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原旱獺

鎖定
草原旱獺,別名“西伯利啞旱獺、蒙古旱獺”,是松鼠科旱獺屬 [6]  的大型齧齒動物。 [7]  體形肥大,體長36~50 釐米,體重約5千克。尾11~12 釐米。頭粗短,耳圓短。四肢粗壯,毛褐色或黃褐色。頭上部從鼻墊約到耳基部黑色或黑褐色,其餘從枕部到尾基部的一半略帶白色,眼下、面頰、頸側、四肢和前後足淡黃褐色到淺黃色。腹部從唇到尾基部黃褐色至土褐色;尾遠端的一半上下呈鏽褐色。 [8] 
草原旱獺分佈於中國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及中部的錫林郭勒草原,以及大興安嶺西坡和中蘇,中蒙邊境一帶的低山和丘陵地區,其他國家見於俄羅斯外貝加爾及蒙古的東部和東北部。 [6]  棲息於高山草原地帶。穴居,羣棲。洞穴多築於陽坡。日間活動,每年9月上旬開始入穴冬眠,次年3月中旬出蟄。主要以草和植物的葉為食。冬季貯存少量食物。4月間交配,6~7月幼崽出洞。 [9] 
草原旱獺棲息於良好的牧場,在草原上挖洞營巢,食取優質牧草,而且食量甚大,對牧場和畜牧業危害很大,是草原害獸。獺皮可制裘、製革。但其毛皮質量遠不及中國區系中其他旱獺。獺脂、獺肉亦可食用。因此草原旱獺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利用價值。草原旱獺是中國呼倫貝爾高原旱獺鼠疾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從該旱獺體內曾分離出森林腦炎、蜱傳立克次體,布魯氏菌、土拉倫菌、李斯特氏菌、沙門氏菌病、鼠疫菌、巴斯德菌、類丹毒的病原體、鈎端螺旋體病的病原體或血清學陽性結果。 [10] 
中文名
草原旱獺
拉丁學名
Marmota bobak
別    名
土拔鼠
外文名
Bobak Marmo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松鼠科
旱獺屬
草原旱獺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松鼠亞目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非洲地松鼠亞科
亞    種
3個
分佈區域
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烏克蘭
命名者及年代
Müller,177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1] 

草原旱獺形態特徵

草原旱獺
草原旱獺(5張)
草原旱獺是一種大型地棲的齧齒動物。成體體重2200-5500克。體長而肥大,一般成體體長大於400毫米。四肢短粗,前爪尤其發達,善挖洞。頭短而寬,頸粗,耳殼短小,兩頰有須8-19根,長為30-50毫米。尾長相當後足長的2倍,尾端略扁平。前足4趾以第三趾為最長,拇趾十分退化,前掌具2掌墊,3指墊;後足5趾,具2蹠墊與5趾墊。乳頭5對。陰莖骨外形近“S”形,末端有不規則的齒狀突起。 [2] 
草原旱獺背部毛色呈黃褐或淡褐色,春毛較秋毛色淡,毛基為灰色,毛端為褐色。腹部土黃色,腹毛基部灰色,毛端土黃色。頭頂前至鼻端,旁至眼上緣,後達耳前,在這個區域內為栗色或深棕色,以鼻端最暗。尾端具有較長的黑褐色毛。 [2] 
草原旱獺頭骨基實,近三角形。額骨後面較為平直,沒有凹陷痕跡;眶後突發達,向外下方彎曲的弧度較小;顴弓前部外側面呈顯著的稜形;枕大孔背緣為方圓形。幼獸頭骨,在眶上突後部的腦顱部並不收縮,幾乎與眶上突之間的寬度相等。 [2] 
草原旱獺上門齒後無切跡。上下門齒前面內側具一縱溝槽,甚顯著。第二上前臼齒與第一臼齒冠相等,而小於最後兩枚臼齒齒冠,幼崽於當年秋即開始脱換前臼齒。 [2] 

草原旱獺棲息環境

草原旱獺多棲息在草原地帶低山丘陵地區,平均海拔在600-700米。在中國新疆主要棲息於高山草甸、森林草原和山地草原中植被比較茂密的地方,在內蒙古主要棲息於針茅羊草為主的典型草原的低山丘陵。 [2]  [3] 

草原旱獺生活習性

草原旱獺為白晝活動的鼠類,警覺性高,視覺和嗅覺都很發達。出洞時,先在洞口外的土丘上直立瞭望,觀察周圍動靜,若無危險,才離開洞口到附近活動。如遇到危險時,常發出叫聲,通報同類,並很快跑向洞口附近的土丘上陳望,或迅速鑽入洞內,如遇到人為驚嚇,會較長時間不出洞。草原旱獺白天在洞外活動、取食,在晴朗無風的早晨和傍晚,活動十分頻繁,雨過天晴更為活躍。 [3] 
草原旱獺為冬眠動物,每年9-10月,以家族共棲息在1個洞裏準備過冬,第2年4月初出蟄,冬眠和非冬眠的時間約各佔一半,有年間差異。草原旱獺每年換毛一次,換毛持續時間,開始於5月末至6月初,結束於7月末至8月初。雄成體較雌成體和亞成體換毛較早,一般相差10天左右。當年幼獺無換毛現象。當年進行生殖的雌獺換毛時間明顯推遲。其換毛次序是自後向前,由背部至腹部。一般先從臀部開始,依次是背部、肩部、頭部、四肢,以腹部、尾部和吻端最晚。新毛色灰而暗,且短而少絨;秋季被毛豐滿,色澤黃褐,並富有光澤。 [3]  [2] 
草原旱獺造洞於坡麓和丘間谷地。洞道離地面深達1.5-3.45米,長10-15米,直徑平均19釐米,巢室不多,通常只有一個,但較大,洞道曲折與分支較其他旱獺少,窩巢面積1.90×1.80平方米。草原旱獺的每個家族,常有幾個到十幾個洞穴,各洞道之間有明顯的跑道,洞穴按其用途分為“冬眠洞”、“夏眠洞”和“臨時洞”。冬眠洞是冬眠時家族成員都同居的洞,洞繫結構比較複雜。在冬眠洞周圍有數個夏居洞,供夏季產仔和育幼用,洞系構造較冬眠洞簡單。臨時洞是1-2米的盲洞,供幼獺玩耍和臨時避難用。在幼獺分居後常被改造為居住洞。和其他旱獺一樣,挖洞所拋出的土在洞口形成小的土丘(旱獺丘),高0.8-1米,直徑1.5-2米。 [4] 
草原旱獺最喜食針茅、隱子草等。但食譜較廣,除多種植物的綠色部分外,有時也食取昆蟲,冬季貯藏少量食物,其中包括草、根和種子。 [4] 
草原旱獺的天敵有狼、赤狐沙狐、黃鼬、艾虎以及某些猛禽。 [2] 

草原旱獺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烏克蘭。 [1] 
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北部和內蒙古中、東部的草原區。 [3] 

草原旱獺繁殖方式

草原旱獺1年繁殖1次,出蟄後不久便進入交尾期,懷孕期約40天,每胎產仔4-6只。幼獸出生3周後即可出洞活動。第3年性成熟,壽命較長,有的可超過10年。 [3] 

草原旱獺亞種分化

草原旱獺3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草原旱獺指名亞種
Marmota bobak bobak
Müller, 1776
2
草原旱獺四川亞種
Marmota bobak kozlovi
Fokanov, 1966
3
草原旱獺烏拉爾亞種
Marmota bobak schaganensis
Bazhanov, 1930
(資料來源: [5] 

草原旱獺保護現狀

草原旱獺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1] 

草原旱獺種羣現狀

種羣分佈不零散。1940年之前,該種分佈很廣泛,而且常見。1940年,歐洲種羣數量急劇下降,該種僅分佈在人跡罕見的地區和自然保護區。1960年,在俄羅斯和烏克蘭,該種被禁止狩獵,種羣數量隨之增加,而在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相比之下,種羣數量還沒有恢復,密度仍然很低,但在哈薩克斯坦中部地區種羣數量正在增加。草原旱獺種羣發展趨於穩定。 [1] 

草原旱獺為害特點

草原旱獺棲息於良好的牧場,在草原上挖洞營巢,食取優質牧草,而且食量甚大,對牧場和畜牧業危害很大,是草原害獸。草原旱獺是中國呼倫貝爾高原旱獺鼠疾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從該旱獺體內曾分離出森林腦炎、蜱傳立克次體、布魯氏菌、土拉倫菌、李斯特氏菌沙門氏菌病、鼠疫菌、巴斯德菌、類丹毒的病原體、鈎端螺旋體病的病原體或血清學陽性結果。 [4] 

草原旱獺治理策略

  1. 捕捉:人工捕捉或放養蛇、貓等動物。
  2. 藥物誘殺:在老鼠出沒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餌誘殺。
    • ①敵鼠鈉鹽0.05%餌料:每100公斤穀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敵鼠鈉鹽50克,翻拌均勻。
    • 殺鼠迷0.04%餌料:每100公斤穀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殺鼠迷40克。
參考資料
  • 1.    Marmota bobak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16-04-25]
  • 2.    馬逸清等編著.黑龍江省獸類志: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01月第1版:第258-263頁
  • 3.    汪誠信主編、劉起勇、姜志寬、袁光明副主編.有害生物治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09月第1版:第311-312頁
  • 4.    高共,王升文主編.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68頁
  • 5.    Marmota bobak  .biolib.cz[引用日期2016-04-25]
  • 6.    高共,王升文主編,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67頁
  • 7.    劉長仲主編,草地保護學 第2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12,第311頁
  • 8.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433頁
  • 9.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434頁
  • 10.    高共,王升文主編,中國鼠疫宿主動物及其防治,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