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洋窯製作技藝

鎖定
茶洋窯製作技藝,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2022年1月29日,茶洋窯製作技藝經福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 
中文名
茶洋窯製作技藝
批准時間
2022年1月29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茶洋窯製作技藝歷史淵源

茶洋窯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太平鎮葫蘆山村茶洋自然村,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其創燒於北宋中期,南宋、元時期規模最大,成為了福建地區著名的民間窯場,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市場,還沿着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銷往國外市場,其制瓷技藝也隨之傳播至世界各國。清代逐漸落寞,後一度中斷,直至20世紀80年代初在福建省文物普查時被發現,延平開始重點研究茶洋古瓷的器形、胎釉、花紋,以及燒造形式等,力求恢復茶洋窯的古法燒製工藝。 [3] 
2022年9月,茶洋窯亮相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峯會,作為官方指定用盞,重新走上國際舞台。 [4] 

茶洋窯製作技藝工藝特徵

茶洋窯吸收、融合龍泉窯、景德鎮、建窯、磁州窯和吉州窯等窯系技術成份,形成自己風格。產品以青釉、黑釉為主,兼燒青白釉、綠釉等,黑釉仿建盞,又有自己特點,碗以淺腹者多,深腹碗以腹與圈足間切成平面直角的“平肩”為特徵。另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黑釉盞,口沿施白釉,稱白覆輪,較為少見。器型較為多樣,以碗、盞為主,其他有杯、盤、碟、洗、壺、罐、爐、缽、盒、水注等。器胎因含鐵量較低,多呈灰色或灰白色,少量呈灰黑色,施釉不及底,多外壁釉層較厚,質感不及建窯的厚重。至今茶洋窯仍使用古法柴燒,温度從高到低全憑匠人經驗和眼力。 茶洋窯,作為福建陶瓷界的一件瑰寶,不僅展示了福建的陶瓷歷史,折射了中國千年的瓷器文化,還見證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