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談村

鎖定
英談村,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路羅鎮下轄行政村,位於太行山東麓深山腹地,村域面積6平方公里。 [1-2] 
英談村是在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的營盤上建築,明代“靖康之難”的移民中逐漸興盛發展起來的傳統村落。英談村分為3個自然村莊,即東莊、前英談村、後英談村。英談村是中國發現保存最完好的北方古石寨之一,是研究明清冀南太行山東麓地區風土人情的重要歷史遺蹟,是集堂院文化、河橋文化、抗戰文化為一體的太行山區紅石寨,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稱。 [2] 
2007年5月,英談村入選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名單。 [3]  2012年12月17日,英談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4]  2020年7月,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 [5] 
中文名
英談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路羅鎮
村域面積
6平方公里
形成年代
元代以前
主要產業
旅遊業、農業、果林業
主要景點
貴和堂、德和堂、汝霖堂、中和堂
保護級別
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3年3月

英談村村落歷史

英談村落的建村歷史可追溯到唐代黃巢起義。
唐代,英談村境域屬龍岡縣轄。
宋宣和二年(1120年),龍岡縣改名邢台縣,英談村隸屬邢台縣轄。清代康熙壬子年《邢台縣志》記載,舊時縣以下行政區劃為社,社下稱裏,全縣分32社。是時,英談屬夷儀社轄。
清道光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邢台縣仍分23社,境內村落以社領之,英談村屬西南路龍門川轄。
民國初期,邢台縣“改路為區”,區下編鄉(鎮),以鄉(鎮)領村(街)。當時全縣編為6個區,英談村屬第六區轄。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日軍佔領邢台,縣城和鐵路沿線均為敵佔區,西部山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抗日革命根據地。抗日根據地設5個區,英談村屬二區(駐路羅)轄。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抗日根據地分設邢東縣和邢西縣,其編14個區。英談屬於邢西縣八區(駐白岸)轄。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邢西縣轄6個區,英談村屬一區(駐路羅)。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邢東、邢西縣合併為邢台縣,全縣共編11個區,英談村屬八區(駐路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4月,邢台縣劃分為7個區,英談村屬六區(駐路羅)轄。
1956年7月,撤區並鄉,英談村屬路羅鄉轄。
1958年8月,實現人民公社化,把原來的50個鄉建制合併為7個人民公社,英談村屬路羅人民公社轄。
1961年5月,恢復邢台縣建制,全縣劃分為33個人民公社,英談屬楊莊人民公社轄。
1984年4月,改變人民公社“政社合一”體制,建立鄉、鎮政府,鄉、鎮下轄村。
1988年底,邢台縣分為6個鎮,27個鄉,英談隸屬楊莊鄉轄。
1996年合鄉並鎮後,英談屬路羅鎮轄至今。 [6] 
英談村 英談村

英談村地理環境

英談村位置境域

英談村,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區,位於太行山東麓腹地,距邢台市中心城區70公里,距路羅鎮西8公里處,村域面積6平方公里。 [7] 
英談村

英談村自然地理

  • 地質地貌
地質地貌 地質地貌
英談村地處中太行東麓深山區,村落三面環山,村南臨河。周邊有獨特的自然地理地質環境,岩石多為紅色,地質學上稱石英砂岩。14億年前這裏曾是一個淺海環境,紅色石英砂沉積後,在高温高壓的作用下形成紅石岩層,後經燕山造山運動山體形成褶皺,又經千萬年的流水切割和侵蝕形成的地勢地貌。 [8] 
  • 氣候
英談村屬暖温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區,大陸性季風特徵顯著,四季分明,寒暑懸殊,雨量集中,乾濕期明顯。春季氣候回升快,少雨多風,蒸發量大,氣候乾旱;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風多自海洋吹入,天氣炎熱,雨量集中,多有暴雨、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秋季天氣穩定晴好,氣温迅速下降,晝夜温差大,雨量雨日明顯減少;冬季寒冷、乾燥,降水稀少,盛行北風。 [9] 

英談村村落格局

英談村空間佈局

空間佈局 空間佈局
英談村域有“一川、三山、六崦、九溝、十八堖”之説。聚落形態依山勢築建,北高南低,錯落有致。村南有南山,南山後為太平溝;西南有後長溝、梯子溝和風景峻秀的霧子堖,其北有北嶺,東有橋駕山,南西北有三道梁將村莊圍住,形成—個簸箕形。三個自然村莊面對蹲財堖,南有英談溝環繞,村中有座後溝穿過,東約1.5千米處為龍門川河。 [8] 
英談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其中後英談為中國傳統村落核心保護區。核心區村落格局有“街北9條巷,街南三關六字街”之説。所指,全村有9條長短不等的小巷,各寬在1——1.5米寬之間,路面全為紅石鋪設。村內主街兩條,長200——500米,路面為紅石和青石雜陳鋪設。街面寬在3——6米之間。此兩條古街道為東西走向,呈八字形向西延伸,至村中心匯聚處,有一橢圓形街心廣場。如從高空俯視,呈“六”字形狀,故稱“六”字街。“三關”指英談古寨的東、南、西三座寨門。村域有自明代以來,陸續建造石橋36座,架設在村內和村外溝河上。另在霧子堖分水嶺上建有一座山神祠。 [8] 

英談村建村智慧

綜述
英談村鳥瞰圖 英談村鳥瞰圖
英談村每一次擴建與發展幾乎都與戰爭故事息息相關。英談村的傳統村落建築都具備着戰爭攻防功能。為了增加村落建設中的戰爭防禦色彩,英談村祖祖輩輩在建村過程中發揮聰明才智,把英談村打造成一個地下排水系統完善,地面防禦功能齊全,建築物充滿民俗文化的智慧村莊。 [8] 
街巷
英談村整座村落每一條街、每一條巷的兩端都有出口,都可以相互貫通,可謂四通八達。英談村古人之所以如此修建街巷,為的就是提防一但有歹人或兵匪侵襲,村子裏住着的每家每户都可以通過各條街巷隨時逃脱,保全性命。 [8] 
寨牆
英談村四周建有約兩千米紅石寨牆,將村莊與山野分隔開來。一是可以防禦兵匪入侵,騷擾百姓;二是村民可以憑藉堅固寨牆工事,敵抗來犯之敵。另外,村子西、南、東、北四寨牆上建築着四座寨門。 [8] 
水網
英談村每户宅院都建有地下流水暗槽,每户宅院內的存水還可流出院牆,流進街道路面下開挖的排水暗槽,讓雨水和生活廢水嘖着地下暗槽排泄到村外。地下水槽遍佈各個角落,形成完整的地下水網。使英談村雨天不存水,旱時水長流。 [8] 

英談村經濟社會

英談村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英談村以漢族為主,户籍人口670人,常住人口300人。 [2] 

英談村經濟

英談村主要產業為旅遊業、農業、林果業。 [2]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英談村集體年收入6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7000元。 [2] 

英談村主要景點

英談村太行奇峽羣

邢台大峽谷 邢台大峽谷
太行奇峽羣位於邢台縣西南路羅鎮鎮內,距邢台市區65公里,又名邢台大峽谷、邢台峽谷羣。景區遊覽面積18平方公里,景區由24條天然峽谷組成,其中達到千米長的有8條。兼具狹長、陡峻、深幽、集羣、赤紅五大特點,形成了壟斷性的石英砂岩峽谷羣,是集峽谷、絕壁、流水、瀑布、原始次生林、地質遺蹟、歷史遺蹟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主要景觀有鬼門天塹、卧峽晴虹、雲崖撒珠、飛瀑寫玉、瑤池妝台、龍宮玉珠、濟公觀海、三山銷翠等。 [8] 

英談村貴和堂

英談村內最典型的傳統建築是貴和堂。貴和堂位於村中間主街路北,該宅院外觀看為三層石樓,底層樓門朝外,為窯洞,用來放置雜物;二層石樓放置糧食;三層石樓從院子裏看是一樓,宅院主人居所。該院最大特點為北房牆基下有兩眼泉水。一眼叫“一滴泉”,滴水如鍾。另一眼叫“一線泉”,流水均勻如線。無論旱澇年都是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水和如線般地細細流着,數百年如一日。 [8] 

英談村明清古寨牆

古寨牆 古寨牆
英談村古寨牆,相傳始建於明代初期,現存寨牆為清代咸豐柒年(1857年)九月重修。英談村古寨牆是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寨牆。寨牆隨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寨牆寬3米,高低不等,最高達8米許。寨牆的四向置有四門,以南寨門為正門,寨門外為英談溝,隔河而望是英談南山。南寨門修建在斷崖上,地勢甚為險勝,寨門東西兩側依山修築石板階梯,與村外建築和道路相連。西寨門地形較為平緩,門外石板路與南寨門的石板路相交匯。自東寨牆依山勢向北折闢北寨門,北寨門建在高坡上,闢石板路通往北嶺。東寨牆開闢水關以防泄洪,東寨牆闢門修建石板路與前英談相連。寨牆上築有閣樓,閣樓的樑架上施有彩繪,用黑墨、白粉、硃紅等繪成雲紋、暗八仙、花卉等紋樣。裝飾風格樸素大方,東寨門凡頂橫樑上保存有“大清咸豐柒年(1857年)九月吉日立”十一個楷書墨字。 [8] 

英談村歷史文化

英談村地名由來

據《邢台縣地名志》記載,黃巢在龍門川內一條山溝裏建立營盤,後有人居此佔田為莊,以營盤命村名。後人又因唐末黃巢起義軍在此紮營召開英雄座談會為由,再將營盤村名改稱英談村。 [6] 

英談村非遺項目

刺繡作品 刺繡作品
刺繡:英談村的刺繡工藝始於清代,開始為針繡,即選用白布或彩布,用繡花撐子將布繃展,布面上先繪出圖案,再用繡花針穿引彩色絲線往布面上繡出各種圖案。20世紀末,引入“十字繡”工藝。即選用帶孔的布料,選在布料上繪製圖案,用繡花針引綵線往孔中扎繡。英談村女子刺繡的針法有:齊針、套針、扎針、長短針、打子針、平金、戳沙等幾十種。
扭秧歌:亦稱秧歌舞,是邢台西部山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英談村因位於太行山東麓,西與山西省和順縣不路50公里,因此,英談村的秧歌與山西省晉東南秧歌基本一脈相承,帶有山西秧歌演變的印痕,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其表現形式一般為隊舞,由十多人至上百人組成,或雙手持扇、或腰繫綵綢,邊走邊舞,隨着鼓點節奏,不斷變換隊形。英談村一帶的秧歌為農閒時或新年時的一種遊藝性化妝表演。
墜子戲:英談村化妝墜子劇團成立於20世紀60—80年代。有單唱、對口唱、多人分唱等演唱形式。英談村化妝墜子的主要劇目有《寶蓮燈》、《大八義》、《小八義》、《濟公傳》、《楊八姐遊春》;現代戲有《兒女風塵記》、《血淚仇》、《沙家浜》、《奪印》等。英談村化妝墜子劇團已經解散,但村子裏仍保留着舊時的戲劇服裝。 [10] 

英談村文物古蹟

碑刻文物
碑文石刻 碑文石刻
英談古寨現存一塊“后土碑”,青石質,高66公分,寬46公分,厚約10公分,上面僅刻有“后土”兩個字。據專家考證為明代文物。后土,通常是指女媧,是專司大地之母,就是土地之神。后土崇拜在民間有着廣泛的基礎。在英談涉及到后土文化的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土地廟,一個是社樓,一個是路家墓地。這一塊“后土碑”是清代乾隆年間,路萬富一支在英談立祖,選擇吉地旺宅時,立下的對土地神的祭祀碑。 [8] 
古代神廟建築
山神祠 山神祠
山神祠,位於英談霧子堖分水嶺,處於騾馬古道上。山神祠坐北朝南,面對霧子堖嶺,為一座三間拱頂式建築,頂上鋪紅石板,牆體為紅石巖方石砌成。廟堂內北面正中牆壁上有一神龕,內供奉“山神爺爺”。該神祠最早稱土地神祠,民間又稱山神祠,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由貴和堂倡儀進行重修。 [8] 
古代井泉
英談村內有很多古井,井上建井棚以保持井水的衞生。尤其是汝霖堂房基內的古井,相傳為黃巢義軍時所遺留,稱為千年古井。貴和堂東院有兩個泉眼。門前泉眼因為泉水如線,常年不斷,稱此泉為“一線泉”;院內正房下還有一泉眼,常年一滴一滴的向下滴,滴速不緊不慢,因此得名“一滴泉”。 [8] 

英談村傳統民俗

祭祀崇禮
英談村的祭祖禮儀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正月十六、清明節、十月初一,這三日是傳統祭祖日。男女攜帶供品、香燭、鞭炮、冥紙到墳墓上燒紙哭悼祭奠。一般都是女人痛哭、燒紙,男人用鐵鍬往墓上添土,燃放鞭炮。二是春節期間家中供祖宗牌位,有的家庭懸掛家譜軸畫,俗稱“家譜案”,點蠟燭、燒香、擺供品祭奠。吃飯時先給祖宗牌位上供。英談村的拜神儀式多在春節、元宵節、中秋節或廟會期間。
拜神儀式講究頗多。一是,拜神前必須先洗手臉,以示潔淨;二是,燃香,即點燃柏香或檀香,往神像前的香爐中插香時分一支、三支。如插三支香,應在香爐中先插中間一支,次插右邊一支(以神像為參照),最後插左邊一支。如此插法,是傳統文化中講究的“右為上”。在神像前叩首(俗稱磕頭),雙手作揖,也須連拜三次。此也是傳統民俗文化中講究的八卦中“三為乾卦”。為神靈上供也講究三、五等單數。英談村民俗“單數為陽”;如在墳上為先祖墳墓擺供品,則是四個,因雙數為陰。因此,村俗中有“神三鬼四”説法。
特色習俗
拉碌碡是流傳於英談村(居)的一種古老花會舞蹈。表演人數3~5人不等,常常為一人拉碌碡,一人端鳥籠,一人擔尿壺,眾人伴舞。表演主題是表達農業豐收後,農民收穫莊稼時的各種喜悦心情。伴舞者可做碾場扎谷、揚場、簸谷、篩谷等舞蹈動作。拉碌碡活動,多在元宵節期間,有時也參加寺廟的祭祀或企業、單位慶典活動。因此,也可以説,拉碌碡既是娛人又是祭祀的一種民間舞蹈。此外,英談村民有綁紅繩的習俗,用紅繩來護身祈願,求平安。 [10] 

英談村物產美食

英談村特色物產

英談村主要的經濟作物有板栗、核桃、柿子等。
粉欠:製作原料是當地產的甘薯,從地裏刨出來後,能過粉碎加工成粉欠,晾乾後儲存。 [11] 

英談村美味美食

大鍋菜 大鍋菜
英談村的美食美味主要有餄餎面、大鍋菜、大鏊子煎餅等。
餄餎面:製作餄餎面用甘薯面,先開水燙軟,和麪,捏窩頭或麪餅,揭籠後放入餄餎牀(軋餄餎工具)軋成或圓或扁形狀麪條。食時加滷,也可炒着吃。口感筋道,味道鮮美。
大鍋菜:大鍋菜必須用灶火鐵鍋才能做出本地味道,其製作方法:先將蔬菜(白菜、冬瓜或茄子等)洗淨切塊備用,鮮豬肉切片過水,豆腐切片用油炸過,放在一邊備用。柴火灶上支大鐵鍋,熱鍋放油,煸炒豬肉,然後加水,將洗乾淨的粉條加入鍋中,水開後,加入蔬菜和豆腐,進行熬製,出鍋時在根據個人口味點上香菜、香油、醬醋等作料,大鍋菜就製作而成。 [11] 

英談村榮譽稱號

時間
榮譽稱號
授予單位
2007年6月
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
2009年12月
中國景觀村落
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傳統村落保護委員會
2013年3月
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2020年5月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
2020年11月
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12] 

(參考資料: [2]  [4]  [13-14] 

英談村旅遊信息

路線圖 路線圖
自駕遊線路:出邢台市區,沿東呂高速,進入S323過道,最後進入英談村。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