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茂州

鎖定
茂州,古州名。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南會州置,治所在汶山(今茂汶)。轄境相當今四川北川、汶川及茂汶羌族自治縣等地。其後略有縮小。明初廢汶山縣入本州,清雍正後升為直隸州。1913年廢,改本州為縣。
中文名
茂州
創造時代
類    型
南會州置
發展歷史
明初廢汶山縣入本州
史料記載
茂州,通化。下都督府。開元户二千五百四十。鄉一十三。元和户六百九十。
禹貢梁州之域。本冉?ζ國,漢武帝破南越,冉?ζ等皆震恐,請臣置吏,元鼎元年以冉?ζ為汶山郡,今州即漢蜀郡汶江縣也。周保定四年立汶州,隋開皇五年改為會州,大業三年罷會州為汶山郡。武德三年,改置南會州總管府,貞觀八年改為茂州,以茂滋山為名。
州境:東西四百七十八里。南北三百六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二千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東都三千里。南至成都府三百七十里。東至綿州取松嶺關路三百七十里。〔南至彭州三百七十里。西至維州二百二十里。〕北至翼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麝香,升麻。賦:麻布,元和貢:麝香,生馬牙硝。
管縣四:汶山,汶川,通化,石泉。
汶山縣,中下。郭下,本漢汶江縣地,晉改為廣陽縣,屬汶山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汶山縣,屬會州,皇朝改屬茂州。按汶山,即岷山也,南去青山、石山百里,天色晴明,望見成都。山嶺停雪,常深百丈,夏月融泮,江川為之洪溢,即隴之南首也。
汶江,北自翼州南流,經縣西二里。
石密溪,在縣東十九里。
汶江城,在縣北三里。
汶川縣,中下。北至州一百里。本漢綿?音夷。縣地,梁於此置汶川縣,縣西汶水,因以為名,仍於縣置汶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汶州,汶州,即茂州汶川縣理是也。六年又屬會州。武德中,改隸茂州。玉壘山,在縣東北四里。
濕坂,在縣南一百三十七里。嶺上樹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嘗暫燥,故曰濕坂。
大江水,一曰汶江,至汶山故郡乃廣二百步。
廣柔故縣,在縣西七十二里。漢縣也,屬蜀郡。禹本汶山廣柔木,有石紐邑,禹所生處,今其地名刳兒畔。
故桃關,在縣南八十二里。遠通西域,公私經過,唯此一路。關北當風穴,其一二里中,晝夜起風,飛沙揚石。繩橋,在縣西北三里。架大江水,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夷人驅牛馬去來無懼。
今按其橋以竹為索,闊六尺,長十步。
通化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六十里。本漢廣柔縣地,周武帝時,於此置石門鎮。隋開皇六年,以近白狗生羌,於金川鎮置金川縣,十八年改為通化縣。皇朝因之。
蜀山,在縣東北六里。
縣城,累石為城,內實外險,東北二百並累石,南面西面臨岸,去地百餘丈。
石泉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漢汶江縣地,貞觀八年於此置石泉縣,屬茂州。
石城山,在縣東南一里。
石密水,經縣南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