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坡鄉

鎖定
草坡鄉位於汶川縣西南部,以河為鄉,距縣城37公里。東北與綿虒鎮緊靠,東南與銀杏鄉連界,西南與卧龍自然保護區毗鄰,西北和理縣接壤,全鄉轄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4000人左右,農户826户,全鄉耕地總面積5866畝。
中文名
草坡鄉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汶川縣西南部
電話區號
0837
郵政編碼
623007
人口數量
4202人
震前耕地面積
5866畝
震後耕地面積
4358餘畝
名族分佈
藏、羌、回、漢四個民族

草坡鄉基本情況

草坡鄉地理區位

草坡鄉位於汶川縣西南部,以河為鄉(境內草坡河),距汶川縣縣城威州鎮37公里、都江堰市64公里、四川省省會成都120公里左右。北與綿虒鎮緊靠,東南與銀杏鄉連結,西南與卧龍——耿達自然保護區毗鄰,西北與理縣接壤。鄉政府駐地在草坡河支流與金波河相匯的兩河口,地理座標為北緯31°15′,東經103°26′,海拔1350米。
人口、民族、土地及行政區劃
草坡鄉轄兩河、碼頭、樟排、金波、龍潭、沙排、足灣、克充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分別為兩河村4個村民小組、碼頭村3個村民小組、金波村6個村民小組、龍潭村6個村民小組、沙排村4個村民小組、足灣村3個村民小組、克充村4個村民小組。草坡鄉震前耕地面積為5866餘畝,震後至2009年底耕地面積4358餘畝。
鄉域總户數1163户,總人口4202人,其中農户1048户,農業人口4004人,佔總人口95%以上。境內分佈有藏、羌、回、漢四個民族,其中藏族最多,佔80%左右。

草坡鄉地形地貌

草坡地處橫斷山脈東北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度的高山峽谷地帶。從整體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峯巒疊嶂,斷巖峭壁,為高山切割峽谷地貌,坡度大部分在35度以上。境內最高海拔4852米,位於大卡子山。最低1190米,位於魚跳,山體相對高差一般為1100至3000米。中、下部多為平緩台地。多種地貌交錯分佈,地形十分複雜,地貌豐富,既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褶皺地質形態,又有擠壓斷層的陡峭山石崖體,致使奇峯羅列、溝壑縱橫形態萬千。

草坡鄉氣候特點

草坡鄉界於漩映潮濕和威綿乾旱過渡地帶,有其獨特的氣候特點,屬於南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據測定:草坡年均氣温,在海拔1350米氣温為11.8℃,海拔1600米氣温為10.3℃,海拔2500米氣温為4.9℃。年降水量:海拔1650米降水量為734.5毫米,海拔1600米降水量為847毫米,海拔2500米降水量為1027毫米。年乾燥度:海拔1350米為1.18,海拔1600米為1.05,海拔2500米為0.71,年日照時數約為3000小時。月降水量:1月份4.2毫米,2月份3.5毫米,3月份12.9毫米,4月份52.8毫米,5月份94.5毫米,6月份105.2毫米,7月份139.5毫米,8月份137.3毫米,9月份111.4毫米,10月份37.9毫米,11月份33.8毫米,12月份1.9毫米,全年734.5毫米。

草坡鄉經濟社會

一、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草坡鄉是全縣生產較早的鄉鎮,縣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名、優、特、新、稀等,無公害蔬菜已逐漸落户草坡,發展了蓮白、大白菜、甜椒等大眾商品蔬菜1500畝。發展紫甘藍、青花菜、洋葱、胡蘿蔔等訂單蔬菜350畝。
二、建立以村為單位的水(幹)果種植片區。全鄉緊緊抓住退耕還林工程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特色水乾果,新栽紅櫻桃300餘畝,新疆核桃180畝,板栗40畝,豐水梨20畝,目前全鄉水乾果面積已達900餘畝。
三、建立花卉種植基地。依託汶川縣農牧水利局蔬菜成功試種大棚百合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推廣花卉的種植面積和品種,種植的百合花14畝,鮮切花3畝,大棚海棠1畝。
四、建立中藥材生產基地
抓住退耕還林和草坡鄉氣候、區域特徵。大力發展三木藥材和人工種植天麻。全鄉已種植天麻、紫胡、板藍根、丹蔘、當歸等中藥材。
五、抓好養殖業
全鄉畜禽品種在近兩年逐步改良。飼養羊專業示範户已達3户,充分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全鄉養羊大户不斷增加。充分利用寬廣的天然草場,採取户户聯營的形式做好犛牛、土雞和豬等畜禽的飼養,擴大養殖規模。

草坡鄉地震調查評估

地震災害調查與評估

草坡鄉生態環境

由於特殊的地質和氣候條件,草坡鄉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地震發生後,其地質的不穩定性更加表現出來。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80%以上的山體發生跨塌、滑坡,65%以上的農業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損毀,導致了草坡鄉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系統雪上加霜,給草坡鄉的地理和生物環境的恢復造成了新的障礙,嚴重影響本區域生態環境的恢復進程。

草坡鄉震後人口

根據草坡鄉計生部門統計,震前(2007年末)全鄉户籍人口4211人,但是由於草坡鄉地村鄉村,部分居民户籍管理意識不強,未正式辦理户口,該統計數據比實際人口偏低。地震造成全鄉58人喪生、16人失蹤(以上數據為不包括外來非户籍人口)。
震後,草坡鄉政府、廣東援川工作組等單位,為落實安置補償等情況,逐户落實,補充完成全鄉人口分佈情況。具體如下表。

草坡鄉基礎設施

“5.12”特大地震發生後,草坡鄉道路損毀斷絕,河流改道,通鄉、通村、通組道路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掩埋、沖毀、垮塌、崩裂,全126公里各級道路、18座橋樑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國道213線至鄉政府駐地交通完全癱瘓,鄉政府被阻隔深山河谷中,長時間形成與外界隔絕的“孤島”。
地震毀壞通訊光纜32公里,手機發射機站4個,小靈通發射塔3個,80%的輸電線路被損。通訊光纜、手機發射基站通訊中斷,成為信息盲區。全鄉損毀沼氣池74口、農村飲水管道156公里、堤防工程2.38公里、灌溉渠99公里、提灌站3座。鄉機耕道11公里;通鄉主幹道18公里,通村道路36公里,通組道路87公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

草坡鄉公共設施

地震造成草坡鄉公共服務設施鄉政府、衞生院、學校、商鋪等基本損毀;受災學校7所,中心小學成為嚴重危房;受災衞生機構9個,鄉衞生院垮塌;鄉政府和部分村委成為危房,無法辦公,原中心 鎮區商業設施基本完全垮塌。

草坡鄉住房概況

地震造成全鄉建築遭到巨大損壞,據該鄉統計,草坡鄉倒塌、損壞房屋建築合計約33萬平方米;由於道路損毀嚴重,無法正常地通行交通車輛,草坡鄉災後多次成為“孤島”,有些村甚至是“孤島”中的“孤島”,各項救災物資無法及時運入。
草坡鄉鄉委鄉政府在本次大地震中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採用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則,全鄉災民基本就地安置,利用鄉自有物資搭建過渡房895間,有效解決了95%需安置羣眾的住宿安置。就地安置的基本原則確保了居民在災後積極投入生產自救、義務修復臨近村道、修復自有耕地與房屋,維繫原有的鄰里互助關係,生產生活隨着災情的減退逐步爭取步入正常軌跡。

草坡鄉產業經濟

地震造成全鄉受災、滅失耕地2600多畝,造成大量農作物、經濟作物、養殖品種絕收、歉收,對草坡鄉主要產業,包括特色農業、養殖業等打擊巨大;地震造成各水電站損毀,部分當地居民賴以生存的電站分紅在短期內無法恢復;地震造成交通損毀,礦產開採停工,給當地政府、村民帶來一定的經濟打擊。同時,地震造成大面積山體損壞、生態變化,旅遊資源受損,對草坡鄉剛剛起步生態旅遊、休閒旅遊業造成影響。據該鄉統計,本次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40.59億元。

草坡鄉未來發展意願

草坡鄉鄉發展設想

地震造成草坡鄉位於兩河村的鄉委附近建築基本完全損毀,加上該地區位於山體下方,次生災害嚴重,經鄉委鄉政府研究,擬在原兩河村重建新的鎮區,集中鄉級的辦公、教育、醫療,商業服務等功能。同時,在該地區建設新型居住小區,集中安置鄉居民和兩河村村民 [1] 

草坡鄉村民住房設想

草坡鄉屬於純農山地鄉,居住結構極度分散,地震前,除了外沒有任何幾十户以上的集中聚居區,各村、各組(自然村)居民點非常分散,這也給震後集中安置帶來較大難度。地震發生後,多數村民都就地取材,修補自身房屋,或在原住房附近搭起了臨時安置房,“就地安置”是鄉政府和村民普遍贊同的安置方式,符合草坡鄉的地形特點以及村民的居住習慣。
地震造成部分高半山地區通組(自然村)道路損毀,或部分村民土地滅失,個別組(自然村)有搬遷到河壩地區的願望,但安置有很大的阻力,如克充村,一組位於河壩地區,二組、三組位於高半山,震後二組、三組村民提出遷移到一組地區,但由於平原地區土地較少,一組居民並不支持。跨組安置存在較大阻力,跨村安置就更難實施。鑑於草坡鄉特殊的地形條件情況,鄉委鄉政府在震後就確定了“基本就地安置”的原則,對於震後的重建,也鼓勵村民就地重建原則上以“恢復交通、耕地、就地修復和重建住房”為建設原則。
對於部分失地較嚴重,實在無法原址重建的地區,採用原地集中安置方式。包括兩河村,碼頭村和樟排村,安置方式也是採用就近原則,部分村分為2-3個安置點進行集中重建。

草坡鄉主要旅遊景區

草坡自然保護區
草坡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0年,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威州鎮)境內,總面積55678平方公頃。 同卧龍自然保護區一樣,地處中國大熊貓分佈的五大山系的中心地帶,位於邛崍山系東麓。以保護大熊貓及其生態系統為主。據調查,區內有兩棲爬行動物17種,隸屬7科3目。

草坡鄉相關簡介

投票項
百分比例
票數
“九寨旅遊”驛站
20%
126732
民風淳樸
13%
86893
農產品種植基地
23%
149458
資源豐富
13%
86866
山水秀麗
26%
168525
其 它
1%
8275
草坡印象
投票項百分比例票數 “九寨旅遊”驛站 20%
126732 民風淳樸 13%
86893 農產品種植基地 23%
149458 資源豐富 13%
86866 山水秀麗 26%
168525 其 它 1%
8275
草坡特產
紫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