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麗紋象甲

鎖定
昆蟲名,為鞘翅目象甲科。中國的南方茶區均有分佈,是茶葉重要的芽葉害蟲。除為害茶外,還為害油茶、山茶、柑橘、梨、桃等。其成蟲咀食新梢葉片,自葉緣咬食,呈許多不規則缺刻,甚至僅留主脈,對夏茶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嚴重時茶園殘葉禿脈,影響產量,損傷樹勢。其幼蟲棲息土中咬食鬚根。近年來該蟲在福建部分茶園成災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別    名
茶葉象甲
黑綠象甲
花雞娘
中文學名
茶麗紋象甲
拉丁學名
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secta
鞘翅目
象甲科
分佈區域
國的南方茶區均有分佈

茶麗紋象甲形態特徵

成蟲
茶麗紋象甲 茶麗紋象甲 [1]
體長6~7 mm,灰黑色,體背具有由黃綠色閃金光的鱗片集成的斑點和條紋,腹面散生黃綠或綠色鱗毛。觸角膝狀,柄節較直而細長,端部3節膨大。鞘翅上也具黃綠色縱帶,近中央處有較寬的黑色橫紋。
橢圓形,黃白至暗灰色。
幼蟲
幼蟲體長5.0~6.2 mm,乳白至黃白色,體多橫皺,無足。
長橢圓形,長5.0~6.0 mm,黃白色,羽化前灰褐色。頭頂及各體節背面有刺突6~8枚,胸部的較顯著。 [1] 

茶麗紋象甲生活史及習性

茶麗紋象甲成蟲及若蟲 茶麗紋象甲成蟲及若蟲 [2]
茶麗紋象甲假死性 茶麗紋象甲假死性
茶麗紋象甲交配方式 茶麗紋象甲交配方式
該蟲1年發生1代,多以老熟幼蟲在茶叢樹冠下土中越冬。閩東地區(福安)3~4月越冬幼蟲陸續化蛹,4月中下旬成蟲開始分批出土,5月是成蟲盛發期,為害產卵盛期在5月上旬~6月間。成蟲終見期在8月間。在一天中以16~20時取食最烈,主要食害新梢嫩葉,自葉緣咬食,呈許多半環形缺刻,甚至僅留葉脈。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蟲具假死性,卵散產於樹下鬆土間,多數分佈在根際周圍。平均每雌可產200多粒。幼蟲在土中取食寄主鬚根。成蟲壽命9.4~58.3 d,最長的123d,卵期一般9 d,最長的14 d。 [1] 

茶麗紋象甲發生為害

幼蟲在土中食鬚根,主要以成蟲咬食葉片,致使葉片邊緣呈弧形缺刻。嚴重時全園殘葉禿脈,對茶葉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 。

茶麗紋象甲與環境的關係

茶樹被害狀 茶樹被害狀
 一般樹冠高大,生長良好的茶園,蟲口往往較多。幼齡茶園或留養茶枝葉幼嫩,發生較嚴重。茶園疏鬆、乾燥的土壤容易發生。採摘、田管等工作可幫助其傳播。7~8月間,茶園耕鋤、淺翻及秋末施肥深翻對初孵幼蟲入土及入後的幼蟲存活率影響明顯。冬季低温成蟲出土較遲,夏季高温對成蟲壽命有明顯的影響。 [1] 

茶麗紋象甲防治方法

茶麗紋象甲中耕滅蛹

掌握在盛蛹期,於茶叢雙側深耕土壤10 cm,對土中的蟲蛹有較好的殺除效果。中耕不僅破壞了蛹的棲息環境,造成化蛹土室的破裂,使蛹機械傷亡。另外,也使部分蛹體暴露於土表,以利天敵的捕食。

茶麗紋象甲人工捕殺

利用成蟲假死性,於盛發期震動茶樹,用工具(如塑薄膜)承接,集中予以消滅。或結合中耕除草,將其落地的成蟲埋入土中。

茶麗紋象甲養雞治蟲

在有條件的茶園,結合養雞治蟲。當成蟲盛發期,放雞於茶園,在放雞的同時,在拍擊茶樹蓬面,使成蟲假死落地,利於雞的捕食。

茶麗紋象甲藥劑防治

每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可選用白僵菌Beauveria brasianaVuill)871菌株粉劑22.5 kg/hm2毒土施菌; 成蟲出土高峯前噴施2.5%天王星800倍或98%巴丹800倍或1.2%苦蔘素500倍,或與白僵菌871菌粉0.5~1.0公斤/畝混用或用5%鋭勁特懸浮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