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茨岡

(普希金創作的敍事長詩)

鎖定
《茨岡》是俄國詩人普希金創作的敍事長詩,寫於1824年。
《茨岡》是普希金在南方所寫的一組浪漫主義長詩的最後一篇,長詩敍述俄羅斯貴族阿樂哥滿懷自由的理想,拋棄繁華的城市投奔遊牧為生的茨岡人。茨岡姑娘真妃兒遇見阿樂哥,收留了他並與其相愛。於是阿樂哥就在那裏住下來,過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兩年以後,真妃兒愛上了另外一個青年。阿樂哥懷恨在心,把妻子和她的情人一起殺死了。真妃兒的父親茨岡老人寬大為懷,並沒有懲罰阿樂哥,他帶着一羣茨岡人離開“可怕的山谷”,把阿樂哥獨自留在“不祥的曠野上”。
在《茨岡》這篇敍事詩中,阿樂哥是一個“只追求個人自由”的人,作品通過阿樂哥這個形象揭示了浪漫主義人物的失望和脱離現實。 [1] 
作品名稱
茨岡
外文名
Цыганы
作    者
【俄國】亞歷山大·普希金
文學體裁
敍事長詩
創作時間
1824年
字    數
約3000

茨岡內容簡介

在比薩拉比亞草原上有一個茨岡人(即吉卜賽人)部落在遊牧,他們四處為家,過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一天茨岡女人真妃兒帶回了一個外族小夥子阿樂哥。阿樂哥由於衙門的追捕,希望能加入茨岡人的流浪隊伍。真妃兒的父親高興地接納了他。第二天早晨,茨岡人動身去另一處地方。真妃兒擔心阿樂哥會思念故土,途中阿樂哥對真妃兒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他厭惡沒有愛情和歡樂的城市生活,如今他希望能和相愛的真妃兒一起浪跡天涯。阿樂哥隨着茨岡人過了兩年自由的流浪生活。他對過去毫不留戀。他已然是一個真正的茨岡人,牽着熊在觀眾面前討賞絲毫不覺得難為情。但是真妃兒對他的愛並不長久,她愛上了另一個人,這令阿樂哥非常惱火和痛苦,夜不能寐。真妃兒的父親用自身經歷勸慰阿樂哥放寬心懷。老頭兒年輕時愛上了真妃兒的母親,但是她後來拋下幼女,與另一隊茨岡人走了。阿樂哥奇怪老頭兒為什麼不報復自己的妻子,老頭兒回答説沒有人可以控制別人的愛情,逝去的東西是追不回來的。阿樂哥抓到真妃兒和另一個茨岡小夥子約會,嫉恨中他殺死了他們。人們埋葬了兩具屍體,出發繼續流浪。老頭兒拒絕阿樂哥與他們同行,他不能容忍他們的隊伍中有一個兇手,一個只要自由屬於自己的人,剩下阿樂哥一個人在墳前痛苦。 [2] 

茨岡創作背景

普希金寫作這首詩時正是歐洲各國民主革命運動先後失敗、俄國處於一片政治黑暗的時期。普希金對啓蒙主義的華美語言和浪漫主義的理想產生了懷疑,一直縈繞在詩人心頭並被他熱烈歌頌的自由,儘管還是他繼續探索的主題,但已不再是僅僅作為美好理想來謳歌的主題。以浪漫主義的激情與現實主義的冷靜分析為創作手段的《茨岡》,正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內心思考和創作風格的轉變。 [3] 
普希金曾在比薩拉比亞(今摩爾多瓦)草原上與茨岡人(吉普賽人)部落一起流浪的經歷。他聽説古羅馬詩人奧維德也曾在此被放逐,類似的經歷引起普希金的共鳴。浪跡草原的那段時光,詩人不僅聽茨岡人歌唱,算卦,品嚐飲食,在部落帳篷裏或篝火旁與他們共眠,甚至與耍熊的藝人結為好友。詩人體驗了他們的歡樂,也感觸了流浪族羣的悽苦和悲劇人生,所有這些生活體驗為後來《茨岡人》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普希金創作《茨岡》,除受拜倫影響,更直接的影響可能來自於俄國宮廷詩人傑爾查文。 [5] 
1820年5月,普希金最終離開莫斯科,降職在南俄殖民總督英索夫將軍麾下服務。詩歌創作伴隨着他近於流放的生活,環境固然險惡,但並沒有退化詩人的激進思想和創作熱情。他常常出去考察當地居民生活,在摩爾達維亞草原,在茨岡人的遊牧生活中,他寫下了大量札記。1824年10月,普希金完成了長篇敍事詩《茨岡》。 [8] 

茨岡人物介紹

阿樂哥
主人公阿樂哥對貴族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傳統道德感到失望,他渴望自由,於是他離開文明社會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過無拘無束的生活,但阿樂哥的失望具有更加明確的社會內容(對追逐金錢、出賣靈魂、相互欺騙等社會現象的失望),在迴歸自然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他能和茨岡人融為一體地生活)。
真妃兒
真妃兒,茨岡姑娘。儘管詩人對真妃兒着墨不多,但廖廖數筆,一個灑脱自由、無所羈絆、渾身洋溢着草原氣息的茨岡姑娘形象便躍然紙上。真妃兒的性格完美有力。作為大自然女兒的真妃兒對人的態度如自然本身一樣純樸、真誠、坦率、毫無矯揉造作。 [7] 
茨岡老人
同阿樂哥相對立的茨岡老人的形象,是被詩人理想化的形象。這位老人被賦予了啓蒙學者所讚揚的在“自然狀態”下的人所具有的美德:正直、善良、熱愛自由並尊重別人的自由。但他生活貧窮,經歷坎坷(他年輕時被妻子拋棄,老年又喪女),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茨岡老人和阿樂哥的形象分別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社會的自由和文明社會的幸福的否定,反映出詩人的迷惘。

茨岡作品鑑賞

茨岡主題思想

作者雖然傾注筆墨描繪茨岡人的生活,而其實際表現的卻是俄國上流社會青年探尋出路的主題。阿樂哥原是一個貴族青年。他厭惡城市生活和“文明社會”,並與之發生了衝突,從而想到茨岡人中自由自在地過日子。作者從浪漫主義文學的表現手法出發,充滿詩意地讚美了茨岡人的生活,以此與城市文明相對照,藴藉、含蓄地抨擊貴族上流社會。但是,作者又指出,作為一個貴族階級的知識分子,想要脱離本階級的影響,擺脱本階級的傳統習慣,與勞動人民融合一體,是十分困難的。阿樂哥雖然生活在遊牧民族中並娶了他們的姑娘,但他做夢也忘不了自己原先的環境;他的傳統的私有制觀念與個人主義劣根性,又折磨着他容不得真妃兒的變心與偷情。終於,他幹出了極端粗暴行為,挫傷了這個部落的感情,他被拋棄了。在這裏,長詩通過阿樂哥的思想行為與茨岡民族的古老道德傳統的矛盾,再次抨擊了貴族階級的弊端。同時,又在展示阿樂哥的複雜思想性格特徵時,勾勒了19世紀初俄國貴族青年的迷茫和找不到出路的狀況。 [4] 
阿樂哥的這些性格特徵,很能反映當時俄國青年的“憂鬱症狀”和要求擺脱憂鬱的願望,也體現了詩人當時處在流放環境中的情緒。在愛情上,阿樂哥和真妃兒在一定條件下真心相愛,殺死了戀人和情敵之後他也痛心疾首,由此可看出,建立在只考慮自身的自由基礎上的愛情只會以悲劇為結局。而詩人能深刻地寫出這個悲劇,則意味着作者對浪漫主義所熱情謳歌的追求個性絕對自由的理想表示懷疑。當然,詩歌通過對阿樂哥形象的塑造,也充分地暴露了貴族知識分子的利己主義的性格特徵。阿樂哥帶着文明人的氣息和貴族階級的意識到純樸的人民中去建立自由的生活,是全詩描寫的中心。阿樂哥把愛人視為私有財產,把自己痛恨的鎖鏈反過來套在愛人身上。阿樂哥的結局表明,脱離人民的思想危機和脱離社會的個人反抗,註定是要失敗的,是沒有太多的社會價值的,而且還會給普通人帶來害處。阿樂哥的形象比較複雜,而這個複雜性格則又反映出詩人對待俄國貴族的革命運動的矛盾心理,普希金的敍事詩固然表現了他對現實的不滿,但其叛逆情緒比較平和,而且對資產階級個性自由的理想和個人主義的英雄行為持懷疑態度,因而他對拜倫式的英雄做了俄國化的處理。
墳前阿樂哥的痛苦令人感到他也是自私的情慾的犧牲品。無論是真妃兒,還是阿樂哥,都聽憑自己的情慾的驅使,只要求自己的自由,這樣的愛情只能以悲劇結束。雖然同樣是表現自由的主題,《茨岡人》中的悲劇表明普希金對浪漫主義者所熱情謳歌的個性絕對自由的理想表示懷疑。

茨岡藝術特色

首先,長詩的浪漫主義情調濃厚。作者無論在描寫茨岡人生活,還是構思情節、塑造人物上,都充分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使全詩洋溢着一種迅捷而又凝重、親切而又遙遠的神話色彩,對錶達作者的立意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其次,作品中的三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尤其是茨岡少女真妃兒,舉動談吐躍然紙上,音容笑貌如見其人,是相當成功的藝術形象。

茨岡後世影響

小説《卡門》受到《茨岡》啓發,歌劇《卡門》在改編時也借用了《茨岡》的素材用於歌詞創作。

茨岡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1月29日),俄羅斯文學家、詩人、小説家,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