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堰石閘

鎖定
草堰石閘,位於大豐區草堰鎮草堰村南端,即小海正閘和小海越閘,又稱鴛鴦閘,始建於明朝萬曆年十一年(公元1583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和乾隆十二年(1747年)兩度改建,兩閘相距20米,形體一樣,青石砌成,均為二孔一機心,每閘長14.8米,機心寬4.2米,金門寬5.3米,高4.8米,閘門為東向西,每孔兩側有四槽,備有兩閘板相對啓閉,明代,為有效地東御海潮,西泄興化等地來的洪水,在范公堤上建有13座閘,此兩閘為現存較為完好的石匠閘。一九九0年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五年升格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草堰石閘
始    建
公元1583年
位    置
大豐區草堰鎮草堰村南端
意    義
現存較為完好的石匠閘

目錄

草堰石閘簡介

為使此閘重煥往古風采,各級政府撥專款重修,大豐區人民正府於一九九六年十月建亭立碑,童斌為草堰石閘撰文作序,序文對草堰石閘介紹如下:
草堰石閘高清大圖
草堰石閘高清大圖(39張)
“草堰石閘,俗名鴛鴦閘,亦稱正越二閘,建之於宋,其後雖經明清重修,而閘基如故,結體未變。閘設雙座,一南一北,成分流緩衝之勢;閘各二孔,孔各四槽,收相時啓閉之功,為求閘座之固,閘身均以巨石疊砌,閘底則以杉木排樁,上覆石板,板際以鐵鏈緊鎖,使難推移。千百年來,西泄奔洪,東御狂潮,保護民命,其功績豈不偉歟!范公堤本有古閘十餘座,歷經風雨,地境滄桑,眾閘或湮或毀,或肢解形變,唯此閘。。。。。。得以全貌遺存,實為范公堤造閘史之奇觀”。

草堰石閘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江蘇省首批省級水利遺產名錄》。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