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梢蛾

鎖定
鱗翅目,尖翅蛾科。分佈於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地。寄主有茶、油茶和山茶。主要以幼蟲蛀食茶樹頂部新梢為害,造成新梢枯死。局部茶區發生嚴重,影響茶葉產量。
中文學名
茶梢蛾
拉丁學名
parametriotes theae K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昆蟲綱 Insecta
鱗翅目
尖翅蛾科
分佈區域
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

茶梢蛾形態特徵

茶梢蛾成蟲

體長5~7毫米,深灰色有茶梢蛾成蟲金屬光澤。觸角絲狀,比前翅稍長。前翅狹長,翅面有許多小黑點,翅中部近後緣有2個黑色圓斑。後翅狹長呈匕首形。前、後翅後緣均有長緣毛。 [1] 

茶梢蛾

橢圓形,淡黃色。

茶梢蛾幼蟲

成長後體長7~9毫米,頭部深褐色,胸、腹部蜜黃色,披稀疏短毛,腹足不發達。

茶梢蛾

黃褐色,近圓柱形,長約5毫米,末端有1對向前伸出的淡黃色棒狀突起。 [2] 

茶梢蛾發生規律

茶梢蛾在秦巴山區1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枝梢蟲道內越冬。次年5~6月化蛹,6~7月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卵產於茶樹中下部枝梢葉柄附近,7月上旬開始陸續孵化。幼蟲孵化後爬至葉背潛入葉內,在上下表皮間啃食葉肉,形成蟲斑。10月份以後,幼蟲陸續從葉片移到枝梢上,從節間蛀入枝梢內危害並越冬,有時,轉移的時間可持續至次年3月份。幼蟲進入枝梢後,頂端芽葉常枯死,但不立即脱落,在茶叢中極為明顯。幼蟲在枝梢內的蛀食蟲道長約10cm,枝梢上有圓形孔洞,下方的葉片上常有散落的黃色顆粒蟲糞。
茶梢蛾的發生量與茶樹栽培方式、茶園管理水平及海拔高度具有一定關係。一般條植茶園、留養水平高的茶園及幼齡茶園發生較多;及時分批採摘的茶園及合理修剪的茶園發生較少。在海拔800m以下茶園中發生較多,危害程度也重,隨着海拔的升高,茶梢蛾發生量減少。 [2] 

茶梢蛾防治方法

茶梢蛾苗木檢疫

調運苗木時要加強檢驗,防止傳播蔓延。

茶梢蛾農業防治

茶梢蛾在枝梢內越冬,在羽化前的冬春季節進行全園修剪,修剪的深度以剪除幼蟲(枝梢有蟲道的部位)為度,剪下的茶梢葉片要集中園外處理,進行燒燬或深埋。

茶梢蛾保護天敵

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儘可能少施化學農藥,可以保護茶園中的繭蜂、小蜂、寄生蠅蜘蛛步行蟲蜻蜓等天敵,抑制茶梢蛾的發生。

茶梢蛾化學防治

在幼蟲孵化後(7月中下旬)至轉蛀枝梢越冬前(10月份)及時進行化學防治。藥劑可選用40%樂果、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和50%巴丹粉劑1500倍液。噴藥時務必將有蟲斑的葉背噴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