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苻堅

(前秦第三位皇帝)

鎖定
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文玉,祖籍略陽郡臨渭縣(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出生於鄴城(今河北省臨漳縣),氐族前秦第三位君王,中國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景明帝苻健之侄,文桓帝苻雄之子。
苻堅雅量瑰姿博學多才皇始年間,苻堅襲父爵為東海王。壽光三年(357年),苻堅與清河王苻法襲殺苻生,自立為大秦天王。即位後,着手革除暴政,主張黎元應撫,夷狄應和;重用王猛權翼鄧羌等漢族士人,抑制豪強,強化王權;鼓勵農耕,教民以區種之法,興修關中水利,以增加財政收入、緩和階級矛盾及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提倡儒學,興辦教育,以漢族政治傳統和文化傳統的繼承者自命,積極推行聖君賢相的治國之道;對各族實行服而赦之的方針,凡歸順或投降的少數民族貴族基本採取優容政策。十餘年後,前秦大治,百姓豐樂,北方出現承平景象。建元六年(370年)以後,苻堅陸續消滅前燕前仇池國前涼代國,取東晉梁、益二州,派呂光征討西域,結束北方長期分裂的局面。統一北方後,苻堅自恃強兵百萬,資仗如山,欲滅亡東晉,實現混一六合之志。建元十九年(383年),親統大軍南伐,折戟於淝水之戰,國勢大衰,胡族首領慕容垂姚萇乞伏國仁接連自立。 [38] 
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堅出奔五將山,被後秦將領吳忠俘獲,軟禁於新平。姚萇逼迫其交出傳國玉璽,苻堅言已將玉璽送晉國,誓死不讓玉璽落入羌人之手,最終被姚萇縊死於新平佛寺,終年四十八歲。諡號宣昭皇帝,廟號世祖。
全    名
苻堅
別    名
秦世祖
秦宣昭帝
秦文昭帝
秦壯烈天王
苻文玉 展開
別名
秦世祖
秦宣昭帝
秦文昭帝
秦壯烈天王
苻文玉
苻永固
苻家神
苻堅頭
苻郎 [270]  收起
永固、文玉
諡    號
宣昭
廟    號
世祖
所處時代
魏晉南北朝
民族族羣
氐族
出生地
鄴城
出生日期
338年
逝世日期
385年10月16日
逝世地
新平郡漆縣
安葬地
新平郡漆縣
主要成就
誅暴君、統一北方、佔領巴蜀、收復西域、廣建太學、興修水利、推廣區種法、實行漢化、發揚經學、廢除胡漢分治、開創解散部落制度 [54] 
在位時間
357年7月登基(在位28年)
年    號
永興甘露建元
籍    貫
略陽郡臨渭縣
名    言
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
前    任
苻生
繼    任
苻丕
朝    代
前秦

苻堅人物生平

苻堅天才少年

苻堅,字永固、文玉,小名堅頭。前秦文桓帝苻雄之子,前秦惠武帝苻洪之孫,前秦景明帝苻健之侄,祖籍略陽郡臨渭縣,但苻堅從小在鄴城長大。苻氏是有扈氏後人,祖先世代為氐族首領。在後趙皇帝石虎進攻關中時,苻洪率族歸服,苻氏遷徙到現今的河北臨漳一帶。後苻洪投靠東晉,被任為徵北大將軍,不久自稱三秦王。苻洪死後,其子苻健在公元350年入據關中,次年稱帝,建都長安。苻堅之父苻雄因輔佐長兄創業有大功,被封為丞相、東海王。 [20] 
史稱苻堅自有貴相,傳説背後有讖文:“草付臣又土王咸陽”,“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體的“堅”,也就是説,他將來就要在咸陽稱王立國了,這條讖文在迷信的古人看來是非常吉利的事,於是就為他取名“苻堅”。也許正是應驗了讖文中的話,苻堅自幼聰明過人,七歲時就知道幫助周圍的小夥伴了。八、九歲時,言談舉止猶如大人,所以倍受祖父苻洪的寵愛。
當時有個叫徐統的人,很擅長看面相,有一天在路上看到年幼的苻堅長相非比尋常,就上前拉住他的手説:“這裏是皇帝巡行的街道,你們在此玩耍,不怕司隸校尉把你們捆起來嗎?”苻堅回答説:“司隸校尉只捆有罪的人,不捆玩耍的小孩。”徐統對隨行的人説:“這孩子有霸王之相。”後來兩人又相遇,徐統對苻堅説:“你的面相不同尋常,日後必定大貴。”苻堅一本正經地説:“如果真的有那一天,我終生不會忘記您的恩德。”後來,苻堅誅殺苻生繼位,果然沒有忘記徐統的恩情,擢升其少子徐攀為琅琊太守。 [21] 
在苻堅八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向爺爺苻洪提出請個家庭教師的請求。苻洪驚奇地望着孫子説:“我們從來只知喝酒吃肉,如今你想求學,實在太好了。”於是欣然答應。 [22]  第二天就請來了家庭教師。苻堅學習非常刻苦,潛心研讀經史典籍,隨着學識的不斷增長而立下了經世濟民、統一天下的大志,遂又結交了許多當世豪傑,很快成了朝野享有盛譽的佼佼者。

苻堅政變登位

公元354年(皇始四年),苻雄去世,本為東海王世子的苻堅承襲父爵。另獲授龍驤將軍苻健更以苻洪曾經在後趙獲授此號勉勵苻堅 [23]  ,苻堅當時便揮劍捶馬,被苻健的話所感動和激勵,士卒見此,亦心服苻堅。當時經歷了永嘉之亂石虎冉閔之亂,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北方各國的征伐導致華夏大地殘破不堪,苻堅從小便定下“混六合為一家,視夷狄為赤子”的決心 [16]  ,誓要消除各民族的仇恨,讓百姓們都過上幸福的日子,無論是漢人或是胡人。苻堅博學多才藝,更有經略大志,廣交豪傑義士。 [24] 
公元355年(皇始五年),苻健病死,太子苻生繼承帝位。苻生是天下少有的暴君,視殺人如兒戲。每逢接見大臣,都讓侍從箭上弦,刀出鞘、鐵鉗、鋼鋸等擺放跟前。看誰不順眼,就隨即殺掉。如哪位大臣有諫言,就被視為誹謗,殺之;若有人説奉承話,就被視為獻媚,亦殺之。因此,朝中人人自危。
公元356年(壽光二年),前秦皇帝苻生聽説張祚被殺,前涼新主張玄靚年幼。於是派遣閻負梁殊出使前涼,前涼權臣張瓘詢問前秦宗親人才,閻負、梁殊盛讚了東海王苻堅、清河王苻法、晉王苻柳、廣平王苻黃眉、西縣候苻雅、新興王苻飛、武都王苻安等宗室親王。 [239] 
公元357年(壽光三年),姚襄謀圖關中,並聯結前秦境內的羌人,苻堅與苻黃眉鄧羌等人率兵抵抗,終在鄧羌成功誘使姚襄出擊而由苻黃眉率主力將姚襄擊敗,並擒殺姚襄,逼令姚襄弟姚萇率其部眾歸降前秦。然而,當時前秦皇帝苻生賞罰失當,兇殘好殺,苻黃眉等人因立大功後未受褒賞,反受侮辱而謀反。雖然最終苻黃眉謀反失敗,但苻堅當時很有聲譽,羌族首領姚襄的舊將薛贊權翼亦欣賞苻堅的才能,並私下對苻堅説:“如今主上殘忍暴虐,搞得全國人心離散。常言説得好,有德者昌,無德者亡。神器業重,不要讓政權落到外姓之人手中,希望殿下早作打算,行商湯周武王之事,以順應天意民心。”強汪梁平老等人亦勸苻堅取而代之。
苻堅感到自身實力不足,不敢輕易動手,而在暗中謀劃。或許苻生也聽到了風聲,在夜晚對身旁的侍女説:“苻法和苻堅兄弟也不可信賴了,明天我就把他們都除掉。”侍女等苻生熟睡後,秘密報告了苻堅。苻堅兄弟才不得不立即採取行動,召集親兵,分兩路衝進苻生的王宮,把喝醉的苻生拉到另外一個房間幽禁起來,廢為越王,史稱雲龍門之變。苻堅廢除苻生後,將帝位讓給了庶兄苻法,但苻法自以庶出不敢受尊號,苻堅在羣臣的勸進下即位,苻堅自降帝號為天王,稱大秦天王,改元永興,實行大赦。後遣使殺死苻生,諡其曰厲。
苻堅即位時,前秦社會一派混亂。關中本來是各民族雜居的地區,民族仇殺此起彼伏。前秦在戰亂中建國,法律制度都不健全。苻生又實施殘暴統治,已有水旱災害發生,致使千里秦川豪強橫行,百姓苦不堪言。
苻堅在做東海王時,就痛感時弊誤國害民,因而即位後決心開創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頓吏治,懲處不法豪強,平息內亂,實行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他深知明政無大小,以得人為本的道理,所以廣招賢才,並首先從調整最高領導機構入手,果斷地處斬了幫助苻生作惡的佞臣董榮趙韶等二十餘人,苻堅又恢復被苻生冤殺的雷弱兒魚遵毛貴王墮梁楞梁安辛牢等忠良的名譽,並善待他們的後代子孫。 [26] 
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潔的漢族士人蔘與朝政,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寒門出身的王猛。又修整一些名實不符的官職,恢復已絕的宗祀,上禮神祇,鼓勵農業,設立學校,扶持鰥寡孤獨和年老無依者。另亦褒揚稱頌一些有特殊才行、孝友忠義、有德業的人。後苻堅下令各地方官員都上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四項才德的人才,若真的是人才就得賞賜,否則就被降罪;另苻堅亦不優待宗室,即使是宗室中人,若無才幹都會被棄用,於是當時國內官員都十分稱職。而通過開墾耕地,令前秦倉庫充實,人民温飽而令盜賊也少了。
苻堅亦下令與民休息,在即位次年(公元358年)討平於幷州叛變的軍閥張平後就下令偃甲息兵,直至公元365年出兵平定劉衞辰曹轂的叛亂前都沒有大型的軍事行動。苻堅又應當時秋旱而下令減省膳食和暫停奏樂,將金玉錦繡等貴重物品散發給軍士,並命後宮省儉服飾。苻堅更開發山澤,且得出的資源不限於官府和權貴,連平民百姓也可使用。
公元364年(甘露六年),苻堅下令各公國自置中尉、大農及其他官屬,然而眾人卻以當時富商趙掇、丁妃等人車服盛如王侯,紛紛延攬這些富商為二卿。苻堅於是下令延攬富商為卿者降爵位到侯爵,並下令沒爵位或官職的人都不能在都城百里以內乘車馬,工商、奴隸及婦人亦不得穿戴金銀錦繡,違者處死。

苻堅任用王猛

苻堅和王猛 苻堅和王猛 [281]
另一方面,苻堅重用漢人王猛。王猛少年時,家貧如洗,為了餬口,年紀不大就販賣畚箕。但他人窮志不窮,為人嚴謹、博學多才。東晉桓温曾許以高官厚祿,王猛認為東晉王朝已腐敗,堅辭不就。後來經呂婆樓推薦認識了苻堅。二人一見如故,於是苻堅把王猛留在自己身邊,即位後拜王猛為中書侍郎。 當時,京師的西北門户始平縣豪強橫行,百姓叫苦連天。苻堅派王猛前往治理始平縣。王猛執法嚴明,雷厲風行,剛到任就把一個作惡多端的奸吏當眾打死。致使奸吏的狐朋狗黨聯名上告,並勾結執法官將王猛逮捕,押送到長安獄中。
苻堅聞聽大驚,親自到獄中看望和責問王猛:“當官理政要把仁義道德放在首位,怎能上任就殺人?”王猛從容地説:“治理安定的國家要用禮,治理亂世要用法。我一心為陛下剷除奸暴不法之徒,現在才殺掉一個奸吏,還有千萬個奸吏擾亂社會治安;如果陛下認為我不能消滅奸吏,安定社會治安,我甘願受懲罰;若説我太殘酷,實在不敢接受。”苻堅聽罷打心眼裏高興,認定王猛是治理亂世的幹才。遂向在場的文武大臣説:“王猛可真是管仲子產一類的人物啊!”於是,當即赦免王猛,對他更加信任。
王猛以一介寒士,接連得到苻堅的重用提拔。一些元老顯貴很不服氣,妒火中燒。姑臧侯樊世,是隨苻洪入定關中的氐族豪帥。他居功自傲、當眾侮辱王猛説:“我們與先帝共興大業,辛苦耕耘,你無汗馬之勞,憑什麼能坐享其成?”王猛回擊説:“讓你去耕種還算便宜了你,我還想讓你當屠夫作廚子給我享用呢。”樊世勃然大怒説:“姓王的,走着瞧,若不把你的腦袋割下來掛在長安城門上,我就不活在世上。”苻堅得知後説:“如果放任樊世之流跋扈不殺,朝綱就無法整肅。”此後,樊世進宮,又和王猛當場爭吵起來。樊世破口大罵,並舉起拳頭想打王猛,被左右拉住。苻堅見樊世如此狂妄,當即下令把他拉出去斬首。
樊世被殺,在氐族豪強中引起軒然大波。他們又紛紛到苻堅面前詆譭王猛。苻堅非常生氣,除責罵外,還舉起鞭子把他們揍了一頓,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但仍有一些氐族顯貴,自恃皇親國戚,恣意妄為,特世強德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依仗自己是明德太后的弟弟,酗酒行兇,魚肉百姓,胡作非為。王猛早有所聞,一天又見他在大街上胡鬧,王猛當即決定逮捕強德,斬首示眾,陳屍街頭。隨後又和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全面查處擾民亂政的權貴,接連誅殺了二十多個不法的貴戚豪強。於是,京城內外百官震肅,豪強貴戚無不老實守法。社會風氣大為好轉,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良好秩序,老百姓拍手相慶。苻堅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他深有感觸地説:“現在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制的好處。”

苻堅富國強兵

隨着吏治的整頓,恣意妄為,貪污受賄等腐敗現象日趨消除,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大為好轉。苻堅又開始了禮治建設,也就是設立學校辦教育,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培養治國人才。他自幼學習漢族文化,仰慕儒家經典,為扭轉胡人迷信武力,輕視文化知識的落後觀念,積極恢復了太學和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招聘滿腹經綸的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的子孫入學讀書。苻堅每月到太學一次,考問諸生經義,品評優劣,勉勵他們刻苦學習。
苻堅還親自挑選品學兼優的學生,讓他們到各級權力機構任職。同時規定:俸祿百石以上的官吏,必須“學通一經,才成一藝”。如果不通一經一藝,則一律罷官為民。由於苻堅的大力倡導,並同官吏的選任結合,前秦很快就出現了勸業競學、養廉知恥的風氣。不僅培養了官僚後備隊伍,提高了統治階層的文化素質,同時也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
苻堅即位後,前秦的經濟形勢也極其困難。由於戰亂不息,天災連年,出現了國庫空竭,民生凋敝。為了迅速扭轉百廢待興的蕭條局面,苻堅決定偃甲息兵,大力發展生產。
公元358年,前秦廣大地區遭到大旱,為了同老百姓一起渡過難關。苻堅下令減少自己的膳食,撤銷歌樂,後宮皇妃以下的宮女改換布衣。不再穿綾羅綢緞。文武百官也相應地減少俸祿,以示與民共休慼。同時還指令開發山上的礦產林木,解除限制河流湖泊漁業的禁令,使國家和百姓共同分享。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使人民獲得休養生息。由於苻堅的措施得力,雖然遭遇大旱,卻沒有引起大的饑荒災難。
為了解決關中地區少雨易旱的問題,苻堅下令官府證調了豪富童僕三萬人,開發逕水上游,鑿山起堤,疏通溝渠,灌溉梯田和鹽鹼地,使荒蕪了多年的田地又重新長出了五穀,老百姓深受其利。苻堅還親自耕作,他的夫人苟皇后也到近郊養蠶 [28]  ,以勸勉農民積極從事農業生產和絲織。苻堅又多次派遣使臣到各地巡視,撫卹孤寡老人。勸課農桑,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獎勵努力種田的農民。後來,前秦再次遭遇大旱災,苻堅考慮到農民歉收,就下令減免部分租税,節約官府開支,適當降低官俸,並規定不是當務之急就不要徵派徭役了。 由於苻堅把發展農業作為基本的國策,前秦的經濟恢復很快,幾年後便出現了安定清平、家給人足的新氣象。史載,從長安到各州都,都修了通道驛亭,遊人和商販沿途取給十分方便。老百姓有歌謠説:“長安大街,楊槐葱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

苻堅五公之亂

公元361年(甘露三年)正月,劉衞辰擄掠邊境百姓五十多口人作為奴婢,打算進獻給前秦天王苻堅,苻堅得知此事後斥責劉衞辰,讓他把擄掠的百姓放回去。劉衞辰因此而背叛前秦,一心依附於代國 [193] 
公元364年(甘露六年),汝南公苻騰謀反被殺,當時王猛苻生諸弟尚有數人,建議苻堅除去五人,否則終會為患,然而苻堅不聽。至次年,因着劉衞辰曹轂的叛亂,苻堅親自率軍出征平定,並北巡朔方以撫諸胡。時為徵北將軍的苻幼趁機領兵進攻當時由太子苻宏、王猛及李威留守的首都長安,只因李威領兵擊斬苻幼而平定亂事。
苻幼起事時其實還暗中聯結了徵東大將軍、幷州牧、晉公苻柳以及徵西大將軍、秦州刺史、趙公苻雙,但苻堅以二人分別為伯父苻健愛子及已之同母弟而不問罪,亦不將此事公佈。然而,二人卻與時為鎮東將軍、洛州刺史的魏公苻廋及安西將軍、雍州刺史的燕公苻武共謀作亂。苻堅得知,於是召四人到長安,但四人就在公元367年(建元三年)十月各據州治起兵反叛,苻堅試圖勸其罷兵,答應一切如故,不作追究,並以齧梨為信物 [29]  ,但四人都沒有任何動搖。次年正月,苻堅正式遣軍平叛,派楊成世毛嵩鄧羌王猛張蠔等人分途出兵,分別進攻四地。但當時楊成世及毛嵩都分別敗於苻雙和苻武的叛軍,逼使苻堅再將王鑑呂光等人率兵再攻。最終王鑑、呂光及王猛等先後擊敗並斬殺四公,才令亂事成功於當年平定。而在苻堅進攻苻廋時,苻廋主動獻州治陝城歸降前燕,並請兵接應。此舉震動前秦,更逼使苻堅派大軍至華陰防備,只因燕國太傅慕容評拒絕迎降,才避免了更大的危機。 [25] 

苻堅統一北方

  • 攻滅前燕
苻堅聽説前燕大臣慕容恪去世,暗自存有圖謀消滅前燕的計劃,打算看事情是否可行,於是命令曹轂前往朝貢前燕,以西戎主簿、馮翊人郭辯為副手,刺探虛實。當時前燕司空皇甫真兄長皇甫典以及侄子皇甫奮皇甫覆全都在前秦朝廷做官,皇甫典擔任散騎常侍。郭辯抵達前燕都城,逐一拜訪公卿,在拜訪皇甫真時候説道:“我本是關中的秦人,家人都被苻堅誅殺,所以才把生命寄託於曹王,您的兄長散騎常侍皇甫典及皇甫奮皇甫覆兄弟全都和我素來相知。”皇甫真怒道:“臣下沒有境外的交往,你這話為什麼要告訴我?你好像是奸佞之人,莫非是藉此來冒充的?”皇甫真把此事告訴了前燕皇帝慕容暐,請求處置,太傅慕容評不同意,此事就此作罷。郭辯安然回到前秦,立即對宣昭帝苻堅説:“燕國朝政亂無綱紀,確實可以圖謀,舉國上下只有皇甫真是一個明白人。”苻堅説道:“燕國以六州之廣的民眾,怎能只有皇甫真一個才智之士呢!皇甫真也是我們秦人,燕國卻用他,可知關西多君子啊。”因此堅定了圖謀前燕的想法。 [283-284] 
公元369年(建元五年),前燕吳王慕容垂在擊退東晉桓温的北伐軍後因受到慕容評排擠,於是出奔降秦。苻堅早於兩年前知道慕容恪去世的消息時就已經有吞併前燕的計劃,還特地派了使者出使前燕以探虛實,然而苻堅因為慕容垂的威名而不敢出兵。 [30]  現在慕容垂自來,苻堅十分高興,並親自出郊迎接,對其極為禮待,更以其為冠軍將軍、賓徒侯,慕容楷為積弩將軍。 [31] 
同年十二月,苻堅以前燕違背當日請兵的諾言,不割讓虎牢以西土地予前秦為藉口出兵前燕,以王猛、梁成和鄧羌率軍,進攻洛陽,並於次年年初攻下。六月,苻堅再命王猛等人出兵前燕,自己更親自送行。王猛鄧羌終在潞川擊潰率領三十多萬大軍的前燕太傅慕容評,並乘勝直取前燕首都鄴城,苻堅更在王猛圍攻鄴城時親自率軍前往鄴城助戰。拿下鄴城後,正出奔遼東的前燕皇帝慕容暐被前秦追兵生擒,前燕在遼東的殘餘反抗力量亦遭消滅,前秦正式吞併前燕
另一方面,公元369年(建元五年),東晉將領袁真桓温北伐失敗後因被桓温委以戰爭失利的罪責,憤而據壽春叛變,聯結前燕及前秦。 [32] 
袁真不久去世,但其子袁瑾仍然堅守壽春,並在前燕亡後繼續向苻堅求救。苻堅於是於公元371年派王鑑及張蠔救援,但圍城的桓温派將領桓伊擊敗王鑑等人,逼其退屯慎城,不久壽春被晉軍攻陷。
  • 出兵西拓
在前秦吞併前燕,收撫前燕領土的同一年,名義上臣服於前秦的仇池公楊世去世,其子楊纂襲位後只受東晉朝命,斷絕與前秦的臣屬關係,苻堅遂在次年(371年)派兵進攻仇池。當時楊纂叔父楊統正與楊纂兵戎相見,東晉梁州刺史楊亮知道前秦進攻後亦派了郭寶等人領兵協助楊纂,然而最終楊纂軍大敗,在仇池兵臨城下及楊統率眾降秦之下,楊纂只得出降。此後前秦命參與進攻仇池的將領楊安鎮守仇池,前仇池國至此滅亡。當時苻堅有意在河西樹立威信,以德懷民,於是盡釋早前俘獲的前涼將領陰據及其所統五千兵士,前涼君主張天錫在得知前仇池國被前秦名將苻雅攻滅後甚為畏懼,至此就被逼向前秦稱藩。吐谷渾君主碎奚亦因前仇池滅亡而遺使向前秦進貢,苻堅亦授予其官職爵位。另外,苻堅又出兵攻伐隴西鮮卑首領乞伏司繁,盡降其眾,苻堅留乞伏司繁在長安,只由其堂叔乞伏吐雷統眾。
公元373年(建元九年),東晉梁州刺史楊亮派其子楊廣進攻仇池。但楊廣敗於仇池守將楊安,原先駐守沮水防備前秦的各軍戍更因而棄守潰逃,逼使楊亮退守磬險。而前秦大將楊安亦趁機進攻東晉,進攻漢川。不久,苻堅更命益州刺史王統領攻漢川,毛當等人攻打劍門,大舉進攻東晉梁、益二州。楊亮在青谷率巴獠抵抗但失敗,只得退保西城,結果漢中劍閣梓潼等地先後失陷。東晉益州刺史周仲孫在綿竹要抵抗來侵的朱肜部時,另一邊的毛當已經快攻到益州治所成都,周仲孫逃到南中,於是前秦攻下了益、梁二州。
次年,益州發生叛亂,蜀人張育楊光起兵反抗前秦,並向東晉稱藩,而巴獠酋帥張重、尹萬等亦參與,苻堅於是命鄧羌楊安入蜀鎮壓;同一時間,東晉益州刺史竺瑤及威遠將軍桓石虔受命入蜀,率軍進攻墊江。當時張育等人圍攻成都,但期間他們內訌爭權,終被鄧羌等人擊敗,叛亂被平定。竺瑤和桓石虔雖於墊江擊敗寧州刺史姚萇,但不能擴大戰事,只得退還巴東郡,前秦始終固守了蜀地。
公元376年(建元十二年),苻堅以張天錫“雖稱藩受位,然臣道未純”為由出兵十三萬進攻前涼。當時苻堅亦派閻負梁殊出使前涼,徵召張天錫到長安,然而張天錫不願投降,決意與前秦決一死戰,下令斬殺二人,並派馬建抵抗前秦。隨着前秦軍西渡黃河,攻下纏縮城,張天錫更派掌據到洪池協同馬建作戰,自己更親自率兵到金昌助戰。然而,前秦軍進攻二人時,馬建竟向前秦投降而掌據戰死,張天錫驚懼之下退還姑臧。前秦軍接着直攻姑臧,前涼主張天錫被逼出降,前涼政權至此滅亡。
  • 北取代國
隨着先後攻滅前燕前仇池國前涼三個割據政權,北方僅有的割據政權就是拓跋氏建立的代國。在滅前涼的同一年,苻堅以應劉衞辰求救為由,命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率兵十萬,另派鄧羌率兵二十萬,一起北征代國。當時代王拓跋什翼犍先後命白部、獨狐部及南部大人劉庫仁抵禦,但都失敗,而拓跋什翼犍因病不能率兵,被逼北走陰山,但高車部族此時卻叛變,什翼犍只得回到漠南,並看準前秦軍稍退,返回雲中郡盛樂的都城。此時,拓跋斤挑撥什翼犍子拓跋寔君,令其起兵殺死父親及其他弟弟;前秦聞訊亦立刻出兵雲中,代國崩潰,為前秦所滅。
苻堅聽説拓拔寔君弒父之事,大怒殺死拓跋斤及拓跋寔君,把拓跋窟咄遷至長安,而什翼犍諸子亦被拓跋寔君殺害,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北魏道武帝)尚幼,再無於當地有效控制代國統下諸部的人。苻堅聽從燕鳳的話,分別以鮮卑首領劉庫仁及匈奴首領劉衞辰分統代國諸部,借兩人之間的矛盾互相制衡。至此,前秦成功統一北方,只剩下據有江南地區的東晉。

苻堅南逼東晉

公元378年(建元十四年),宣昭帝苻堅派長樂公苻丕等人進攻襄陽,另分一路由慕容垂姚萇率領的軍隊經武當,配合苻丕進攻襄陽。數月後,兗州刺史彭超請求進攻彭城,並上言請派重將出兵淮南,與進攻襄陽的苻丕配合,形成東西並進之勢,最終消滅東晉。苻堅同意並派了俱難毛盛等人進攻淮陰等地,由彭超都督東討諸軍事。
進攻襄陽的軍隊因着守將朱序堅守以及苟萇意圖孤立襄陽而逼其自降的戰略,一直與晉軍相持至年末。此事令苻丕等遭到彈劾,苻堅亦下令要求苻丕最遲在明年春季就要取勝。苻丕於是轉而急攻,終於在次年正月攻下襄陽。另一方面,東晉兗州刺史謝玄於公元379年(建元十五年)奉命救援彭城,最終雖然護送城內的晉軍和沛郡太守戴逯離開,但彭城仍被前秦攻下,及後秦軍亦先後攻下盱眙淮陰,並在三阿圍困晉幽州刺史田洛,威脅東晉江北重鎮廣陵。此時,晉軍發動反擊,成攻擊敗圍攻三阿的俱難等人,逼他們退屯盱眙;次月二人再失盱眙,退保淮陰,但晉軍水軍當時乘潮北上,焚燬秦軍建在淮河上的橋,並擊敗俱難等,逼其退還淮北。而面對謝玄等的追擊,二人在君川大敗給晉軍。面對東線的大敗,苻堅大怒並收捕彭超,彭超在獄中自殺,俱難被貶為庶民。 [269] 

苻堅宗室內爭

就在公元378年(建元十四年)東西二線南攻東晉之時,鎮守洛陽的北海公苻重謀反,不過很快就因苻重長史呂光忠於苻堅而被平定,苻重獲赦而返回府第。至公元380年(建元十六年),苻堅再度命苻重為鎮北大將軍,駐鎮薊城。同年,苻堅亦命行唐公苻洛為徵南大將軍,鎮守成都,並命其由襄陽循漢水西上上任。但其實苻洛在立下滅亡代國的大功後因為沒有獲苻堅封為將相重臣,反倒仍以其作為邊境州牧深感不滿,更懷疑命他到襄陽其實是苻堅殺他的陰謀,又受到平規的挑撥離間,於是決定叛變。苻洛派遣使者前往高句麗、新羅等國,希望各國可以協助自己,但各國都明確表示忠於苻堅,不會夥同苻洛作亂,僅苻重派兵支援苻洛。當時雖然只有苻重支持苻洛,但苻洛仍自和龍率兵七萬大軍直指長安。 [248]  關中人民恐懼戰亂,人心騷動,盜賊興起,苻堅試圖勸降,於是以永封幽州請苻洛罷兵。然而苻洛拒絕,並聲言要“還王咸陽,以承高祖之業”,更反説若苻堅在潼關候駕,他會以他為上公,還爵東海王。苻堅大怒,出兵討伐,並在中山與苻重及苻洛的十萬聯軍會戰,生擒苻洛並斬殺苻重,平定亂事。
事後,苻堅認為關東地區地廣人多,於是決定從原居於三原、九嵕、武都、汧、雍的氐族人中分出十五萬户,由各宗室統領分佈於各方鎮,如古時諸侯一般。不過,被遷移居方鎮的人們因為要與家人分別,都哀傷號哭,路人看見都感到傷心。

苻堅兵敗淝水

王猛於公元375年(建元十一年)去世,臨死時説:“晉室現在雖然立於偏遠的江南地區,但承繼正統。現在國家最寶貴的就是親近仁德之人以及與鄰國友好。臣死以後,希望不要對東晉有所圖謀。鮮卑、羌虜都是我們的仇敵,終會成為禍患,應該將他們除去,以利社稷。” [33]  希望苻堅先解決國內鮮卑和羌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對前秦政權的暗藏問題。不過,苻堅在統一北方後仍未聽從王猛之言,着力解決國內民族問題,而且於公元382年(建元十八年)更下令派呂光等應車師前部王彌窴及鄯善王休密馱征伐西域不服前秦者的要求,領七萬大軍征伐西域,並於次年正月出發。另外苻堅亦將注意力轉移到東晉。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 [34]
公元382年(建元十八年),苻堅在太極殿召見羣臣説:“我從繼承大業以來,將近三十年了。四方大致平定,只有東南一角,還沒有蒙受君王的教化。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兵力,能有九十七萬。我準備親率大軍東伐。你們以為如何?”面對苻堅的主張與發問,秘書監朱肜表示支持,尚書左僕射權翼及太子左衞率石越卻都以東晉君臣和睦,且當時為重臣的謝安桓衝都是人才,皆予以反對。而當時羣臣亦各有意見,未有共識。苻堅見此,就説:“像在道旁建房子去問意見,就因聽太多不同的議論而一事無成,我心中自有決斷。”羣臣退下後,苻堅留下其弟苻融繼續和他討論,然而苻融亦以天象不利、晉室上下和睦以及兵疲將倦三點為由反對。苻堅因而大怒,苻融後哭着勸諫,並重提王猛死前的話也未能説動苻堅。尚書原紹、名僧釋道安、太子苻宏、苻堅寵愛的中山公苻詵以至寵妃張夫人皆反對伐晉,苻融等人亦屢次上書表示反對,苻堅仍然不肯放棄出兵東晉的計劃,可見苻堅當時其實下了決心。相反,慕容垂向苻堅表示支持出兵東晉,苻堅聽後十分高興,於是嚮慕容垂説:“世上能與我平定天下的人,只有你一個呀。”賜給慕容垂五百匹布帛。 [34] 
淝水古戰場 淝水古戰場 [35]
公元383年(建元十九年)五月,東晉荊州刺史桓衝出兵襄陽、沔北及蜀地。桓衝於七月退軍後,苻堅便下令大舉出兵東晉,每十丁就遣一人為兵;二十歲以下的良家子但凡有武藝、驍勇、富有、有雄材都拜為羽林郎,最終召得三萬多人。八月,苻堅命苻融率張蠔梁成慕容垂等以二十五萬步騎兵作為前鋒,自己則隨後自長安發兵,率領六十餘萬戎卒及二十七萬騎兵的主力,大軍旗鼓相望,前後千里。十月,苻融攻陷壽陽,並以梁成率五萬兵駐守洛澗,阻止率領晉軍主力的謝石謝玄等人的進攻。當時正進攻晉將胡彬的苻融捕獲胡彬的所派去聯絡謝石的使者,得知胡彬糧盡乏援的困境,於是派使者向正率大軍在項城的苻堅聯絡:“晉軍兵少易擒,但就怕他們會逃走,應該快快進攻他們。”苻堅於是留下大軍,秘密自率八千輕騎直抵壽陽。然而,晉將劉牢之及後率軍進攻洛澗,擊殺梁成,前秦軍隊潰敗,謝石等於是率領大軍水陸並進,與前秦軍隔淝水對峙。苻堅和苻融此時從壽陽城觀察晉軍,見其軍容整齊,連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為是晉軍,於是説:“這都是勁敵,怎能説他們弱呀!”由此悵然失意並有懼色。苻堅及後答允晉軍要他們稍為後撤,讓晉軍渡過淝水作戰的要求,並認為能待晉軍半渡淝水之時進攻晉軍,獲得勝利。但當前秦大軍一退就出現全軍潰退,苻融騎馬入亂軍中試圖統率亂軍,但墮馬被殺,晉軍於是追擊潰敗的前秦軍,令前秦軍傷亡慘重,連苻堅亦中流矢受傷,單騎敗退到淮北。
苻堅敗退到淮北時十分飢餓,有平民看到苻堅,立刻送給苻堅飯菜,苻堅於是給予賞賜,然而該平民卻拒絕,更稱苻堅伐晉是自取厄困,自己身為其子民即為其子,兒子孝順父親是不圖回報的,苻堅聽聞後潸然落淚。後苻堅與慕容垂的三萬軍隊會合,隨後一直沿途收集逃散的敗兵,到洛陽時聚集了十餘萬人,百官、儀物和軍容都大致齊備了。後苻堅返回長安,哭悼苻融並告罪宗廟後下令大赦,下令鍛鍊兵器並監督農務,撫慰孤老及陣亡士兵的家屬,下令淝水死難者的家屬永世不需向朝廷交納賦税,苻堅沒有因為淝水大敗就心灰意冷,反而更加努力,試圖重建國家秩序。

苻堅秦土分崩

淝水之戰後,前秦元氣大傷,先前被統一的鮮卑等部族酋豪紛紛舉兵反叛,建立割據政權。先是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復國稱王,慕容宗族的子弟慕容麟慕容鳳慕容農慕容隆等人躍馬披甲,遍地狼煙;羌族的姚萇等人重新崛起;丁零翟斌也起兵反叛,北方重新四分五裂。
苻堅困守長安,看見前燕貴族背信棄義,把慕容暐叫到面前大罵:“你們家族的兄弟子侄佈列上將,當時雖稱是滅國,其實我待你們如同歸家一樣,讓你們享盡了榮華富貴。現在慕容垂、慕容衝慕容泓各個稱兵,你們家族真是人面獸心,枉我以國士對待你們。”雖然如此,苻堅對鮮卑人仍不忍心誅殺,苻堅安撫慕容暐等人,待他們如從前一般。 [227] 
長安城內,猶有一千多名鮮卑人在大宅子裏住着,慕容暐、慕容肅等人時刻不閒,秘密招集族人準備埋伏人馬襲殺苻堅,其間消息泄露,苻堅大驚連忙調查此事,最終謀反之事坐實,苻堅這才誅殺慕容暐父子及其宗族,城中鮮卑不論少長及婦女全被殺光。自此之後,滅人國者如果不忍心對亡國家族下絕殺令,勸諫者往往以苻堅為“柔仁邀名”的首例,致使後代亡國之皇族少有保全者。 [36] 
西燕多次被前秦竇衝楊定苻宏等人擊敗,西燕主慕容衝也很畏懼楊定,但當初苻堅遷徙關東數十萬徒何鮮卑進入關中 [286]  ,又從關中遷徙十五萬户氐族人出鎮外地 [287]  ,導致兵力懸殊實在巨大。西燕在長安城外圍城日久,城中乏糧,以至於出現人吃人的慘劇。苻堅傾盡最後家底,將自己的餘糧分給他人,打仗的將軍也分不到幾片肉吃,塞進嘴裏不敢嚥下,回到家“吐肉以飴妻子”。數月之間,煙塵四起,百姓死亡無數。慕容衝率眾登長安城,苻堅全身甲冑,親自督戰,飛矢滿身,血流遍體。最後,苻堅聽信讖言“帝出五將久長得”的讖言,從長安出奔,留太子苻宏守城。慕容衝縱兵大掠長安,死者不可勝計。有長安百姓千餘户逃至東晉,東晉戍邊將領竟誣陷難民為“遊寇”,將男丁殺害,女子佔為己有。 [37] 

苻堅魂斷新平

苻堅前往五將山,羌族首領姚萇派兵包圍了他,秦兵潰奔,身邊只剩下十餘個侍衞。苻堅此時帝王之度不改,坐而待之,召廚師進食。
苻堅墓 苻堅墓 [38]
姚萇大將吳忠馳馬趕到,把苻堅捆起來送到新平,繼而姚萇又派人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張目喝道:“小小羌胡竟敢逼迫天子,五胡的歷數次序,沒有你這個羌人的名字。玉璽已送到晉朝那裏,你得不到的了!”姚萇於是又派人提出苻堅禪讓給他,苻堅大罵:“禪代,是聖賢的事,姚萇是叛賊,有什麼資格做這事!”苻堅自以平生都待姚萇不薄,甚至在淝水之戰前將“龍驤將軍”這個祖父曾受以及自己殺苻生奪位時有的將軍號珍而重之的封予姚萇,現在姚萇反叛並逼迫他,於是屢次責罵姚萇以求死,姚萇生性好色,苻堅為免姚萇凌辱兩名女兒,於是忍痛先殺苻寶苻錦。八月辛丑日(10月16日),姚萇命人將苻堅絞死於新平佛寺內,時年四十八歲。張夫人及苻詵亦跟着自殺。 [36] 
苻堅一生仁義寬厚,在他被殺後,後秦的將士也為苻堅之死感到哀慟,後秦主姚萇為掩飾他殺死苻堅的惡行,故意諡苻堅為壯烈天王。而苻堅去世同年,苻丕得知其死訊,便即位為帝,諡苻堅為宣昭皇帝,廟號世祖。涼州的呂光得知苻堅去世,諡其文昭皇帝。 [282] 

苻堅為政舉措

苻堅政治

不戮無辜
苻堅是靠着政變登基,從古至今,發動政變者一旦成功,都會對前朝進行血洗,但苻堅確是個例外,他只誅殺了暴君苻生,以及奸佞二十餘人,他讓苻生的兒子苻馗承襲了越公爵位。整個過程中,苻堅沒有擴大殺戮,未曾冤殺任何無辜。
選賢任能
苻堅下令各地官員都上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四項才德的人才,若真的是人才就得賞賜,有名無實者連同舉薦人一起處罰;另苻堅亦不優待宗室子弟,即使是宗室中人,若無才幹都會被直接棄用,所以在前秦的朝堂上,官員都很稱職。 [7] 
魏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情況普遍存在,但苻堅選用人才為官,不會苛求出身地位,前秦王苻堅曾下詔説:“百姓有學問可以精通一經,才能具有一技者,所在州縣按禮儀把他們送入官府,享受百石以上的俸祿,學問不能精通一經,沒有一技之長者,罷官遣送,恢復庶民身份。” [152] 
公元375年,丞相王猛病逝,苻堅下詔曰:“我失去了最賢明的愛臣,百官當中有的不稱朕的心願,可以在未央宮以南設置聽理訴訟的台觀,朕五天親臨一次,以訪求隱沒在民間的人才。” [39] 
苻堅提升漢人官員在朝堂中的地位,比如崔逞崔宏房默房曠陽陟陽瑤田勰韓胤郝略等漢族士人,這些人在關東享有聲望,王猛生前將其推薦給苻堅,他們都被苻堅委以官職。 [40] 
苻堅對臣子的官職任用也恰到好處,不僅在其統治前期,即使在統治末期亦能體現。
例如建元十二年(376年),苻堅任梁熙為涼州刺史,鎮守姑臧,梁熙勤儉節約,愛護百姓,涼州在前秦治理下很安定。 [171] 
建元十六年(380年),苻堅任命苻丕鎮守鄴城,東夏在苻丕的治理下很安定。 [172] 
苻堅任命苻朗出鎮青州,苻朗於任上很有政績。 [173] 
苻堅派遣王永鎮守幽州,王永任內愛護百姓,深得治下民心。 [202] 
除此之外,還有索泮索菱徐嵩劉庫仁姜平子裴元略毛當韓胤石越慕容越楊定竇衝毛盛等人,他們都是苻堅統治中後期被提拔的人才。
但苻堅也有一個致命缺點,那便是用人只看才能,卻忽視了潛在的威脅,慕容垂姚萇姚興朱序乞伏國仁都是當時傑出的人才,但他們終不甘為前秦賣命,可苻堅還將他們委以重任,即便是表明不願為前秦效力的周虓慕容鳳,苻堅也不忍心將他們誅殺,為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改革官制
苻堅下令各公爵的封國分別設置郎中令中尉大農三卿,同其他官吏一起,全都由他們自行徵召選拔,但郎中令由苻堅直接任命。
前秦設有領軍將軍、中軍將軍、護軍將軍、左右衞將軍、武衞將軍等職,這些官職具有禁衞職能。前秦建立之初,苻健便任命苻菁為衞大將軍、平昌公,用以宿衞二宮,位居朝臣第二,可見衞大將軍是當時前秦最高級別的禁軍長官。苻堅時期還有四軍、五校、驍遊、中壘、強弩等職。前、後、左、右四禁將軍在前秦禁衞武官制度中頗具特色,四禁將軍統領的部署為羽林騎,應為中軍。前秦滅亡後,後秦的禁衞武官制度主要也承襲前秦,西秦政權的政治制度也有其特色,但更多承襲了前秦制度。
苻堅設護軍之位,用以管理邊遠地區,如勇士護軍、雲中護軍、平羌護軍、甘松護軍等八個護軍,根據《前秦史》記載,前秦的護軍遠不止八個,且該制度對後世頗有影響,後秦的軍鎮制,北魏鎮都大將,後來又有捍衞平城的六鎮,均是由苻堅的護軍制度演變與發展而來。
苻堅又設中郎將校尉治理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如護鮮卑中郎將、護匈奴中郎將、護赤沙中郎將、護羌校尉、西域校尉、西戎校尉等職。 [41-42]  [156-157]  [162]  [236] 
平反冤臣
苻生肆意殺戮有功之臣,導致前秦的輔政大臣多數遭到屠戮,其中最讓人感到哀痛的,便是雷弱兒梁楞王墮魚遵強平等賢臣名將。所以苻堅即位後,便開始為冤死的前秦大臣平反,恢復他們生前的官職,並以禮改葬,苻堅還善待他們存活的子孫後代,有才能者便可擔任相應的官職。 [26]  [43]  [167] 
打擊商賈
苻堅曾令諸王公推薦國內有才華者為官,當時前秦鉅商趙掇、丁妃、鄒瓫等人,由於他們家財萬貫,部分前秦的王公貴族為了討好他們,都爭先推舉趙掇等人為三卿。黃門侍郎程憲深知這些商者並無擔當三卿的能為,於是請求苻堅干預此事,苻堅立刻下達詔令稱:“本來朕想讓諸王公選聘拔有才華的儒生,沒想到竟然混亂到這種地步!應該命令有關官吏追究檢查,凡是所徵召的人選不得當的,全都把爵位降為侯,從現在開始,國家的官吏全都由吏部尚書認真選拔。本人職位不在朝廷任命以上,不許乘車馬,離開京師百里以內,工商差役之人,不許穿飾有金銀、錦繡的服裝,違犯者陳屍街頭示眾。” 因此平陽、平昌、九江、陳留、安樂的五位公爵全被降為侯爵。
在這方面,苻堅和苻健相比,可以説是後退了。但這也不能苛責苻堅,自兩漢以來,重農抑商已經成為封建政府在經濟領域中的傳統思想和決策,苻堅一心進行漢化,當然會受這些傳統思想的束縛。 [44-45]  [170] 
打壓豪強
苻堅為了徹底根除豪強剝削各族百姓的陋習,下令王猛鄧羌二人對關中豪強進行大規模檢舉,數旬之間,被翻出劣跡而被處死的豪強多達二十多人,即便是皇親國戚也被當場斬首,自此前秦百僚整肅,奸邪屏氣,風化大行,路不拾遺。 [9-10] 
重啓聽訟觀
三國時期,魏明帝曹叡改平望觀為聽訟觀,每當出現大案時,曹叡都會親自來到聽訟觀旁聽案情。後來晉武帝司馬炎也常到此地查閲刑獄,釋放蒙冤的囚徒。此舉意在避免官員私下受賄,判案時有意偏袒行賄方,從而造成冤假錯案。但西晉王朝滅亡後,北方進入了長期的動亂時代,該政策再無人執行。苻堅登基後,每次親臨聽訟觀,都會下令讓有冤情的百姓在城北燒起狼煙,當苻堅看到後則會命令有司重新調查案情,自己也會在旁觀聽案件過程,此項政策減少了部分冤案的發生。 [46-48] 
懷柔之策
公元376年,有人提議乘勢消滅涼州西方的少數民族,但被苻堅拒絕,苻堅説道:“他們不同種族部落混雜而居,並不統一,不能構成中原之國的大患,不應該對他們進行殘酷殺戮,應該先加以安撫勸諭,徵收他們的田租賦税,如果不服從命令,然後再去討伐他們。”於是就讓殿中將軍張旬前往安撫,又讓庭中將軍魏揭飛率領騎兵二萬七千人緊隨其後。結果魏揭飛擅自做主攻打周邊部落,大肆搶掠以後返回。苻堅對他的暴行十分憤怒,打了他二百鞭,殺掉前鋒督護儲安向各族百姓謝罪。各族人民十分高興,向前秦投降歸附進獻貢奉的有八萬三千多個部落。 [49] 
移民政策
376年,前秦攻滅前涼,將因躲避戰亂逃亡河西的雍州士族送還故鄉,河東裴氏就在此列,河東裴氏洗馬房的歷史開啓,裴慬入秦擔任大鴻臚 [224-225] 
苻堅為了鞏固前秦的統治,將氐族十五萬户口移民諸鎮,以便更好的管理,此項政策確實使得北方各地短時間內恢復生機,且有利於各民族的和平交流。但潛藏的致命危機也接踵而來,苻堅將關中氐族分於各邊鎮,又遷入了鮮卑等異族,致使氐人在關中的勢力大大減少,直接導致了淝水之戰後,鮮卑、羌人肆虐關中,而被遠遷的氐族不知關隴等地的變故,從而釀成苻堅被圍困於長安,最終亡於羌人姚萇的悲劇結局。 [50-51] 
今存資料中對於苻堅這項舉措的具體內容十分稀少,王仲犖首創軍事殖民説,可惜沒有展開論述。相反,黃烈強烈反對苻堅實施軍事殖民的説法,認為苻堅主要目的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和鎮撫少數民族,苻堅實行該政策的目的究竟為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 [165-166] 
修改弊政
前燕朝政日漸腐敗,百姓民不聊生,後苻堅滅亡前燕,廢除了燕國不利於百姓的律法。 [8]  [238] 

苻堅民族

廢除胡漢分治
苻堅一改往昔胡人政權君主殺伐暴虐的風格,欲將天下各族融為一家,昔年前趙後趙實行胡漢分治政策,大大加深了各民族之間的矛盾,苻堅登基後廢除了該政策,確立了“黎元應撫,夷狄應和”的基本國策,確定了各民族平等的價值觀。 [16] 
太平御覽》記載,苻堅在位時期,各族人民聚集在關隴,四方種人皆奇貌異色,有效的推動了民族融合。 [52] 
解散部落
提到解散部落制度,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珪,但在李憑教授的《北魏平城時代》一書中,言明瞭此項制度,源於前秦天王苻堅的散其部落,苻堅在滅代後實行“立尉、監行事,官僚領押”正是後來拓跋珪實行的“君長大人皆同編户”而“無統領”之意;苻堅實行“課之治業營生,三五取丁”,正是“息眾課農”之意;苻堅的“其渠帥歲終令朝獻,出入行來為之制限”,正是北魏的“分土定居,不聽遷徙”之意。如此嚴密的對應關係,足以説明道武帝最初推行的離散諸部措施,源於前秦天王苻堅的散其部落政策。
苻堅採取的這項措施,是非常高明的,使本以劫掠為生的遊牧民族,逐漸演變成半農半牧的民族,教育和引導以拓跋部為主的漠北鮮卑族學習農耕和謀生手段,實行三丁取一、五丁取二的做法,既能保境安民,又能讓代國各家各户從事生產。自此,漠北鮮卑族的文化、生活水平都取得了顯著提高,為民族融合起到了積極性的作用,也奠定了後世北魏的漢化基礎。 [53-54] 
漢化措施
苻堅畢生最敬愛漢族文化,苻堅本人雖是氐族出身,但他卻從不以氐族習俗為中心,而是以融入漢族為目標,讓落後的胡人們學習先進的漢族文化,實行全面的漢化,讓胡人捨棄野蠻的風俗習慣,《晉書·苻堅載記》便記載了苻堅勸學的故事,苻堅滅代並沒有簡單地吞併了事,而是以代國拓跋部本為遊牧國家,宗室之人未參仁義,苻堅將拓跋什翼犍(一説拓跋窟咄)等人送入太學,為後來拓跋氏子孫學習漢文化樹立了傑出榜樣。 [55-56] 

苻堅經濟

提倡節約
苻堅節約用度,關心百姓疾苦。每遇大災之年,他撤去自己的膳食,只吃粗茶淡飯,金玉綢緞分賞給有功的將士,苻堅還在後宮提倡簡樸之風,後宮不可穿戴綾羅綢緞,妃子的衣裙不可拖曳到地面。 [57] 
勸課農桑
苻堅即位後採取了恢復生產的政策,遇上天旱不但下令節儉及開山澤資源與民共享,亦督導百姓耕種,自己更親身躬耕藉田,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苻堅重視屯田,《晉書·苻堅載記》:“晉將軍朱綽焚踐沔北屯田。”表明苻堅確實曾量地制宜,仿照曹魏實行屯田制 [6]  [28] 
開鑿涇渠
苻堅為了解決關中地區經常發生旱災的問題,參考先秦西漢時期鄭國白公修善渠道的先例,苻堅修渠時並未強行徵調百姓之家,而是下令徵召王侯及豪望富室僮隸三萬人,開涇水上源,鑿山起堤,通渠引瀆,以溉岡滷之地,及春而成,黎民百姓賴其利,此渠名為涇水渠。另外,蔣福亞還推測對過去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苻堅也採取了相應的維護措施。 [176-177] 
推廣區種
苻堅下令推廣區種法,前秦時涇水渠的開鑿及區種法的推行,大大有助於華夏民族農業的發展,為後世關中百姓抗災做出了重要貢獻。 [5] 
減免租賦
苻堅在消滅前燕前涼等國後,親自來到境內考察,苻堅將枋頭改為永昌縣,令永昌縣百姓永世不需向朝廷繳納賦税徭役,並派申紹韋儒作為繡衣使者,撫卹窮苦,收葬死亡,免除賦税,勸課農桑,此舉使歷經戰亂的中國北方得以恢復經濟,也拉攏了敵國之地的民心。每有巡行,苻堅總要減免所過地區的租賦,如他登臨龍門,便減“所過田租之半”,到河東祀后土、雍地祀五畤時也是如此,遇到天災,苻堅更是努力修繕德政。其後,以涼州新附,免除涼州全境一年賦税;滅代以後,苻堅優撫恆代,下令代國免除三年的賦税。又免除參戰士卒家屬五年的賦税,賜爵三級。統治末期,前秦遭遇天災,苻堅依然撤去音樂、減少膳食,讓宮女回家,以此來減少皇室用度。後來淝水之戰大敗而歸,苻堅下令戰死士卒家屬永久不需再繳納賦税。 [11-15]  [250-256] 
前秦遭遇大旱災時,苻堅認為農作物歉收,下令減免租税,節約官府開支,適當降低官俸,規定不是當務之急就不要徵收徭役。苻堅把發展農業作為基本國策,前秦的經濟恢復很快,幾年後便出現了安定清平、家給人足的新氣象。《晉書》記載,從長安到各州郡,都修建了驛亭,遊人和商販沿途取給十分方便。百姓有歌謠説:“長安大街,楊槐葱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 [5]  [200] 

苻堅軍事

討伐張平
公元357年,割據幷州之地的張平再次作亂,張平佔據了新興、雁門、西河、上黨等地,修築了三百多座堅營壘,有夷、漢的十萬多户人家,設置了徵鎮官吏,要與前燕前秦相對抗。冬季,十月,張平進犯秦地,苻堅讓苻柳總領並、冀二州軍務,授予幷州牧,鎮守蒲阪,以抵禦張平。苻堅派鄧羌為前鋒,率五千騎兵,駐紮於汾水岸邊。張平派養子張蠔抵禦。張蠔身強力壯又很矯捷,能夠拽着牛倒退行走,城牆不論高低,都可以翻越而過。他和鄧羌相持了十多天,互不能勝。三月,苻堅抵達銅壁,張平用全部兵力出來迎戰,張蠔隻身匹馬,數次衝殺前秦的兵陣。苻堅懸賞兵將活捉張蠔,鷹揚將軍呂光刺擊張蠔,擊中了他,鄧羌將他擒獲,獻給了苻堅,張平的兵眾徹底潰散。張平十分害怕,便請求投降。 [246] 
降服諸胡
公元362年,匈奴族屠各部張罔聚眾數千人,自稱大單于,搶掠郡縣百姓。苻堅任命時任尚書的鄧羌為建節將軍,率軍七千人討伐並平定張罔之亂。
公元365年,匈奴右賢王曹轂、左賢王劉衞辰舉兵反叛前秦,鮮卑首領烏延也暗通劉衞辰謀亂。苻堅親自率兵討伐作亂的羣胡,命衞大將軍李威、左僕射王猛輔佐太子苻宏留守京都長安。八月,苻堅擊敗曹轂並斬殺烏延,楊安斬殺匈奴大將曹活,曹轂投降,鄧羌在木根山生擒劉衞辰,隨後苻堅親自巡視諸胡,將朔方之地全數納入前秦版圖。
公元371年,前秦益州刺史王統在度堅山攻打隴西的乞伏司繁,乞伏司繁率領三萬騎兵在苑川對壘。王統偷襲了度堅山,乞伏司繁部落的五萬多部眾全都投降了王統,他的兵眾們聽説妻子兒女已經投降了前秦,不戰而潰。乞伏司繁無處可走,也向苻堅投降。 [58-60] 
統一北方
前秦經過十四年的發展,逐漸拉開了統一的步伐,公元370年,丞相王猛、建節將軍鄧羌等人滅亡前燕;公元371年,西縣侯苻雅等人滅亡前仇池國;公元376年,武衞將軍苟萇、左將軍毛盛等人滅前涼;同年,行唐公苻洛、真定郡侯鄧羌平定代國,自此前秦一統北方,版圖東起朝鮮,西抵葱嶺,南並川蜀,北逾陰山,疆域成為五胡之最。
據清人洪亮吉十六國疆域志》記載,前秦全盛時期有二十二州、一百三十五郡、八個護軍、七百三十四縣。 [27]  [161] 
攻伐東晉
公元366年,前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人率兵兩萬攻伐東晉南鄉郡,東晉荊州刺史桓豁派兵救援,后王猛等人攜帶安陽百姓萬餘户返回。 [61] 
公元373年,晉國樑州刺史楊亮派遣其子楊廣襲擊仇池,駐守在仇池的楊安將晉軍打的大敗,東晉在沮水一帶的防禦全面奔潰。楊亮大懼,只能退守磬險,楊安乘機攻打漢川。 [231] 
同年冬季,前秦王苻堅命朱肜王統楊安等人為先鋒,率軍征伐梁州益州,僅月餘時間,東晉梁、益二州失陷,秦國得到了蜀地、漢中,邛、莋、夜郎等部落全都歸附於前秦。次年,蜀人張育、楊光等人起兵作亂,張育自號蜀王,向東晉朝廷遣使稱臣,並聯合巴獠酋長張重、尹萬等五萬餘人圍功益州治所成都,苻堅派遣鄧羌、楊安入蜀,楊安於成都南面大敗叛軍,叛賊首領張重戰死,鄧羌也在綿竹斬殺張育、楊光等人,自此益州之亂成功平定。
公元376年,前秦攻克晉國所屬南鄉郡,山蠻三萬多户歸降前秦。
公元378年,苻堅派時任徵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尚書令、長樂公的苻丕,與武衞將軍苟萇、尚書慕容暐率領七萬步騎兵進犯東晉的襄陽,讓荊州刺史楊安率領樊州、鄧州的兵眾作為前鋒,徵虜將軍、始平人石越率領一萬精鋭騎兵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率領五萬精鋭出南鄉,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率領四萬步兵出武當,會合攻打襄陽,最終攻克襄陽,俘虜守將朱序,押送長安。不久以後,秦將慕容越攻克順陽郡,俘虜順陽太守丁穆;秦梁州刺史韋鍾攻拔魏興郡,俘虜魏興太守吉挹;秦兗州刺史彭超攻陷彭城,東晉將領戴逯棄城逃走。
公元379年三月,東晉派右將軍毛虎生率領三萬兵眾攻打前秦的巴中。東晉前鋒督護趙福等人抵達巴西,前秦將領張紹率五千人迎戰,最終秦軍以少勝多擊潰晉軍,東晉損兵折將多達七千多人,東晉統帥毛虎生敗退到巴東駐紮。蜀人李烏聚集了二萬兵眾,想要包圍成都以響應毛虎生,前秦天王苻堅派破虜將軍呂光徹底平定亂局。
同年,東晉右衞將軍毛安之率領四萬精兵駐紮在堂邑,堂邑便是如今的南京市六合區,距離東晉首都建康僅咫尺之遙,前秦名將毛當等人僅率兩萬騎兵,深入東晉腹地堂邑,雖然駐紮在堂邑的晉軍倍數於秦,但面對毛當所率領的秦軍威勢,晉軍當即潰散敗逃,前秦形勢一片大好。但另一面的戰局卻傳來噩耗,彭超俱難竟被謝玄四度擊敗,導致全軍覆沒,毛當等人無奈,只能原路返回。
公元371年,379年至381年,秦軍進攻壽春盱眙縣竟陵郡等地,遭到東晉名將謝玄桓石虔楊佺期等人猛烈抵抗,秦軍敗北失利,但淝水之戰前的秦晉戰爭,秦軍總體穩佔上風。 [62-71]  [204-206] 
遠征西域
公元383年,苻堅命呂光率領步騎兵七萬五千人,攻伐西域諸國。公元384年,討伐西域的大軍連戰連捷,最終呂光徹底擊敗西域諸國七十餘萬聯軍,自漢代丟失的西域,終於再入中原政權版圖。當時,西域三十餘國盡皆遣使納貢,歸附前秦。往昔桀驁狡黠沒有臣服的胡族國君,不遠萬里都來表示歸附,上繳漢朝政府所賜符節,呂光皆替換為前秦政府的符節。 [72-74] 
軍隊素養
五胡十六國是一段大分裂期,在這百餘年的亂世中,割據軍閥混戰,屠城殺民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前秦帝國卻是個例外,自秦景明帝苻健立國,到秦末帝苻崇敗亡,史書中的前秦軍隊沒有一次屠城記載。公元370年,在前秦前燕時,秦軍入城秋毫不犯,燕民各安其樂。 [75] 

苻堅文化

禮備樂和
太樂自西晉滅亡後輾轉數國,它對於華夏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在淝水大敗後,東晉統帥謝石俘虜秦國樂工楊蜀等人,竟能演奏出昔日中原的華夏正音,從這以後,南朝的宗廟才有了鐘磬金石之音。此事也反應出前秦雖為氐族建立的政權,但文教禮樂之盛,不遜任何正統王朝。 [76-78] 
尊孔崇儒
西晉末年爆發永嘉之亂,北方陷入了長久的動亂之中,經濟與文明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直到苻堅登基,非常留心儒學,苻堅祭祀孔子等華夏先賢,又在國內廣建太學,自此學校漸漸興旺。前秦每滅一國,都會讓該國的宗室成員入太學,讓他們學習漢人的儒學經典,其中以苻堅讓代國王子拓跋窟咄受學最為出名,苻堅在滅代後很禮遇他,並教他讀書。 [4]  [79-80] 
內外置學
苻堅令太子以及公侯百官的子弟全都就學受業,朝廷內外的四禁、二衞、四軍中長期宿衞的將士,全都命令他們參加學習。每二十人配備一名經生,負責教授誦讀音句,在後宮設置學官,用來教授妃嬪,選擇宦官以及宮女中的聰慧敏捷者到博士那裏去學習經書。 [3] 
大興經學
五胡十六國時期,因為時世多亂,所以禮樂散缺,周官禮注、找不到能夠講解的先生。後來打聽太常韋逞的母親宋夫人,她傳了她父親的學問,雖然逢着了亂世,但是她父親所傳授給她的,老夫人一點也沒忘,年紀八十多歲了,眼睛還沒有花,耳朵也沒有聾,於是就在宋老夫人的家裏,立了一個講堂。又叫一百二十個生員,隔了一層紅色的紗幃去聽講,稱呼宋老夫人叫做宣文君,苻堅還送了十個丫鬟去服侍她,自從宣文君講解了周禮以後,周禮的學問天下就很盛行了。同時,宣文君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博士。
公元371年,苻堅得知蘇通劉祥精於《禮記》和《儀禮》,特設兩個祭酒,任蘇通為《禮記》祭酒,劉祥為《儀禮》祭酒,而苻堅則“每朔旦率百僚親臨講論”。正是有苻堅的支持,前秦的經學之盛,在兩晉十六國時期也是屈指可數,長安又一次成為當時北方的文化中心。經學的復興,也為北魏皇帝拓跋宏等人的漢化改革打下基礎。 [81-82]  [159-160]  [168] 
撰寫國史
苻堅相繼任命趙淵車敬梁熙韋譚陽陟陽瑤田勰等編修當朝國史。又以記室參軍何熙仲撰寫《秦書》,記載景明帝苻健故事。但前秦國史幾乎失傳,以致“十不一存”。宋武帝劉裕滅亡後秦,欲收集前秦國史,但苦尋無果,又派梁州刺史吉翰前往仇池,還是未能找到。 [195]  [258]  [280] 
英才雲集
前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太學中的博士都有很高的文化底藴,而前苻堅的漢文化造詣也很深厚,苻堅經常參與太學的考核,查看學生們的成績優劣,又與太學大儒進行漢學探討。
在大環境的薰陶之下,前秦的王室大多喜好漢族文化,例如苻融苻朗苻琳等人皆精於文學創作,苻宏苻丕苻詵等人也精通史書、詩學。從小行事粗獷的苻登,也受苻堅的影響閲讀了許多經卷典籍。正因為這樣,以苻堅為代表的年輕氐族人一旦登上政治舞台,就會主動肩負起“變夷從夏”的歷史使命。 [1-2]  [83]  [145-151]  [158] 

苻堅外交

苻堅在位時,周邊藩國屢次遣使朝貢。最為隆重的一次是建元十七年(381年),西域東夷西南夷,共計六十二位國王皆遣使朝拜。苻堅還授予了各國君王中原政權的官職,當時的東亞僅有偏居一隅的東晉政權與之為敵。前秦與周邊各國多次進行文化交流,有利的推動漢文化的傳播。 [84-86]  [233] 
前趙將領劉曜攻破洛陽,屠殺士民三萬多人,毀壞魏晉帝陵,製造了令人髮指的永嘉之亂;後趙皇帝石虎窮奢極欲,奴役百姓,掠人妻女,廣建宮宇,致使餓殍遍地,民不聊生;冉魏皇帝冉閔鼓動民族仇殺,屠戮無辜的胡人百姓,亦有很多漢人遭到屠殺,最終導致“諸夏紛亂,無復農者”。這些行為使胡漢矛盾到達無以復加的地步。 [212-215] 
380年,前秦宣昭帝苻堅首次將東晉戰俘毛璪之等數百人遣歸東晉。後來,後秦文桓帝姚興、北魏孝文帝元宏多次將戰俘平安放歸東晉南齊。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南北胡漢之間的隔閡。 [216-219] 

苻堅宗教

魏晉以來務於清談的玄學被苻堅等北方君王擯棄,苻堅大力度推廣佛教,為漢文化帶來了嶄新的活力,聞名於世的莫高窟便是在前秦建元年間,由前秦高僧樂尊和尚首次開鑿。 [87] 
公元372年,苻堅派高僧為高句麗君王小獸林王送去佛經、佛像,自此佛教傳入高句麗等國,小獸林王更以佛教為國教,高句麗民間稱此舉為“海東佛法之始”。除此之外,小獸林王受前秦苻堅的影響,推行儒學,廣建太學,苻堅為佛教、漢文化在朝鮮半島的發揚做出了重要貢獻。 [88] 
公元384年,前秦秘書郎趙整釋道安等人,在長安城中招集有學問的僧人,請曇摩難提翻譯《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還有先前曾翻譯的《毗曇心》、《三法度》等經書,共計106卷。由佛念傳譯,慧嵩做筆錄,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完成,在這段時間裏,苻堅率眾抵禦西燕後秦叛軍,為眾人譯書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153-154] 

苻堅軼事典故

苻堅艸付應王

據説苻堅生母苟氏曾在漳水遊玩,並在供奉西門豹的寺廟祈子,在當晚夢與神交,於是懷有苻堅。十二個月後苻堅才出生,當時天上有神光照耀門庭,苻堅背上亦有紅色字,寫着“草苻臣又土王咸陽”。後苻洪以此及“艸付應王”的讖言改姓苻氏。 [89] 

苻堅心慕智賢

十六國時期,有位尼姑法名叫智賢尼,她俗家姓趙。智賢幼年就有不同尋常的志向,性情貞潔,她聽聞佛教中佛法後,更是一心修佛,決意出家為尼,出家後,她不貪戀世俗,謹守佛教戒律。當時的太守杜霸素來不喜歡佛教,他又覬覦智賢的美色,後來杜霸將智賢挾持並加以強迫,想讓智賢順從他。智賢發誓堅守戒律,寧死也不順從杜霸的邪念。最後杜霸用刀砍傷了智賢,智賢昏死在地,杜霸走後才慢慢甦醒活了過來。經過了此一劫難的智賢從此倍加精進,苦修佛法。多年以後,苻堅聽説了智賢尼的事蹟後很仰慕她,對她非常敬重,苻堅還派專人為智賢織了一件價值百萬的袈裟,歷時三年方才織成。 [164] 

苻堅朕之遇賢

建元十年(374年),鄧羌來到成都,苻堅在東堂召見鄧羌,對鄧羌説道:“將軍的先祖鄧禹,遇到光武帝在前;將軍遇到朕在後,鄧氏總能遇到明主,真是榮幸啊。”鄧羌反駁説:“臣覺得光武帝遇到鄧禹才是幸運,並非是鄧禹遇到光武帝才是榮幸。”苻堅聽後笑着説:“將軍是拿此事自比自己,確實不光光是將軍的榮幸,朕遇到將軍這樣的賢才也很幸運!” [196] 

苻堅郗超大喜

東晉時期,人們常把郗超比做前秦宣昭帝苻堅,郗超得知後非常高興。 [90] 

苻堅小名由來

氐族首領苻洪看到孫兒苻堅的樣貌,希望苻堅意志堅定而內心柔軟,於是給苻堅起了堅頭的小名。 [178] 

苻堅神術寶刀

甘露四年(362年),苻堅集五千名能工巧匠,打造了一把寶刀,刀身之上用隸書刻着“神術”二字,事見《古今刀劍錄》。 [179] 

苻堅一歲五遷

公元357年,苻堅一舉誅滅苻生及其幫兇,自立為大秦天王,改元永興,以王猛為中書侍郎,職掌軍國機密。王猛治績卓著,很快升為尚書左丞。由於他執法不阿,精明強幹,在三十六歲那年,接連升了五次官,直做到尚書左僕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等職。那些皇親國舅和元老舊臣無不妒火中燒,恨得咬牙切齒。其後,反對派對王猛由公開攻擊轉為暗中讒害。朝官仇騰席寶利用職務之便,屢屢毀謗王猛,苻堅即將二人趕出朝堂,對針對王猛的氐族大小官員,苻堅甚至當堂鞭打腳踢,最終由權翼出面勸阻,方才作罷。於是,那班人害怕,再也不敢胡説八道了。這對君臣,自始至終,都沒有鬧過任何嫌隙,苻堅常對王猛説:“朕和卿的關係,雖名為君臣,實則超過了骨肉深情。”苻堅經常囑咐太子苻宏、長樂公苻丕等皇家子弟説:“你們敬事王公,要像侍奉朕一樣。” [91-93] 

苻堅鬢髮中白

公元375年,清河武侯王猛去世,苻堅親自參與裝殮王猛,三次前往痛哭,並對太子苻宏説:“上天不想讓我統一天下嗎?為什麼這麼快就奪走了我的景略呢?”依照漢代霍光的舊例安葬了王猛。後因王猛逝世的緣故,苻堅悲傷過度,當時苻堅才三十多歲,但是鬢髮已全變白了。 [94-95] 

苻堅恨不及見

前燕廣信縣公悦綰,是一名文武雙全,忠心耿耿的賢臣,後上疏請核查蔭户,制定法律,出户二十餘萬,朝野震怖,致使鮮卑貴族都很怨恨他,慕容評暗中派人刺殺了悦綰。苻堅滅燕後聽聞他的忠心,但為時已晚,二人再無相見之日,於是冊封悦綰之子為尚書郎中。 [96-97] 

苻堅思念涉公

出身西域的僧涉來到前秦都城長安,傳説他虛靜服氣,不吃五穀,每天能走五百里,預言沒有發生的事情,應驗得了如指掌。僧涉能用秘祝的名義讓神龍下來,每當天旱,苻堅常常讓他向龍禱告求雨。沒過多久龍下到缽中,當天下起了大雨,苻堅和大臣們親自走近缽觀看。僧涉多年後在長安圓寂,後來大旱了一段時間,苻堅嘆息説:“涉公如果還在,哪裏會有這種擔憂呢!” [155] 

苻堅取笑桓温

公元371年,苻堅聽説桓温幹出了廢帝之舉,對羣臣説:“桓温先前被先帝(苻健)慘敗於灞上,後又被慕容垂大敗於枋頭,不能反思過錯自我貶責以向百姓謝罪,反而幹出廢帝的舉動自我辯解,六十多歲的老頭,做出如此荒唐的事,哪來的臉面容身於天下?諺語常説:‘對自家妻子發火,實則甩臉色給父親看’,説的就是桓温這種人吧。” [98] 

苻堅知錯能改

公元371年,苻堅帶領伶人王洛等在鄴城的西山打獵,竟然十多天還留連忘返。王洛勒馬勸諫説:“陛下為百姓所依託,如今久獵不歸,一旦出現不測之患,讓苟太后、天下人怎麼辦呢!”苻堅因此停止打獵回到了王宮。王猛進言説:“打獵確實不是當務之急,王洛的話,不可忘記。”苻堅賞賜王洛一百匹帛,授官箴左右,從此苻堅就再也不去打獵了。 [99] 
苻堅初即位時,衣食住行都非常節儉,但隨着前秦統一北方後,國庫殷實,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苻堅開始日漸奢靡,裴元略向苻堅諫言切勿奢侈,最終苻堅意識到了錯誤,對於裴元略的直言也很開心,隨即改正了奢靡之風,並封裴元略為諫議大夫。 [100] 

苻堅大檢史官

公元354年,前秦東海王苻雄病逝于軍中,東海王妃苟氏很早守了寡,後苟氏與前秦將軍李威有了感情,此事被史官記錄在案。後來苻堅觀看起居注,看到了書中記錄李威與苟太后的事情,苻堅盛怒之下將書焚燬,大舉檢查記錄該事的史官,將要給他們定罪。後來得知著作郎趙泉、車敬等人早已離世,苻堅於是停止追究史官的舉動,也沒有牽怒已故史官的家屬。 [101] 

苻堅青睞庫仁

公元376年,前秦吞併代國,宣昭帝苻堅任命劉庫仁為陵江將軍,封關內侯,命令他和劉衞辰分割代國部眾統領。自黃河以西地區屬於劉衞辰,自黃河以東地區屬於劉庫仁。當時,拓跋什翼犍之子拓跋寔的妻子獻明皇后賀氏攜帶拓跋珪等三子從賀蘭部前來居住。劉庫仁竭盡忠心得侍奉,不以廢興改變節操,安撫接納流離散失的人,恩惠信義十分著名。後來,苻堅又升任劉庫仁為廣武將軍,賜給旌旗、鼓鼙、傘蓋一類儀仗,禮儀和諸侯相等。苻堅將劉衞辰地位列在劉庫仁的下面。劉衞辰發怒,殺害前秦五原太守而反叛,攻打劉庫仁的西部地區。劉庫仁又討伐劉衞辰,將其打敗,追擊劉衞辰到陰山西北一千多里,擒獲他的妻子兒女,全部收集他的部眾。劉庫仁又向西征伐厙狄部,繳獲了大量牲畜,遷徙他們的部落,安置在桑乾川。苻堅讓公孫希的妹妹與劉庫仁為妻,以大量財物相贈。劉庫仁又前往苻堅那裏,苻堅加授劉庫仁為振威將軍。 [288-289] 

苻堅平子獻詩

公元381年,宣昭帝苻堅舉行宴會,令羣臣開展賦詩比賽,秦州別駕天水人姜平子的詩詞中有一個“丁”字,筆直地寫下來,不帶彎鈎。苻堅看了覺得很奇怪,詢問姜平子。姜平子回答説:“我的丁字是不能彎曲的,彎曲向下都是不端正之物,沒資格拿來獻給陛下。”苻堅笑着説:“果然名不虛傳。”提拔姜平子為第一名。 [249] 

苻堅投鞭斷流

當苻堅決定南下東晉時,遭太子左衞率石越勸諫,指出東晉有長江天險,晉主司馬曜雖無德行,但是未有大罪,不易攻下。但一心想結束亂世的苻堅卻迴應:“朕坐擁百萬大軍,只要一聲令下,所有士兵把他們的鞭投入長江,足可將長江之水斷流,長江天險有什麼好怕的?” [102] 

苻堅草木皆兵

淝水之戰時,苻堅和苻融登上壽春城牆,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苻堅回過頭對苻融説:“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怎麼能説晉軍兵力不足呢?” [103] 

苻堅風聲鶴唳

淝水兵敗後,苻堅的潰兵一路上聽到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104] 

苻堅民為帝子

淝水一役,前秦遭受重創,苻堅單騎回到淮北,當時苻堅非常飢餓,百姓看到苻堅來到,立刻拿出茶飯、豬腿給苻堅充飢,後來苻堅賞賜該百姓,卻被其拒絕,百姓説道:“陛下厭苦安樂,自取危困。我是陛下的子民,陛下是我的父親,世上哪有兒子孝敬父親還求取報償的呢!”最後連賞賜的那些東西看也沒看就離開了。苻堅對張夫人説:“我如今再以什麼面目去治理天下呢!”説着便潸然淚下。 [17] 

苻堅新平之忠

後趙石虎末年,清河崔氏崔悦擔任新平相,後被新平郡民殺害。崔悦的兒子崔液跟隨宣昭帝苻堅,苻堅讓他擔任尚書,但崔液認為父仇不共戴天,不願留在關中,上表請求回到冀州。苻堅被崔液的孝心感動,於是禁錮新平郡,將新平的城牆挖去一角,以此來懲罰新平人,新平酋望深以為恥。
公元384年,後秦姚萇攻打新平郡,新平太守苟輔想舉郡投降,遼西太守馮傑、蓮勺令馮羽、尚書郎趙義、汶山太守馮苗等人都勸諫道:“當初田單以一城之地復興齊國,今大秦所屬城池尚有百餘座,為何要做叛臣呢!”苟輔聽聞大喜説道:“為國捐軀是我的志向,我只是擔心沒有救援,連累新平軍民一同遭殃。今日諸君如此忠義,我豈能只顧自己的性命!”於是眾人據城死守,數次挫敗姚萇,以表達自己對苻堅的忠心。後秦主姚萇多次攻打新平,但都以失敗收場,姚萇眼看久戰不利,於是暗使奸計,誘騙新平人,姚萇説道:“我以信義取天下,如今需要新平的城池,並不想傷害你們這些忠臣,只要諸位出來投降,我就讓你們回長安見苻堅。”新平太守苟輔信以為真,帶領新平百姓出城,結果姚萇下令將新平五千多人盡數坑殺,老幼不留。只有馮傑之子馮終逃脱,獨身來到長安,告知苻堅新平之事,苻堅追贈苟輔等人官爵,全部追封侯爵,諡號節愍,加封馮終為新平太守。 [221-223] 

苻堅垂繮之義

垂繮之義的典故出自《異苑》,説的是苻堅在與敵人的一次交仗中,不幸戰敗,落荒而逃,不料一失足掉在了山洞裏,爬又爬不上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的坐騎突跪在澗邊,將繮繩垂了下來,苻堅抓住繮繩爬上來,才脱了大難。與《太平廣記》裏的‘狗有濕草之恩’成對偶句,引用時,往往一同出現諷刺忘恩負義之人。如《鏡花緣》裏那段:“馬有垂繮之義,犬有濕草之恩,羊羔跪乳報母恩,猿偷仙果自奔。蛛織羅網護體,鼠盜餘糧防身,梅鹿見食等成羣,無義之人可恨!”

苻堅百姓不棄

淝水之戰後,北方重歸大分裂時代,當時苻堅被西燕圍困長安,值此危難時刻,馮翊諸堡壁冒着生命危險給苻堅送糧,但援救的人多為西燕賊寇所殺。 [18] 

苻堅共赴國難

宣昭帝苻堅被姚萇弒殺後,王猛之子王永傳檄州郡説:“從前夏朝有窮夷之難,少康興起了;王莽毒殺漢平帝,漢光武帝重新光大漢運,如此厄運,哪個朝代沒有呢!上天降下喪亂,羌胡擾亂華夏,先帝苻堅在賊營駕崩,京城淪為賊寇巢穴,神州衰敗凋零,生靈飽受塗炭。但上天沒有滅亡大秦,宗廟社稷有主祀之人,主上苻丕聖德宏大,德行與光武帝齊同,各地歸心,天人依附,必將使中典之功隆盛,恢復與天相配之美。姚萇暴虐,慕容垂兇殘,他們所過之處人煙滅絕,毀壞挖掘墳墓,無論活人還是死人都受其毒害,使陰間陽世的人都很悲痛,即使是黃巾賊在九州的禍害,赤眉軍在四海的兇暴,與他們相比也不為過。現在秋季將臨,是行軍作戰的好時候,公侯牧守,壘主鄉豪,都要為國效力,心向王室,各率所部,在冬季第一個月的上旬到臨晉與大駕會合。”於是天水郡姜延、馮翊郡寇明、河東郡王昭、新平郡張晏、京兆郡杜敏、扶風郡馬朗、建忠高平牧官都尉王敏等人都承檄起兵,各有兵眾數萬人,派使者響應苻丕。苻丕將他們都拜任將軍、郡守,封為列侯。前秦名將鄧羌之子鄧景擁兵五千佔據彭池,與竇衝首尾呼應,攻擊後秦平涼太守金熙。安定北部都尉鮮卑沒奕於率鄯善王胡員吒、護羌中郎將梁苟奴等人,與後秦左將軍姚方成、鎮遠將軍強京在孫丘谷交戰,最終前秦大敗後秦。 [105] 
哀平帝苻丕駕崩後,馮翊人郭質在廣鄉聚眾起兵,來響應前秦皇帝苻登,並向三輔的百姓發佈檄文説:“姚萇為人兇惡殘暴,姚家的禍害遍及天神和民眾。關隴百姓世代都蒙受先帝(苻堅)像般的仁政,即使不是侍中、尚書一類官的兒子,那麼也應該是卿、校、牧、守之類的地方官員的孫子了。與其忍受屈辱活着,不如為追求正義而死。”隨後,三輔一帶所有的民堡都起兵響應號召投奔苻登。 [106] 

苻堅索命姚萇

終苻堅一朝,姚萇官曆隴東、河東、武都、武威、巴西、扶風等郡守,擢任寧、幽、兗三州刺史,後為步兵校尉,封益都郡侯,進升龍驤將軍,所受的榮耀為諸族降將之首。但姚萇後來叛秦殺害苻堅,還把苻堅的屍體挖出來鞭屍,脱掉衣服用荊棘包裹起來,再以土坑埋掉。苻堅的冤魂作祟非常顯著,後來姚萇諸事不順,屢次被秦高帝苻登擊敗,認為是宣昭帝苻堅顯靈,導致後秦屢戰屢敗,於是姚萇也在軍中樹立苻堅的神像祈求道:“新平的禍事,不是姚萇的錯,其實是姚襄殺了陛下,當初姚襄從陝州北渡,順着道路要往西邊去,像狐狸死時把頭朝向原本洞穴一樣,只是想要見一見鄉里啊。陛下與苻眉鄧羌攔阻於路上攻擊他,害他不能成功就死了,姚襄遺命臣一定要報仇。苻登是陛下的遠親亦想復仇,臣為自己的兄長報仇,又怎麼説是辜負了義理呢?當年陛下封我為龍驤將軍,跟我説:‘朕從龍驤將軍當上了皇帝,卿也好好努力!’這明明白白的詔諭非常顯然,好像還在耳邊一樣。陛下已經過世成為神明瞭,怎麼會透過苻登而謀害臣,忘卻當年説的話呢!現在為陛下立神像,請陛下的靈魂進入這裏,聽臣至誠的禱告。”不過姚萇戰況仍未有改善,反而睡不安穩,並招來苻登批評:“古今以來,殺了主公卻反而為主公立神像祈求保佑?這樣會有好處嗎?” [107]  姚萇終毀了苻堅像。據説姚萇死前曾夢見過苻堅率天官、鬼兵去襲擊他 [108]  ,期間他被救援自己的士兵誤傷下體至大量出血。醒後就發現下體腫脹,醫者刺腫處則如夢中一樣大量出血,一石有餘,姚萇發狂胡言喊道:“臣是姚萇,殺死陛下的是姚襄,臣並不想殺害陛下,陛下不要冤枉了臣!”隨後又求苻堅原諒 [109]  ,姚萇不久傷重身亡,臨終前跪伏牀頭,叩首不已。

苻堅後繼有人

據《前秦史》言,苻堅的舉措不由得使人想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另一位力主漢化的傑出人物北魏孝文帝元宏。元宏曾對北魏權貴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北人每言北人何用知書,朕聞此,深用憮然……朕為天子,何假中原,欲令卿等子孫,博見多知。若永居恆北,值不好文主,卿等子孫,不免牆也。”昔年苻堅滅代國,將孝文帝先祖請入太學,苻堅問拓跋什翼健:“好學否?”代王回答:“若不好學,陛下用教臣何為?”苻堅和孝文帝的話言語不同,但意旨卻是一致的。 [163] 
而苻堅的信仰“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混一六合,以濟蒼生”也正與元宏的信仰“苟能均誠,胡越之人亦可親如兄弟”“仰光七廟,俯濟蒼生”如出一轍。漢化改革的車輪不會因為個人的逝去而停止,就在苻堅逝世後,後秦的姚興,北魏的拓跋珪拓跋燾元宏元澄元勰馮太后等人再續漢化之風,終於為後世隋唐,創立制度先聲,影響深遠。 [271] 

苻堅追尊為神

據神話小説《湧幢小品》記載,傳聞死於新平佛寺的苻堅夜中託夢該寺寺主摩訶,望該寺改為祭祀苻堅及侍衞十餘人的廟宇。住持不從,該寺所在縣鎮,果然死疫相繼,後不得已,即尊其靈示,改廟後,當地果真再無疫情。
後道教衍其義,逢瘟疫競建祠避禍,稱為苻王爺、苻家神,並於每年正月初二以太牢奉之,稱為祭苻家神。祭苻家神為台灣道教現有祭典之一,祭典日為農曆正月初二。 [19] 

苻堅個人作品

苻堅對詩詞亦有造詣,據《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載:“堅大悦,至韓原,觀看晉魏顆鬼結草抗秦軍之處,賦詩而歸。”但十六國時代相隔久遠,又因戰亂的緣故,導致史籍缺失眾多,苻堅所作詩詞多已失傳。 [272] 
清人嚴可均的《全晉文》收錄苻堅撰寫的文章詔書二十篇,文字華美典雅,頗具文學色彩。苻堅的詔令語言優美,韻味十足,苻堅熟悉漢文化經典和文采出眾的特點可見一斑。 [237] 

苻堅人物語錄

  1. 漢祖項羽爭天下,困於京索之間,身被七十餘創,通中六七,父母妻子為楚所囚。平城之下,七日不火食,賴陳平之謀,太上、妻子克全,免匈奴之禍。二相何得獨高也!雖有人狗之喻,豈黃中之言乎!
  2. 吾今始知天下之有法也,天子之為尊也。
  3. 朕方修魏絳和戎之術,不可以小利忘大信。昔荊吳之戰,事興蠶婦;澆瓜之惠,梁、宋息兵。夫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擾邊動眾,非國之利也。所獲資產,其悉以歸之。
  4. 汝(苻融)為德未充而懷是非,立善未稱而名過其實。《詩》雲:德輶如毛,人鮮克舉。君子處高,戒懼傾敗,可不務乎!
  5. 今四海事曠,兆庶未寧,黎元應撫,夷狄應和,方將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汝其息之,勿懷耿介。
  6. 吾思漢文之返千里馬,諮嗟美詠。今所獻馬,其悉反之,庶克念前王,彷彿古人矣。
  7. 吾統承大業垂二十載,芟夷逋穢,四方略定,惟東南一隅未賓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嘗不臨食輟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討之。
  8. 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景略之速也!
  9. 有忠有靈,來就此庭。歸汝先父,勿為妖形。
  10. 聞來者率不善達,誠是忠臣赴難之義。當今寇難殷繁,非一人之力所能濟也。庶明靈有照,禍極災返,善保誠順,為國自愛,蓄糧厲甲,端聽師期,不可徒喪無成,相隨獸口。
  11. 西戎荒俗,非禮義之邦。羈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國之威,導以王化之法,勿極武窮兵,過深殘掠。
  12. 非為地不廣,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濟蒼生。
  13. 朕之於卿(王猛),義則君臣,親逾骨肉,雖復桓、昭之有管、樂,玄德之有孔明,自謂逾之。
  14. 士死知己,由來格謨。故喬公一言,魏祖追慟,趙司隸高平徐統,往在鄴都,識朕於童稚,每思其殷勤之言,弗敢忘也。
  15. 將軍(鄧羌)蓋以自況,非直將軍之幸,亦朕之遇賢。
  16. 善,昔文公悟愆於虞人,朕聞罪於王洛,吾過也。
  17. 二漢力不能制匈奴,猶出師西域。今匈奴既平,易若摧朽,雖勞師遠役,可傳檄而定,化被崑山,垂芳千載,不亦美哉!
  18. 朕聞王者勞於求賢,逸於得士,斯言何其驗也!往得丞相,常謂帝王易為。自丞相違世,鬚髮中白,每一念之,不覺酸慟。今天下既無丞相,或政教淪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縣,問民疾苦。
  19. 朕以不德,忝承靈命,君臨萬邦,三十年矣。遐方幽裔,莫不來庭, 惟東南一隅,敢違王命。朕爰奮六師,恭行天罰,而玄機不弔,王師敗績。賴卿(慕容垂)忠誠之至,輔翼朕躬,社稷之不隕,卿之力也。《詩》雲: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方任卿以元相,爵卿以郡侯,庶弘濟艱難,敬酬勳烈,何圖伯夷忽毀冰操,柳惠倏為淫夫!覽表惋然,有慚朝士。卿既不容於本朝,匹馬而投命,朕則寵卿以將位,禮卿以上賓,任同舊臣,爵齊勳輔,歃血斷金,披心相付。謂卿食椹懷音,保之偕老。豈意畜水覆舟,養獸反害,悔之噬臍,將何所及!誕言駭眾,誇擬非常,周武 之事,豈卿庸人所可論哉!失籠之鳥,非羅所羈;脱網之鯨,豈罟所制!翹陸任懷, 何須聞也。念卿垂老,老而為賊,生為叛臣,死為逆鬼,侏張幽顯,布毒存亡,中原士女,何痛如之!朕之歷運興喪,豈復由卿!但長樂、平原(苻丕苻暉)以未立之年,遇卿於兩都,慮其經略未稱朕心,所恨者此焉而已。 [190] 
  20. 涼州信多君子(索泮)! [191] 
  21. 人為長吏,故當應耳,此(徐嵩)年少落落,有端貳之才。 [226] 

苻堅歷史評價

苻堅人物總評

十六國時期,各國彼此攻戰,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顛沛流離。4世紀後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漸強盛,並統一了黃河流域。氐族貴族深受漢族文明影響,皇帝苻堅漢文化修養很高。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丞相,鋭查改革。他們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招撫流民,減賦禁奢,還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那時候,前秦境內胡漢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有所緩和。 [110] 
苻堅是內遷少數民族統治者中倡導漢化、促進民族融合的先行者之一。他使前秦成為當時中國境內經濟文化恢復發展最迅速、政治較清明、行政效率最高、最有規模氣度、最富生氣的政權。前秦的文物禮儀,甚至連以正統自居的東晉也望塵莫及。他的舉措不僅對十六國後期許多少數民族政權有巨大的影響,即使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也能見到某些影子。他的舉措雖不如魏孝文帝那樣徹底,結局也不如魏孝文帝那樣幸運,但這不能苛責於苻堅,那是受當時的歷史條件所限。在民族仇殺的悲劇發生後不過十餘年的時間,苻堅能這樣做,膽識是相當驚人的。這些舉措,對於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起的積極作用,應予以肯定。 [111] 

苻堅人物評價

  • 苻堅自評:“吾雖未為令主,亦非闇劣。” [112] 
  • 晉書》:①“年七歲,聰敏好施,舉止不逾規矩。”②“性至孝,博學多才藝,有經濟大志,要結英豪,以圖為緯世之宜。”③“堅性仁友。”④“永固雅量瑰姿,變夷從夏,葉魚龍之遙詠,挺莫苻之休徵,克翦奸回,纂承偽歷,遵明王之德教,闡先聖之儒風,撫育黎元,憂勤庶政王猛以宏材緯軍國,苻融以懿戚贊經綸,權、薛以諒直進規謨,鄧、張以忠勇恢威略,俊賢效足,杞梓呈才,文武兼施,德刑具舉。乃平燕定蜀,擒代吞涼,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遐荒慕義,幽險宅心,因止馬而獻歌,託棲以成頌,因以功侔曩烈,豈直化洽當年!雖五胡之盛,莫之比也。既而足己誇世,復諫違謀,輕敵怒鄰,窮兵黷武。懟三正之未葉,恥五運之猶乖,傾率土之師,起滔天之寇,負其犬羊之力,肆其吞噬之能。自謂戰必勝,攻必取,便欲鳴鷥禹穴,駐蹕疑山,疏爵以侯楚材,築館以須歸命。曾鬥知人道助順,神理害盈,雖矜涿野之強,終致昆陽之敗。道使文渠候隙,狡寇伺間,步搖啓其禍先,燒當乘其亂極,宗社遷於他族,身首罄於賊臣,賊戒將來,取笑天下,豈不哀哉!豈不謬哉!”⑤“永固禎祥,肇自龍驤。垂旒負扆,竊帝圖王。患生縱敵,難起矜強。” [262] 
  • 十六國時期讖語:①“草付臣又土王咸陽。”②“古月之末亂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八州。”③“東海大魚化為龍,男便為王女為公。”④“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
  • 十六國春秋》:①“堅雅好文學,英儒畢集,純博之精,莫如勸也。”②“堅性友愛。”③“姿貌魁傑。” [113] 
  • 魏書·附錄》:“孝文之強,不及苻堅。” [114] 
  • 隋書》:“其中原則戰爭相尋,干戈是務,文教之盛,苻、姚(指苻堅、姚興)而已。” [115] 
  • 太平廣記》:“初堅承石氏之亂,至是户民殷富,四方略定。” [201] 
  • 百姓歌謠贊曰:“長安大街,楊槐葱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
  • 資治通鑑》:①“堅性至孝,幼有志度,博學多能。”②“東海王堅,素有時譽。” [244-245] 
  • 國史大綱》:①“苻秦文教尤盛,諸經皆置博士,惟闕周禮,乃就太常韋逞母宋氏傳其音讀,即其家立講堂,置生員百二十人,隔絳紗幔受業。”②“是五胡雖雲擾,而北方儒統未絕。時河、洛一帶久已荒殘,山西亦為東西交兵之衝,石虎之亂,屠割尤慘,故東方惟慕容(指慕容廆),西方惟苻、姚(指苻堅、姚興),為北方文化殘喘所託命。” [116] 
  • 王猛:“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聲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 [275] 
  • 慕容垂:①“吾昔為太傅所不容,投身於秦主,又為王猛所譖,復見昭亮,國士之禮每深,報德之分未一。”②“秦王待我深,吾事之亦盡;但為二公猜忌,吾懼死而負之,每一念之,中宵不寐。” [117-118] 
  • 苻洪:“此兒姿貌瑰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 [260] 
  • 苻法:“汝嫡嗣,且賢,宜立。” [194] 
  • 徐統:①“此兒有霸王之相。”②“苻郎骨相不恆,後當大貴,但僕不見。” [276] 
  • 閻負梁殊:“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釐百工,出能折衝萬里者,衞大將軍、廣平王黃眉(苻黃眉),後將軍、清河王法(苻法),龍驤將軍、東海王堅之兄弟。” [239] 
  • 薛贊權翼:“非常人也。” [119] 
  • 權翼:“陛下宏達大度,善馭英豪,神武卓犖,錄功舍過,有漢祖之風。” [240] 
  • 梁琛:“苻堅機明好斷,納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鋭於進取。觀其君臣相得,自謂千載一時。” [120] 
  • 周虓:①“戎狄集聚,譬猶犬羊相羣,何敢比天子。”②“戎狄已來,未之有也。” [242] 
  • 釋道安:“陛下應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維,自足比隆。” [121] 
  • 郭質:“義感君子,利動小人。吾等生逢先帝堯、舜之化,累世受恩,非常伯納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胤,而可坐視豺狼忍害君父!裸屍薦棘,痛結幽泉,山陵無松隧之兆,靈主(苻堅)無清廟之頌,賊臣(姚萇、慕容垂)莫大之甚,自古所未聞。雖茹荼之苦,銜蓼之辛,何以諭之!姚萇窮凶肆害,毒被人神,於圖讖歷數萬無一分,而敢妄竊重名,厚顏瞬息,日月固所不照,二儀實亦不育。皇天雖欲絕之,亦將假手於忠節。凡百君子,皆夙漸神化,有懷義方,含恥而存,孰若蹈道而沒乎!” [122] 
  • 王實:“自劉、石擾覆華畿,二都鞠為茂草,儒生罕有或存,墳籍滅而莫紀,經淪學廢,奄若秦皇。陛下神武撥亂,道隆虞、夏,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漢之二武焉足論哉。” [123] 
  • 乞伏國仁:“苻氏以高世之姿而困於烏合之眾,可謂天也。” [241] 
  • 崔浩:“臣嘗私論近世將相之臣:若王猛之治國,苻堅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輔幼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劉裕之平禍亂,司馬德宗之曹操也。” [243] 
  • 崔鴻:“性至孝,有器度,博學多才藝。年十一,便有經略大志。” [124] 
  •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堅之用景略,雖關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與秦皆君安國理,非專任之效歟?” [125] 
  • 宋神宗趙頊:“苻堅亦英明,然一舉事,遂顛覆如此,何也?” [247] 
  • 王安石:“苻堅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見機。猛知其不能除垂,故勸以勿伐晉耳。不然,以堅之強,而欲取晉,夫又何難之有。”
  • 司馬光:①“夫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堯、舜不能為治,況他人乎!秦王堅每得反者輒宥之,使其臣狃於為逆,行險徼倖,力屈被擒,猶不憂死,亂何自而息哉!《書》曰:‘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詩》雲:‘毋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今堅違之,能無亡乎!”又言:“論者皆以為秦王堅之亡,由不殺慕容垂、姚萇故也。臣獨以為不然。許劭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使堅治國無失其道,則垂、萇皆秦之能臣也,烏能為亂哉。堅之所以亡,由驟勝而驕故也。魏文侯李克,吳之所以亡,對曰:‘數戰數勝。’文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也,何故亡?’對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堅似之矣。”②“劉裕始以王師翦平東夏,不於此際旌禮賢俊,慰撫疲民,宣愷悌之風,滌殘穢之政,使羣士向風,遺黎企踵,而更恣行屠戮以快忿心,跡其施設,曾苻、姚之不如,宜其不能蕩壹四海,成美大之業,豈非雖有智勇而無仁義使之然哉!” [126-127] 
  • 何去非:“堅以豪壯之資,奮於儔伍,獲王猛之材,以輔成其志業。遂能自三秦之強,平殄燕代,吞滅梁、蜀九州之壤而制其七,可謂盛矣。” [128] 
  • 李燾:“故五胡之盛,無如苻堅,其臣之賢,則有王猛;元魏之強,無如佛狸,其臣之賢,則有崔浩。” [129] 
  • 蘇轍:“堅雖有伯者之略,而懷無厭之心,以天下不一為深恥,雖滅燕定蜀,並秦、涼,下四域,而其貪未已,兵革歲克,而不知懼也。晉雖微弱,謝安桓衝為之將相,君臣相安,民未患晉,而欲以力取之,稽之天道,論之人情,雖內無垂、萇之釁,而堅之敗,必不免矣。然堅以夷狄之餘,而有帝王之度,其滅慕容、姚萇,收二姓之子弟,錄其才能而官使之,佈滿中外,凡其舊臣無不疑者。若以世俗言之,則以漸除之,如猛之計得矣;若以帝王之事言之,則堅之意,未必過也。” [130] 
  • 胡寅:“夷考五胡之初,尚詐恃力,非有大相過也。惟苻堅庶幾於君子長者,猶不克終。” [230] 
  • 葉適:“三代以後取天下者,仁暴不一,強者為雄。石勒、苻堅既有十分之八,勒、虎極其殘酷,以力自斃,固無可言者。獨堅雅有幷包之度,綏懷之略,雖暮年一敗,亦古今常有,而遂紛披摧折,魚爛土崩不可救止者,蓋堅所取者廣,而所守者狹。其所以幷包綏懷者,乃其所以失之也。” [232] 
  • 朱熹:“①苻堅事自難看,觀其殺苻生與東海公陽,分明是特地殺了,而史中歷數苻生酷惡之罪。東海公之死,雲是太后在甚樓子上,見它門前車馬甚盛,欲害苻堅,故令人殺之,此皆不近人情。蓋皆是己子,不應便專愛堅而特使人殺東海公也。此皆是史家要出脱苻堅殺兄之罪,故裝點許多,此史所以難看也。②苻堅踴躍不寐而行師,此其敗,不待至淝水而決矣。③他是急要做正統,恐後世以其非正統,故急欲亡晉。此人性也急躁,初令王猛滅燕,猛曰:'既委臣,陛下不必親臨。'及猛入燕,忽然堅至,蓋其心又恐猛之功大,故親來分其功也。便是他器量小,所以後來如此。” [259] 
  • 完顏亮:“雄偉如此,秉史筆者不以正統帝紀歸之,而以列傳第之,悲夫。” [131] 
  • 詹同:“石勒雖不學,而豪爽脱略,料敵制勝,舉無遺策。苻堅窮兵黷武,不量己力,淝水敗後,身為俘虜。以此言之,石勒為優。” [132] 
  • 朱元璋:“石勒當晉室初亂,不逢勍敵,故易以成功。苻堅當天下爭戰日久,智勇相角,故難以為力。夫親履行陣,戰勝攻克,堅固不如勒;量能容物,不殺降附,勒亦不如堅。然勒聰察有餘而果斷不足,故馴致石季龍之禍;堅聰敏不足而寬厚有餘,故養成慕容氏父子之亂。俱未再世而族類夷滅,所謂匹夫之勇,婦人之仁也。” [132] 
  • 愛新覺羅·弘曆:① “苻堅是時方有志併吞,以垂材智過人,窮蹙來歸,待以不次,亦不失駕馭英雄之略。厥後垂興堅敗,恃所以善其後者無策耳。曹操不殺先主,後世未聞議其失計。至堅不殺垂,乃以小不忍譏之,則所云以成敗論人者。”②“堅不早除垂,垂不乘堅之厄,庸者以為英雄度量過人,譎者又以為坐失事機,皆非也。堅貪晉而欲藉垂以就功,垂因晉而欲疲堅以復業,正《吳越春秋》所云:‘蟬不知螳,螳不知雀’也。”③“若苻堅之應垂,既隱忍而俟其變,又離間而藉之辭,至斬吏燒亭,反形已露,訖置不問,則所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耳。”④“堅始信圖讖之學,不可謂不明。至是轉信讖文,以身嘗試,豈喪敗之後神智衰沮,遂致徑庭若此耶。其不能復振,宜矣。” [189] 
  • 張大齡:“幸背列草付,天啓龍驤,九州之地,遂有其八。海嶠獻琛,越裳重譯,黎庶樂業,髦俊登庸,禮備樂和,辟雍弘化,開闢以來,胡運之盛,未有若斯者也。是何成功之速哉?有王景略為之輔耳。景略之才,不下管葛,而堅舉國聽之,間者必死,雖名君臣,實肝膽肺腑,故景略得以盡其材。而堅亦勤政愛民,仁恕恭儉。景略死而堅漸驕,伐晉之舉,急於混一,説者鹹謂鮮卑西羌未之早除。不知景略若在,萇等几上之肉,何能為哉。故景略之存亡則苻氏之興衰也。彗掃東井,天意譴告,魚羊食人,神語諄諄。若有所以仁愛之者,益堅生平未有過舉,皇穹或不欲遽棄之乎。然五將出奔,自取夷滅,以讖興而亦以讖亡,有求之而莫得其故者。” [133] 
  • 呂思勉:“苻堅在諸胡中,尚為稍知治體者,然究非大器。嘗縣珠簾於正殿,以朝羣臣。宮宇、車乘、器物、服御、乘以珠璣、琅玕、奇寶、珍怪飾之。雖以尚書裴元略之諫,命去珠簾,且以元略為諫議大夫,然此特好名之為,其諸事不免淫侈,則可想見矣。”又指其命呂光徵西域是“蓋一欲誇耀武功,一亦貪其珍寶也。”又曰:“堅知晉終為秦患,命將出師之不足以晉,而未知躬自入犯之更招大禍,仍是失之於疏;而其疏,亦仍是失之於驕耳。” [134] 
  • 范文瀾:“苻堅在皇帝羣中是個優秀的皇帝。他最親信的輔佐王猛,在將相羣中也是第一流的將相。” [135] 
  • 柏楊:“苻堅大帝以超時代的睿智之姿,出現舞台,為苦難的中國人民,帶來一個太平盛世。在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有資格稱得上大帝的不過五人,他們是秦始皇漢武帝、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康熙。” [136] 
  • 谷川道雄:“苻堅的時代確為五胡政權中最為安定的時期,而且也是邁向統一國家的時期。前秦滅亡的原因並非由於國家權利內部的腐敗,尤其是苻堅的統治,以其道義性而得到史家的稱讚。苻堅遠征江南是使永嘉之後北方士大夫流寓江南的亂離狀況恢復常態,也就是為正義、和平、文明而戰,絕不是亂用武力,以獲得土地與人民作為目的。” [137] 
  • 陳文華:“在著名的淝水之戰中,一敗塗地的前秦王苻堅被後人認為剛愎自用、傲慢輕敵。如果以此來評價苻堅的一生,實在太不公平。苻堅是五胡十六國亂世的一代雄主。他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廣攬賢才、虛心納諫,在賢相王猛的輔佐下,開創了亂世中的前秦盛世,歷史功績不應抹殺。” [138] 
  • 鄧樂羣:“苻堅弘揚儒學的熱情,較之兩漢、魏晉漢族君主,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139] 
  • 朱大渭:①“秦王苻堅、魏孝文帝、北周文、武二帝(指宇文泰宇文邕),他們天資聰慧,漢文化水平頗高。因而深明漢文化優秀傳統內涵及其對本民族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性,從而能準確地掌握漢化的指導思想。”②“苻堅乃是氐人苻氏家族中漢文化水平最高的人物。” [140] 
  • 周思源評價苻堅有三大歷史貢獻:統一中國北方,使百姓不受軍閥割據混戰之苦、大力提倡漢文化,促進中國北方文化交流與民族和平融合、平定西域,延續了從漢代開始中原政權對西域的管轄和影響。又曰:“評價一個重要歷史人物,不能單看他一時一事,而要看他的一生。俗話説一俊遮百醜,苻堅正好相反,他是一醜遮百俊。苻堅大半生,都可以説是英雄蓋世。” [141] 
  • 歷史學家陳登原認為苻堅有四大善事:文學優良,內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歷觀中國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這四點的寥寥無幾。苻堅與王猛君臣相得,明鋭果決,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懷婦人之仁,在內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時又大舉伐晉,一跌而失天下,成為後世譏諷攻擊的目標。 [36] 
  •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①“苻堅統治北方的二十多年,是十六國時期最好的一個階段。”②“苻堅、孝文帝宇文泰,他們是在北方民族關係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推行此政策(漢化政策)的卓越代表人物。”③“滅戰爭的成功完成於隋,但包含了苻堅、孝文帝、宇文泰所作的貢獻,其中宇文泰的貢獻更為直接,更容易被察覺到。”④“苻堅堪稱十六國時期的一個卓越人物,這一點我與史學界時下的普遍意見是一致的。”⑤“在十六國時期的民族融合方面,前秦氐人苻氏(苻健、苻堅)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此前匈奴(劉淵)、羯(石勒)、鮮卑慕容部(慕容皝、慕容儁)建立過的政權。” [142] 
  • 敦煌學教授馮培紅對苻堅在河西之地的統治給予褒獎,他認為:“苻堅尊崇敦煌學者,反映了前秦採取寬容開明的統治方式,贏得了河西漢族民眾的支持。前秦對河西統治頗得漢族民眾的人心,甚至敦煌大族也對前秦給予支持態度。”又指出前秦在統治河西期間,不可避免有着封建侷限性,也會對涼州官民進行經濟剝削政策。但總體來説,前秦在河西的統治是功大於過,苻堅維持了河西之地政治生態的穩定,踐行了“以德懷遠”的德治主義。 [169] 

苻堅家庭成員

苻堅曾祖輩

曾祖父:蒲懷歸,略陽氐族首領。 [211] 
曾祖母:姜氏。 [277] 

苻堅祖輩

祖父:苻洪,前秦惠武帝,廟號太祖;
祖母:姜太后,前秦時期太后;
叔祖父:苻安,封武都王;苻侯,封永安公,諡號為威。

苻堅父母

父親:苻雄,前秦丞相,追贈魏王,諡號敬武王,後追諡文桓帝,廟號失考;
母親:苟太后,追諡明德皇后。

苻堅叔伯輩

伯父:苻健,前秦景明帝,廟號高祖;
伯母:強太后,追諡明德皇后;
苻堅還有數名伯父,因才能出眾遭到後趙權貴忌憚,均被後趙皇帝石虎殺害; [273-274] 
堂叔:苻定,封阜城侯;苻鑑,封固安侯。 [143] 

苻堅平輩

苻法,兄長,封東海公,丞相,諡號獻哀公;
苻融,弟弟,封陽平公,徵南大將軍,諡號為哀公;
苻雙,弟弟,封河南公,後改封趙公,徵西大將軍、秦州刺史;
苻忠,弟弟,封河南公;
苻萇苻健長子,苻堅堂兄,前秦太子,諡號獻哀太子;
苻靚,苻健次子,苻堅堂兄,封平原王;
苻生,苻健三子,苻堅堂兄,初封淮南王,前秦廢帝,生性暴戾好殺,被苻堅廢為越王,後被誅殺,諡號厲王;
苻覿,苻健四子,苻堅堂兄,封長樂王;
苻方,苻健五子,苻堅堂兄弟,封高陽王,後封高陽公,諡號愍公;
苻碩,苻健六子,苻堅堂兄弟,封北平王;
苻騰,苻健七子,苻堅堂兄弟,封淮陽王,後為淮陽公;
苻柳,苻健八子,苻堅堂兄弟,封晉王,後封晉公;
苻桐,苻健九子,苻堅堂兄弟,封汝南王;
苻廋,苻健十子,苻堅堂兄弟,封魏王,後封魏公;
苻武,苻健十一子,苻堅堂兄弟,封燕王,後封燕公;
苻幼,苻健十二子,苻堅堂兄弟,封趙王;
苻進苻定之子,苻堅堂弟,後燕尚書郎; [257] 
苻黃眉,生父不詳,苻堅堂兄,封廣平王;
苻菁,生父不詳,苻堅堂兄,封平昌王;
苻洛,生父不詳,苻堅堂弟,封行唐公; [228] 
苻重,生父不詳,苻堅堂弟,封北海公; [229] 
苻紹,生父不詳,苻堅堂弟,封高城男;
苻謨,生父不詳,苻堅堂弟,重合侯,後燕中山尹、太宰,諡文獻公。 [143] 

苻堅后妃

  • 皇后
  • 妃子
慕容夫人,前燕清河公主
百濟妃; [197] 
張夫人,苻堅最寵愛的妃子,苻堅遇難後自刎殉情。

苻堅子侄

  • 兒子
苻丕,封長樂公,徵東大將軍,後即位為前秦哀平帝;
苻暉,封平原公,諡號悼公;
苻宏,前秦太子;
苻熙,封廣平公;
苻琳,封河間公;
苻睿,封鉅鹿公,諡號愍公;
苻詵,封中山公。
  • 女兒:
順陽公主苻氏,嫁駙馬楊壁,後投東晉;
某公主苻氏,封號不詳,嫁後仇池國君主楊定
  • 侄子、侄女:
苻敞,生父不詳,秦高帝苻登生父,隴東太守、建節將軍、太尉司馬,封潁川王; [220] 
苻朗,生父不詳,封樂安男,風流倜儻,博學多才,深受苻堅的疼愛;
苻陽,苻法子,封東海公;
苻敷,苻法子,封清河公;
苻馗,苻生子,封越公;
苻亮,生父不詳,封高邑侯;
苻娀娥苻訓英,苻謨女,皆為絕世美女,後燕皇帝慕容熙的皇后; [209] 
苻良,苻柳子,晉公世子;
苻就,生父不詳,苻丕堂弟;
苻衝,生父不詳,封西平王。
苻堅兄弟皆有子嗣,但皆未留下姓名。苻堅堂兄弟燕公苻廋有七子,五公之亂後全被苻堅赦免,長子繼承燕郡公爵位,其餘六子承襲縣公爵位。 [210] 

苻堅孫輩

苻登,前秦高帝,廟號太宗;
苻寧,前秦太子;
苻壽,封長樂王;
苻鏘,封平原王;
苻懿,封渤海王,諡號獻哀;
苻昶,封濟北王;
苻同成,封潁川王;
苻廣,封安成王;
苻表,以孝聞名天下,為母而亡,葬於四望崗,東晉安成太守王府君表彰其行; [278-279] 
東平公主苻氏,西秦乞伏乾歸的王后。

苻堅曾孫輩

苻崇,前秦末代皇帝;
苻弁,封南安王;
苻尚,封北海王;
苻宗,封汝陰王。

苻堅玄孫輩

苻宣,前秦末代太子。

苻堅同族宗親

苻碩原,前秦尚書、前禁將軍、滅羌校尉;
苻雅,前秦尚書、衞大將軍,封西縣侯;
苻願,前秦領軍將軍、秦州刺史; [198] 
苻道,前秦平北將軍; [199] 
苻飛,前秦左衞將軍,封新興王;
苻飛龍,前秦廣武將軍;
苻纂,前秦太師,封魯王;
苻師奴,前秦朔方公;
苻抑,前秦徵東大將軍、幷州刺史,封范陽公;
苻珍,前秦渤海公;
苻產,前秦平陽太守;
苻胤,前秦將領;
苻昌,前秦張掖太守;
苻渾南涼將軍; [180] 
苻帛,後仇池國將軍; [181] 
苻白,後仇池國將軍。率軍攻打西秦,大勝; [182] 
苻獻,後仇池國將軍;
苻氏,容貌美麗,其夫呂憲官至後涼建節將軍、遼東太守,呂憲死後苻氏自殺; [207] 
桓文皇后苻氏,胡夏武烈帝赫連勃勃生母; [208] 
苻公孫,留居西域,資助名僧法顯等人,助其西行取經。 [234-235] 

苻堅後輩子孫

苻昭南朝宋將領,後戰死沙場,宋文帝劉義隆追贈武都太守; [183] 
苻達北魏起義軍首領; [184] 
苻衝後仇池國建忠將軍。與秦帝苻丕時期的苻衝同名;
苻義德,後仇池國鎮北將軍;
苻弘祖,後仇池國建節將軍; [185] 
苻粟持,後仇池國樑州刺史; [186] 
苻承祖北魏大臣,馮太后寵臣,封略陽公,官至安南將軍、侍中、知都曹事; [187] 
苻猛北周大臣,封龍居公,官至襄州刺史; [188] 
苻肅唐朝大臣,隋朝鄴縣丞苻達之子,官至房州房陵縣尉,有子苻尚仁; [174-175] 
苻子珪,唐朝大臣、詩人,官至金州刺史,《全唐詩》錄存其《芳樹》一首; [192] 
達符武遷,唐朝大臣,官至左親衞府都督。
達符氏,武周同州韓城縣令諸葛氏之妻。 [285] 
苻璋,唐朝大臣,官至太子舍人。 [203] 

苻堅後世紀念

苻堅墓位於咸陽西北125公里處彬縣水口鄉。墓冢坐南向北,至今留塋域360平方米,殘存封土長24米,寬10米,高2米。據《元和郡縣誌》載:“堅為姚萇所殺於新平城,遂葬焉”。《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載:“嵩等(徐嵩、胡空)以王禮葬堅於二堡之間”。《邠州志》載:苻堅墓“在州西三十里”。經考察苻堅墓位於今彬縣西南三十里的水口鎮九田村。墓冢保存較好,塋域佔地面積約四五百平方米。墓冢為斜長形,南端高3米,寬7米,北端高2米,寬3米,南北總長21米。當地羣眾稱為“長角冢”。今墓前猶存墓碑一通,上刻:“前秦國王苻堅之墓”。苻堅墓1957年5月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由縣文化館及當地文保員負責保護。
苻堅墓 苻堅墓

苻堅史料索引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 [260]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 [261] 
《晉書·卷一百十五·載記第十五》 [263] 
魏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 [264]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至卷一百零六 [265]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 [266] 
隋書·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 [267] 
廣弘明集 [144] 
參考資料
  • 1.    《晉書·苻堅載記》:復魏、晉士籍,使役有常,聞諸非正道,典學一皆禁之。堅臨太學,考學生經義,上第擢敍者八十三人。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秦王堅親臨太學,考第諸生經義,與博士講論,自是每月一至焉。
  • 3.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妙簡學生,太子及公侯百僚之子皆就學受業;中外四禁、二衞、四軍長上將士,皆令受學。二十人給一經生,教讀音句,後宮置典學以教掖庭,選閹人及女隸敏慧者詣博士授經。
  • 4.    《晉書·苻堅載記》:堅廣修學官,召郡國學生通一經以上充之,公卿已下子孫並遣受業。
  • 5.    《晉書·苻堅載記》:堅以境內旱,課百姓區種。懼歲不登,省節谷帛之費,太官、後官減常度二等,百僚之秩以次降之。……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貿販於道。百姓歌之曰:“長安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雲集,誨我萌黎。”
  • 6.    《資治通鑑·卷一百》:於是秦大旱。堅減膳徹樂,命后妃以下悉去羅紈,開山澤之利,公私共之,息兵養民,旱不為災。
  • 7.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秦王堅命牧伯守宰各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察其所舉,得人者賞之,非其人者罪之。由是人莫敢妄舉,而請託不得,士皆自勵;雖宗室外戚,無才能者皆棄不用。當是之時,內外之官,率皆稱職;田疇修闢,倉庫充實,盜賊屏息。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燕政有不便於民者,皆變除之。
  • 9.    《晉書·苻堅載記》:其中丞鄧羌,性鯁直不撓,與猛協規齊志,數旬之間,貴戚強豪誅死者二十有餘人。
  • 10.    《資治通鑑·卷一百》:疾惡糾案,無所顧忌,數旬之間,權豪、貴戚,殺戮、刑免者二十餘人,朝廷震慄,奸猾屏氣,路不拾遺。
  • 11.    《晉書·苻堅載記》:以涼州新附,復租賦一年。
  • 12.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賜為父後者爵一級,鰥寡高年糧帛有差,丐所過田租之半。
  • 13.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秦王堅自鄴如枋頭,宴父老,改枋頭曰永昌,復之終世。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以燕常山太守申紹為散騎侍郎,使與散騎侍郎京兆韋儒俱為繡衣使者,循行關東州郡,觀省風俗,勸課農桑,振恤窮困,收葬死亡,旌顯節行。
  • 15.    《晉書·苻堅載記》:遣使巡行四方,觀風俗,問政道,明黜陟,恤孤獨不能自存者。
  • 16.    《晉書·苻堅載記》堅曰:“今四海事曠,兆庶未寧,黎元應撫,夷狄應和,方將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於赤子。”
  • 17.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堅中流矢,單騎走至淮北,飢甚,民有進壺飧、豚髀者,堅食之,賜帛十匹,綿十斤。辭曰:“陛下厭苦安樂,自取危困。臣為陛下子,陛下為臣父,安有子飼其父而求報乎!”弗顧而去。堅謂張夫人曰:“吾今復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 18.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時雖兵寇危逼,馮翊諸堡壁,猶有負糧冒難而至者,多為賊所殺。
  • 19.    張源先、追雲燕.《道壇作法-台灣民間信仰諸神傳》.台北:逸羣圖書有限公司,1984年
  • 20.    前秦世祖苻堅  .中國甘肅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21.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七月七日,堅如洛陽,下書曰:“士死知己,由來格謨。故喬公一言,魏祖追慟,趙司隸高平徐統,往在鄴都,識朕於童稚,每思其殷勤之言,弗敢忘也。可召其子孫詣行在所。”八年五月,以高平徐攀為琅琊太守。攀,統之少子,以舊恩拔之也。
  • 22.    《十六國春秋·卷四》:八歲,請就師學。洪曰:“尚小,未可。吾年十三,方欲求師,時人猶以為速成。”與《晉書·苻堅載記》中“八歲,請師就家學。洪曰:‘汝戎狄異類,世知飲酒,今乃求學邪!’欣然許之。”不同。但以《十六國春秋》亦云苻堅:“性至孝,有器度,博學多才藝。年十一,便有經略大志。”與苻堅本傳相近,亦顯示其早受學,故從《晉書》。
  • 23.    《晉書·苻洪載記》載時為後趙丞相的石虎在333年消滅石生和石朗勢力後聽從苻洪遷秦雍二州豪族及羌人到關的建議,並以苻洪為龍驤將軍、流人都督。而按《晉書·苻堅載記》,其更稱苻健是夢到天神授意要以苻堅為龍驤將軍,故苻健才如此,勉勵的話亦為:“汝祖昔受此號,今汝復為神明所命,可不勉之!”。
  • 24.    《晉書·苻堅載記》:苻堅性至孝,博學多才藝,有經濟大志,要結英豪,以圖為緯世之宜。
  • 25.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堅  .中國蘭州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26.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月,追復太師魚遵等官,以禮改葬,子孫存者皆隨才擢敍。
  • 27.    晉書·載記第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26]
  • 28.    《晉書·苻堅載記》:親耕藉田,其妻苟氏親蠶於近郊。
  • 29.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堅遣使諭之曰:‘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徵,卿宜罷兵,各定其位,一切如故’各齧梨以為信。
  • 30.    《晉書·慕容垂傳》:“自恪卒後,堅密有圍暐之謀,憚垂威名而未發。”
  • 3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王猛言于堅曰:"慕容垂父子,譬如龍虎,非可馴之物,若藉以風雲,將不可複製,不如早除之。"堅曰:"吾方收攬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殺之!且其始來,吾已推誠納之矣。匹夫猶不棄言,況萬乘乎!"乃以垂為冠軍將軍,封賓徒侯,楷為積弩將軍。
  • 32.    《晉書·桓温傳》:“(桓温)先使袁真伐譙梁,開石門以通運。真討譙梁皆平之,而不能開石門,軍糧竭盡。温焚舟步退,自東燕出倉垣,經陳留,鑿井而飲,行七百餘里。(慕容)垂以八千騎追之,戰於襄邑,温軍敗績,死者三萬人。温甚恥之,歸罪袁真,表廢為庶人。真怨温誣已,據壽陽以自固,潛通苻堅、慕容暐。
  • 33.    《晉書·王猛傳》:猛曰:“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 34.    改變中國古代歷史命運的八次戰役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08-26]
  • 35.    淝水戰前的南北方政權  .歷史學考研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36.    大帝夢斷新平寺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37.    《觀音慈林集》:苻堅既敗,長安百姓有千餘家,南走歸晉,為鎮戍所拘,謂為遊寇,殺其男丁,虜其子女。
  • 38.    苻堅墓——淝水雖敗 豪俊不凡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3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秦王堅下詔曰:“新喪賢輔,百司或未稱朕心,可置聽訟觀於未央南,朕五日一臨,以求民隱。”
  • 40.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春,二月,秦以清河房曠為尚書左丞,徵曠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國韓胤為尚書郎,北平陽陟、田勰、陽瑤為著作佐郎,郝略為清河相;皆關東士望,王猛所薦也。
  • 4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秦王堅命公國各置三卿,並餘官皆聽自採闢,獨為置郎中令。
  • 42.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四》:又置左右鎮郎及拂蓋郎。堅以乞活夏默為左鎮郎,胡人護磨那為右鎮郎,奄人申香為拂蓋郎。
  • 43.    《晉書·苻登載記》:堅即偽位,追贈右將軍、涼州刺史。
  • 4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富商趙掇等車服僭侈,諸公競引以為卿;黃門侍郎安定程憲請治之。堅乃下詔稱:”本欲使諸公延選英儒,乃更猥濫如是!宜令有司推檢,辟召非其人者,悉降爵為侯,自今國官皆委之銓衡。自非命士已上,不得乘車馬;去京師百里內,工商皂隸,不得服金銀、錦繡,犯者棄市。”於是平陽、平昌、九江、陳留、安樂五公皆降爵為侯。
  • 45.    《晉書·苻堅載記》:時商人趙掇、丁妃、鄒瓫等皆家累千金,車服之盛,擬則王侯,堅之諸公競引之為國二卿。黃門侍郎程憲言于堅曰:“趙掇等皆商販醜豎,市郭小人,車馬衣服僣同王者,官齊君子,為藩國列卿,傷風敗俗,有塵聖化,宜肅明典法,使清濁顯分。”堅於是推檢引掇等為國卿者,降其爵。乃下制:“非命士已上,不得乘車馬于都城百里之內。金銀錦繡,工商、皂隸、婦女不得服之,犯者棄市。”
  • 46.    《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太和三年,“改平望觀曰聽訟觀。帝常言‘獄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斷大獄,常幸觀臨聽之”。
  • 47.    《晉書·武帝紀》:庚寅,帝臨聽訟觀,錄廷尉洛陽獄囚,親平決焉。
  • 48.    《晉書·苻堅載記》:堅每臨聽訟觀,令百姓有怨者舉煙於城北,觀而錄之。
  • 4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初,秦人既克涼州,議討西障氐、羌,秦王堅曰:“彼種落雜居,不相統一,不能為中國大患,宜先撫諭,徵其租税,若不從命,然後討之。”乃使殿中將軍張旬前行宣慰,庭中將軍魏曷飛帥騎二萬七千隨之。曷飛忿其恃險不服,縱兵擊之,大掠而歸。堅怒其違命,鞭之二百,斬前鋒督護儲安以謝氐、羌。氐、羌大悦,降附貢獻者八萬三千餘落。
  • 50.    《晉書·苻堅載記》:徙關東豪傑及諸雜夷十萬户於關中,處烏丸雜類於馮翊、北地,丁零翟斌於新安,徙陳留、東阿萬户以實青州。
  • 51.    《晉書·苻堅載記》:堅之分氐户於諸鎮也,趙整因侍,援琴而歌曰:“阿得脂,阿得脂,博勞舊父是仇綏,尾長翼短不能飛,遠徙種人留鮮卑,一旦緩急語阿誰!”堅笑而不納。至是,整言驗矣。
  • 52.    《太平御覽》:苻堅時,四夷賓服,湊集關中,四方種人皆奇貌異色。
  • 53.    《晉書·苻堅載記》:散其部落於漢鄣邊故地,立尉、監行事,官僚領押,課之治業營生,三五取丁,優復三年無税租。其渠帥歲終令朝獻,出入行來為之制限。
  • 54.    北魏平城時代  .掌閲網[引用日期2020-09-12]
  • 55.    《晉書·苻堅載記》:堅以翼犍荒俗,未參仁義,令入太學習禮。
  • 56.    《晉書·苻堅載記》:堅嘗之太學,召涉翼犍問曰:“中國以學養性,而人壽考,漠北啖牛羊而人不壽,何也?”翼犍不能答。又問:“卿種人有堪將者,可召為國家用。”對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馳走,逐水草而已,何堪為將!”又問:“好學否?”對曰:“若不好學,陛下用教臣何為?”堅善其答。
  • 57.    《晉書·苻堅載記》:大旱,堅減膳撤懸,金玉綺繡皆散之戎士,後宮悉去羅紈,衣不曳地。
  • 58.    《晉書·苻堅載記》: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單于,寇掠郡縣。堅以其尚書鄧羌為建節將軍,率眾七千討平之。
  • 5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匈奴右賢王曹轂、左賢王劉衞辰皆叛秦。轂帥眾二萬寇杏城,秦王堅自將討之,使衞大將軍李威、左僕射王猛輔太子宏留守長安。八月,堅擊轂,破之,斬轂弟活,轂請降,徙其豪傑六千餘户於長安。建節將軍鄧羌討衞辰,擒之於木根山。九月,堅如朔方,巡撫諸胡。
  • 60.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是歲,秦益州刺史王統攻隴西鮮卑乞伏司繁於度堅山,司繁帥騎三萬拒統於苑川。統潛襲度堅山,司繁部落五萬餘皆降於統;其眾聞妻子已降秦,不戰而潰。
  • 6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秦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揚武將軍姚萇等帥眾二萬寇荊州,攻南鄉郡,荊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軍於新野。秦兵掠安陽民萬餘户而還。
  • 6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冬,秦王堅使益州刺史王統、秘書監朱肜帥卒二萬出漢川,前禁將軍毛當、鷹揚將軍徐成帥卒三萬出劍門,入寇梁、益;梁州刺史楊亮帥巴獠萬餘拒之,戰於青谷。亮兵敗,奔固西城。肜遂拔漢中。徐成攻劍門,克之。楊安進攻梓潼,梓潼太守周颺固守涪城,遣步騎數千送母、妻自漢水趣江陵,朱肜邀而獲之,颺遂降於安。十一月,安克梓潼。荊州刺史桓豁遣江夏相竺瑤救梁、益;瑤聞廣漢太守趙長戰死,引兵退。益州刺史周仲孫勒兵拒朱肜於綿竹,聞毛當將至成都,仲孫帥騎五千奔於南中。秦遂取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皆附於秦。
  • 63.    《晉書·苻堅載記》:蜀人張育、楊光等起兵,與巴獠相應,以叛于堅。晉益州刺史竺瑤、威遠將軍桓石虔率眾三萬據墊江。育乃自號蜀王,遣使歸順,與巴獠酋帥張重、尹萬等五萬餘人進圍成都。尋而育與萬爭權,舉兵相持,堅遣鄧羌與楊安等擊敗之,育、光退屯綿竹。安又敗張重、尹萬於成都南,重死之,及首級二萬三千。鄧羌復擊張育、楊光於綿竹,皆害之。
  • 64.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秦王堅遣徵南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守尚書令長樂公丕、武衞將軍苟萇、尚書慕容暐帥步騎七萬寇襄陽,以荊州刺史楊安帥樊、鄧之眾為前鋒,徵虜將軍始平石越帥精騎一萬出魯陽關,京兆尹慕容垂、揚武將軍姚萇帥眾五萬出南鄉,領軍將軍苟池、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帥眾四萬出武當,會攻襄陽。
  • 65.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戊午,克襄陽,執朱序,送長安。
  • 66.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零四》:秦將軍慕容越拔順陽,執太守譙國丁穆。
  • 6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晉紀二十六·晉孝武帝太元四年》:夏,四月,戊申,韋鍾拔魏興。
  • 6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八月,彭超攻彭城……戴帥彭城之眾,隨謙奔玄,超遂據彭城。
  • 6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癸未,使右將軍毛虎生帥眾三萬擊巴中,以救魏興。前鋒督護趙福等至巴西,為秦將張紹等所敗,亡七千餘人。虎生退屯巴東。蜀人李烏聚眾一二萬,圍 成都以應虎生,秦王堅使破虜將軍呂光擊滅之。
  • 70.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兗州刺史謝玄自廣陵救三阿。丙子,難、超戰敗,退保盱眙。六月,戊子,玄與田洛帥眾五萬進攻盱眙,難、超又敗,退屯淮陰。玄遣何謙等帥舟師乘潮而上,夜,焚淮橋。邵保戰死,難、超退屯淮北。玄與何謙、戴、田洛共追之,戰於君川,復大破之,難、超北走,僅以身免。
  • 7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秦荊州刺史都貴遣其司馬閻振、中兵參軍吳仲帥眾二萬寇竟陵,桓衝遣南平太守桓石虔、衞軍參軍桓石民等帥水陸二萬拒之。石民,石虔之弟也。十二月,甲辰,石虔襲擊振、仲,大破之,振、仲退保管城。石虔進攻之,癸亥,拔管城,獲振、仲,斬首七千級,俘虜萬人。
  • 72.    《晉書·呂光載記》:堅既平山東,士馬強盛,遂有圖西域之志,乃授光使持節、都督西討諸軍事,率將軍姜飛、彭晃、杜進、康盛等總兵七萬,鐵騎五千,以討西域,以隴西董方、馮翊郭抱、武威賈虔、弘農楊穎為四府佐將。
  • 73.    《晉書·呂光載記》:光攻城既急,帛純乃傾國財寶請救獪胡。獪胡弟吶龍、侯將馗率騎二十餘萬,並引温宿、尉頭等國王,合七十餘萬以救之。……諸將鹹欲每營結陣,案兵以距之。光曰:“彼眾我寡,營又相遠,勢分力散,非良策也。”於是遷營相接陣,為勾鎖之法,精騎為遊軍,彌縫其闕。
  • 74.    《晉書·呂光載記》:戰於城西,大敗之,斬萬餘級,帛純收其珍寶而走,王侯降者三十餘國。……桀黠胡王昔所未賓者,不遠萬里皆來歸附,上漢所賜節傳,光皆表而易之。
  • 75.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號令嚴明,軍無私犯,法簡政寬,燕民各安其業,更相謂曰:“不圖今日復見太原王!”
  • 76.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丁亥,謝石等歸建康,得秦樂工,能習舊聲,於是宗廟始備金石之樂。
  • 77.    《晉書·輿服志》:指南車,過江亡失。及義熙五年,劉裕屠廣固,始復獲焉,乃使工人張綱補給周用。十三年,裕定關中,又獲司南、記裏諸車,制度始備。其輦,過江亦亡制度。太元中,謝安率意造焉,及破苻堅於淮上,獲京都舊輦,形制無差,大小如一,時人服其精記。
  • 78.    《隋書·卷十五·志第十》:太元間,破苻永固,又獲樂工楊蜀等,閒練舊樂,於是金石始備。尋其設懸音調,並與江左是同。
  • 79.    《晉書·苻堅載記》:自永嘉之亂,庠序無聞,及堅之僣,頗留心儒學,王猛整齊風俗,政理稱舉,學校漸興。
  • 80.    《魏書·卷十五·列傳第三》:昭成子窟咄。昭成崩後,苻洛以其年長,逼徙長安,苻堅禮之,教以書學。
  • 81.    《國史大綱》:苻秦文教尤盛,諸經皆置博士,惟闕周禮,乃就太常韋逞母宋氏傳其音讀,即其家立講堂,置生員百二十人,隔絳紗幔受業。【號宋氏曰:“宣文君”。】 王猛死,特詔崇儒,禁老、莊、圖讖之學。【詔曰:“權可偃武修文,以稱武侯雅旨”,則必猛生前時時稱説其意也。】
  • 82.    《秦書》:苻堅幸太學,以《周官禮注》無師,以太常韋逞母宋氏傳其父業,使生徒就宋授業焉。太常居家,雖流移苦寒,常自負《周官》,終不敢舍。
  • 83.    《晉書·苻堅載記》:堅親臨太學,考學生經義優劣,品而第之。問難五經,博士多不能對。
  • 8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二月,東夷、西域六十二國入貢於秦。
  • 85.    《晉書·苻堅載記》:是年,益州西南夷、海南諸國皆遣使貢其方物。
  • 86.    《晉書·苻堅載記》:加鄯善王休密馱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西域諸軍事、寧西將軍,車師前部王彌窴使持節、平西將軍、西域都護,率其國兵為光鄉導。
  • 87.    前秦苻堅建元二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後歷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 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學着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
  • 88.    《三國史記》:小獸林王二年,夏六月,秦王苻堅遣使及浮屠順道送佛像、經文。四年,僧阿道來。五年春,二月,始創肖門寺,以置順道。又創伊弗蘭寺,以置阿道。此海東佛法之始。
  • 89.    苻堅感生神話探源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90.    《世説新語》:郗嘉賓得人以己比苻堅,大喜。
  • 91.    《晉書·卷一百一十四·載記第十四》:遷尚書左丞、咸陽內史、京兆尹。未幾,除吏部尚書、太子詹事,又遷尚書左僕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加騎都尉,居中宿衞。時猛年三十六,歲中五遷,權傾內外,宗戚舊臣皆害其寵。尚書仇騰、丞相長史席寶數譖毀之,堅大怒,黜騰為甘松護軍,寶白衣領長史。爾後上下鹹服,莫有敢言。頃之,遷尚書令、太子太傅,加散騎常侍。
  • 92.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五》苻堅:“朕之於卿,義則君臣,親逾骨肉,雖復桓、昭有管、樂,玄德之有孔明,自謂逾之。”
  • 93.    《晉書·卷一百一十四·載記第十四》:堅嘗從容謂猛曰:“卿夙夜匪懈,憂勤萬機,若文王得太公,吾將優遊以卒歲。”猛曰:“不圖陛下知臣之過,臣何足以擬古人!”堅曰:“以吾觀之,太公豈能過也。”常敕其太子宏、長樂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其見重如此。
  • 9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堅比斂,三臨哭,謂太子宏曰:“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奪吾景略之速也?”葬之如漢霍光故事。
  • 95.    《十六國春秋》:自丞相違世,鬢髮中白,每一念之,不覺酸動。
  • 96.    《晉書·慕容暐載記》:綰既定製,朝野震驚,出户二十餘萬。慕容評大不平,尋賊綰,殺之。
  • 97.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堅又聞悦綰之忠,恨不及見,拜其子為郎中。
  • 9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秦王堅聞温廢立,謂羣臣曰:“温前敗灞上,後敗枋頭,不能思愆自貶以謝百姓,方更廢君以自説,六十之叟,舉動如此,將何以自容於四海乎!諺曰:‘怒其室而作色於父’,其桓温之謂矣。”
  • 9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冬,十月,秦王堅如鄴,獵於西山,旬餘忘返。伶人王洛叩馬諫曰:“陛下羣生所繫,今久獵不歸,一旦患生不虞,柰太后、天下何!”堅為之罷獵還宮。王猛因進言曰:“畋獵誠非急務,王洛之言,不可忘也。”堅賜洛帛百匹,拜官箴左右,自是不復獵。
  • 100.    《晉書·苻堅載記》:堅自平諸國之後,國內殷實,遂示人以侈,懸珠簾於正殿,以朝羣臣,宮宇車乘,器物服御,悉以珠璣、琅玕、奇寶、珍怪飾之。尚書郎裴元略諫曰:「臣聞堯舜茅茨,周卑宮室,故致和平,慶隆八百。始皇窮極奢麗,嗣不及孫。願陛下則採椽之不琢,鄙瓊室而不居,敷純風於天下,流休範於無窮,賤金玉,珍谷帛,勤恤人隱,勸課農桑,捐無用之器,棄難得之貨,敦至道以厲薄俗,修文德以懷遠人。然後一軌九州,同風天下,刑措既登,先成東嶽,蹤軒皇以齊美,哂二漢之徙封,臣之願也。」堅大悦,命去珠廉,以元略為諫議大夫。
  • 101.    《晉書·苻堅載記》:初,堅母少寡,將軍李威有闢陽之寵,史官載之。至是,堅收起居注及著作所錄而觀之,見其事,慚怒,乃焚其書,大檢史官,將加其罪。著作郎趙泉、車敬等已死,乃止。
  • 10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太子左衞率石越曰:“今歲鎮守鬥,福德在吳。伐之,必有天殃。且彼據長江之險,民為之用,殆未可伐也!”堅曰:“昔武王伐紂,逆歲違卜。天道幽遠,未易可知。夫差、孫皓皆保據江湖,不免於亡。今以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又何險之足恃乎!”對曰:“三國之君皆淫虐無道,故敵國取之,易於拾遺。今晉雖無德,未有大罪,願陛下且案兵積穀,以待其釁。”於是羣臣各言利害,久之不決。堅曰:“此所謂築室道旁,無時可成。吾當內斷於心耳!”
  • 103.    《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鋭;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
  • 104.    《晉書·謝玄傳》: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飢凍,死者十七八。
  • 105.    《晉書·苻丕載記》:永又檄州郡曰:“昔夏有窮夷之難,少康起焉;王莽毒殺平帝,世祖重光漢道;百六之運,何代無之!天降喪亂,羌胡猾夏,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天未亡秦,社稷有奉。主上聖德恢弘,道侔光武,所在宅心,天人歸屬,必當隆中興之功,復配天之美。姚萇殘虐,慕容垂兇暴,所過滅户夷煙,毀發丘墓,毒遍存亡,痛纏幽顯,雖黃巾之害於九州,赤眉之暴於四海,方之未為甚也。今素秋將及,行師令辰,公侯牧守,壘主鄉豪,或戮力國家,乃心王室,各率所統,以孟冬上旬會大駕於臨晉。”於是天水姜延、馮翊寇明、河東王昭、新平張晏、京兆杜敏、扶風馬朗、建忠高平牧官都尉王敏等鹹承檄起兵,各有眾數萬,遣使應丕。皆就拜將軍、郡守,封列侯。冠軍鄧景擁眾五千據彭池,與竇衝為首尾,擊萇平涼太守金熙。安定北部都尉鮮卑沒奕於率鄯善王胡員吒、護羌中郎將梁苟奴等,與萇左將軍姚方成、鎮遠強京戰於孫丘谷,大敗之。
  • 106.    《資治通鑑·晉紀·晉紀二十九》:馮翊人郭質起兵於廣鄉以應秦,移檄三輔曰:“姚萇兇虐,毒被神人。吾屬世蒙先帝堯、舜之仁,非常伯、納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孫也。與其含恥而存,孰若蹈道而死。”於是三輔壁壘皆應之。
  • 107.    《晉書·苻登載記》:登進師攻萇,既而升樓謂萇曰:“自古及今,安有殺君而反立神象請福,望有益乎!”
  • 108.    《晉書·姚萇載記》:將天官使者、鬼兵數百突入營中。
  • 109.    《晉書·姚萇載記》:萇懼,走入宮,宮人迎萇刺鬼,誤中萇陰,鬼相謂曰:“正中死處。”拔矛, 出血石餘。寤而驚悸,遂患陰腫,醫刺之,出血如夢。萇遂狂言,或稱“臣萇,殺陛下者兄襄,非臣之罪,願不枉臣。”
  • 110.    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新人教版
  • 111.    《前秦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 112.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2-29]
  • 113.    卷四 前秦錄-十六國春秋別傳(北魏)崔鴻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9-09]
  • 114.    附錄-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10-19]
  • 115.    《隋書·經籍志》:其中原則戰爭相尋,干戈是務,文教之盛,苻、姚而已。宋武入關,收其圖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赤軸青紙,文字古拙。後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經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書於齊,秘府之中,稍以充實。暨於爾硃之亂,散落人間。後齊遷鄴,頗更搜聚,迄於天統、武平,校寫不輟。後周始基關右,外逼強鄰,戎馬生郊,日不暇給。保定之始,書止八千,後稍加增,方盈萬卷。周武平齊,先封書府,所加舊本,才至五千。
  • 116.    二、北方之漢化與北方儒統全文翻譯解釋  .國史大綱全集[引用日期2020-12-27]
  • 117.    飢則附人、飽便高颺上下文|譯文|全篇  .温馨古詩書[引用日期2020-08-06]
  • 11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七》:垂見光祚,流涕霑衿,曰:“秦王待我深,吾事之亦盡;但為二公猜忌,吾懼死而負之,每一念之,中宵不寐。”
  • 119.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太原薛贊、略陽權翼見而驚曰:“非常人也!”
  • 120.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先是,使其黃門侍郎梁琛聘于堅。琛還,言於評曰:“秦揚兵講武,運粟陝 東,以琛觀之,無久和之理。兼吳王西奔,必有觀釁之計,深宜備之。”評曰: “不然。秦豈可受吾叛臣而不懷和好哉!”琛曰:“鄰國相併,有自來矣。況今並 稱大號,理無俱存。苻堅機明好斷,納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鋭於進取。觀其 君臣相得,自謂千載一時。桓温不足為慮,終為人患者,其唯王猛乎?”評不以為虞。
  • 12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十一月,堅與道安同輦遊於東苑,堅曰:“朕將與公南遊吳、越,泛長江,臨滄海,不亦樂乎!”安曰:“陛下應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維,自足比隆堯、舜;何必櫛風沐雨,經略遐方乎!且東南卑濕,氣易構,虞舜遊而不歸,大禹往而不復,何足以上勞大駕也!”
  • 12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七》:秋,七月,馮詡人郭質起兵於廣鄉以應秦,移檄三輔曰:"姚萇兇虐,毒被神人。吾屬世蒙先帝堯、舜之仁,非常伯、納言之子,即卿校、牧守之孫也。與其含恥而存,孰若蹈道而死!"於是三輔壁壘皆應之;獨鄭縣人苟曜不從,聚眾數千附於後秦。秦以質為馮翊太守;後秦以曜為豫州刺史。
  • 123.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堅謂博士王實曰:“朕一月三臨太學,黜陟幽明,躬親獎勵,罔敢倦違,庶幾周、孔微言不由朕而墜,漢之二武其可追乎!”實對曰:“自劉石擾覆華畿,二都鞠為茂草,儒生罕有或存,墳籍滅而莫紀,經淪學廢,奄若秦皇。陛下神武撥亂,道隆虞、夏,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化盛隆周,垂馨千祀,漢之二武焉足論哉!”
  • 124.    太平御覽·卷六|原文|翻譯|譯文  .秋音古詩文樂園[引用日期2020-08-26]
  • 125.    《全唐文·卷七百九》  .專題教育網[引用日期2020-05-12]
  • 126.    資治通鑑 卷一百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127.    資治通鑑第一百一十五卷  .個人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12-22]
  • 128.    《何博士備論》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12-28]
  • 129.    六朝通鑑博議-宋·李燾  .詩詞網[引用日期2020-10-19]
  • 130.    欒城後集卷十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5-30]
  • 131.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四十二|原文|翻譯|譯文  .靈犀古詩書[引用日期2020-07-28]
  • 132.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十五,甲辰年六月十八日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15-06-19]
  • 133.    《晉五胡指掌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2-12-28]
  • 134.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 135.    苻堅和王猛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3-08-30]
  • 136.    柏楊:中國數千年曆史上有資格稱大帝的僅五人  .中華網[引用日期2020-08-28]
  • 137.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日]谷川道雄 - 愛問共享資料  .網絡[引用日期2020-11-19]
  • 138.    《亂世中的一代雄主——前秦王苻堅》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2-12-28]
  • 139.    鄧樂羣《北魏統一中原前十六國政權的漢化先聲》,《清華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 140.    朱大渭《儒家民族觀與十六國北朝民族融合及其歷史影響》,《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2期
  • 141.    《百家講壇》2015年04月08日《風雲南北朝之苻堅》第一期 王猛出山
  • 142.    東晉門閥政治·田餘慶著  .天涯書庫[引用日期2020-11-14]
  • 143.    《資質通鑑·卷一百五·晉紀二十七》定、鑑,秦王堅之從叔;紹、謨,從弟;亮,從子也。
  • 144.    《廣弘明集》在線閲讀  .網絡[引用日期2021-02-27]
  • 145.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苻琳,字永瑤,堅之第五子也,有文武才藝,引弓五百斤,射洞犁耳。至於山水文詠,皆綺秀清麗。
  • 146.    《晉書·苻朗傳》:苻朗,字元達,堅之從兄子也。性宏達,神氣爽邁,幼懷遠操,不屑時榮。堅嘗目之曰:“吾家千里駒也。”徵拜鎮東將軍、青州刺史,封樂安男,不得已起而就官。及為方伯,有若素士,耽玩經籍,手不釋卷,每談虛語玄,不覺日之將夕。
  • 147.    《晉書·苻融傳》:苻融,字博休,堅之季弟也。……融聰辯明慧,下筆成章,至於談玄論道,雖道安無以出之。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嘗著《浮圖賦》,壯麗清贍,世鹹珍之。
  • 148.    《晉書·苻堅載記》:堅少子中山公詵有寵于堅,又諫曰:“臣聞季梁在隨,楚人憚之;宮奇在虞,晉不窺兵。國有人焉故也。及謀之不用,而亡不淹歲。前車之覆軌,後車之明鑑。陽平公,國之謀主,而陛下違之;晉有謝安、桓衝,而陛下伐之。是行也,臣竊惑焉。”堅曰:“國有元龜。可以決大謀;朝有公卿,可以定進否。孺子言焉,將為戮也。”
  • 149.    《晉書·苻堅載記》:太子宏進曰:“吳今得歲,不可伐也。且晉主無罪,人為之用;謝安、桓衝兄弟皆一方之俊才,君臣戮力,阻險長江,未可圖也。但可厲兵積粟,以待暴主,一舉而滅之。今若動而無功,則威名損於外,資財竭於內。是故聖王之行師也,內斷必誠,然後用之。彼若憑長江以固守,徙江北百姓於江南,增城清野,杜門不戰,我已疲矣,彼未引弓。土下氣癘,不可久留,陛下將若之何?”……道安曰:“太子之言是也,願陛下納之。”
  • 150.    《晉書·苻登傳》:登字文高,堅之族孫也。父敞,健之世為太尉司馬、隴東太守、建節將軍,後為苻生所殺。堅即偽位,追贈右將軍、涼州刺史,以登兄同成嗣。毛興之鎮上邽,以為長史。登少而雄勇,有壯氣,粗險不修細行,故堅弗之奇也。長而折節謹厚,頗覽書傳。
  • 151.    《晉書·苻丕載記》:苻丕,字永叔,堅之長庶子也。少而聰彗好學,博綜經史。
  • 152.    資治通鑑·晉紀·晉紀二十五原文解釋翻譯-資治通鑑-國學夢  .網絡[引用日期2021-03-03]
  • 153.    《高僧傳·卷一·僧伽跋澄傳》:苻堅建元十七年,來入關中。先是大乘之典未廣,禪數之學甚盛。既至長安,鹹稱法匠焉。苻堅秘書郎趙整崇仰大法,嘗聞外國宗習《阿毗曇毗婆沙》,而跋澄諷誦,乃四事禮供,請譯梵文。遂共名德法師釋道安等集僧宣譯。
  • 154.    公元384年,前秦趙整請僧伽跋澄譯《婆須蜜》梵本,請曇摩難提譯出《阿含》。  .歷史事件[引用日期2021-03-04]
  • 155.    《晉書·卷九十五·列傳第六十五》:僧涉者,西域人也,不知何姓。少為沙門,苻堅時入長安。……虛靜服氣,不食五穀,日能行五百里,言未然之事,驗若指掌。能以秘祝下神龍,每旱,堅常使之咒龍請雨。俄而龍下缽中,天輒大雨,堅及羣臣親就缽觀之。卒於長安。後大旱移時,苻堅嘆曰:“涉公若在,豈憂此乎!”
  • 156.    《資治通鑑·晉孝武帝太元五年》:“(苻堅以)南巴校尉姜宇為寧州刺史。”胡三省注:“苻秦於南中置南巴校尉。”
  • 157.    呂宗力主編《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1月:第631頁。
  • 158.    開庠序之美 弘儒教之風——前秦政權的漢化教育及其歷史原因-【維普期刊官網】- 中文期刊服務平台  .網絡[引用日期2021-03-06]
  • 159.    《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  .網絡[引用日期2021-03-06]
  • 160.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建元七年,高平蘇通、長樂劉祥並以碩學耆儒,尤精二禮。堅以通為《禮記》祭酒,居於東庠;祥為《儀禮》祭酒,處於西亭。堅每月朔旦率百僚親臨講論。
  • 161.    十六國疆域志  .十六國疆域志發展[引用日期2021-03-11]
  • 162.    蔣福亞著《前秦史·第三章·前秦的政治與經濟》,第84頁、91頁。
  • 163.    蔣福亞著《前秦史·第三章·前秦的政治與經濟》,第119頁。
  • 164.    比丘尼傳  .網絡[引用日期2021-03-13]
  • 16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冊,第275頁。
  • 166.    黃烈《關於前秦政權的民族性質及其對東晉戰爭的性質問題》,《中國通史研究》1979年第1期。
  • 167.    《晉書·苻堅載記》:追復魚遵、雷弱兒、毛貴、王墮、梁楞、梁安、段純、辛牢等本官,以禮改葬之,其子孫皆隨才擢授。
  • 168.    《魏書·高祖紀·下》:戊午,詔改長尺大斗,依《周禮》制度,班之天下。
  • 169.    敦煌大族與前秦、後涼 -- 中國社會科學網  .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4-06]
  • 170.    蔣福亞著《前秦史·第三章·前秦的政治與經濟》,第128頁。
  • 17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梁熙清儉愛民,河右安之,以天錫武威太守敦煌索泮為別駕,宋皓為主簿。
  • 172.    《晉書·苻丕載記》:文武才幹亞於苻融,為將善收士卒情,出鎮於鄴,東夏安之。
  • 173.    《晉書·苻朗傳》:及為方伯,有若素士,耽玩經籍,手不釋卷,每談虛語玄,不覺日之將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將至。在任甚有稱績。
  • 174.    苻肅墓誌銘  .浙大墓誌銘資料庫[引用日期2021-06-23]
  • 175.    《唐故苻君墓誌銘》:唐故苻君墓誌銘」君諱肅,字孝威,河南河南人也。有扈啟藩,分土玄珪之始;草」付斯氏,誅茅典午之時。於是族茂綿遐,委九河而波振;鴻基」峻邈,架二華而幹霄。故使趙國懷疑,晉朝致止,光昭曩策,垂」譽後昆,賢能由此克生,鐘鼎於斯不墜。祖元,北齊龍亢縣令;」父達;隋鄴縣丞;並冰鏡凝清,蘭蓀絢藻;資忠徇勣,光武城之」絃歌;踵接揚蕤,贊西門而變俗。君珪璋挺質,表異弄璋之年;」松竹疎神,昭貞馭竹之歲。既而仁孝斯立,學業已優,內闕花」萼之親,外無葭莩之戚,所以息心幹祿,詠南陔以固懷;志不」求榮,思負米而為樂。於是盡歡朝夕,愛敬同歸,情逸神娛,不」知將老。及再嬰丁罰,知命已過,留心道義之塗,止至家人之」務。追朋月夜,嘯侶花朝,顧榮利於木雁之閒,齊是非於指馬」之內,優哉樂矣,冀遐年也。望子孫名立,堂九刃而盈歡;齒跡」朝庭,祿萬鍾而餘憘。何其春風尚遠,桃源俄爾涸流;秋夜未遽,菊浦忽焉搖落。越以永徽五年歲次甲寅閨五月乙亥朔」八日壬午終於清化裏第,春秋六十有八。子尚仁,痛江干遐」逝,瀝膽血以彫篁;仰視機筵,號陟屺而無見。以其月廿八日」壬寅遷厝於邙山禮也。去園林之霍靡,陟峭嶺之丘荒,雲霏」霏而轉蓋,風肅肅而鳴璫。魂沉浮於舊宇,神寂滅於玄堂,述」德音於南館,勒貞石於北邙。銘曰:」裂漢抽本,橫天起萼,自彼夏條,著功沙漠。玉亮漳濱,金響伊」洛,孝名冠閔,貞昭迎郭。謂善輔仁,於我無固,桂花風隕,玄堂」啓路。書卷塵飛,琴停月度,松聲飋〓,山庭增暮。」(周紹良藏拓本)
  • 176.    《晉書·苻堅載記》:堅以關中水旱不時,議依鄭白故事,發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隸三萬人,開涇水上源,鑿山起堤,通渠引瀆,以溉岡滷之田。及春而成,百姓賴其利。
  • 177.    蔣福亞著《前秦史·第三章·前秦的政治與經濟》,第131頁。
  • 178.    《秦記》:苻堅祖洪見堅狀貌,欲令頭堅腹軟,字之曰堅頭。
  • 179.    《古今刀劍錄》:前秦苻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工,銘曰神術,隸書。
  • 180.    《晉書·卷一百二十六·載記第二十六》:烏孤討乙弗、折掘二部,大破之,遣其將石亦幹築廉川堡以都之。烏孤登廉川大山,泣而不言。石亦幹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大王所為不樂者,將非呂光乎!光年已衰老,師徒屢敗。今我以士馬之盛,保據大川,乃可以一擊百,光何足懼也。”烏孤曰:“光之衰老,亦吾所知。但我祖宗以德懷遠,殊俗憚威,盧陵、契汗萬里委順。及吾承業,諸部背叛,邇既乖違,遠何以附,所以泣耳。”其將苻渾曰:“大王何不振旅誓眾,以討其罪。”烏孤從之,大破諸部。呂光封烏孤廣武郡公。又討意雲鮮卑,大破之。
  • 181.    卷一百二十五 載記第二十五-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7-08]
  • 18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氐王楊玄遣將軍苻白作圍秦梁州刺史出連輔政於赤水。城中糧盡,民執輔政以降。輔政至駱谷,逃還。
  • 183.    《宋書·列傳·卷四十七》:秦州刺史胡從之西鎮百頃,行至濁水,為索虜所邀擊,敗沒。以真道為建威將軍、雍州刺史,方明輔國將軍、梁南秦二州刺史。方明辭不拜。詔曰:“往年氐豎楊難當造為叛亂,俯首者眾。其長史楊萬壽、建節將軍姚憲,情不違順,屢進矢言。及兇醜宵遁,闔境崩擾,建忠將軍呂訓衞倉儲以候王師。寧朔將軍姜檀果烈懇到,志在宣力,濁水之捷,厥庸顯然,近者協贊義奮,乃心無替。略陽苻昭,誠系本朝,亦同斯舉,俘擒偽將,獨克武興,推鋒致效,隕命寇手。並事著屯險,感於予懷,宜蒙旌敍,榮慰存亡。可贈萬壽龍驤將軍,昭武都太守;憲補員外散騎侍郎,訓駙馬都尉、奉朝請;檀徵西大將軍司馬、仇池太守,宜並內徙。可符雍、梁二州,厚加贍恤。”
  • 184.    《宋書·卷九十八·列傳第五十八·氐胡》:三月,前鎮東司馬苻達、徵西從事中郎任朏等舉義,立保宗弟文德為主。
  • 185.    《宋書·卷九十八》:閏月,方明至蘭皋,難當鎮北將軍苻義德、建節將軍苻弘祖萬餘人列陣拒戰,方明擊破之,斬弘祖,殺二千餘人,義德遁去。
  • 186.    《宋書·列傳五十八》:其年十一月,法護委鎮奔洋川,難當遂有漢中之地。以氐苻粟持為梁州刺史,又以其兇悍,殺之,以司馬趙温代為梁州。
  • 187.    魏書 - 卷九十四 列傳閹官第八十二◎宗愛 仇洛齊 段霸 王琚 趙黑 孫小 張宗之 劇鵬 張祐 抱嶷王遇 苻承祖 王質 李堅 田秦松 白整 劉騰 賈粲 楊範 成軌 王温孟鸞 平季 封津 劉思逸  .國學經典[引用日期2021-07-08]
  • 188.    元和姓纂卷二【上平聲支韻至虞韻】  .中華典藏[引用日期2021-07-26]
  • 189.    愛新覺羅·弘曆批註.《乾隆御批綱鑑》:黃山書社,1996年:第1782、1811、1813、1820頁
  • 190.    《晉書·卷一百二十三·載記第二十三》垂上表於苻堅曰:“臣才非古人,致禍起蕭牆,身嬰時難,歸命聖朝。陛下恩深周、漢,猥叨微顧之遇,位為列將,爵忝通侯,誓在戮力輸誠,常懼不及。去夏桓衝送死,一擬雲消,回討鄖城,俘馘萬計,斯誠陛下神算之奇,頗亦愚臣忘死之效。方將飲馬桂州,懸旌閩會,不圖天助亂德,大駕班師。陛下單馬奔臣,臣奉衞匪貳,豈陛下聖明鑑臣單心,皇天后土實亦知之。臣奉詔北巡,受制長樂。然丕外失眾心,內多猜忌,今臣野次外庭,不聽謁廟。丁零逆豎寇逼豫州,丕迫臣單赴,限以師程,惟給弊卒二千,盡無兵杖,復令飛龍潛為刺客。及至洛陽,平原公暉復不信納。臣竊惟進無淮陰功高之慮,退無李廣失利之愆,懼有青蠅,交亂白黑,丁零夷夏以臣忠而見疑,乃推臣為盟主。臣受託善始,不遂令終,泣望西京,揮涕即邁。軍次石門,所在雲赴,雖復周武之會於孟津,漢祖之集於垓下,不期之眾,實有甚焉。欲令長樂公盡眾赴難,以禮發遣,而丕固守匹夫之志,不達變通之理。臣息農收集故營,以備不虞,而石越傾鄴城之眾,輕相掩襲,兵陣未交,越已隕首。臣既單車懸軫,歸者如雲,斯實天符,非臣之力。且鄴者臣國舊都,應即惠及,然後西面受制,永守東籓,上成陛下遇臣之意,下全愚臣感報之誠。今進師圍鄴,並喻丕以天時人事。而丕不察機運,杜門自守,時出挑戰,鋒戈屢交,恆恐飛矢誤中,以傷陛下天性之念。臣之此誠,未簡神聽,輒遏兵止鋭,不敢竊攻。夫運有推移,去來常事,惟陛下察之。”   堅報曰:“朕以不德,忝承靈命,君臨萬邦,三十年矣。遐方幽裔,莫不來庭,惟東南一隅,敢違王命。朕爰奮六師,恭行天罰,而玄機不弔,王師敗績。賴卿忠誠之至,輔翼朕躬,社稷之不隕,卿之力也。《詩》雲:'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方任卿以元相,爵卿以郡侯,庶弘濟艱難,敬酬勳烈,何圖伯夷忽毀冰操,柳惠倏為淫夫!覽表惋然,有慚朝士。卿既不容於本朝,匹馬而投命,朕則寵卿以將位,禮卿以上賓,任同舊臣,爵齊勳輔,歃血斷金,披心相付。謂卿食椹懷音,保之偕老。豈意畜水覆舟,養獸反害,悔之噬臍,將何所及!誕言駭眾,誇擬非常,周武之事,豈卿庸人所可論哉!失籠之鳥,非羅所羈;脱網之鯨,豈罟所制!翹陸任懷,何須聞也。念卿垂老,老而為賊,生為叛臣,死為逆鬼,侏張幽顯,布毒存亡,中原士女,何痛如之!朕之歷運興喪,豈復由卿!但長樂、平原以未立之年,遇卿於兩都,慮其經略未稱朕心,所恨者此焉而已。”
  • 191.    《晉書·卷一百一十五·載記第十五》:索泮,字德林,敦煌人也。世為冠族。泮少時遊俠,及長,變節好學,有佐世才器。張天錫輔政,以泮為冠軍、記室參軍。天錫即位,拜司兵,歷位禁中錄事。執法御掾,州府肅然,郡縣改跡。遷羽林左監,有勤幹之稱。出為中壘將軍、西郡武威太守、典戎校尉。政務寬和,戎夏懷其惠,天錫甚敬之。苻堅見而嘆曰:“涼州信多君子!”既而以泮河西德望,拜別駕。呂光既克姑臧,泮固郡不降,光攻而獲之。光曰:“孤既平西域,將赴難京師,梁熙無狀,絕孤歸路,此朝延之罪人,卿何意阻郡固迷,自同元惡!”泮厲色責光曰:“將軍受詔討叛胡,可受詔亂涼州邪?寡君何罪,而將軍害之?泮但苦力寡,不能固守以報君父之讎,豈如逆氐彭濟望風反叛!主滅臣死,禮之常也。”乃就刑于市,神色不變。
  • 192.    《芳樹》  .網絡[引用日期2021-08-13]
  • 193.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劉衞辰掠秦邊民五十餘口為奴婢以獻於秦;秦王堅責之,使歸所掠。衞辰由是叛秦,專附於代。
  • 194.    《資治通鑑·卷一百》:堅以位讓法,法曰:"汝嫡嗣,且賢,宜立。"堅曰:"兄年長,宜立。"堅母苟氏泣謂羣臣曰:"社稷重事,小兒自知不能。它日有悔,失在諸君。"羣臣皆頓首請立堅。堅乃去皇帝之號,稱大秦天王,即位於太極殿,誅生倖臣中書監董榮、左僕射趙韶等二十餘人。大赦,改元永興。追尊父雄為文桓皇帝,母苟氏為皇太后,妃苟氏為皇后,世子宏為皇太子,以清河王法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東海公,諸王皆降爵為公。以從祖右光祿大夫、永安公侯為太尉,晉公柳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封弟融為陽平公,雙為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暉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睿為鉅鹿公。以漢陽李威為左僕射,梁平老為右僕射,強汪為領軍將軍,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 195.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何熙仲,仕秦記室參軍,撰《秦書》八卷,多記苻健等事。
  • 196.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八月,鄧羌敗晉師於涪西,擊張育、楊光,屯於綿竹,皆斬之,益州平,羌勒銘於岷山而還。十二月,羌至自成都,堅引見東堂,謂之曰:"將軍之先仲華,遇漢世祖於前;將軍復逢朕於後,何鄧氏之多幸。"羌曰:"臣常謂光武之遇仲華,非獨仲華遭光武。"堅笑曰:"將軍蓋以自況,非直將軍之幸,亦朕之遇賢。"
  • 197.    《三十國春秋》:苻堅建元十八年,新羅國王樓寒遣使衞頭獻美女。國在百濟東,其人多美髮,髮長丈餘。
  • 198.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秦主健以領軍將軍苻願為秦州刺史,鎮上邽。
  • 199.    《資治通鑑·卷一百》:襄引兵進據黃落;秦主生遣衞大將軍廣平王黃眉、平北將軍苻道、龍驤將軍東海王堅、建節將軍鄧羌將步騎萬五千以御之。
  • 200.    《太平廣記·卷第八十九·異僧三》:初堅承石氏之亂,至是户民殷富,四方略定。
  • 201.    太平廣記·卷第八十九·異僧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9-21]
  • 202.    《十六國春秋屠本·卷四十二·前秦錄》:王永,丞相猛子也,清修好學,堅以為扶風太守,其弟皮兇險無行。建元十一年,為散騎侍郎,謀反,事泄,堅以猛故,赦皮不殺,徙置朔方之北。而因以永為幽州刺史,永長於撫字,甚得人心。
  • 203.    《元和姓纂》:後周襄州刺史龍居公苻猛,其元孫苻遷敵,唐金州刺史苻子珪,弟太子舍人璋,皆為臨渭人。
  • 204.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佺期自湖城入潼關,累戰皆捷,斬獲千計降九百餘家,歸於洛陽。
  • 205.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三月,秦兵寇南鄉,拔之,山蠻三萬户降秦。
  • 206.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東晉右衞將軍毛安之等率領四萬兵眾駐紮在堂邑。前秦毛當、毛盛率領二萬騎兵攻襲堂邑,毛安之等驚慌潰逃。
  • 207.    《十六國春秋·後涼錄》:呂憲,纂之從叔也,為建節將軍、遼東太守,妻苻氏年十五,有姿色,憲卒自殺。
  • 208.    《晉書·卷一百三十·載記第三十》:名其南門曰朝宋門,東門曰招魏門,西門曰服涼門,北門曰平朔門。追尊其高祖訓兒曰元皇帝,曾祖武曰景皇帝,祖豹子曰宣皇帝,父衞辰曰桓皇帝,廟號太祖,母苻氏曰桓文皇后。
  • 209.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二苻並美而豔,好微行遊宴,熙弗之禁也。請謁必從,刑賞大政無不由之。
  • 210.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一》:十二月,秦王猛等拔陝城,獲魏公,送長安。秦王堅問其所以反,對曰:“臣本無反心,但以弟兄屢謀逆亂,臣懼並死,故謀反耳。”堅泣曰:“汝素長者,固知非汝心也;且高祖不可以無後。”乃賜死,原其七子,以長子襲魏公,餘子皆封縣公,以嗣越厲王及諸弟之無後者。
  • 211.    《晉書·苻洪載記》: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也。其先蓋有扈之苗裔,世為西戎酋長。始其家池中蒲生,長五丈,五節如竹形,時鹹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父懷歸,部落小帥。
  • 212.    《資治通鑑·卷八十七》:帝出華林園門,欲奔長安,漢兵追執之,幽於端門。曜自西明門入屯武庫。戊戌,曜殺太子詮、吳孝王晏、竟陵王楙、右僕射曹馥、尚書閭丘衝、河南尹劉默等,士民死者三萬餘人。遂發掘諸陵,焚宮廟、官府皆盡。
  • 213.    《晉書·石季龍載記》:先是,季龍起河橋於靈昌津,採石為中濟,石無大小,下輒隨流,用功五百餘萬而不成。季龍遣使致祭,沈璧於河。俄而所沈譬流於渚上,地震,水波騰上,津所殿觀莫不傾壞,壓死者百餘人。季龍恚甚,斬工匠而止作焉。命石宣、石韜,生殺拜除皆迭日省決,不復啓也。司徒申鍾諫曰:"度賞刑威,后皇攸執,名器至重,不可以假人,皆以防奸杜漸,以示軌儀。太子國之儲貳,朝夕視膳而不及政也。庶人邃往以聞政致敗,殷鑑不遠,宜革而弗遵。且二政分權,鮮不及禍。周有子頹之釁,鄭有叔段之難,此皆由寵之不道,所以亂國害親,惟陛下覽之。"季龍不從。太子詹事孫珍問侍中崔約曰:"吾患目疾,何方療之?"約素狎珍,戲之曰:"溺中則愈。"珍曰:"目何可溺?"約曰:"卿目睕々,正耐溺中。"珍恨之,以白宣。宣諸子中最胡狀,目深,聞之大怒,誅約父子。珍有寵於宣,頗預朝政,自誅約之後,公卿已下憚之側目。季龍子義陽公鑑時鎮關中,役煩賦重,失關右之和。其友李松勸鑑,文武有長髮者,拔為冠纓,餘以給宮人。長史取發白之,季龍大怒,以其右僕射張離為徵西左長史、龍驤將軍、雍州刺史以察之,信然,徵鑑還鄴,收松下廷尉,以石苞代鎮長安。發雍、洛、秦、幷州十六萬人城長安未央宮。季龍性既好獵,其後體重,不能跨鞍,乃造獵車千乘,轅長三丈,高一丈八尺,罝高一丈七尺,格獸車四十乘,立三級行樓二層於其上,剋期將校獵。自靈昌津南至滎陽,東極陽都,使御史監察,其中禽獸有犯者罪至大辟。御史因之擅作威福,百姓有美女好牛馬者,求之不得,便誣以犯獸論,死者百餘家,海岱、河濟間人無寧志矣。又發諸州二十六萬人修洛陽宮。發百姓牛二萬餘頭配朔州牧官。
  • 214.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閔使尚書王簡、少府王鬱帥眾數千守鑑於御龍觀,懸食以給之。下令城中曰:"近日孫、劉構逆,支黨伏誅,良善一無預也。今日已後,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於是趙人百里內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門。閔知胡之不為己用,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親帥趙人以誅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其屯戍四方者,閔皆以書命趙人為將帥者誅之,或高鼻多須濫死者半。
  • 215.    《晉書·石季龍載記》:青、雍、幽、荊州徙户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諸夏紛亂,無復農者。
  • 216.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是歲,秦王堅遣高密太守毛璪之等二百餘人來歸。
  • 217.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秦王興遣晉將劉嵩等二百餘人來歸。
  • 218.    《魏書·高祖本紀》:戊午,軍士擒蕭鸞三千卒。帝曰:"在君為君,其民何罪?"於是免歸。
  • 219.    《魏書·高祖本紀》:十有九年春正月辛未朔,朝饗羣臣於懸瓠。癸酉,詔禁淮北之民不得侵掠,犯者以大辟論。
  • 220.    《十六國春秋·前秦錄》:苻登,字文高,堅之族孫也。父敞,健之世為太尉司馬、隴東太守、建節將軍、潁川王,為生所殺。
  • 221.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初,新平人殺其郡將,秦王堅缺其城角以恥之,新平民望深以為病,欲立忠義以雪之。及後秦王萇至新平,新平太守南安苟輔欲降之,郡人遼西太守馮傑、蓮勺令馮羽、尚書郎趙義、汶山太守馮苗諫曰:"昔田單以一城存齊。今秦之州鎮,猶連城過百,奈何遽為叛臣乎!"輔喜曰:"此吾志也,但恐久而無救,郡人橫被無辜。諸君能爾,吾豈顧生哉!"於是憑城固守。後秦為土山地道,輔亦於內為之,或戰地下,或戰山上,後秦眾死者萬餘人。輔詐降以誘萇,萇將入城,覺之而返;輔仗兵邀擊,幾獲之,又殺萬餘人。
  • 222.    《晉書·苻堅載記》:初,石季龍末,清河崔悦為新平相,為郡人所殺。悦子液後仕堅,為尚書郎,自表父仇不同天地,請還冀州。堅愍之,禁錮新平人,缺其城角以恥之。新平酋望深以為慚,故相率距萇,以立忠義。
  • 223.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六》:新平糧竭矢盡,外救不至。後秦王萇使人謂苟輔曰:“吾方以義取天下,豈讎忠臣邪!卿但帥城中之人還長安,吾正欲得此城耳。”輔以為然,帥民五千口出城,萇圍而坑之,男女無遺。獨馮傑子終得脱,奔長安。秦王堅追贈輔等官爵,皆諡曰節愍侯,以終為新平太守。
  • 224.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雍州士族先因亂流寓河西者,皆聽還本。
  • 225.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洗馬裴出自粹子𣈶。𣈶生慬,自河西歸桑梓,居解縣洗馬川,號洗馬裴,仕前秦大鴻臚。
  • 226.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徐嵩,字符高,建武將軍、冀州刺史盛之子也,少以清白著稱。初舉賢良為郎中,稍遷長安令,貴戚子弟犯法者,嵩一皆考竟,請託路絕。堅甚奇之,謂其叔父成曰:“人為長吏,故當應耳,此年少落落,有端貳之才。”遷守始平郡,甚有威惠。
  • 227.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五》:泓眾至十餘萬,遣使謂秦王堅曰:"吳王已定關東,可速資備大駕,奉送家兄皇帝,泓當帥關中燕人翼衞乘輿,還返鄴都,與秦以虎牢為界,永為鄰好。"堅大怒,召慕容暐責之曰:"今泓書如此,卿欲去者,朕當相資。卿之宗族,可謂人面獸心,不可以國士期也!"暐叩頭流血,涕泣陳謝。堅久之曰:"此自三豎所為,非卿之過。"復其位,待之如初。
  • 22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劉衞辰為代所逼,求救於秦,秦王堅以幽州刺史行唐公洛為北討大都督,帥幽、冀兵十萬擊代;使幷州刺史俱難、鎮軍將軍鄧羌、尚書趙遷、李柔、前將軍朱肜、前禁將軍張蠔、右禁將軍郭慶帥步騎二十萬,東出和龍,西出上都,皆與洛會,以衞辰為鄉導。洛,菁之弟也。
  • 22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秦豫州刺史北海公重鎮洛陽,謀反。秦王堅曰:"長史呂光忠正,必不與之同。"即命光收重,檻車送長安,赦之,以公就第。重,洛之兄也。
  • 230.    胡寅.《讀史管見》:嶽麓書社,2011年:第298—299頁
  • 231.    《晉書·苻堅載記》:晉梁州刺史楊亮遣子廣襲仇池,與堅將楊安戰,廣敗績,晉沮水諸戍皆委城奔潰,亮懼而退守磬險,安遂進寇漢川。
  • 232.    《習學記言》·2  .漢程國學[引用日期2022-01-27]
  • 233.    《晉書·苻堅載記》:鄯善王、車師前部王來朝,大宛獻汗血馬,肅慎貢楛矢,天竺獻火浣布,康居、于闐及海東諸國,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貢其方物。
  • 234.    《佛國記》:復西北行十五曰,到傿彝國。傿彝國僧亦有四千餘人,皆小乘學。法則齊整。秦土沙門至彼都,不預其僧例。法顯得苻行堂公孫經理,住二月餘曰,於是還與寶雲等共。為傿彝國人不修禮義,遇客甚薄,智嚴、慧簡、慧嵬遂返向高昌,欲求行資。法顯等蒙苻公孫供給,遂得直進。西南行,路中無居民。涉行艱難,所經之苦,人理莫比。
  • 235.    佛國記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2-02]
  • 236.    張金龍《魏晉南北朝禁衞武官制度研究·上冊·第十一章·十六國禁衞武官制度》,第376頁至381頁。
  • 237.    《甘肅理論學刊》2010年5月,第3期總第199期,翟雲著《前秦苻氏家族文學簡論》
  • 23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二》:是時太后可足渾氏侵橈國政,太傅評貪昧無厭,貨賂上流,官非才舉,羣下怨憤。
  • 239.    《晉書·卷一百十二·載記第十二》:生聞張祚見殺,玄靚幼衝,命其徵東苻柳參軍閻負、梁殊使涼州,以書喻之。負、殊至姑臧,玄靚年幼,不見殊等。其涼州牧張瓘謂負、殊曰:"孤之本朝,世執忠節,遠宗大晉,臣無境外之交,君等何為而至?"負、殊曰:"晉王以鄰藩義好,有自來矣。雖擁阻山河,然風通道會,不欲使羊、陸二公獨美於前。主上以欽明紹統,八表宅心,光被四海,格於天地。晉王思與張王齊曜大明,交玉帛之好,兼與君公同金蘭之契,是以不遠而來,有何怪乎!"瓘曰:"羊、陸一時之事,亦非純臣之義也。本朝六世重光,固忠不貳,若與苻徵東交玉帛之好者,便是上違先公純誠雅志,下乘河右遵奉之情。"負、殊曰:"昔微去殷,項伯歸漢,雖背君違親,前史美其先覺。亡晉之餘,遠逃江會,天命去之,子故尊先王翻然改圖,北面二趙,蓋神算無方,鑑機而作。君公若欲稱制河西,眾旅非秦之敵,如欲宗歸遺晉,深乖先君雅旨,孰若遠蹤竇融附漢之規,近述先王歸趙之事,垂祚無窮,永享遐祉乎?"瓘曰:"中州無信,好食誓言。往與石氏通好,旋見寇襲。中國之風,誡在昔日,不足復論通和之事也。"負、殊曰:"三王異政,五帝殊風,趙多奸詐,秦以義信,豈可同年而語哉!張先、楊初皆擅兵一方,不供王貢,先帝命將擒之,宥其難恕之罪,加以爵封之榮。今上道合二儀,慈弘山海,信符陰陽,御物無際,不可以二趙相況也。"瓘曰:"秦若兵強化盛,自可先取江南,天下自然盡為秦有,何辱徵東之命!"負、殊曰:"先帝以大聖神武,開構鴻基,強燕納款,八州順軌。主上欽明,道必隆世,慨徽號擁於河西,正朔未加吳會,以吳必須兵,涼可以義,故遣行人先申大好。如君公不能蹈機而發者,正可緩江南數年之命,回師西旆,恐涼州弗可保也。"瓘曰:"我跨據三州,帶甲十萬,西包昆域,東阻大河,伐人有餘,而況自固!秦何能為患!"負、殊曰:"貴州險塞,孰若崤、函?五郡之眾,何如秦、雍?張琚、杜洪因趙之成資,據天阻之固,策三秦之鋭,藉陸海之饒,勁士風集,驍騎如雲,自謂天下可平,關中可固,先帝神矛一指,望旗冰解,人詠來蘇,不覺易主。燕雖武視關東,猶以地勢之義,逆順之理,北面稱藩,貢不逾月。致肅慎楛矢,通九夷之珍;單于屈膝,名王內附。控弦之士百有餘萬,鼓行而濟西河者,君公何以抗之?盍追遵先王臣趙故事,世享大美,為秦之西藩。"瓘曰:"然秦之德義加於天下,江南何以不賓?"負、殊曰:"文身之俗,負阻江山,道洿先叛,化盛後賓,自古而然,豈但今也!故《詩》曰:'蠢爾蠻荊,大邦為仇。'言其不可以德義懷也。"瓘曰:"秦據漢舊都,地兼將相,文武輔臣,領袖一時者誰也?"負、殊曰:"皇室懿藩,忠若公旦者,則大司馬、武都王安,徵東大將軍、晉王柳;文武兼才,神器秀拔,入可允釐百工,出能折衝萬里者,衞大將軍、廣平王黃眉,後將軍、清河王法,龍驤將軍、東海王堅之兄弟;其耆年碩德,德侔尚父者,則太師、錄尚書事、廣寧公魚遵;其清素剛嚴,骨鯁貞亮,則左光祿大夫強平,金紫光祿程肱、牛夷;博聞強識,探賾索幽,則中書監胡文,中書令王魚,黃門侍郎李柔;雄毅厚重,權智無方,則左衞將軍李威,右衞將軍苻雅;才識明達,令行禁止,則特進、領御史中丞梁平老,特進、光祿大夫強汪,侍中、尚書呂婆樓;文史富贍,鬱為文宗,則尚書右僕射董榮,秘書監王颺,著作郎梁讜;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萬人之敵者,則前將軍、新興王飛,建切將軍鄧羌,立忠將軍彭越,安遠將軍範俱難,建武將軍徐盛;常伯納言,卿校牧守,則人皆文武,莫非才賢;其餘懷經世之才,藴佐時之略,守南山之操,遂而不奪者,王猛、朱肜之倫,相望於巖谷。濟濟多士,焉可罄言!姚襄、張平一時之傑,各擁眾數萬,狼顧偏方,皆委忠獻款,請為臣妾。小不事大,《春秋》所誅,惟君公圖之。"瓘笑曰:"此事決之主上,非身所了。"負、殊曰:"涼王雖天縱英睿,然尚幼衝,君公居伊、霍之任,安危所繫,見機之義,實在君公。"瓘新輔政,河西所在兵起,懼秦師之至,乃言於玄靚,遣使稱藩,生因其所稱而授之。
  • 240.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王猛親寵愈密,朝政莫不由之。特進樊世,氐豪也,有大勳於苻氏,負氣倨傲,眾辱猛曰:"吾輩與先帝共興事業,而不預時權;君無汗馬之勞,何敢專管大任?是為我耕稼而君食之乎!"猛曰:"方當使君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於長安城門,不爾者,終不處於世也。"猛言之於堅,堅怒曰:"必須殺此老氐,然後百僚可整。"俄而世入言事,堅謂猛曰:"吾欲以楊璧尚主,璧何如人也?"世勃然曰:"楊璧,臣之婿也,婚已久定,陛下安得令之尚主乎!"猛讓世曰:"陛下帝有海內,而君敢競婚,是為二天子,安有上下!"世怒起,將擊猛,左右止之。世遂醜言大罵,堅由此發怒,命斬之於西廄。諸氐紛紜,競陳猛短,堅恚甚,慢罵,或有鞭撻於殿庭者。權翼進曰:"陛下宏達大度,善馭英豪,神武卓犖,錄功舍過,有漢祖之風。然慢易之言,所宜除之。"堅笑曰:"朕之過也。"自是公卿以下無不憚猛焉。
  • 241.    《晉書·卷一百二十五·載記第二十五》:國仁謂其豪帥曰:"苻氏以高世之姿而困於烏合之眾,可謂天也。夫守常迷運,先達恥之;見機而作,英豪之舉。吾雖薄德,藉累世之資,豈可睹時來之運而不作乎!"以孝武太元十年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領秦、河二州牧,建元曰建義。以其將乙旃音{泥土}為左相,屋引出支為右相,獨孤匹蹄為左輔,武羣勇士為右輔,弟乾歸為上將軍,自餘拜授各有差。置武城、武陽、安固、武始、漢陽、天水、略陽、漒川、甘松、匡朋、白馬、苑川十二郡,築勇士城以居之。
  • 242.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12]
  • 243.    卷一百一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12]
  • 244.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堅性至孝,幼有志度,博學多能。
  • 245.    《資治通鑑·卷一百》:東海王堅,素有時譽,與故姚襄參軍薛贊、權翼善。贊、翼密説堅曰:"主上猜忍暴虐,中外離心,方今宜主秦祀者,非殿下而誰!願早為計,勿使它姓得之!"堅以問尚書呂婆樓,婆樓曰:"僕,刀鐶上人耳,不足以辦大事。僕里舍有王猛者,其人謀略不世出,殿下宜請而諮之。"堅因婆樓以招猛,一見如舊友,語及時事,堅大悦,自謂如劉玄德之遇諸葛孔明也。
  • 246.    《資治通鑑·卷一百》:秦王堅自將討張平,以鄧羌為前鋒督護,帥騎五千,軍於汾上;平使養子蠔御之。蠔多力趫捷,能曳牛卻走;城無高下,皆可超越。與羌相持旬餘,莫能相勝。三月,堅至銅壁,平盡眾出戰,蠔單馬大呼,出入秦陳者四、五。堅募人生致之,鷹揚將軍呂光刺蠔,中之,鄧羌擒蠔以獻,平眾大潰。平懼,請降。堅拜平右將軍,以蠔為虎賁中郎將。蠔,本姓弓,上黨人也,堅寵待甚厚,常置左右。秦人稱鄧羌、張蠔皆萬人敵。光,婆樓之子也。
  • 247.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宋)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第六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5-31]
  • 24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秦徵北將軍、幽州刺史行唐公洛,勇而多力,能坐制奔牛,射洞犁耳;自以有滅代之功,求開府儀同三司,不得,由是怨憤。三月,秦王堅以洛為使持節、都督益、寧、西南夷諸軍事、徵南大將軍、益州牧,使自伊闕趨襄陽,溯漢而上。洛謂官屬曰:"孤,帝室至親,不得入為將相,而常擯棄邊鄙。今又投之西裔,復不聽過京師,此必有陰計,欲使梁成沉孤於漢水耳。於諸君意何如?"幽州治中平規曰:"逆取順守,湯、武是也;因禍為福,桓、文是也。主上雖不為昏暴,然窮兵黷武,民思有所息肩者,十室而九。若明公神旗一建,必率土雲從。今跨據全燕,地盡東海,北總烏桓、鮮卑,東引句麗、百濟,控弦之士不減五十餘萬,奈何束手就徵,蹈不測之禍乎!"洛攘袂大言曰:"孤計決矣,沮謀者斬!"於是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秦王。以平規為幽州刺史,玄菟太守吉貞為左長史,遼東太守趙贊為左司馬,昌黎太守王藴為右司馬,遼西太守王琳、北平太守皇甫傑、牧官都尉魏敷等為從事中郎。分遣使者徵兵於鮮卑、烏桓、高句麗、百濟、新羅、休忍諸國,遣兵三萬助北海公重戍薊。諸國皆曰:"吾為天子守藩,不能從行唐公為逆。"洛懼,欲止,猶豫未決。王縵、王琳、皇甫傑、魏敷知其無成,欲告之;洛皆殺之。吉貞、趙贊曰:"今諸國不從,事乖本圖。明公若憚益州之行者,當遣使奉表乞留,主上亦不慮不從。"平規曰:"今事形頗露,何可中止!宜聲言受詔,盡幽州之兵,南出常山,陽平公必郊迎;因而執之,進據冀州,總關東之眾以圖西土,天下可指麾而定也。"洛從之。夏,四月,洛帥眾七萬發和龍。
  • 249.    《晉書·苻堅載記》:太元七年,堅饗羣臣於前殿,樂奏賦詩。秦州別駕天水姜平子詩有"丁"字,直而不曲。堅問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剛,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之不正之物,未足獻也。"堅笑曰:"名不虛行。"因擢為上第。
  • 250.    《十六國春秋·卷三十七·前秦錄》:建元十一年,春,正月,長安大風,宮中樹悉拔,遣使廵行四方,觀風俗、問政道、明黜陟、恤孤獨,不能自存者賜糓帛有差。
  • 251.    《晉書·苻堅載記》:於是修廢職,繼絕世,禮神祗,課農桑,立學校,鰥寡孤獨高年不自存者,賜谷帛有差,其殊才異行、孝友忠義、德業可稱者,令在所以聞。
  • 252.    《晉書·苻堅載記》:於是遣使巡察四方及戎夷種落,州郡有高年孤寡,不能自存,長史刑罰失中、為百姓所苦,清修疾惡、勸課農桑、有便於俗,篤學至孝、義烈力田者,皆令具條以聞。
  • 253.    《晉書·苻堅載記》:秦、雍二州地震裂,水泉湧出,金象生毛,長安大風震電,壞屋殺人,堅懼而愈修德政焉。
  • 254.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十七年,正月不雨至於六月。徹樂減膳,出宮女以迎和氣。
  • 255.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下詔曰:“張天錫承祖父之資,藉百年之業,擅命河右,叛換偏隅。索頭世跨朔北,中分區域,東賓穢貊,西引烏孫,控弦百萬,虎視雲中。爰命兩師,分討黠虜,役不淹歲,窮殄二兇,俘降百萬,闢土九千,五帝之所未賓,周、漢之所未至,莫不重譯來王,懷風率職。有司可速班功受爵,戎士悉復之五歲,賜爵三級。”於是加行唐公洛徵西將軍,以鄧羌為幷州刺史。
  • 256.    《晉書·苻堅載記》:堅至自淮南,次於長安東之行宮,哭苻融而後入,告罪於其太廟,赦殊死已下,文武增位一級,厲兵課農,存恤孤老,諸士卒不返者皆復其家終世。
  • 257.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四》:五月,壬戌,燕尚書郎苻進謀反,誅。進,定之子也。
  • 258.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春,二月,秦以清河房曠為尚書左丞,徵曠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國韓胤為尚書郎,北平陽陟、田勰、陽瑤為著作佐郎,郝略為清河相,皆關東士望,王猛所薦也。瑤,騖之子也。
  • 259.    《朱子語類 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04]
  • 260.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4]
  • 261.    卷一百十四 載記第十四-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4]
  • 262.    《晉書·卷一百十五·載記第十五》史臣曰:自兩京殄覆,九土分崩,赤縣成蛇豕之墟,紫宸遷蛙黽之穴,干戈日用,戰爭方興,猶逐鹿之並驅,若瞻烏之靡定。苻洪擅蠻陬之桀黠,乘羯虜之危亡,乃附款江東而志圖關右,禍生蠆毒,未逞狼心。健既承家,克隆兇緒,率思歸之眾,投山西之隙,據億丈之巖險,總三秦之果鋭,敢窺大寶,遂竊鴻名,校數奸雄,有可言矣。長生慘虐,稟自率由。睹辰象之災,謂法星之夜飲;忍生靈之命,疑猛獸之朝飢。但肆毒於刑殘,曾無心於戒懼。招亂速禍,不亦宜乎!永固雅量瑰姿,變夷眾夏,葉魚龍之謠詠,挺草付之休徵,克翦奸回,纂承偽歷,遵明王之德教,闡先聖之儒風,撫育黎元,憂勤庶政。王猛以宏材緯軍國,苻融以懿戚贊經綸,權薛以諒直進規謨,鄧、張以忠勇恢威略,俊賢效足,杞梓呈才,文武兼施,德刑具舉。乃平燕定蜀,擒代吞涼,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遐荒慕義,幽險宅心,因止馬而獻歌,託棲鸞以成頌,因以功侔曩烈,豈直化洽當年!雖五胡之盛,莫之比也。既而足己誇世,愎諫違謀,輕敵怒鄰,窮兵黷武。懟三正之未葉,恥五運之猶乖,傾率土之師,起滔天之寇,負其犬羊之力,肆其吞噬之能。自謂戰必勝,攻必取,便欲鳴鸞禹穴,駐蹕疑山,疏爵以侯楚材,築館以須歸命。曾弗知人道助順,神理害盈,雖矜涿野之強,終致昆陽之敗。遂使兇渠候隙,狡寇伺間,步搖啓其禍先,燒當乘其亂極,宗社遷於他族,身首罄於賊臣,貽戒將來,取笑天下,豈不哀哉!豈不謬哉!苻丕承亂僣竊,尋及傾敗,斯可謂天之所廢,人不能支。苻登集離散之兵,厲死休之志,雖眾寡不敵,難以立功,而義烈慷慨,有足稱矣。 贊曰:洪惟壯勇,威稜氐種。健藉世資,遂雄關、隴。長生昏虐,敗不旋踵。永固禎祥,肇自龍驤。垂旒負扆,竊帝圖王。患生縱敵,難起矜強。丕、登僣假,淪胥以亡。
  • 263.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晉書(唐)房玄齡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4.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匈奴劉聰 羯胡石勒 鐵弗劉虎 徒何慕容廆 臨渭氐苻健 羌姚萇 略陽氐呂光-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5.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6.    卷四 前秦錄-十六國春秋別傳(北魏)崔鴻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7.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七-隋書(唐)魏徵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8.    三十國春秋輯本(清)湯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17]
  • 269.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四》:右衞將軍毛安之等帥眾四萬屯堂邑。秦毛當、毛盛帥騎二萬襲堂邑,安之等驚潰。兗州刺史謝玄自廣陵救三阿;丙子,難、超戰敗,退保盱眙。六月,戊子,玄與田洛帥眾五萬進攻盱眙,難、超又敗,退屯淮陰。玄遣何謙等帥舟師乘潮而上,夜,焚淮橋。邵保戰死,難,超退屯淮北,玄與何謙、戴逯、田洛共追之,戰於君川,復大破之,難、超北走,僅以身免。謝玄還廣陵,詔進號冠軍將軍,加領徐州刺史。秦王堅聞之,大怒。秋,七月,檻車徵超下廷尉,超自殺。難削爵為民。
  • 270.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高平徐統有知人之鑑,遇堅於路,異之,執其手曰:"苻郎,此官之御街,小兒敢戲於此,不畏司隸縛邪?"堅曰:"司隸縛罪人,不縛小兒戲也。"統謂左右曰:"此兒有霸王之相。"左右怪之,統曰:"非爾所及也。"後又遇之,統下車屏人,密謂之曰:"苻郎骨相不恆,後當大貴,但僕不見,如何!"堅曰:"誠如公言,不敢忘德。"
  • 271.    卷七下 帝紀第七下◎高祖紀下-魏書(北齊)魏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1-24]
  • 272.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堅大悦,至韓原,觀晉魏顆鬼結草抗秦軍之處,賦詩而歸。
  • 273.    《資治通鑑·卷九十六》:蒲洪以功拜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將軍,封西平郡公。石閔言於虎曰:"蒲洪雄俊,得將士死力,諸子皆有非常之才,且握強兵五萬,屯據近畿;宜密除之,以安社稷。"虎曰:"吾方倚其父子以取吳、蜀,奈何殺之!"待之愈厚。
  • 274.    《晉書·卷一百十二·載記第十二》:季龍雖外禮苻氏,心實忌之,乃陰殺其諸兄,而不害健也。
  • 275.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三》:猛上疏曰:"不圖陛下以臣之命而虧天地之德,開闢已來,未之有也。臣聞報德莫如盡言,謹以垂沒之命,竊獻遺款。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聲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是以古先哲王,知功業之不易,戰戰兢兢,如臨深谷。伏惟陛下,追蹤前聖,天下幸甚!"堅覽之悲慟。
  • 276.    《晉書·卷一百十三·載記第十三》:苻堅,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從石季龍徙鄴,家於永貴裏。其母苟氏嘗遊漳水,祈子於西門豹祠,其夜夢與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堅焉。有神光自天燭其庭。背有赤文,隱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陽。"臂垂過膝,目有紫光。洪奇而愛之,名曰堅頭。年七歲,聰敏好施,舉止不逾規矩。每侍洪側,輒量洪舉措,取與不失機候。洪每曰:"此兒姿貌瑰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高平徐統有知人之鑑,遇堅於路,異之,執其手曰:"苻郎,此官之御街,小兒敢戲於此,不畏司隸縛邪?"堅曰:"司隸縛罪人,不縛小兒戲也。"統謂左右曰:"此兒有霸王之相。"左右怪之,統曰:"非爾所及也。"後又遇之,統下車屏人,密謂之曰:"苻郎骨相不恆,後當大貴,但僕不見,如何!"堅曰:"誠如公言,不敢忘德。"
  • 277.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四·前秦錄》:苻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孫強盛,世為氐酋。其後家池生蒲,長五丈,節如竹形,時鹹異之,謂之蒲家,因以為氏焉。父懷歸,為部落小帥。母姜氏,寢產洪。先是,隴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謠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故名之曰洪。年十二,父卒,代為部帥,好學,多權略,善騎射,屬劉氏之亂,乃散千金,招延俊傑之士,襁負奔之,推為盟主。
  • 278.    《安成記》:縣有孝子苻表,以孝聞天下。年十六,其母姜氏有疾,侍省晝夜數十日。母一食,表亦一食;母不食,表亦不食。見母將絕,至性感咽而至於殯。俄頃,母父亦沒,一日二喪在殯,葬於四望岡。太守王府君樹雙土闕,以表其墓。
  • 279.    《尚友錄》:表,苻朗兄子。年十六,母姜氏有疾,侍省晝夜數十。母一食,表亦一食,母不食將絕,表感咽而殞。俄頃,母亦沒,葬於四望岡。太守為表其墓。
  • 280.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前秦史官,初有趙淵、車敬、梁熙、韋譚相繼著述。苻堅嘗取而觀之,見苟太后幸李威事,怒而焚滅其本。後著作郎董朏追錄舊語,十不一存。及宋武帝入關,曾訪秦國事,又命梁州刺史吉翰問諸仇池,並無所獲。
  • 281.    苻堅と王猛 不世出の名君と卧竜の軍師  .祥伝社文庫[引用日期2013-08-30]
  • 282.    《資治通鑑·卷一百零六》:辛丑,萇遣人縊堅於新平佛寺,張夫人、中山公詵皆自殺,後秦將士皆為之哀慟。萇欲隱其名,諡堅曰壯烈天王。
  • 283.    《資治通鑑·晉紀二十三·孝宗穆皇帝下》:秦王堅聞恪卒,陰有圖燕之計,欲覘其可否,命匈奴曹轂發使如燕朝貢,以西戎主簿、馮翊郭辯為之副。燕司空皇甫真兄腆及從子奮、覆皆仕秦,腆為散騎常侍。辯至燕,歷造公卿,謂真曰:"僕本秦人,家為秦所誅,故寄命曹王,貴兄常侍及奮、覆兄弟並相知有素。"真怒曰:"臣無境外之交,此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無因緣假託乎!"白暐,請窮治之,太傅評不許。辯還,為堅言:"燕朝政無綱紀,實可圖也。鑑機識變,唯皇甫真耳。"堅曰:"以六州之眾,豈得不使有智士一人哉!"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12-21]
  • 284.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苻堅密謀兼併,欲觀審釁隙,乃遣其西戎主簿郭辯潛結匈奴左賢王曹轂,令轂遣使詣鄴,辯因從之。真兄典仕苻堅為散騎常侍,從子奮、覆並顯關西。辯既至鄴,歷造公卿,言於真曰:"辯家為秦所誅,故寄命曹王,貴兄常侍及奮、覆兄弟並相知在素。"真怒曰:"臣無境外之交,斯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無因緣假託乎!"乃白暐請窮詰之,暐、評不許。辯還謂堅曰:"燕朝無綱紀,實可圖之。鑑機識變,唯皇甫真耳。"堅曰:"以六州之地,豈無智識士一人哉!真亦秦人,而燕用之,固知關西多君子矣。"
  • 285.    《大周同州韓城縣令故夫人達符氏墓誌銘》:夫人達符氏,隴西人也,秦主苻堅之後,父武遷唐左親衞都督警衞……夫人年十有七,適諸葛氏。
  • 286.    《晉書·苻堅載記》:赦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皆徙於長安,封授有差。堅於是行禮於辟雍,祀先師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士之元子,皆束脩釋奠焉。徙關東豪傑及諸雜夷十萬户於關中,處烏丸雜類於馮翊、北地,丁零翟斌於新安,徙陳留、東阿萬户以實青州。諸因亂流移,避仇遠徙,欲還舊業者,悉聽之。
  • 287.    《晉書·苻堅載記》:洛既平,堅以關東地廣人殷,思所以鎮靜之,引其羣臣於東堂議曰:"凡我族類,支胤彌繁,今欲分三原、九嵕、武都、汧、雍十五萬户於諸方要鎮,不忘舊德,為磐石之宗,於諸君之意如何?"皆曰:"此有周所以祚隆八百,社稷之利也。"於是分四帥子弟三千户,以配苻丕鎮鄴,如世封諸侯,為新券主。堅送丕於灞上,流涕而別。諸戎子弟離其父兄者,皆悲號哀慟,酸感行人,識者以為喪亂流離之象。於是分幽州置平州,以石越為平州刺史,領護鮮卑中郎將,鎮龍城;大鴻臚韓胤領護赤沙中郎將,移烏丸府於代郡之平城;中書令梁讜為安遠將軍、幽州刺史,鎮薊城;毛興為鎮西將軍、河州刺史,鎮枹罕;王騰為鷹揚將軍、幷州刺史,領護匈奴中郎將,鎮晉陽;二州各配支户三千;苻暉為鎮東大將軍、豫州牧,鎮洛陽;苻睿為安東將軍、雍州刺史,鎮蒲坂。
  • 288.    《魏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建國三十九年,昭成暴崩,太祖未立,苻堅以庫仁為陵江將軍、關內侯,令與衞辰分國部眾而統之。自河以西屬衞辰,自河以東屬庫仁。於是獻明皇后攜太祖及衞秦二王自賀蘭部來居焉。庫仁盡忠奉事,不以興廢易節,撫納離散,恩信甚彰。
  • 289.    《魏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苻堅進庫仁廣武將軍,給幢麾鼓蓋,儀比諸侯。處衞辰在庫仁之下。衞辰怒,殺堅五原太守而叛,攻庫仁西部。庫仁又伐衞辰破之,追至陰山西北千餘里,獲其妻子,盡收其眾。庫仁西征厙狄部,大獲畜產,徙其部落,置之桑乾川。苻堅賜庫仁妻公孫氏,厚其資送,庫仁又詣堅,加庫仁振威將軍。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