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茲(拼音:zī或cí)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始見於甲骨文。形聲字。本義是指草木茂盛;引申為現在、此時、這個、此、草蓆等義。 [3] 
中文名
拼    音
zī、cí
部    首
五    筆
UXXU
倉    頡
TVII
鄭    碼
UAZZ
筆    順
431554554
字    級
一級字(1653) [1] 
平水韻
平聲·四支 [2] 
注    音
ㄗ、ㄘˊ
總筆畫
9
四角號碼
80732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字源演變
𢆶之借形變體分化字。字本作𢆶,晚周習於形體上部追加兩短橫筆(從二玄),以區別於𢆶,此為小篆茲字所本;或再形變異(上部訛作從艸),此為小篆茲字所本。後世均寫作茲。《説文》:“茲,黑也。從二玄。”《舂秋傳》曰:“何故使吾水茲。”案:許慎引《春秋傳》語出自《左傳·哀公八年》,文中“茲”今本作“滋”。晉杜預注云:“濁也。”《説文》讀茲如玄(xuán),乃承自𢆶之古音,其義亦緣自𢆶字古表幽玄之色的用法(參見𢆶字條),這裏概指水色混濁。從𢆶字派生出來的“茲”也可沿襲𢆶字作為近指代詞的用法,相當於“此”、“這”之義(參見𢆶字條)。秦石鼓文《車工》:“𤙡𤙡角弓,弓茲(茲)㠯(以)寺(持)。”又《左傳·哀公二十一年》:“念茲在茲。”許慎以“草木多益,從艸,茲省聲”訓“茲”字,“茲”乃“茲”變異筆畫所致,二形皆為茲之異文。《爾雅·釋詁》:“茲,此也。”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德經》:“民多利器,而邦家茲昏。”其茲字蓋讀如滋,表示程度,有更加之義。上述用法的“茲”皆讀為zī。又漢代西域國名“龜茲”讀為qiū cí。 [4]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本義:草木茂盛。
grow
茲,草木多益也。——《説文》
五藏之氣,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素問·五藏生成論》
茲茲
名詞
年。
year
今茲美禾,來茲美麥。——《呂氏春秋》

草蓆。
straw mat
蓐謂之茲。——《爾雅》。注:“茲者,蓐席也。”
毛叔鄭奉明水,衞康叔封布茲。——《史記》

現在;此時。
now;at present
茲予大享於先生,爾祖其從與享之。——《書·盤庚上》

姓。《通志·氏族略四》:“茲氏,姬姓,魯桓公之孫公孫茲之後。”



代詞
這個,此。
this
總茲戎重。——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揮手自茲去。——唐·李白《送友人》
茲遊快且愧矣。——《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而母立於茲。——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茲事體大
這裏。
here
文王既沒,文在不茲乎?——《論語》

副詞
通“滋”。益,愈加。
more
由由乎茲免。——《管子·小問》
行地茲遠。——《管子·小匡》
賦斂茲重。——《漢書·五行志七》

語氣詞
相當於“哉”。

嗚呼!休茲!——《書·立政》

名詞
“龜茲”(qiūcí):古代西域的國名,唐代征服東突厥時曾在此設郡,舊址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



參考資料:漢語大字典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艸木多益。從艸,茲省聲。子之切。 [3] 

説文解字注

(茲)艸木多益。詩小雅:兄也永嘆。毛曰:兄,茲也。戴先生毛鄭詩考正曰:茲今通用滋。説文茲字説雲:艸木多益。滋字説雲:益也。韋注國語云:兄,益也。詩之辭意言不能如兄弟相救,空滋之長嘆而已。按大雅職兄斯引傳亦云兄,茲也。從艸,絲省聲。絲宋本作茲,非也。茲從二,音,字或作滋。茲從絲省聲。韻㑹作聲。者,古文絲字。滋孶鷀皆茲聲,子之切。一部。經典:茲,此也。唐石經皆誤作茲。 [3]  [11] 

康熙字典

古文𦱳茊《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並音孜。《説文》:草木多益也。
又《爾雅·釋詁》:此也。《書·大禹謨》:念茲在茲。
又蓐席也。《爾雅·釋器》:蓐謂之茲。《公羊傳·桓十六年》:屬負茲舍,不即罪爾。注:諸侯有疾稱負茲。
又《史記·周本紀》: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草之名。
又《通志·氏族略》:宋茲成,墊江人。
又通滋。《前漢·五行志》:賦斂茲重。揚子《太𤣥經》:天不之茲。
又荀子《正論篇》:琅玕龍茲。注:與髭同。
又《篇海》:音慈。龜茲,國名。 [3]  [12-13] 
説文解字“茲” 説文解字“茲” [10]
康熙字典“茲” 康熙字典“茲”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內地 中國內地
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
日本 日本

書寫演示

茲字書寫筆順 茲字書寫筆順
筆順:①點②撇③橫④撇折⑤撇折⑥點⑦撇折⑧撇折⑨點

書法欣賞

參考資料:漢典網 [6]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疾之切/子之切
dzʰi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子之切/疾之切
tsi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清
津之切
tsie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牆之切
dzie
平聲

合口呼
全濁
胡涓切
ɣiuɛn
韻略

平聲





津之切


平聲





牆之切

增韻

平聲





津之切


平聲





牆之切

中原

陰平聲
支思



全清

tsï

陽平聲
支思



次清

tsʼï
洪武

平聲


全清
津私切
tsie

平聲


全濁
才資切
dz‘ie
參考資料:漢典網 [7]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s
i̯əɡ
先秦
王力系統
ts
ǐə
先秦
董同龢系統
ts
jəɡ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s
jiəɣ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s
jəg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əї


jəї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ї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əї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脂之

je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s
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s
ǐə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s
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s
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s
ï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s
ǐə
參考資料:漢典網 [8-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