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坑村

(隸屬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鎖定
茶坑村,位於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門水道銀洲湖畔,面向南海,背靠鳳山,田野、魚塘環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全竹美食街有序分佈,可謂依山傍水,鍾靈毓秀。在這裏,走出了中國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法學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的梁啓超
中文名
茶坑村
外文名
chakeng village
別    名
熊(ní)子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新會會城街道
地理位置
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新會區中北部
面    積
約 6000 畝
政府駐地
茶坑村委會
電話區號
0750
郵政編碼
529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400多人
著名景點
梁啓超故居
熊(音讀“泥”)子塔(銀湖塔影)
火車站
廣珠城軌新會站,廣珠鐵路新會南站
車牌代碼
粵J
方    言
粵語-四邑片-新會話
主要家族
特色建築
草支堂;北帝廟;衷玉、和石樑公祠;宏文社學等

茶坑村人口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3張)
茶坑村常住人口5400多人,常住户1380户。電腦500台,平均户佔有率36%;手機2400台,人均佔有率44%;固定電話1100户,佔有率為79%; 電視1300台,平均户佔有率94%;村委會現訂有各類報刊40份以上;宣傳欄在全村共分佈有20個。

茶坑村經濟建設

茶坑村陳皮之鄉

茶坑村 茶坑村
茶坑村不僅歷史源遠流長,更是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在這裏,流傳着這樣的説法:能看到熊(音ni,能字下面加三點)子塔的地方出產高品質的陳皮,而熊子塔下的茶坑村,歷來被公認為最適宜新會柑種植的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給茶坑村的新會陳皮鍍上了濃厚的歷史色彩。目前,茶坑村有新會柑種植面積150多公頃,年產新鮮柑果逾9000噸。粵陳堂公司就位於中國陳皮之鄉新會茶坑村,粵陳堂首席柑藝師梁國寅先生是當代茶坑村種柑帶頭人之一。近年來,茶坑村緊緊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紅利,大力做好“一塊皮”的文章,將陳皮產業提升為“一村一品”戰略來打造,依託新會陳皮村等產業龍頭企業,目前已形成柑苗選育、柑果種植、陳皮加工、檢測、包裝、儲存、展覽、銷售等一條完整產業鏈,覆蓋一、二、三產業,帶動村內及周邊村民創業就業。 [3-5] 

茶坑村韭黃專業村

茶坑村地處銀洲湖畔,有着生產土壤肥沃、生態條件優良、生產技術過關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多年來大力發展韭黃種植,形成會城韭黃生產基地,被新會區命名為韭黃生產專業村。

茶坑村農產品基地村

2002年12月,該生產基地經評價核准,成為廣東省第二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茶坑主要農作物品種以水稻、韭黃、韭菜、木瓜、香蕉、夜蘭花為主,特色農業為韭黃、韭菜。全村韭黃種植面積2000多畝,日產優質韭黃、韭菜5噸多,年產值1000多萬元,全村人均收入4500元。還種植廣東三寶之一“新會柑”。

茶坑村獲獎情況

新會茶坑村榮獲2015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茶坑村歷史文化

茶坑村啓超故里

茶坑村 茶坑村
茶坑村是梁谷隱(號疊繩堂),明永樂年間從源清鄉東甲村遷居至茶坑開基的。也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啓蒙思想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新法學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和書法家的國學大師,有“中國近代百科全書式的天才學人”之稱的梁啓超故居所在地,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新會會城以南12公里處,地處銀洲湖畔,背靠鳳山,鳳山東面是西江、潭江匯合處。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辦事處辦所轄村之一,全村面積6平方公里,分為十四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5400多人,是全國著名僑鄉。現為江門市生態示範村、農村科技信息直通車示範村,先後被授予江門市衞生村、文明村等美譽。 改革開放以來,茶坑村充分利用茶坑村人緣地利優勢,大力對外招商,積極引進外資,取得了可喜的業績。全村共擁有3個工業區,主要企業涉及五金、紡織、電子、食品、製衣等領域,產品暢銷世界各地。
茶坑特色建築
茶坑特色建築(7張)
茶坑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農業經濟穩步發展,主要種植水稻、韭黃、水產和生豬養殖等,全村韭黃種植面積2000多畝,日產優質韭黃、韭菜5噸多,被新會區命名為韭黃生產專業村。農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生態農業、效益農業穩步發展,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茶坑村茶坑熊子塔

宏文社學 宏文社學
茶坑村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旅遊資源豐富,有歷史人文景觀梁啓超故居、紀念館;還有建於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的熊子塔,又名凌雲塔,八角七層,巍然屹立於茶坑鳳山之巔。熊(讀泥)是”熊“字下面四點少了一點,系新會特有的一個字據“新會縣誌”記載:“熊子山在城南二十里,又有鼠熊,馬熊,東熊,西熊,長熊諸山山凡五,各有三足,故云”熊“熊子山下,河流縱橫,潭江和西江支流在此匯入銀洲湖,故亦稱熊海。遊客登臨其上,可遙望銀洲湖景色,稱為銀洲塔影(新會八景之一)。梁啟超十一歲時所作“登塔”詩,1982年由嶺南書法家秦篔生書寫勒石立於塔下詩曰:“朝登凌雲塔,引領望四極;暮登凌雲塔,天地漸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為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搔首獨徘徊,此理終難得。”村間還有幢精巧的閣樓。閣樓總共三層,磚木結構,青磚牆身,一層樓頂四個菱角由四條龍組成,二層樓頂四個菱角由四隻獅子組成,最頂端呈現的是二龍戲珠的造型。正門門匾額刻着“宏文社學”,兩側石楹聯為“黨癢塾序式於古,智水仁山在此堂”,據説均為梁啓超手跡。
茶坑村 茶坑村
陳皮,產於新會區,尤以銀洲湖為核心的潭江兩岸沖積平原帶和南部濱海沉積平原新墾區,即新會民間流傳茶坑熊子塔圍田區,出產的陳皮最佳。陳皮以獨有香味及藥用品質享有盛譽。陳皮在藥用上有理氣、健胃、燥濕、祛痰的功效。陳皮酒,其色、香、味都具特色,熊子塔陳皮酒便是以陳皮為主要原料釀製的著名特產,歷史悠久,遠銷海內外。 [2] 
明清時期,茶坑鄉屬於廣州府新會縣潮居都 轄區。新會的讀書人都把熊子塔稱作“文筆”,認為此地人傑地靈,定出文魁式之人。
如今,村內綠樹婆婆,四季常青,村容村貌日新月異,社會治安穩定,醫療衞生保健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民羣眾安居樂業。茶坑村全體黨員幹部羣眾在村黨支部正確領導下,正把握廣珠鐵路和中國南車項目發展新機遇,尋求新發展,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總目標統攬發展大局,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從前,以更為優惠的政策,更加熱情的服務,歡迎海內外客商前來茶坑村投資興業。
茶坑村貌 茶坑村貌
凌雲塔 凌雲塔

茶坑村所獲榮譽

2021年8月,被廣東省林業局認定為“2020年廣東省森林鄉村”。 [1] 
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