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茄二十八星瓢蟲

鎖定
茄二十八星瓢蟲,又名酸漿瓢蟲,屬鞘翅目瓢蟲科瓢蟲。成蟲體長6毫米,半球形,黃褐色,體表密生黃色細毛。前胸背板上有6個黑點,中間的2個常連成1個橫斑;每個鞘翅上有14個黑斑,其中第二列4個黑斑呈一直線,是與馬鈴薯瓢蟲的顯著區別。卵長約1.2毫米,彈頭形,淡黃至褐色,卵粒排列較緊密。幼蟲共4齡,末齡幼蟲體長約7毫米,初齡淡黃色,後變白色,體表多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環紋。蛹長5.5毫米,橢圓形,背面有黑色斑紋,尾端包着末齡幼蟲的蜕皮。 [3] 
茄二十八星瓢蟲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內蒙古,南抵台灣、海南及廣東、廣西、雲南,東起國境線,西至陝西、甘肅,折入四川、雲南、西藏。長江以南密度較大。多棲息於中國東部地區,以長江以南為多。在中國廣東年發生五代,無越冬現象。成蟲白天活動,有假死性和自殘。寄生植物茄子、番茄、辣椒、馬鈴薯、大白菜、葫蘆科蔬菜等。成蟲和幼蟲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呈網狀,嚴重時全葉食盡,此外食瓜果表面。成蟲將卵塊產於葉背。初孵幼蟲羣集為害,稍大分散為害。老熟幼蟲在原處或枯葉中化蛹。卵期5-6天,幼蟲期15-25天,蛹期4-15天,成蟲壽命25-60天。 [3] 
茄二十八星瓢蟲食用植物葉片的葉肉,輕度危害時形成許多不規則透明的葉紋,後呈現褐色斑痕,引起植株枯萎。危害嚴重時葉片葉肉食盡,僅殘留上表皮呈網狀,有時還能危害果實和嫩莖,茄子果實被害,被啃食部分變硬,帶有苦味,影響品質。 [4] 
別    名
酸漿瓢蟲
中文學名
茄二十八星瓢蟲
拉丁學名
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 (Fabrici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瓢蟲科

茄二十八星瓢蟲簡介

茄二十八星蟲 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鞘翅目瓢甲科,危害馬鈴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及黃瓜、冬瓜、絲瓜等葫蘆科蔬菜,以茄子為主。此外,還危害豆類、龍葵、酸漿,曼陀羅、煙草等 [1] 

茄二十八星瓢蟲外觀特徵

茄二十八星瓢蟲幼蟲 茄二十八星瓢蟲幼蟲
成蟲體長6毫米,半球形,黃褐色,體表密生黃色細毛。前胸背板上有6個黑點,中間的2個常連成1個橫斑;每個鞘翅上有14個黑斑,其中第二列4個黑斑呈一直線,是與馬鈴薯瓢蟲的顯著區別。卵長約1.2毫米,彈頭形,淡黃至褐色,卵粒排列較緊密。幼蟲共4齡,末齡幼蟲體長約7毫米,初齡淡黃色,後變白色,體表多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環紋。蛹長5.5毫米,橢圓形,背面有黑色斑紋,尾端包着末齡幼蟲的蜕皮。

茄二十八星瓢蟲分佈範圍

分佈北起黑龍江、內蒙古,南抵台灣、海南及廣東、廣西、雲南,東起國境線,西至陝西、甘肅,折入四川、雲南、西藏。長江以南密度較大。

茄二十八星瓢蟲生活習性

成蟲 成蟲
分佈中國東部地區,但以長江以南發生為多。在廣東年發生5代,無越冬現象。每年以5月發生數量最多,為害最重。成蟲白天活動,有假死性和自殘性。

茄二十八星瓢蟲生長繁殖

雌成蟲將卵塊產於葉背。初孵幼蟲羣集為害,稍大分散為害。老熟幼蟲在原處或枯葉中化蛹。卵期5-6天,幼蟲期15-25天,蛹期4-15天,成蟲壽命25-60天。

茄二十八星瓢蟲寄生植物

茄子、番茄、辣椒、馬鈴薯、大白菜、葫蘆科蔬菜等 [2] 

茄二十八星瓢蟲為害特點

成蟲和幼蟲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呈網狀,嚴重時全葉食盡,此外尚甜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變硬,帶有苦味,影響產量和質量。

茄二十八星瓢蟲防治方法

茄二十八星瓢蟲農業防治

人工捕捉成蟲。利用成蟲的假死性,用盆承接,並叩打植株使之墜落,收集後殺滅。
人工摘除卵塊。雌成蟲產卵集中成羣,顏色豔麗,極易發現,易於摘除。

茄二十八星瓢蟲藥劑防治

在幼蟲分散前及時噴灑下列藥劑: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1%滅殺斃乳油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注意重點噴葉背面。
參考資料
  • 1.    玉主編;王樹桐,劉淑香,張維宏副主編,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金盾出版社,2016.02,第208頁
  • 2.    李金堂主編,茄子病蟲害防治,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2,第70頁
  • 3.    茄二十八星瓢蟲  .·科普中國網[引用日期2023-07-03]
  • 4.    金明弟,路鳳琴,李惠明,蔬菜職業農民技術指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5,第4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