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范蠡墓

(界中范蠡墓)

鎖定
范蠡墓位於南陽市宛城區瓦店鎮界中村東南約一公里。 [1] 
中文名
范蠡墓
地理位置
宛城區瓦店鎮界中村 [1] 

范蠡墓人物生平

范蠡,字少伯(約公元前534年—前449年),按東漢初年學者袁康的《越絕書》卷六記載:“生於宛橐,或五户之虛(即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商家鼻祖。他一生曲折傳奇,聲名顯赫,從不言敗,奮鬥不止。三次遷居,兩次辭官,三致千金,三散千金。從政越國,曾集軍、政、司法大權於一身,興一國滅一國,使弱小的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經商二十餘年,富可敵國,又“富好行其德”,成為春秋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和成功實踐者,是影響中國社會發展的偉大歷史人物。范蠡的事蹟與精神在故里宛城留下了眾多文化元素,成為范蠡文化不可替代與仿製的唯一特色。 [1] 
范蠡墓

范蠡墓史書一脈相承

《史記•勾踐世家》中有六種典籍在多處説:“范蠡,楚宛三户人”。最早的《越絕書》載“范蠡始居楚,生於宛”。《吳越春秋》雲:“大夫種姓文名種,字子禽,荊平王時為宛令,之三户裏”,三謁范蠡。《會稽典錄》生動地記述了文種的兩次走訪。“文種駕車而往,蠡避之。後知種之必來謁,謂兄嫂曰:‘今日有客,願假衣冠。’有頃種至,扺掌而談,旁人觀者聳聽之矣”。這是先於三國時劉備三顧諸葛亮的“草廬對”。既表現出范蠡的才華橫溢,又展現了他對當時天下大勢的準確分析。 [1] 

范蠡墓地方誌不斷

地方誌書記載五百年不斷,明清一直到現代,明嘉靖《河南通志》、清順治、康熙、雍正年間的《河南通志》、明嘉靖年間的《南陽府志》、明萬曆年間的《兗州府志》,清康熙、光緒年間的《南陽縣誌》,新中國成立後的《南陽地區志》、《南陽縣誌》均載:春秋宛縣南三户裏,又名“橐”、“五户”,是范蠡故里。 [1] 

范蠡墓圖書相互印證

地理書、文學書、工具書的相互印證。《水經注》卷31《淯水》載:“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城側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 酈道元在北魏孝明帝五年(公元524年)曾任河南尹,他言之鑿鑿地認為:范蠡宛縣人,宛城南30裏就是他的故里。大詩人李白在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春,經南陽所作《南都行》讚道:“南都信佳麗,武闕橫西關。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與五羖,名播天壤間。”生性高傲的詩仙把南都劉秀、范蠡、百里奚稱為高不可攀的英雄豪傑。明代大文學家“公安派”領袖袁氏兄弟於1610年過南陽時,袁宏道著《宏道日記》,袁中道著《遊居柿錄》中寫道:“從臨水驛(今宛城區瓦店)發,過光武故里(白水村,今瓦店八里鋪),經范蠡鄉(今瓦店界中),宛三户也。”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時任南陽知府的清代大儒葉佩蓀寫過一首七律詩《界冢范蠡廟》,詩曰:“涅陽古道沒沙墟,界冢何年少伯廬。故國久辭三户遠,扁舟長向五湖疏。風流今古吳宮怨,霸氣春秋越絕書。總為楚材能雪恥,寒潮不必怨靈胥。”做過三地知府,兩任省級按察使,又著述等身的葉佩蓀認為:宛城界中就是范蠡的故里三户。1980年8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第574頁,在范蠡詞條裏註釋: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縣)人。1984年7月,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海•歷史分冊》(中國古代史)第227頁注:范蠡,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1994年11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第235頁注:范蠡,中國春秋末年軍事謀略家、政治家,生卒年月不詳。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地理書、文學作品、工具書上下1500年,范蠡故里文化在宛城相互印證,脈絡清晰,經久不衰。 [1] 

范蠡墓祠廟屢毀屢建

祠廟兩千年屢毀屢建。按照記載,宛城(今河南南陽市)南紀念范蠡的祠、廟最晚建於漢代。王國維的《水經注校》卷31《淯水》篇説得清楚:“後漢末範曾,字子閔,為大將軍司馬,討黃巾賊至此祠(宛城南三十里處),為蠡立碑,文勒可尋。夏侯湛之為南陽,又為立廟焉,城東有大將軍何進故宅,城西有孔嵩舊居。”這説明,在東漢初,這裏就有座紀念范蠡的“三公城”。東漢的二十八宿之首鄧屬(公元元年-公元58年),家在新野,曾在這裏宴請過賓客。城東西兩側又有皇親國戚何進,南海太守孔嵩的故宅。敬仰范蠡的後漢將軍範曾,於公元184年與黃巾軍交戰時,到范蠡墓前祭拜,又為其立碑。晉代散騎常侍夏侯湛,約在公元305年做南陽相,又為其蓋了廟。是祠毀了在舊址上蓋廟,還是另闢地蓋廟,不詳。但直到公元前6世紀,酈道元考證《水經》勘淯水時,還能看到碑刻。明成化《河南縣誌》載:“範大夫廟,在南陽縣南30裏,祀越大夫范蠡”。《清康熙三十二年南陽縣城圖》(公元1693年)在縣城南約40裏處,顯示範蠡廟一座。2019年宛城區以修復古村落為由,逐級上報,省撥款180萬元,由當地政府主持,在宛城區黃台崗鎮范蠡村(原三十里屯)再建范蠡祠,兩層仿清代建築,大殿建築面積615平方米,高10.3米,至目前總投資420萬元。2000年來,故里人為紀念先賢范蠡,祠、廟代代相傳,綿延不斷,充分説明,范蠡故里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堅韌的凝聚力,它不只是文化一個符號,而是一種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與傳承力量。 [1] 

范蠡墓實物與傳説

實物與傳説相得益彰。1971年平墳運動,原南陽縣瓦店鎮界中村孫氏家族墓園,出土一尊《孫喜公墓誌銘》。銘文在對其生平事蹟介紹中,4次提到范蠡的名字,稱:“世居於郡之南界冢鎮,古稱范蠡之鄉焉”。銘文是明萬曆二十六年(1599年),由曾任清吏司主事的進士朱浩撰文。1995年5月,又在該村孫道奎家發現一方高43釐米,寬80釐米,厚15釐米的石額。刻有“古范蠡鄉”四個隸書大字,落款為“大清乾隆二十七季桂月立”,即1763年8月,據鄉人口傳:這是界中鎮6個寨門上9塊匾額之一,鑲嵌於南門外側上方。當地民謠曰:“川林巍巍,淯水泱泱,唯我家園,范蠡故鄉”。更為奇妙的是,在該村東南約一公里處還有一座范蠡、西施墳。幾個上了年紀的人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讀私塾,每年清明老師要帶領學生去掃墓。據鄧州老越調劇團的人説:“該劇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很多年,開春演第一場戲需要先到西施墳墓祭拜。”他們認為,越調是越國戲,是由西施隨范蠡帶到南陽的,因此西施是越調戲的祖先。可見范蠡故里文化已成為宛城人骨子裏的傳承基因,是銘刻於心的歷史印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