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原蜥

鎖定
草原蜥(Trapelus sanguinolenta Pallas,1827)是草原蜥科草原蜥屬的一種動物,主要生活在草原高原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在內蒙古草原西緣的乾草原帶亦有之,海拔2000-4700米之間,在杆被稀疏的乾燥沙礫地帶是它們棲息的場所。營穴居生活,一般築洞於較板結的沙礫地斜面、沙丘和土埂 上,亦有在礫石下者。
中文名
草原蜥
拉丁學名
Trapelus sanguinolen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亞    目
蜥蜴亞目
草原蜥科
草原蜥屬
草原蜥種
命名人及年代
Pallas,1827

草原蜥形態特徵

草原沙蜥 草原沙蜥
草原蜥成體體長(SVL)顯著大於雌性,顯示個體大小的兩性異形,頭體長60毫米左右,尾長略短於或等於體長,少數的略長於頭體長。頭體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稜圓;吻稜略顯,鼻孔位於其下方且略朝向兩側,在背面看不見;鼻間距較寬,等於或略小於鼻孔至眼前角間的距離;眶上方外側成稜角邊緣;眼適中,瞳孔圓形;鼓膜不顯。軀幹粗扁,腹部膨大。四肢粗短,指、趾亦短;後肢貼體前伸達肩部或腑部。尾基部粗扁,其餘部分呈圓柱狀,向後逐漸變細,末端較鈍。頭體背面鱗鱗片光滑。頭背鱗片較體背鱗片大面凸起;眶上鱗較其鄰近拭鱗片略小,僅其側緣嘎行較大,瓦覆狀排列成稜角狀;鼻孔周圍訛3-4枚較大鱗片,但也就是突出成紐扣狀;左右鼻孔間相隔6-7行小鱗;除上、下眼瞼遊離緣的一排小鱗向外成水平狀突出外,眼周圍被以細小粒鱗;粒鱗與上唇鱗之間相隔小鱗3-4行,少數5行;顳部有數枚較大的鱗片;背中線鱗片較背側拭大,略呈覆瓦狀排列;背側和體側的鱗片略凸起呈粒狀,但不起稜。咽、胸、腹部鱗片平滑;咽喉部鱗片較小,胸、腹部鱗片較大且大於脊背鱗片。四肢上面的鱗片比較背部鱗片大,略呈覆瓦狀排列,多具弱稜,有的稜略翹向後上方;下面拭鱗片有時光滑,有時具弱稜。第三、四趾個肯櫛狀緣,尾鱗略呈覆瓦狀排列,前段光滑或具稜跡,越向後鱗稜逐漸明顯且末端翹向後上方;雄蜥尾基部兩側具錐狀鱗。

草原蜥生活習性

洞口及洞道橫切面均呈半月形,大小隨沙晰個體大小而異,寬1-5釐米,高0.8-1.8釐米;洞口多朝向南或東南,少數無固定方向。洞道多不分支且少彎曲,斜向地下,長短及深淺與沙蜥個體大小成正比,長20-110釐米,最深洞底距地面的垂直距離達80釐米。
草原蜥白晝活動。一般於4月上旬出蟄,剛出蟄的個體常在中午伏於洞口曬太陽,太陽偏西即歸洞內;若天氣持續轉冷,出現異常則又入休眠狀態。夏季睛天,沙蜥常在9:00—14:00時活動,11:00—13:00時為其活動高峯;陰天外出活動個體較少,且多在13:00時前後活動,在其活動時,若受驚擾即迅速逃或鑽入附近的洞穴內。10月中旬始入冬眠,下旬後則末見到過沙蜥。沙晰在礫石間、草叢、灌叢下覓食。以小形昆蟲及其幼蟲為食,其中又以鞘翅目的小形昆蟲為主。

草原蜥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在我國僅見於新疆西部天山地區。
國外分佈:國外分佈於高加索東部,裏海東岸向東到哈薩克斯坦東部,向南到伊朗及阿富汗北部。 [1] 

草原蜥繁殖情況

在海拔800米以上獲得的標本,經解剖證實,草原晰為卵胎生。5月下旬至6月,在不同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少數為1;7月下旬少數雌蜥的輸卵管內,有發育和程度不同的卵,懷卵或胚胎數一般2-4個麻省理工學院數為1;7月下旬少數雌蜥開始產仔蜥,8月中旬以後可見到大量當年的幼晰,至9月上旬尚可發現個別待產雌蜥。

草原蜥名錄列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