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角胸葉甲

鎖定
茶角胸葉甲,學名為Basilepta melanopus (Lefèvre, 1893),鞘翅目葉甲科角胸肖葉甲屬的一種甲蟲。分佈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閩北、贛南、湘南、粵北茶區受害重。是近年南方茶區為害成災的新害蟲。
拉丁學名
Basilepta melanopus (Lefèvre, 1893)
別    名
茶角胸葉甲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Insecta
鞘翅目Coleoptera
葉甲科 Chysomelidae
角胸肖葉甲屬
黑足角胸肖葉甲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目
肉食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科
肖葉甲亞科
中文學名
黑足角胸肖葉甲
總    科
葉甲總科 Chrysomeloidea
寄    主

茶角胸葉甲分佈情況

茶角胸葉甲
分佈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閩北、贛南、湘南、粵北茶區受害重。是近年南方茶區為害成災的新害蟲。

茶角胸葉甲危害特點

茶葉病蟲害 茶葉病蟲害
成蟲咬食茶樹嫩梢芽葉,幼蟲取食茶樹根系,對茶葉產量、品質影響很大。 [1]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長3.5—3.8mm,寬1.8—2mm,雄體長3.2—3.4mm,寬1.5—1。7mm,體翅棕黃色。頭頸短,頭部刻點小且稀,複眼橢圓形,黑褐色。觸角11節,第一節膨大,第二節短粗,餘各節基部略細,端部略粗,各節上密生細毛,l一4節黃褐色,5一11節黑褐色。前胸背板寬於長,刻點排列不規則,刻點較大且密,側緣後端l/3處外凸成尖角狀,前端1/3呈鈍角狀,後緣具一隆脊線。小盾片近梯形,光滑無刻點。鞘翅背面具10—11行小刻點,每行24—38個左右,排列整齊。後翅淺褐色膜質。各足腿節、脛節端部及跗節黑褐色,餘黃褐色。卵長0.7mm,長橢圓形,兩端鈍圓,初白色,孵化前變為暗黃色。末齡幼蟲體長4.4—5.2mm,C形,頭部黃褐色,上顎黑褐色,體白微帶黃色,3對胸足。蛹長3.9—4.1mm,頭淺黃色。
茶角胸葉甲 茶角胸葉甲
生活習性 湖南、廣東年生一代,以幼蟲在土中越冬。翌年湖南於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化蛹,5月上旬成蟲羽化,5月中旬一6月中旬進入成蟲為害盛期,6月下旬開始減少,5月下旬開始產卵,7月上旬開始孵化,再以幼蟲越冬。該蟲卵期約14天,幼蟲期280一300天,蛹期15天,成蟲期40—60天。天敵有螞蟻、黑步甲、毛列步甲等。
茶角胸葉甲 茶角胸葉甲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防其擴散。(2)培育抗蟲品種。(3)利用鳥類、螞蟻、步甲等捕食,也可放雞鴨啄食。提倡用白僵菌、蘇雲金桿菌處理土壤。(4)在幼蟲期、蛹期先翻鬆土層,距茶叢20cm開淺溝後噴灑20%速滅殺丁或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再混勻覆蓋,蛹期施藥效果較幼蟲期好。(5)成蟲羽化後10一15天,是防治適期,及時噴灑上述殺蟲劑,隔Io天再防一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