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英歌(潮陽英歌)

鎖定
英歌(潮陽英歌),廣東省汕頭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潮陽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儺文化形態的延續,在延續中有一定變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漸演化為英歌舞,成為潮陽地區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民間舞蹈藝術。潮陽英歌按舞蹈節奏的板式劃分,大致可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種,完整的表演程序,一般分為“前棚”“中棚”“後棚”三部分。 [1] 
2006年5月20日,廣東省汕頭市申報的英歌(潮陽英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8。 [2] 
中文名
英歌(潮陽英歌)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非遺編號
Ⅲ-8
申報地區
廣東省汕頭市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英歌(潮陽英歌)歷史淵源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關於潮陽英歌舞產生的年代,《潮陽縣誌》有“從明代開始,潮陽始有英歌”之句,但載述不詳。從梁山泊好漢的故事中結合現代所看到的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大致可以推測英歌舞的起源時間應該從明朝算起,如果從英歌舞所藴含的民間舞蹈特點和宗教意識來説,則可能時間要推前得多。
關於英歌舞的由來,歷來説法不一,主要有幾種説法。
受祭孔儀式影響。舊時每年八月廿七日祭拜孔子時,不但要配有整套的音樂和舞蹈,而且舞者有“執短竹”的,這和英歌舞者的“執短棒”有相似的地方。
由古代儺舞進化而來。英歌舞臉譜一般是黑白、鬼臉,多顯兇殺之氣,以及英歌的隊形變化即古儺舞的驅鬼動作等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表明英歌舞是古儺舞改造而來。
受戲劇影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喜歡講述英雄的故事,模仿英雄的行為,梁山泊好漢故事出現在戲劇舞台之後,激發了羣眾自發學習的興趣,漸漸的,舞台上的演出就衍變出了羣體性廣場表演來。
從山東大鼓子秧歌演化而來。因為山東用雙手執雙槌各擊花鼓子雙鼓面,所使用的槌子與潮陽英歌舞所執的雙槌相似,舞蹈語彙所體現的內容以及舞蹈表演程序,也都有相似之處。
為反抗官府豪強而創編“英歌”形式來傳武習藝。因為英歌的主要舞蹈動態和組合編排,都可以看出受南拳武技的影響。 [3] 

英歌(潮陽英歌)舞蹈特色

英歌(潮陽英歌)表演形式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具有陽剛之氣。它在實踐中形成一些不同的流派風格,按舞蹈節奏的板式劃分,大致可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種。
慢板英歌節奏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一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此外,還有“醉槌”英歌,舞時舞者形似醉漢,別具神韻。慢板英歌主要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
中板英歌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構成一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構成一組動作的。其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其特點是於穩健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快板英歌的節奏快,鼓點緊,並隨着隊伍的陣勢開合而多生變化,所用的英歌槌較短,運槌靈便。快板英歌一般分為對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類。 [1] 

英歌(潮陽英歌)表演程序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完整的潮陽英歌舞表演程序,一般分為“前棚”“中棚”“後棚”三部分。前棚為男子羣體舞蹈,中棚由小演唱、小戲或戲曲片段表演等組成,後棚為武術表演。
前棚的表演人數,各隊不一樣,有24人,有36人(俗稱三十六天罡),多者可達108人(扮成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一般是偶數,由108人組成的。而一般小村鎮的英歌班,只有20餘人,演出時可以各村互借演員。一些長相酷似《水滸》中人物的,常被借來借去,忙個不停。前棚表演的結束方法大致有兩種:一是在最後一個動作做完前持隊旗者走至場地中心,全體舞者圍其做一個造型靜止;二是做“蹉步撩槌”或“後抬腿斜擊槌”等動作,在舞動中退場,從而整個英歌舞表演完畢。
中棚的傳統節目有十三個,內容多是民間趣聞軼事,形式上載歌載舞,多是地方戲曲片段、本地情節性小舞蹈和武術性的小節目,以風趣、幽默、滑稽、詼諧等手法,大都是反映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中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讓大家從中認識真善美惡的區別。
後棚人數隨節目數量及內容而增減,由16人、24人或36人組成,最多72人(俗稱七十二地煞),一邊行進,一邊表演。他們輪番上場,表演各式套路的武術真功夫,其中有拳術單打、雙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雙打,拳打腳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
前、中、後棚構成了英歌演出的整體,但最能體現英歌特色的,也是英歌舞表演的主體部分,當屬前棚,現代許多英歌隊已將前棚羣體舞豐富發展了,不過卻減少甚至捨棄了中、後棚的表演。 [3] 

英歌(潮陽英歌)演員角色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英歌隊員均作古代武士打扮,但唯有孫二孃穿刀馬旦裝,每個人都設想為梁山泊英雄好漢,但其實只有幾個主角被賦予梁山泊英雄姓名畫臉譜。全體隊員分作左、右兩隊,領頭的隊員俗稱頭槌、二槌,頭槌為黑臉掛黑鬚的“李逵”或“秦明”,二槌為紅臉掛紅須的“關勝”或“楊志”,再往後是“魯智深”“武松”,男扮女裝的“孫二孃”“扈三娘”。“時遷”充當隊伍前導,作指揮而活躍於隊伍前頭的嬰蛇人,他是領頭人,穿黑色武士短打裝,手執長蛇,口吹哨子。鑼鼓隊中司大鼓的裝扮成“宋江”。其餘隊員也畫臉譜,但並不明確是具體哪個人物。英歌隊員或每人雙手各握一支短木槌,或一半人握槌,一半人左手執鼓。表演時,英歌隊成二路縱隊前進,除了時遷外,所有隊員每人手執兩根短棒,依節奏上、下、左、右互相扣擊,跳躍着前進。時遷持布蛇在前領隊或在左右兩隊中來回穿插,鑼鼓隊跟在隊尾。 [3] 

英歌(潮陽英歌)舞蹈場圖

潮陽英歌舞的槌法名目繁多,有旋槌、北槌、單槌、雙槌,還分單打、雙打、三面打、四面打等,招式也有20餘套,並且要變換出各種隊形,如“雙龍出海”“田螺圈”“麥穗花”“八字雙金錢”“打四門”等,並在構圖中舞出許多不同的動作套式來,但動作要求也很嚴格:揮槌齊眉,眼隨槌動,縱胸直背,高低適中;槌花轉動,腳勿虛空;斜肩過頭,走勢兇猛;跳如虎躍,轉似旋龍。整個表演陣勢有如萬馬奔騰,勢不可擋。“嘿嘿”的喊聲,“咚咚”的鼓聲,“咔咔”的槌聲交織在一起,場面壯觀熱烈,氣勢恢弘。 [3] 

英歌(潮陽英歌)音樂伴奏

潮陽英歌舞的音樂和舞蹈的律動是分不開的,它們有着共同的風格特點。英歌舞在音樂節奏上以方正、對稱、剛強、威武為特色,與舞蹈律動上的剛勁、矯健、勇敢、威猛的風格是相一致的,音樂與舞蹈的緊密契合。英歌音樂離不開鼓,以大鼓、月鑼、蘇鑼、大小鈸、欽仔等樂器組成鑼鼓隊,鑼鼓隊員除司大鼓者按宋江打扮外,其餘皆穿着武士裝飾。鑼鼓伴奏速度和舞蹈節奏是一致的,也是對應英歌舞慢、中、快的節奏分成慢板、中板、快板三種類型,在快板、中板中,情緒熱烈時一般伴有呼喊聲和螺號聲。 [3] 

英歌(潮陽英歌)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不僅是古儺文化的遺存,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點,對研究潮南古代民間文化以及南北文化融合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 [4] 
傳承狀況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遷,文化生態發生劇烈的變化,潮陽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瀕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1] 
傳承人物
潮陽英歌仍在廣泛流傳和不斷髮展,主要傳承人有洪飛鷹、郭耀揚、陳漢隆、姚欣塔、楊衞、周修興、陳坤利、林阿飽等。 [1] 
楊衞,男,漢族,1932年生,廣東汕頭人,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英歌(潮陽英歌)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汕頭市申報。 [5-6]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獲得“英歌(潮陽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7]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英歌(潮陽英歌)”項目保護單位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11] 

英歌(潮陽英歌)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潮陽英歌 潮陽英歌
2014年2月3日,廣東省汕頭市舉辦潮汕民俗文化展示周活動,潮陽英歌的演員們在廣東省汕頭市中山公園廣場表演潮陽英歌舞。 [8] 
2014年12月21日晚,由廣東非遺網、廣州市青年文化宮、廣東獅子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夢非遺情——《千手觀音》傾情呼喚傳承非遺文化大型公益演出”在蓓蕾劇院舉行,潮陽英歌等13個非遺文藝表演節目上演。 [9] 
榮譽表彰
2013年7月15日至16日,“熱土風情舞嶺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舞蹈匯演決賽在東莞市清溪鎮落幕,汕頭市潮陽英歌《南國雄風》等10個節目獲得銀獎。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