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坑石雕刻技藝

鎖定
茶坑石雕刻技藝,廣東省恩平市傳統手工藝,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據《恩平茶坑硯石記》《履園叢話》《恩平縣誌》《恩平縣誌補遺》等歷史文獻記載,茶坑石雕刻技藝(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藝)起源於清朝嘉慶年初,流傳至21世紀初已有200多年曆史。茶坑石雕刻技藝是基於恩平茶坑石石材與中國文房四寶文化相結合而產生的傳統手工技藝,是恩平市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茶坑石雕刻技藝有選材、設計、勾圖、除浮、大雕、精修、拋光、捺蠟等8個流程,其中,設計、大雕、精修是形成茶坑石雕刻技藝特點和作品品質的重要環節。 [1-2] 
2013年11月22日,茶坑石雕刻技藝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VIII60。 [3] 
中文名
茶坑石雕刻技藝
批准時間
2013年11月22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手工藝
申報地區
廣東省江門市恩平市
遺產編號
VIII60

茶坑石雕刻技藝歷史淵源

茶坑石雕刻技藝茶坑石開採歷史

茶坑石(又稱恩平石,茶坑硯石, 現稱恩州奇石)的開採始於清朝嘉慶(公元1796—1820年)年初。據《恩平茶坑硯石記》《恩平縣誌》《恩平縣誌補遺》等歷史文獻中記載:“嶺南縣南、二十餘里溪盡處、入山又二十餘里、有巖曰茶坑、產石、嘉慶初,山民始掘之……”據考查,礦場現尚存有清代礦口的遺蹟,長80米,寬130米,高23米。
據恩平市外經貿局《恩平對外貿易大事記》顯示,1972年至1975年期間,茶坑石被規模性開採,作為原材料通過恩平橫板或開平二輕碼頭船運出口日本。但由於礦場地處偏僻,山路崎嶇,開採和運輸困難,開採者漸以便於開採的青刀石(俗稱磨刀石)冒充茶坑石供貨給日方,日方遂中止交易。
1974年,恩城鎮東區衣架廠上馬墨硯車間,採茶坑石為原材料,生產墨硯出口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至1983年因市場不景而停產,前後共產墨硯14萬隻。
1985年,時任廣東省地質局704隊地質工程師的鄭纘濃,根據雕刻師傅梁文生前的講述,參考《恩平縣誌》等文獻資料,尋到清代礦口,決意承包開發,次年,與有關部門簽訂承包合同,開發茶坑石,2004年鄭纘濃病故,但其傳承人還一直延續開採。 [2] 

茶坑石雕刻技藝雕刻技藝歷史

起源於清朝嘉慶年初,距21世紀初有220多年
阮元在《恩平茶坑岩石記》記載:“……嘉慶初,山民始掘之,持之端州,硯工見之,始採為硯,以冒端州石……而硯工必去其異者,以冒端巖而不自立名也,爰命硯工買石留其形色,而琢為硯,且記之”。阮元見茶坑石“種種形色”,但“(端州的)硯工必去其異者,以冒端巖而不自立名也”,所以“命硯工買石留其形色,而琢為硯”。此記錄證明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藝起源在清朝嘉慶年初,創始人正是阮元。
《恩平縣誌補遺》又記:“蘭修按、茶坑石不見紀載、自阮儀真師極稱之、始以名著、嘗視餘二硯、一背有青綠紋、刻為山水、題蘇詩云、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硯心有螺紋、旋至二三十重、其細如絲、淺碧色、其外純紫色、俱異品也、又贈餘一硯、背刻雲林小景、石之赭、葉之黃、水之碧、皆自然本色、時謝里甫太史善畫、亦喜為之隨石點綴、各有生趣、由是石以畫傳、近且以充貢品矣、大抵茶坑石質燥、扣之作金聲、發墨而損毫、若擇其紋之佳者縷作硯山亦雅品也。”由此觀之,阮元拿出了三塊茶坑硯,兩塊給其觀賞,一塊送給他,三塊的色彩、紋理均獨特。
清代學人江藩在《端硯記》中記錄了阮元開創把恩平茶坑石雕成硯的事件:“恩平坑,石出恩平,色類龍尾坑,又名茶坑,茶山所產也,石璞外層五色斕斑,阮伯元制命工刻為硯山,有霜林一幅,丹黃相間,極為工緻。”
據清人錢泳在《履園叢話》中記載:“……近日阮雲台宮保在粵東,又得恩平茶坑石,甚發墨,五色俱有,較端州新坑為優,此前人之所未見。”
《中國名硯·地方硯》收錄了“清代卵形恩平石硯”:長25釐米,寬16.5釐米,高2.5釐米。
由上述記載可以看出,茶坑石雕刻技藝的出現,得益於其與眾不同的“形色”,因為其形色獨特而令阮元怒其“不自立名”,於是“琢為硯”,自此開創了茶坑石雕刻技藝的歷史。雖然清嘉慶時的硯石雕刻技藝已經很鼎盛,但因茶坑石作品的獨特性,又出自名家之手,顧一現世就引起了關注,才被多種述著記錄下來。 [2] 
雕刻技藝的流傳歷史
在清朝起源並被充貢品,傳播廣。茶坑石雕刻技藝自一形成起,就因以依茶坑石的紋理和色彩“因石施藝”形成了其獨特性,並以其獨特性成型和流傳。“石以畫傳,”證明其紋理、色彩豐富,才能配畫或成畫,雕刻出來的作品“皆自然本色”,具有自然美,故而達到了“近且以充貢品矣”的品質,可見其雕刻技藝之高和傳播的盛況,也可見其技藝之高得益於阮元、謝里甫太史等名師。
於清末和民國期間在民間流傳,日漸凋落。因受到中國四大名硯的名氣影響和未形成品牌等原因,茶坑石雕刻技藝未能像中國四大名硯那樣大放異彩,但在民間卻有不少的愛好者“喜而習之”。據《廣東死事三將軍》《四朝成仁錄》《恩平縣誌》等史料記載:抗清將領王興,出生於恩平藍坑村,王興起義“事與雎陽,今古為烈”,失敗後,潰散的部下部分聚居於藍坑開枝散葉,後代多“躬耕雕硯不侍朝”。龍山就在茶坑的入山路旁,茶坑石的開採運輸必經過此地,藍坑人因天時地理便捷順理成章地學會了茶坑石雕刻技藝。後來,因人口遷徙等原因,藍坑人後代多改行從事建築雕飾、印章雕刻等職業,茶坑石雕刻技藝日漸凋落。
文革期間閃現羣眾性學藝高潮,改革開放後轉為家族傳承,傳承艱難。據茶坑石雕刻技藝第三代傳人吳輝英回憶及《鄭氏家譜》《歇馬梁氏族譜》記載,第二代傳人鄭纘濃的師傅梁文,1910年出生於恩平歇馬村,受“竹升量米也要供子讀書”的祖訓和歇馬村好學氛圍所影響,好學並喜愛文房四寶,拜私塾先生為師學習墨硯製作,並將墨硯供給村中子弟求學之用,所取硯材就是茶坑石。梁文娶妻鄭意(鄭纘濃的姑姑)後,於1938年左右攜妻遠渡重洋到婆羅洲謀生,1943年回到香港,重拾制硯手藝並開店經營文房四寶,賺得頗為豐厚的家產,因無兒無女,於1978年回到恩平定居。梁文深諳技藝傍身的重要,於是傳授內侄鄭纘濃茶坑石雕刻技藝,後來叫上師弟梁海一起傳授。在“文革”期間,因恩平的學毛著活動被樹為全省的樣板,書寫毛主席語錄成了學毛著的必備程序,硯台一時供不應求,管轄歇馬村的勝航公社(現聖堂鎮)宣傳幹事得知梁海有雕刻硯台的手藝,於是令梁海帶人趕製。梁海叫鐵匠打製一批雕刻工具,給生產隊員使用,並令其現學現產,生產出一批硯台以供急用。後隨着全省各地前來學習取經的團隊不斷增加,生產隊員手工雕刻滿足不了需求,於是,恩平學毛著工作組令恩城鎮東區衣架廠上馬墨硯車間,以梁海為技術負責人。梁海則在指導生產的同時,專門雕刻硯台,送給各路取經團隊,作為“學寶傳寶”的傳寶工具。梁海雕刻的“為人民服務硯台”受到歡迎,一時被尊稱為“大師傅”,被眾多羣眾拜為師,掀起了羣眾性學藝的高潮。而鄭纘濃則被茶坑石的美所吸引,對雕刻技藝表現出由衷的熱忱,又因他年輕好學,加之地質專業畢業背景兼喜玉石雕刻,天賦和領悟力特強,梁文於是令鄭纘濃潛心鑽研技藝,並資助他開店經營珠寶玉石,以資生活。也正是玉石經營,才得以籌集維持技藝傳承的資金。
雕刻技藝的工藝發展歷史
茶坑石雕刻作品自清朝嘉慶年間閃現曾作為貢品的輝煌, “文革”期間,因政治因素掀起了羣眾性學藝的熱潮。梁文把技藝傳授給鄭纘濃,鄭纘濃則把工藝加以研發,不斷創新。
《中國石硯概觀》之《二十五·恩平硯》中記載:“現代恩平縣仍有以恩平石(茶坑石)制硯,並以恩平硯稱之。但更多的恩平石已用於雕琢茶壺、茶杯和各種石雕工藝品,從而獨立門户,自成一家。”隨後附錄了《現代古幣恩平硯》“長31釐米,寬23釐米,高4.5釐米。黃綠色,石質潤膩,隨石之形,中間開一硯堂,四周刻各式古幣於泥土內外,還有顯露半截裝古幣的陶罐……”。從此中可以看出茶坑石雕刻技藝的特徵。
茶坑石雕刻技藝作品
鄭纘濃於1986年承包茶坑石礦場後,耗費數十萬元和十年之久的時間,做好勘測、鑑定、調研等基礎性工作,直至1998年註冊恩平市恩州奇石實業有限公司,以公司形式縱深研發茶坑石雕刻技藝,並把茶坑石以“恩州奇石”稱之。對鄭纘濃的研發,《人民日報》《工人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央視七台、央視四台、鳳凰衞視、廣東電視台、香港翡翠台等40多家新聞媒體前後作了新聞報道或專訪。
鄭纘濃的研發之路艱辛。在成立恩州奇石公司之初,提出了公司一直奉行的“三令”。一令:嚴禁以炸藥、大型機械開採茶坑石;二令:(技藝)必須堅持和倡導傳統文化;三令:必須堅持縱深開發,以市場養活傳統技藝的傳承。由於市場尚未開發,礦山的維護、開採費用成為傳承沉重的負擔,導致他投入了全副身價外還負債經營。為了維持技藝的傳承,鄭纘濃傳授妻子吳輝英雕刻技藝,還動員已在國企或行政單位上班的鄭麗燕、鄭麗蓮、鄭麗娜三位親生女兒放棄穩定的工作,跟他學藝,吳輝英動員外甥林志明放棄廣州的舒適生活,來到恩平,投身到雕刻技藝的傳承中。茶坑石雕刻技藝第三、四、五代傳承人秉承鄭纘濃對技藝的追求,潛心鑽研,努力開拓,在堅守茶坑石傳統雕刻文化的基礎上,縱深開發,融入時代的審美需求,形成了茶坑石別具一格的雕刻藝術,並藉助現代的媒體平台,積極推廣,使到茶坑石工藝品和日用品名聲鶴起。 [2] 

茶坑石雕刻技藝工藝特徵

一、石品獨特,工藝表現豐富
阮元在《恩平茶坑硯石記》中記載:“……恩平石無魚腦青花、而石中有黃龍、火捺、綠眼又多綠脈或縱橫相交、此則端硯所少矣、端州新坑潤而不發墨、恩平石雖不及老坑大發墨勝於新坑、恩平石外又有包皮裹之、或黃如霜葉、或紅如榴皮、如燕支、或綠如蕉葉、如苔錢、如荇帶、如蛛絲、或皺如松皮、或斑如虎皮、或青綠如古彝器、剖之其中或一黃龍紋、如汽水之流、或有綠紋、如繩線之結、或青綠數層相疊、種種形色、與端巖大異”。因為茶坑石產於寒武系地層為凝灰質板岩,故有上述獨特之處。
茶坑石除了顏色、紋理豐富外,隨着岩層分佈的不同其石品也不同,這也是獨特之處。如前述,它分為水草紋層、綠脈帶和彩紋層,每層的石品都各有特色,顏色不一樣、紋理不一樣、金屬元素不一樣、摩氏硬度也略有不同。更為獨特的是茶坑石自成形狀,如阮元所説茶坑石“積萬小戴土成大巖、塊塊碎瀝不相連屬、採之者如拆壁掘地而得磚、或重數十斤,或重數十兩”,巖體不是一整塊的,而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開採出來就具有各種形狀,如虎盤山林仰天長嘯、如山林秋景靜謐安詳、如青翠碩果令人垂涎,還有如瓜如果如螺如筍等。如此豐富的石品給茶坑石的工藝表現帶來了無限的空間,或松林小景、或農家田園、或大漠風沙、或春花秋色、或湖光山水樣樣皆宜,要表現寫意人生、旅途偶得、心頭兆結、福祿前程,必有一件適宜。
二、工具獨特,風格自成一家
獨樹一幟的肩鏟,催生出別具一格的雕刻技法,產生自成一家的工藝風格。肩鏟藉助全身的力量,依託肩部的厚實,力度能夠保持前後一致,刻面或線條自然流暢光滑。右手扶管,拇指與食指穩定方向、調節深淺,並藉助站姿的轉向和虎口的靈活,下刀穩而準,一推而過,力求一次成型,這樣雕出來的線條觀管與手工刻刀的觀感自然不一樣。由於茶坑石雕刻的大樣基本是由肩鏟完成,整個工藝品的風格雖然經過精修,但那種流暢、平滑、光潔的風格依然清晰在目。
三、重皮順紋俏色,因材施藝
利用茶坑石石皮凸顯作品主題是茶坑石雕刻工藝與眾不同的特徵。在許多硯石工藝中,石材的皮層往往因工藝的需要在開璞時被去除,或者因為是坑洞開採或鑿壁開採,無法保留石材完整的皮層,導致石硯基本沒有皮的。茶坑石的設計、雕刻則相反,重視石材的皮層,因為皮層有多重黃色,並隨着雕刻的深度不同而層次分明。從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皮層在整個工藝表現中佔有比較重要的位置。如古幣的鏽跡、霜染的樹林、遠山秋色、大漠風沙、穀穗的金黃、衣襟的黃緞、黃土的暗紅、宮廷的華麗、動物的毛色等。可以説,皮層在整件作品的工藝表現中起着聚焦、生色、凸顯主題的作用。
茶坑石雕刻技藝進校園
茶坑石雕刻技藝進校園(3張)
“順紋而為”是茶坑石設計和雕刻的主要工藝特徵。茶坑石的紋理是石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粗略統計,紋理超過50種,主要有:虎斑紋、龜背紋、水果紋、水草紋、金線、綠帶、黃火捺、綠火捺、田螺紋、彩雲紋、荷葉紋、年輪紋、蒼枝紋、碳化紋、積木紋、沙漠紋、筍節紋、漣漪紋、眼紋,漢字紋、字母紋等,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塊紋理。如“水果盤”中的水果,稍不留意,你會以為是印刷上去的,待你細察後,會懷疑是不是水果化石。又如“壺中壺”,紋理形成的圖案就是一個有嘴有把的茶壺、“杯中杯”的圖案就是一個俏形俏色的杯子,“二千年”套杯中的“二”、“千”、“年”字樣清晰可辨,真可謂天地造化、物萃天工。如此豐富的紋理,又形成了茶坑石雕刻的另一個工藝特徵:順紋——設計思路要順着紋理特點,雕刻要着重顯現紋理特點。因為紋理稀有重複,一旦破壞就無可挽回,只能望紋興嘆了,所以,“觀紋察色”是很考眼力和藝術修為的,是茶坑石設計和雕刻的工藝特點和精髓所在。
“俏色”是茶坑石雕刻技藝重要的特徵。除了注重皮層的顏色表現外,茶坑石雕刻技藝還注重石材的天然顏色和紋理的色彩。材體有紅、紫、黃、綠、藍等,七彩俱全,既有純粹一種顏色的,也有數色相疊相交的,而每種顏色又有不同的層次、由深至淺或由淺至深,由元色漸變成其它顏色,豐富多彩。紋理則以黃、綠、紫、紅為主。材體顏色和紋理顏色各有特點,相映成趣,是天然的工藝品材料。利用皮層、材體和紋理形成的三重顏色,結合浮雕、淺雕、高深雕等技法,能顯現作品的層次感、立體感和華麗感 。 [2] 

茶坑石雕刻技藝工藝流程

茶坑石雕刻技藝有選材、設計、勾圖、除浮、大雕、精修、拋光、捺蠟等8個流程,其中,設計、大雕、精修是形成茶坑石雕刻技藝特點和作品品質的重要環節。選材分“眼選”和“勾選”兩種。設計有“敲、觀、描、定、修”5個步驟,即敲擊聞聲防裂變、觀顏察紋量身裁、描龍繪鳳腹中空、氣定神閒見山水、修身養性顯真章。勾圖有墨勾、粉勾、針勾三種方法。大雕基本使用肩鏟完成。精修是用手工刻刀將細節精雕細琢,加強觀感和美感。拋光經過粗拋、中拋和細拋三道工序。肩鏟是茶坑石雕刻技藝的獨特工具,鏟法主要包括推(波)、刨(平)、犁(深)、轉(角)等技法;茶坑石雕刻的刀法融匯了南北石雕、玉雕的刀法,主要有鏟、鏤、戳等技法,還有角、刺、挑、磨等刀法。茶坑石雕刻的主要技法有片雕、鏤雕、浮雕、磨刻等,其中片雕是半圓雕或立體雕,是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藝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浮雕分為淺浮雕、高深雕;磨刻是從浮雕技法中結合恩平茶坑石獨特的材體逐漸衍形成的。茶坑石的設計、雕刻重視石材的皮層,因其皮層有多重黃色,並隨着雕刻的深度不同而層次分明,茶坑石雕刻藝人們善於用其表現古幣的鏽跡、霜染的樹林、遠山秋色、大漠風沙、穀穗的金黃、衣襟的黃緞、黃土的暗紅、宮廷的華麗、動物的毛色等。 [2] 

茶坑石雕刻技藝傳承保護

茶坑石雕刻技藝傳承價值

一、歷史價值
文房四寶文化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茶坑石雕刻技藝屬於四寶中的硯文化,它的起源和發展見證了硯文化的發展歷程。
茶坑石雕刻技藝對於傳承嶺南文明,表達人文思想,呈現社會生活歷史場景,都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因此,它是地方文明得以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地方文明得以豐富多彩的重要內容。
二、文化價值
許多傳統文化項目在歷經歷史風雨後,歸於沉寂,而茶坑石雕刻技藝則通過創新、融匯、吸納不斷適應現代的需求,闖出了一片天地,擁有一定的市場和文化地位,這對於如何通過傳統文化樹立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有較大的示範意義和作用。
三、科學價值
茶坑石雕刻技藝一直以來都重視對資源的保護,通過檢測、鑑定其品質,堅持科學開發,與相關職能部門簽訂保護性協議,履行保護職責,使資源得到保護和合理性開發利用,這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具有較大的科學借鑑意義。
四、審美和收藏價值
茶坑石工藝品既傳承傳統石硯文化又具有自成一家的工藝風格,並通過工藝的不斷創新,滿足現代的審美需求,加上石品獨特而優異,頗具收藏價值。 [2] 

茶坑石雕刻技藝傳承狀況

因茶坑石雕刻技藝學藝週期較長,對從業者的文化修養要求較高,加之年輕人不願意學藝,人才呈現斷檔的趨勢。同時,因玻璃工藝、鐵藝等現代化工藝品對傳統工藝品市場的衝擊,茶坑石雕刻工藝品的生存空間不斷萎縮,急需加強保護。 [1] 

茶坑石雕刻技藝傳承人物

林志明,男,1966年9月生。2014年8月,林志明入選廣東省級第四批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茶坑石雕刻技藝。 [4] 

茶坑石雕刻技藝保護措施

2015年,恩平市恩州奇石實業有限公司被省評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5] 

茶坑石雕刻技藝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6月11日—12日,廣東省文化廳、清遠市人民政府舉辦了2016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廣東分會場系列活動,茶坑石雕刻技藝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份參加了巡展。 [5] 
2018年12月,恩平市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走進鰲峯中學,向該校學生展示茶坑石雕刻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6] 
榮譽表彰
2009年11月,由林志明設計的《開平碉樓》獲“開平碉樓杯”全國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金獎。 [2] 
2010年12月,硯雕《知足常樂》《雄風》分獲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賽時文化活動工藝美術展覽金獎和銀獎。 [2] 
2012年5月,由林志明創作的恩州奇石作品《君子》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