”與諸葛亮的關係,只是講,將東晉才出現的地名作為漢代事件的名稱是不確切的,將劉備、諸葛亮都不知道的“隆中”作為他們對話的篇名,顯然是不合適的。
南陽卧龍崗雖亦稱“隆中”,但劉備、諸葛亮對話之篇名,仍以《草廬對》為最妥。南陽卧龍崗亦稱“隆中”,其歷史文獻記載舉不勝舉。譬如,明代葉桂章《助修武侯祠宇記》雲:“嘉靖乙酉歲仲冬,予奉命使唐府之南陽,暇日拜武侯祠於卧龍崗,崗在郡西南可十里許,叢竹蕭蕭,古木森映……地勢四面稍下,惟中崗隆起,故曰隆中,蓋南陽偉觀也。”又如,清代徐學謨《遊隆中記》曰:“跨漢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蓋有兩隆中雲。隆中者,為漢昭烈三顧孔明處。其一距襄陽城西二十里,在今伏龍山中;其一在南陽者,薄城八里,即所謂八里岡,岡勢蜿蜒如帶,高僅數丈,即其上以祀孔明,亦曰隆中。”從上述引文可知,南陽卧龍崗亦稱隆中。儘管如此,根據前面所講,劉備、諸葛亮對話於“草廬”出自諸葛亮《出師表》,為當事人的自述,且諸葛亮、劉備“草廬”對話時還無“隆中”這一地名出現,故將劉備和諸葛亮對話稱之為“草廬對”是最為準確和科學的。 [2] 

草廬對策南陽《草廬對》篇名由來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進〈諸葛亮集〉表》中曰:“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劉備向諸葛亮徵詢“復興漢室”大計,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佔據荊、益兩州,謀取西南各族統治者的支持,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即著名的“草廬對策”。這一段“對策”談話,陳壽錄入了《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遺憾的是這兩個集子中有關諸葛亮著作的具體篇目後世散佚,僅有二十四篇總目,凡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清代學者張澍在編輯《諸葛忠武侯集》時,根據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國志》紀,作了詳盡的説明。澍按:陳壽進集表有云,刪除重複,以類相從,知二十四篇乃是總目,其詔、表、疏、議、書、教、戒、令、論、記、碑、箋,各從事類相附,不以文體次比也。常璩《華陽國志》紀雲:《開府作牧》多言用人,則《與杜微書》《答蔣琬教》《奘姚伷教》《稱吳濟教》等文,宜在《開府作牧》篇;《絕盟好議》《正議》《答法正書》《答惜敕書》等文,宜在《權制》篇;《南征詔》《南征教》《薦呂凱表》《諭諫》等文,宜在《南征》篇;《為后帝伐魏詔》《出師表》《祁山表》《街亭自貶疏》等文,宜在《北出》篇;《草廬對》《上先帝書》《上事表》《與步騭書》《漢嘉金書》等文,宜在《計算》篇……
由此可知,當初陳壽撰《諸葛亮集》時,就把劉備三顧草廬時與諸葛亮的對話節錄下來,定名為《草廬對》,而列二十四篇內的《計算》篇中。我們今天看到的《諸葛亮集》將《草廬對》列為卷首第一篇,就是中華書局編輯部於1960年8月出版時,依據張澍的《諸葛忠武侯文集》並遵依陳壽的原著《諸葛亮集》而整理點校的。
此外,《晉書·陳壽傳》載的蜀相《諸葛亮集》與《蜀志》之二十四篇相同。歷代史書也都載有《諸葛亮集》,如《隋志》二十五卷、《唐志》二十四卷、《中興書目》十四卷,《隋書·經籍志》載“梁有諸葛亮兵法五卷”,《宋史·藝文志》載有“諸葛亮行兵法五卷”,明代王士祺集《武侯全書》二十卷,楊時偉以王書蕪累,更撰《諸葛武侯全書》十卷。清代朱璘輯《諸葛武侯集》時,以兼容幷蓄的態度,幾乎囊括了後來所保存傳説中的諸葛亮作品,並按文體歸類,條目更加清晰,其中,將《草廬對》列為《諸葛武侯兵法》卷第一之首篇。康熙年間,朱青巖簒輯《諸葛丞相》時也將《草廬對》列為首篇。總之,從陳壽《進諸葛亮集表》時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至今已有1700多年,在《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廬對》而定名、而問世的。將諸葛亮的“對策”稱謂“草廬對”是貼切的、符合史實的,是科學的。 [3] 

草廬對策原文

《草廬[1]對[2]》
自董卓已來[3],豪傑並起,跨[4]州連郡者不可勝數[5]。曹操比於[6]袁紹,則名微而眾寡[7]。然操遂能克[8]紹,以弱為[9]強者[10],非惟[11]天時,抑[12]亦[13]人謀[14]也。今[15]操已擁百萬之眾,挾[16]天子而令[17]諸侯[18],此[19]誠[20]不可與爭鋒[21]。孫權據有江東,已歷[22]三世[23],國險而民附[24],賢能為[25]之用,此可以為[26]援[27]而不可圖[28]也。荊州北據[29]漢、沔,利[30]盡[31]南海,東連[32]吳會,西通[33]巴、蜀,此用武之國[34],而其主不能守,此殆[35]天所以[36]資[37]將軍,將軍豈有意乎[38]?益州險塞[39],沃野千里,天府之土[40],高祖[41]因[42]之以成帝業。劉璋[43]闇弱[44],張魯[45]在北,民殷[46]國富而[47]不知存恤[48],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49],信義[50]著[51]於四海,總攬[52]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53],西和諸戎[54],南撫夷越[55],外結好孫權,內[56]修[57]政理[58];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59]將[60]荊州之軍以向宛、洛[61],將軍身[62]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63],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64]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65],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註釋
(1)草廬:草屋。
(2)對:應對,對策。
(3)自董卓已來: 自董卓篡權以來。董卓:(?-192年),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權臣,輪氏縣尉董君雅的兒子。已來:已,通“以”,表時間。
(4)跨:佔據。
(5)不可勝數:數也數不清,形容數量極多。勝:盡。
(6)比於:同,相比。
(7)眾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8)克:戰勝。
(9)為:以為,變成。
(10)者:的原因。
(11)非惟:不僅。
(12)抑:而且。
(13)亦:也。
(14)謀:籌劃。
(15)今:現在。
(16)挾:挾持,控制。
(17)令:號令。
(18)諸侯:這裏指當時割據一方的軍閥。
(19)此:這。
(20)誠:的確。
(21)爭鋒:爭強,爭勝。
(22)已歷:已經經歷。
(23)三世:三代皇帝。
(24)國險而民附:地勢險要,民眾歸附。
(25)為:被。
(26)為:作為。
(27)援:外援。
(28)圖:謀取。
(29)據:佔據。
(30)利:物資。
(31)盡:全部取得。
(32)連:連接。
(33)通:到達。
(34)此用武之國:這是用兵之地,國:地方。意思是兵家必爭之地。
(35)殆:大概。
(36)所以:用來。
(37)資:資助,給予。
(38)豈有意乎:可有意思嗎?
(39)險塞:險峻的要塞。
(40)天府之土:指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
(41)高祖:漢高祖劉邦(前256年-前195年),漢代開國皇帝,字季,沛郡豐邑(今江蘇省豐縣)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
(42)因:依靠,憑。
(43)劉璋:生卒年不詳,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門市)人。東漢末年宗室、軍閥,益州牧劉焉幼子,在父親劉焉死後繼任益州牧。
(44)闇弱:昏庸懦弱。
(45)張魯:(?-216年),字公祺。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
(46)殷:興旺富裕。
(47)而:但是。
(48)存恤:愛撫、愛惜。恤:體恤、體諒。
(49)胄:後代。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漢景帝劉啓的兒子)的後代,所以稱他“帝室之胄”。
(50)信義:信用道義。
(51)著:聞名。
(52)總攬:廣泛地羅致。攬,這裏有招致的意思。
(53)巖阻:險阻,指形勢險要的地方。
(54)西和諸戎:向西與西南各族和好。
(55)南撫夷越:向南安撫中國南部各族。
(56)內:對內。
(57)修:治理。
(58)政理:政治。
(59)將:將軍,將領。
(60)將:率領。
(61)宛、洛:宛,即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東漢時南陽郡的郡治;洛,即洛陽,東漢時都城。這裏泛指中原一帶。
(62)身:親自。
(63)川:平野。
(64)簞食壺漿:形容人民羣眾熱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愛戴的軍隊。
(65)誠如是:如果真像這樣。 [1] 

草廬對策譯文

董卓篡權以來,中土各地豪傑紛紛起兵,佔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夠戰勝袁紹,憑藉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不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制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的確不能與他較量。孫權佔據江東,已經經歷了三代,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孫權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荊州的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連接吳郡和會稽郡,西邊連通巴郡、蜀郡,這是兵家必爭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劉表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難道沒有佔領的意思嗎?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漢高祖憑着這個地方成就了帝王業績。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佔據漢中,那裏人民興旺富裕、國家強盛,卻不知道愛惜。有智謀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漢朝皇帝的後代,威信和義氣聞名於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飢似渴,如果佔據了荊州、益州,憑藉兩州險要的地勢,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撫各族,對外和孫權結成聯盟,對內改善國家政治;天下形勢如果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名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向中原進軍,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擊秦川,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着飯食,用壺裝着酒來歡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漢朝的政權就可以復興了。 [1] 

草廬對策南陽《草廬對》的戰略思想

三國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總結的是戰略。魏、蜀、吳三方,在戰略思想上各有獨到之處。作為繼春秋戰國之後中國的第二個歷史大動盪時期,縱橫捭闔的你爭我奪,翻雲覆雨的聯盟拆結,變化莫測的戰略重組,戰亂蹂躪下的民生困頓,似乎進入了歷史的輪迴。與春秋戰國不同的是,兩漢帝國的參照系和漢代社會形成的獨特背景,使三國的戰略不同於先秦而有了質的提升。如果説,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會思想的根基。那麼,漢晉之間的羣雄紛爭,則孕育了戰略思想的空前進展。此後中國歷史上的戰略構思和設計,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國的模式和框架。
《三國演義》作為小説的名氣,與三國時期的謀略思想發達緊密相關。滿族興起創建後金政權時,遠離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國演義》作為治國打仗的教材,竟然屢獲奇效。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云云,正是民間口碑對它們的定位。今天,由小説迴歸史實,考察這一時期的戰略思想,或許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探討三國戰略對世道人心的影響,挖掘三國戰略的文化積澱及其在國人競爭行為中的觀念濡染,推究本土戰略思想的歷史淵源,則可能更有意義。
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體現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草廬對”戰略構思上。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草廬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這一古文名篇,許多人能夠倒背如流。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草廬對”具有典範價值。
諸葛亮為劉備描繪的戰略使命,是順着劉備“欲信大義於天下”的興復漢室旗號,寄託重建統一王朝的理想;能夠看得見的願景,是“跨有荊益”造成鼎立之勢;攻守策略,是利用劉表的見識淺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荊州,佔據“用武之國”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為後盾,呼應四戰之地的荊州;面對北方“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誠不可與爭鋒”的曹操,“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的孫權,內修政理,外結孫權,待機而起,以宛洛為主攻方向,以秦川為側翼呼應,進取天下。這一設想如果完全實現,確實可以做到“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所以,這一構思打動了劉備。
任何戰略,都離不開對自身實力和所處情境的分析論證。戰略研究中各種模型,不外是提供一個分析框架而已。“草廬對”在事實論證上,對大局的判斷是符合實際的。曹操已經成為當時最大的勢力而不可主動對抗,東吳已經有了穩固的基礎只能結盟,只有長江中上游的荊州、益州由於劉表、劉璋的短見和失策能夠為劉備提供可乘之機,這一分析正是“草廬對”能夠成立的關鍵。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